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現在位置:范文先生網>資料大全>詩詞名句>辛棄疾的詩詞

    辛棄疾的詩詞

    時間:2024-04-20 07:09:55 詩詞名句 我要投稿

    辛棄疾的詩詞

      辛棄疾的詩詞 篇1

      辛棄疾——《摸魚兒》

    辛棄疾的.詩詞

      更能消①幾番風雨,匆匆春又歸去。

      惜春常怕花開早,何況落紅②無數。

      春且住,見說道,天涯芳草無歸路。

      怨春不語,算只有殷勤③,

      畫檐蛛網,盡日惹飛絮。

      長門④事,準擬佳期又誤。

      娥眉曾有人妒。

      千金縱買相如賦,脈脈⑤此情誰訴?

      君⑥莫舞,君不見,玉環飛燕⑦皆塵土。

      閑愁最苦,休去倚危欄⑧,

      斜陽正在,煙柳斷腸處。

      注釋:

      ⑴消 :經受

      ⑵落紅:落花

      ⑶算只有殷勤:想來只有檐下蛛網還殷勤地沾惹飛絮,留住春色。

      ⑷長門:漢代宮殿名,武帝皇后失寵后被幽閉于此,司馬相如《長門賦序》:“孝武陳皇后,時得幸,頗妒。別在長門宮,愁悶悲思,聞蜀郡成都司馬相如天下工為文,奉黃金百萬,為相如,文君取酒,因以悲愁之辭,而相如為文以悟主上,陳皇后復得幸。”

      ⑸脈脈:綿長深厚貌。

      ⑹君:指善妒之人。

      ⑺玉環飛燕:楊玉環、趙飛燕,皆貌美善妒。

      ⑻危樓:高樓上的欄桿。

      賞析:

      道是休去倚危欄,休倚危欄時閑愁已是教人斷腸。春已逝,美人遲暮,而憂國之心亦是無處可訴,只有自我勸慰將怨意化為凄婉,雖是纏綿婉約曲,亦有郁憤英氣含而不露。

      辛棄疾的詩詞 篇2

      鷓鴣天(代人賦)

      晚日寒鴉一片愁。柳塘新綠卻溫柔。若教眼底無離恨,不信人間有白頭。

      腸已斷,淚難收。相思重上小紅樓。情知已被山遮斷,頻倚闌干不自由。

      鷓鴣天(鵝湖歸病起作)

      翠竹千尋上薜蘿。東湖經雨又增波。只因買得青山好,卻恨歸來白發多。

      明畫燭,洗金荷。主人起舞客齊歌。醉中只恨歡娛少,明日醒時奈病何。

      鷓鴣天(送人)

      唱徹陽關淚未干。功名余事且加餐。浮天水送無窮樹,帶雨云埋一半山。

      今古恨,幾千般。只應離合是悲歡。江頭未是風波惡,別有人間行路難。

      鷓鴣天(代人賦)

      撲面征塵去路遙。香篝漸覺水沈銷。山無重數周遭碧,花不知名分外嬌。

      人歷歷,馬蕭蕭。旌旗又過小紅橋。愁邊剩有相思句,搖斷吟鞭碧玉梢。

      鷓鴣天(鵝湖歸病起作)

      枕簟溪堂冷欲秋。斷云依水晚來收。紅蓮相倚渾如醉,白鳥無言定自愁。

      書咄咄,且休休。一丘一壑也風流。不知筋力衰多少,但覺新來懶上樓。

      丑奴兒(博山道中效李易安體)

      千峰云起,驟雨一霎時價。更遠樹斜陽,風景怎生圖畫。青旗賣酒,山那畔、別有人間,只消山水光中,無事過這一夏。

      午醉醒時,松窗竹戶,萬千瀟灑。野鳥飛來,又是一般閑暇。卻怪白鷗,覷著人、欲下未下。舊盟都在,新來莫是,別有說話。

      蝶戀花(送佑之弟)

      衰草殘陽三萬頃。不逢飄零,天外孤鴻影。幾許凄涼須痛飲。行人自向江頭醒。

      會少離多看兩鬢。萬縷千絲,何況新來病。不是離愁難整頓。被他引惹其他恨。

      蝶戀花(和楊濟翁韻,首句用丘宗卿書中語)

      點檢笙歌多釀酒。蝴蝶西園,暖日明花柳。醉倒東風眠永晝。覺來小院重攜手。

      可惜春殘風雨又。收拾情懷,長把詩僝僽。楊柳見人離別后。腰肢近日和他瘦。

      蝶戀花(月下醉書兩巖石浪)

      九畹芳菲蘭佩好。空谷無人,自怨蛾眉巧。寶瑟泠泠千古調。朱絲弦斷知音少。

      冉冉年華吾自老。水滿汀洲,何處尋芳草。喚起湘累歌未了。石龍舞罷松風曉。

      蝶戀花(席上贈楊濟翁侍兒)

      小小華年才月半。羅幕春風,幸自無人見。剛道羞郎低粉面。傍人瞥見回嬌盼。

      昨夜西池陪女伴。柳困花慵,見說歸來晚。勸客持觴渾未慣。未歌先覺花枝顫。

      辛棄疾《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賞析

      辛棄疾《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賞析

      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

      宋 辛棄疾

      郁孤臺下清江水,中間多少行人淚!

      西北望長安,可憐無數山。

      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

      江晚正愁余,山深聞鷓鴣。

      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舞榭歌臺,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斜陽草樹,尋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贏得倉皇北顧。四十三年,望中猶記,烽火揚州路。可堪回首,佛貍祠下,一片神鴉社鼓。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

      歸朝歡(丁卯歲寄題眉山李參政石林)

      見說岷峨千古雪。都作岷峨山上石。君家右史老泉公,千金費盡勤收拾。一堂真石室。空庭更與添突兀。記當時,長編筆硯,日日云煙濕。

      野老時逢山鬼泣。誰夜持山去難覓。有人依樣入明光,玉階之下巖巖立。瑯玕無數碧。風流不數平原物。欲重吟,青蔥玉樹,須倩子云筆。

      瑞鶴仙(賦梅)

      雁霜寒透幕。正護月云輕,嫩冰猶薄。溪奩照梳掠。想含香弄粉,艷妝難學。玉肌瘦弱。更重重、龍綃襯著。倚東風,一笑嫣然,轉盼萬花羞落。

      寂寞。家山何在,雪后園林,水邊樓閣。瑤池舊約。鱗鴻更仗誰托。粉蝶兒只解,尋桃覓柳,開遍南枝未覺。但傷心,冷落黃昏,數聲畫角。

      聲聲慢(送上饒黃倅職滿赴調)

      東南形勝,人物風流,白頭見君恨晚。便覺君家叔度,去人未遠。長憐士元驥足,道直須、別駕方展。問個里,待怎么銷殺,胸中萬卷。

      況有星辰劍履,是傳家合在,玉皇香案。零落新詩,我欠可人消遣。留君再三不住,便直饒、萬家淚眼。怎抵得,這眉間、黃色一點。

      漢宮春(會稽蓬萊閣懷古)

      秦望山頭,看亂云急雨,倒立江湖。不知云者為雨,雨者云乎。長空萬里,被西風、變滅須臾。回首聽,月明天籟,人間萬竅號呼。

      誰向若耶溪上,倩美人西去,麋鹿姑蘇。至今故國人望,一舸歸歟。歲去暮矣,問何不、鼓瑟吹竽。君不見,王亭謝館,冷煙寒樹啼烏。

      漢宮春(會稽秋風亭觀雨)

      亭上秋風,記去年裊裊,曾到吾廬。山河舉目雖異,風景非殊。功成者去,覺團扇、便與人疏。吹不斷,斜陽依舊,茫茫禹跡都無。

      千古茂陵詞在,甚風流章句,解擬相如。只今木落江冷,眇眇愁余。故人書報,莫因循、忘卻莼鱸。誰念我,新涼燈火,一編太史公書。

      辛棄疾的詩詞 篇3

      1、更能消、幾番風雨?匆匆春又歸去。惜春長怕花開早,何況落紅無數。春且住。見說道、天涯芳草無歸路。怨春不語,算只有殷勤,畫檐蛛綱,盡日惹風絮。長門事,準擬佳期又誤。娥眉曾有人妒。千金縱買相如賦,脈脈此情誰訴?君莫舞。君不見、玉環飛燕皆塵土?閑愁最苦。休去倚危欄,斜陽正在,煙柳斷腸處。——辛棄疾《摸魚兒》

      2、點火櫻桃,照一架、荼蘼如雪。春正好,見龍孫穿破,紫苔蒼壁。乳燕引雛飛力弱,流鶯喚友嬌聲怯。問春歸、不肯帶愁歸,腸千結。層樓望,春山疊;家何在?煙波隔。把古今遺恨,向他誰說?蝴蝶不傳千里夢,子規叫斷三更月。聽聲聲、枕上勸人歸,歸難得。——辛棄疾《滿江紅·點火櫻桃》

      3、東君未老,花明柳媚,且引玉船沉醉。好將三萬六千場,自今日從頭數起。——辛棄疾《鵲橋仙》

      4、繞床饑鼠。蝙蝠翻燈舞。屋上松風吹急雨。破紙窗間自語。平生塞北江南。歸來華發蒼顏。布被秋宵夢覺,眼前萬里江山。——辛棄疾《清平樂》

      5、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生子當如孫仲謀??——辛棄疾《登京口北固亭有懷》

      6、晚日寒鴉一片愁,柳塘新綠卻溫柔。若教眼底無離恨,不信人間有白頭。腸已斷,淚難收,相思重上小紅樓。情知已被山遮斷,頻倚闌干不自由。——辛棄疾《鷓鴣天·代人賦》

      7、怨無大小,生于所愛;物無美惡,過則為災。——辛棄疾《沁園春》

      8、風前欲勸春光住,春在城南芳草路。未隨流落水邊花,且作飄零泥上絮。鏡中已覺星星誤,人不負春春自負。夢回人遠許多愁,只在梨花風雨處。——辛棄疾《玉樓春》

      9、路斷車輪生四角,此地行人銷骨。問誰使、君來愁絕?鑄就而今相思錯,料當初、費盡人間鐵。長夜笛,莫吹裂。——辛棄疾《賀新郎》

      10、晚日寒鴉一片愁,柳塘新綠卻溫柔。若教眼底無離恨,不信人間有白頭。——辛棄疾《鷓鴣天·代人賦》

      11、但使情親千里近,無情對面是山河。——辛棄疾《定風波》

      12、將止酒,戒酒杯使勿近杯汝來前,老子今朝,點檢形骸。甚長年抱渴,咽如焦釜,于今喜睡,氣似奔雷。汝劉伶,古今達者,醉后何妨死便埋。渾如此,嘆汝于知己,真少恩哉!更憑歌舞為媒。算合作平居鴆毒猜。況怨無大小,生于所愛,物無美惡,過則為災。與汝成言,勿留亟退,吾力猶能肆汝杯。杯再拜,道麾之即去,招則須來。——辛棄疾《沁園春》

      13、明年此日青云去,卻笑人間舉子忙——辛棄疾《鷓鴣天送廓之秋試》

      14、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辛棄疾《青玉案》

      15、男兒到死心如鐵,看試手、補天裂。——辛棄疾《賀新郎》

      16、少年不識愁滋味,為賦新詞強說愁。——辛棄疾《丑奴兒·書博山道中壁》

      17、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辛棄疾《西江月》

      18、是他春帶愁來,春歸何處,卻不解帶將愁去。——辛棄疾《祝英臺近》

      19、雁霜寒透幕。正護月云輕,嫩冰猶薄。溪奩照梳掠。想含香弄粉,艷妝難學。玉肌瘦弱。更重重、龍綃襯著。倚東風,一笑嫣然,轉盼萬花羞落。寂寞。家山何在,雪后園林,水邊樓閣。瑤池舊約。鱗鴻更仗誰托。粉蝶兒只解,尋桃覓柳,開遍南枝未覺。但傷心,冷落黃昏,數聲畫角。——辛棄疾《瑞鶴仙·賦梅》

      20、煙雨卻低回,望來終不來。——辛棄疾《菩薩蠻·金陵賞心亭為葉丞相賦》

      21、當年得意如芳草,日日春風好。拔山力盡忽悲歌,飲罷虞兮,從此奈君何。人間不識精誠苦,貪看青青舞。驀然斂袂,卻亭亭,怕是曲中猶帶楚歌聲。——辛棄疾《虞美人》

      22、倦色風雅清蘭幽,幽蘭清雅風色倦。香魂冷影舞,舞影冷魂香。何以簫聲默,默聲簫以何?多情深許幾,幾許深情多。——辛棄疾《蘭草菩薩蠻》

      23、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辛棄疾《青玉案·元夕》

      24、野棠花落,又匆匆、過了清明時節。地東風欺客夢,一夜云屏寒怯。曲岸持觴,垂楊系馬,此地曾輕別。樓空人去,舊游飛燕能說。聞道綺陌東頭,行人長見,簾底纖纖月。舊恨春江流未斷,新恨云山千疊。料得明朝,尊前重見,鏡里花難折。也應驚問,近來多少華發?——辛棄疾《念奴嬌·書東流村塾》

      25、休去倚危欄,斜陽正在,煙柳斷腸處——辛棄疾《摸魚兒》

      26、剩水殘山無態度,被疏梅、料理成風月。——辛棄疾

      27、揮羽扇,整綸巾,少年鞍馬塵。——辛棄疾《阮郎歸·耒陽》

      28、悲莫悲生離別,樂莫樂新相識,兒女古今情。——辛棄疾《水調歌頭·壬子被召》

      29、正驚湍直下,跳珠倒濺;小橋流水,缺月如方——辛棄疾

      30、老大那堪說。似而今、元龍臭味,孟公瓜葛。我病君來高歌飲,驚散樓頭飛雪。笑富貴千鈞如發。硬語盤空誰來聽?記當時、只有西窗月。重進酒,換鳴瑟。事無兩樣人心別。問渠儂:神州畢竟,幾番離合?汗血鹽車無人顧,千里空收駿骨。正目斷關河路絕。我最憐君中宵舞,道“男兒到死心如鐵”。看試手,補天裂。——辛棄疾《賀新郎·同父見和再用韻答之》

      31、老子平生,笑盡人間,兒女怨恩。況白頭能幾,定應獨往,青云得意,見說長存。抖擻衣冠,憐渠無恙,合掛當年神武門。都如夢,算能爭幾許,雞曉鐘昏。此心無有新冤。況抱甕年來自灌園。但凄涼顧影,頻悲往事,殷勤對佛,欲問前因。卻怕青山,也妨賢路,休斗尊前見在身。山中友,試高吟楚些,重與招魂。——辛棄疾《沁園春·老子平生》

      32、神甚放,行則眠,鴻告鳥一再高舉,天地睹方圓。——辛棄疾

      33、枕簟溪堂冷欲秋,斷云依水晚來收。紅蓮相倚渾如醉,白鳥無言定自愁。書咄咄,且休休,一丘一壑也風流。不知筋力衰多少,但覺新來懶上樓。——辛棄疾《鷓鴣天·鵝湖歸病起作》

      34、布被秋宵夢覺,眼前萬里江山。——辛棄疾《清平樂·獨宿博山王氏庵》

      35、更無花態度,全是雪精神——辛棄疾

      36、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辛棄疾《賀新郎》

      37、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辛棄疾《青玉案·元夕》

      38、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39、暮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辛棄疾《青玉案》

      40、知我者,二三子。——辛棄疾《賀新郎》

      41、疊嶂西馳,萬馬四旋,眾山欲東——辛棄疾

      42、白發寧有種,一一醒時栽。——辛棄疾

      43、錦書誰寄相思語。天邊數遍飛鴻數。一夜夢千回。梅花入夢來。漲痕紛樹發。霜落沙洲白。心事莫驚鷗。人間千萬愁——辛棄疾《菩薩蠻》

      44、自古天下離合之勢常系民心——辛棄疾

      45、君如無我,問君懷抱向誰開。——辛棄疾《水調歌頭》

      46、卷盡殘花風未定,休恨,花開原自要春風——辛棄疾

      47、醉里且貪歡笑,要愁那得工夫。近來始覺古人書,信著全無是處。昨夜松邊醉倒,問松“我醉何如”。只疑松動要來扶,以手推松曰:“去!”——辛棄疾《西江月》

      48、鼓子花開春爛漫,荒園無限思量。今朝拄杖過西鄉。急呼桃葉渡,為看牡丹忙。不管昨宵風雨橫,依然紅紫成行。白頭陪奉少年場。一枝簪不住,推道帽檐長。——辛棄疾《臨江仙·簪花屢墮戲作》

      49、三徑初成,鶴怨猿驚,稼軒未來。甚云山自許,平生意氣;衣冠人笑,抵死塵埃。意倦須還,身閑貴早,豈為莼羹鱸膾哉。秋江上,看驚弦雁避,駭浪船回。東岡更葺茅齋。好都把軒窗臨水開。要小舟行釣,先應種柳;疏籬護竹,莫礙觀梅。秋菊堪餐,春蘭可佩,留待先生手自栽。沉吟久,怕君恩未許,此意徘徊。——辛棄疾《沁園春·帶湖新居將成》

      50、城中桃李愁風雨,春在溪頭薺菜花。——辛棄疾

      51、"千尋花無覓,卻留得暗香。——辛棄疾《青玉案·元夕》"

      52、少年不知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如今識得愁滋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辛棄疾《丑奴兒》

      53、嘆人間,哀樂轉相尋,今猶夕。——辛棄疾《滿江紅·江行和楊濟翁韻》

      54、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后名,可憐白發生。??——辛棄疾《破陣子》

      55、千古興亡多少事,悠悠。不盡長江滾滾流。——辛棄疾《南鄉子》

      56、歲歲有黃菊,千載一東籬——辛棄疾《水調歌頭》

      57、何人半夜推山去?四面浮云猜是汝。常時相對兩三峰,走遍溪頭無覓處。西風瞥起云橫度,忽見東南天一柱。老僧拍手笑相夸,且喜青山依舊住。——辛棄疾《玉樓春·戲賦云山》

      58、八萬四千偈后,更誰妙語披襟。紉蘭結佩有同心。喚取詩翁來飲。鏤玉栽冰著句,高山流水知音。胸中不受一塵侵。卻怕靈均獨醒。——辛棄疾《宋詞》

      59、舞榭歌臺,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辛棄疾《永遇樂》

      60、春事到清明,十分花柳。喚得笙歌勸君酒。酒如春好,春色年年如舊。青春元不老,君知否。席上看君,竹清松瘦。待與青春斗長久。三山歸路,明日天香襟袖。更持銀盞起,為君壽。——辛棄疾《感皇恩》

      61、落日樓頭,斷鴻聲里,江南游子,把吳鉤看了,欄桿拍遍,無人會,登臨意。——辛棄疾《水龍吟·登建康賞心亭》

      62、向河梁、回頭萬里、故人長絕——辛棄疾

      63、花向今朝粉面勻,柳因何事翠眉顰,東風吹雨細如塵。自笑好山如好色,只今懷樹更懷人,閑愁閑恨一番新。——辛棄疾《浣溪沙》

      64、生查子·獨游雨巖溪邊照影行,天在清溪底。天上有行云,人在行云里。高歌誰和余,空谷清音起。非鬼亦非仙,一曲桃花水。——辛棄疾《生查子·獨游雨巖》

      65、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郁孤臺下清江水,中間多少行人淚?西北望長安,可憐無數山。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聞鷓鴣。——辛棄疾《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

      66、是處移花是處開。古今興廢幾池臺。背人翠羽偷魚去,抱蕊黃須趁蝶來。掀老甕,撥新醅。客來且盡兩三杯。日高盤饌供何晚,市遠魚鮭買未回。——辛棄疾《鷓鴣天·是處移花是處開》

      67、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辛棄疾

      68、醉里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辛棄疾《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

      69、是處移花是處開。古今興廢幾池臺。——辛棄疾《鷓鴣天·是處移花是處開》

      70、白苧新袍入嫩涼,春蠶食葉響回廊,禹門已準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鵬北海,鳳朝陽。又攜書劍路茫茫。明年此日青云去,卻笑人間舉子忙。——辛棄疾《送闊之秋試》

      71、唱徹陽關淚未干,功名余事且加餐。浮天水送無窮樹,帶雨云埋一半山。今古恨,幾千般;只應離合是悲歡?江頭未是風波惡,別有人間行路難——辛棄疾《鷓鴣天·送人》

      72、滿江紅老子當年,飽經慣、花期酒約。行樂處,輕裘緩帶,繡鞍金絡。明月樓臺簫鼓夜,梨花院落秋千索。共何人、對飲五三鐘,顏如玉。嗟往事,空蕭索。懷新恨,又飄泊。但年來何待,許多幽獨。海水連天凝望遠,山風吹雨征衫薄。向此際、羸馬獨骎骎,情懷惡。——辛棄疾

      辛棄疾的詩詞 篇4

      1、昨夜松邊醉倒,問松我醉何如。只疑松動要來扶,以手推松曰:去!

      2、少年不識愁滋味,為賦新詞強說愁。

      3、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后名。

      4、自古天下離合之勢常系民心。

      5、將軍百戰身名裂。向河梁、回頭萬里,故人長絕。易水蕭蕭西風冷,滿座衣冠似雪。

      6、味甘終易壞,歲晚還知,君子之交淡如水。

      7、千古興亡多少事,悠悠。不盡長江滾滾流。

      8、把吳鉤看了,闌干拍遍,無人會、登臨意。

      9、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

      10、休說鱸魚堪膾,盡西風、季鷹歸未?求田問舍,怕應羞見,劉郎才氣。可惜流年,憂愁風雨,樹猶如此!倩何人喚取,紅巾翠袖,揾英雄淚!

      11、若教眼底無離恨,不信人間有白頭。

      12、我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看我應如是。

      13、君如無我,問君懷抱向誰開。

      14、卻笑東風,從此便薰梅染柳,更沒些閑。閑時又來鏡里,轉變朱顏。清愁不斷,問何人會解連環?生怕見花開花落,朝來塞雁先還。

      15、醉里挑燈看劍,夢會吹角連營。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

      16、倩何人喚取,紅巾翠袖,搵英雄淚?

      17、落日樓頭,斷鴻聲里,江南游子,把吳鉤看了,欄干拍遍,無人會,登臨意。

      18、正壯士、悲歌未徹。啼鳥還知如許恨,料不啼、清淚長啼血。誰共我,醉明月?

      19、君莫舞,君不見,玉環飛燕皆塵土,閑愁最苦。

      20、男兒到死心如鐵,看試手、補天裂。

      21、少年不知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如今識得愁滋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

      22、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

      23、何處望神州?滿眼風光北固樓。千古興亡多少事,悠悠。不盡不長江滾滾流。

      24、休去倚危欄,斜陽正在,煙柳斷腸處。

      25、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

      26、山前燈火欲黃昏,山頭來去云。鷓鴣聲里數家村,瀟湘逢故人。揮羽扇,整綸巾,少年鞍馬塵。如今憔悴賦招魂,儒冠多誤身。

      27、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生子當如孫仲謀。

      28、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

      29、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

      30、更無花態度,全是雪精神。

      31、神甚放,行則眠,鴻告鳥一再高舉,天地睹方圓。

      32、江頭未是風波惡,別有人間行路難。

      33、郁孤臺下清江水,中間多少行人淚。西北望長安,可憐無數山。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聞鷓鴣。

      34、三軍甲馬不和數,但見動地銀山來。

      35、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后名,可憐白發生。

      36、正驚湍直下,跳珠倒濺;小橋流水,缺月如方。

      37、西北望長安,可憐無數山。

      38、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

      39、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

      40、最喜小兒無賴,溪頭臥剝蓮蓬。

      41、白發寧有種,一一醒時栽。

      42、向河梁、回頭萬里、故人長絕。

      43、求田問舍,怕應羞見,劉郎才氣。

      44、少年不識愁滋味,卻道新涼好個秋。

      45、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舞榭歌臺,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

      46、更持銀盞起,為君壽。

      47、卷盡殘花風未定,休恨,花開原自要春風。

      48、千金縱買相如賦,脈脈此情誰訴。

      49、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50、不恨古人吾不見,恨古人不見吾狂耳。

      51、怨無大小,生于所愛;物無美惡,過則為災。

      52、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辛棄疾的詩詞 篇5

      1.往日不堪重記省。為花長把新春恨。——辛棄疾《蝶戀花·戊申元日立春席間作》

      2.盈盈淚眼,往日青樓天樣遠,秋月春花,輸與尋常姊妹家。——辛棄疾《減字木蘭花·紀壁間題》

      3.老去逢春如病酒,唯有,茶甌香篆小簾櫳。——辛棄疾《定風波·暮春漫興》

      4.惜春長怕花開早,何況落紅無數。——辛棄疾《摸魚兒·更能消幾番風雨》

      5.記取桔槔春雨后,短畦菊艾相連。——辛棄疾《臨江仙·窄樣金杯教換了》

      6.被公驚倒瓢泉,倒流三峽詞源瀉。——辛棄疾《水龍吟·被公驚倒瓢泉》

      7.似三峽風濤,嵯峨劍戟。——辛棄疾《瑞鶴仙·片帆何太急》

      8.待羔兒、酒罷又烹茶,揚州鶴。——辛棄疾《滿江紅·和廓之雪》

      9.誰家寒食歸寧女,笑語柔桑陌上來?——辛棄疾《鷓鴣天·鵝湖歸病起作(其二)》

      10.明日萬花寒食,得且住,為佳耳。——辛棄疾《霜天曉角·旅興》

      11.可憐今夕月,向何處,去悠悠?——辛棄疾《木蘭花慢·可憐今夕月》

      12.飛鏡無根誰系?姮娥不嫁誰留?——辛棄疾《木蘭花慢·可憐今夕月》

      13.若道都齊無恙,云何漸漸如鉤?——辛棄疾《木蘭花慢·可憐今夕月》

      14.彩勝斗華燈,平地東風吹卻。——辛棄疾《好事近·元夕立春》

      15.況屈指中秋,十分好月,不照人圓。——辛棄疾《木蘭花慢·滁州送范倅》

      16.春雨滿,秧新谷。閑日永,眠黃犢。——辛棄疾《滿江紅·山居即事》

      17.微有寒些春雨好,更無尋處野花香。——辛棄疾《浣溪沙·總把平生入醉鄉》

      18.憶對中秋丹桂叢,花也杯中,月也杯中。——辛棄疾《一剪梅·中秋元月》

      19.孤竹君窮猶抱節,赤松子嫩已生須。主人相愛肯留無。——辛棄疾《浣溪沙·種松竹未成》

      20.且歸來,談笑護長江,波澄碧。——辛棄疾《滿江紅·建康史帥致道席上賦》

      辛棄疾的詩詞 篇6

      喜遷鶯(謝趙晉臣敷文賦芙蓉詞見壽,用韻為謝)

      暑風涼月。愛亭亭無數,綠衣持節。掩冉如羞,參差似妒,擁出芙渠花發。步襯潘娘堪恨,貌比六郎誰潔。添白鷺,晚晴時,公子佳人并列。

      休說。搴木末。當日靈均,恨與君王別。心阻媒勞,交疏怨極,恩不甚兮輕絕。千古離騷文字,芳至今猶未歇。都休問,但千杯快飲,露荷翻葉。

      永遇樂(賦梅雪)

      怪底寒梅,一枝雪里,直恁愁絕。問訊無言,依稀似妒,天上飛英白。江山一夜,瓊瑤萬頃,此段如何妒得。細看來,風流添得,自家越樣標格。

      曉來樓上,對花臨鏡,學作半妝宮額。著意爭妍,那知卻有,人妒花顏色。無情休問,許多般事,且自訪梅踏雪。待行過溪橋,夜半更邀素月。

      永遇樂(戲賦辛字送十二弟赴調)

      烈日秋霜,忠肝義膽,千載家譜。得姓何年,細參辛字,一笑君聽取。艱辛做就,悲辛滋味,總是辛酸辛苦。更十分,向人辛辣,椒桂搗殘堪吐。

      世間應有,芳甘濃美,不到吾家門戶。比著兒曹,累累卻有,金印光垂組。付君此事,從今直上,休憶對床風雨。但贏得,靴紋縐面,記余戲語。

      歸朝歡

      書不借出

      萬里康成西走蜀。藥市船歸書滿屋。有時光彩射星躔,何人汗簡讎天祿。好之寧有足。請看良買藏金玉。記斯文,千年未喪,四壁聞絲竹。

      試問辛勤攜一束。何似牙簽三萬軸。古為不作借人癡,有朋只就云窗讀。憶君清夢熟。覺來笑我便便腹。倚危樓,人間何處,掃地八風曲。

      瑞鶴仙(南劍雙溪樓)

      片帆何太急。望一點須臾,去天咫尺。舟人好看客。似三峽風濤,嵯峨劍戟。溪南溪北。正遐想、幽人泉石。看漁樵、指點危樓,卻羨舞筵歌席。

      嘆息。山林鐘鼎,意倦情遷,本無欣戚。轉頭陳跡。飛鳥外,晚煙碧。問誰憐舊日,南樓老子,最愛月明吹笛。到而今、撲面黃塵,欲歸未得。

      玉蝴蝶(叔高書來戒酒用韻)

      貴賤偶然,渾似隨風簾幌,籬落飛花。空使兒曹,馬上羞面頻遮。向空江、誰捐玉佩,寄離恨、應折疏麻。暮云多。佳人何處,數盡歸鴉。

      儂家。生涯蠟屐,功名破甑,交友搏沙。往日曾論,淵明似勝臥龍些。記從來、人生行樂,休更問、日飲亡何。快斟呵。裁詩未穩,得酒良佳。

      滿江紅(壽趙茂嘉郎中,前章記廣濟倉事)

      我對君侯,長怪見、兩眉陰德。更長夢、玉皇金闕,姓名仙籍。舊歲炊煙渾欲斷,被公扶起千人活。算胸中、除卻五車書,都無物。

      溪左右,山南北。花遠近,云朝夕。看風流杖屨,蒼髯如戟。種柳已成陶令宅,散花更滿維摩室。勸人間、且住五千年,如金石。

      雨中花慢(關于似見和,再用韻為別)

      馬上三年,醉帽吟鞭,錦囊詩卷長留。悵溪山舊管,風月新收。明便關河杳杳,去應日月悠悠。笑千遍索價,未抵蒲萄,五斗涼州。

      停云老子,有酒盈尊,琴書端可消憂。渾未辦、傾身一飽,淅米矛頭。心似傷弓塞雁,身如喘月吳牛。晚天涼也,月明誰伴,吹笛南樓。

      洞仙歌(所居丟山為仙人舞袖形)

      婆娑欲舞,怪青山歡喜。分得清溪半篙水。記平沙鷗鷺,落日漁樵,湘江上,風景依然如此。

      東籬多種菊,待學淵明,酒興詩情不相似。十里漲春波,一棹歸來,只做個、五湖范蠡。是則是、一般弄扁舟,爭知道,他家有個西子。

      洞仙歌

      其盛,故未章有裂土分茅之句

      舊交貧賤,太半成新貴。冠蓋門前幾行李。看匆匆西笑,爭出山來,憑誰問,小草何如遠志。

      悠悠今古事。得喪乘除,暮四朝三又何異。任掀天勛業,冠古文章,有幾個、笙歌晚歲。況滿屋貂蟬未為榮,記裂土分茅,是公家世。

      辛棄疾的詩詞 篇7

      《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

      明月別枝驚,清風半夜鳴蟬。

      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

      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

      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溪橋忽見。

      注釋

      ⑴西江月:唐教坊曲名,后用作詞牌名。調名取自李白《蘇臺覽古》“只今唯有西江月,曾照吳王宮里人”。西江是長江的別稱,調詠吳王西施的故事。又名“白蘋香”“步虛詞”“晚香時候”“玉爐三澗雪”“江月令”。雙調五十字,平仄兩協。后闋字句作法與前闋相同。

      ⑵黃沙道:指的是從江西省上饒縣黃沙嶺鄉黃沙村的茅店到大屋村的黃沙嶺之間約20公里的鄉村道路,南宋時是一條直通上饒古城的比較繁華的官道,東到上饒,西通江西省鉛山縣。

      ⑶“明月”句:意思是明亮的月光驚醒了睡在樹枝上的喜鵲。語出蘇軾《次韻蔣穎叔》詩:“明月驚鵲未安枝,一棹飄然影自隨。”又蘇軾《杭州牡丹開時仆猶在常潤周令作詩見寄次其韻》詩:“天靜傷鴻猶戢翼,月明驚鵲未安枝。”別枝,斜枝。

      ⑷七八個星二句:何光遠《鑒誡錄》卷五“容易格”條:“王蜀盧侍郎延讓吟詩,多著尋常容易言語。有松門寺詩云:‘兩三條電欲為雨,七八個星猶在天。”

      ⑸鳴蟬:蟬叫聲。

      ⑹舊時:往日。茅店:茅草蓋的鄉村客店。社林:土地廟附近的樹林。社,土地神廟。古時,村有社樹,為祀神處,故曰社林。

      ⑺忽見:忽然出現。見,同“現”,顯現,出現。

      《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翻譯

      天邊的明月升上了樹梢,驚飛了棲息在枝頭的喜鵲。清涼的晚風仿佛吹來了遠處的蟬叫聲。在稻谷的香氣里,人們談論著豐收的'年景,耳邊傳來一陣陣青蛙的叫聲,好像在說著豐收年。天空中輕云漂浮,閃爍的星星時隱時現,山前下起了淅淅瀝瀝的小雨,我急急地從小橋過溪想要躲雨。往日,土地廟附近樹林旁的茅屋小店哪里去了?拐了個彎,茅店忽然出現在眼前。

      《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創作背景

      這是辛棄疾中年時代經過江西上饒黃沙嶺道時寫的一首詞。辛棄疾在南宋做到封疆大吏,但他英偉磊落的議論和果斷干練的作風,特別是力主抗戰恢復的政治主張,卻遭到同僚的嫉恨和最高統治階層的打擊。宋孝宗淳熙八年(1181年),辛棄疾因受奸臣排擠,被免罷官,回到上饒帶湖家居,并在此生活了近十五年,過著投閑置散的退隱生活。在此期間,他雖也有過短暫的出仕經歷,但以在上饒居住為多,在此留下了不少詞作。這首詞即為其中之一。

      辛棄疾的詩詞 篇8

      1、少年不識愁滋味,為賦新詞強說愁。

      2、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后名。

      3、自古天下離合之勢常系民心。

      4、將軍百戰身名裂。向河梁、回頭萬里,故人長絕。易水蕭蕭西風冷,滿座衣冠似雪。

      5、味甘終易壞,歲晚還知,君子之交淡如水。

      6、千古興亡多少事,悠悠。不盡長江滾滾流。

      7、把吳鉤看了,闌干拍遍,無人會、登臨意。

      8、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

      9、休說鱸魚堪膾,盡西風、季鷹歸未?求田問舍,怕應羞見,劉郎才氣。可惜流年,憂愁風雨,樹猶如此!倩何人喚取,紅巾翠袖,揾英雄淚!

      10、若教眼底無離恨,不信人間有白頭。

      11、我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看我應如是。

      12、君如無我,問君懷抱向誰開。

      13、卻笑東風,從此便薰梅染柳,更沒些閑。閑時又來鏡里,轉變朱顏。清愁不斷,問何人會解連環?生怕見花開花落,朝來塞雁先還。

      14、醉里挑燈看劍,夢會吹角連營。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

      15、倩何人喚取,紅巾翠袖,搵英雄淚?

      16、落日樓頭,斷鴻聲里,江南游子,把吳鉤看了,欄干拍遍,無人會,登臨意。

      17、正壯士、悲歌未徹。啼鳥還知如許恨,料不啼、清淚長啼血。誰共我,醉明月?

      18、君莫舞,君不見,玉環飛燕皆塵土,閑愁最苦。

      19、男兒到死心如鐵,看試手、補天裂。

      20、少年不知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如今識得愁滋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

      21、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

      22、何處望神州?滿眼風光北固樓。千古興亡多少事,悠悠。不盡不長江滾滾流。

      23、休去倚危欄,斜陽正在,煙柳斷腸處。

      24、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

      25、山前燈火欲黃昏,山頭來去云。鷓鴣聲里數家村,瀟湘逢故人。揮羽扇,整綸巾,少年鞍馬塵。如今憔悴賦招魂,儒冠多誤身。

      26、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生子當如孫仲謀。

      27、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

      28、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

      29、神甚放,行則眠,鴻告鳥一再高舉,天地睹方圓。

      30、江頭未是風波惡,別有人間行路難。

      31、郁孤臺下清江水,中間多少行人淚。西北望長安,可憐無數山。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聞鷓鴣。

      32、三軍甲馬不和數,但見動地銀山來。

      33、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后名,可憐白發生。

      34、正驚湍直下,跳珠倒濺;小橋流水,缺月如方。

      35、西北望長安,可憐無數山。

      36、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

      37、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

      38、最喜小兒無賴,溪頭臥剝蓮蓬。

      39、白發寧有種,一一醒時栽。

      40、向河梁、回頭萬里、故人長絕。

      41、求田問舍,怕應羞見,劉郎才氣。

      42、少年不識愁滋味,卻道新涼好個秋。

      43、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舞榭歌臺,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

      44、更持銀盞起,為君壽。

      45、卷盡殘花風未定,休恨,花開原自要春風。

      46、千金縱買相如賦,脈脈此情誰訴。

      47、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48、不恨古人吾不見,恨古人不見吾狂耳。

      49、怨無大小,生于所愛;物無美惡,過則為災。

      50、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辛棄疾的詩詞 篇9

      聲聲慢·征埃成陣

      詞牌名:聲聲慢|朝代:宋朝|作者:辛棄疾

      征埃成陣,行客相逢,都道幻出層樓。指點檐牙高處,浪擁云浮。今年太平萬里,罷長淮、千騎臨秋。憑欄望,有東南佳氣,西北神州。

      千古懷嵩人去,應笑我、身在楚尾吳頭。看取弓刀,陌上車馬如流。從今賞心樂事,剩安排、酒令詩籌。華胥夢,愿年年、人似舊游。

      菩薩蠻·晝眠秋水

      詞牌名:菩薩蠻|朝代:宋朝|作者:辛棄疾

      葛巾自向滄浪濯。朝來灑酒那堪著。高樹莫鳴蟬。晚涼秋水眠。

      竹床能幾尺。上有華胥國。山上咽飛泉。夢中琴斷弦。

      蝶戀花·淚眼送君傾似雨

      詞牌名:蝶戀花|朝代:宋朝|作者:辛棄疾

      淚眼送君傾似雨。不折垂楊,只倩愁隨去。有底風光留不住。煙波萬頃春江艫。

      老馬臨流癡不渡。應惜障泥,忘了尋春路。身在稼軒安穩處。書來不用多行數。

      和趙國興知錄贈琴

      朝代:宋朝|作者:辛棄疾

      趙君胸中何瑰奇,白日照耀珊瑚枝。

      新詩哦成七字句,孤桐贈我千金資。

      人間皓齒蛾眉斧,箏笛紛紛君未許。

      自言工作古誰騷,十指黃鐘挾大呂。

      芙蓉清江薜荔塘,靈均一去乘鸞凰。

      君試一彈來故鄉,荷衣蕙帶芳椒堂。

      往時嵇阮二三子,能以遺音還正始。

      誰令窈窕從戶窺,曾聞長卿心好之。

      低頭兒女調音節,此器豈因渠輩設。

      勸君往和薰風弦,明光佩玉聲璆然。

      此時高山與流水,應有鐘期知妙旨。

      只今欲解無弦嘲,聽取長松萬壑風蕭騷。

      壽趙茂嘉郎中二首·鵝湖山麓湛溪湄

      朝代:宋朝|作者:辛棄疾

      鵝湖山麓湛溪湄,華屋眈眈照綠漪。

      子侄日為真率會,弟兄剩有唱酬詩。

      楊花榆莢渾如許,苦筍櫻桃正是時。

      待酌西江援北斗,摩挲金狄與君期。

      賀新郎·柳暗清波路

      詞牌名:賀新郎|朝代:宋朝|作者:辛棄疾

      柳暗清波路。送春歸、猛風暴雨,一番新綠。千里瀟湘葡萄漲,人解扁舟欲去。又檣燕、留人相語。艇子飛來生塵步,唾花寒、唱我新番句。波似箭,催鳴櫓。

      黃陵祠下山無數。聽湘娥、泠泠曲罷,為誰情苦。行到東吳春已暮,正江闊、潮平穩渡。望金雀、觚棱翔舞。前度劉郎今重到,問玄都、千樹花存否。愁為倩,么弦訴。

      江神子·兩輪屋角走如梭

      詞牌名:江神子|朝代:宋朝|作者:辛棄疾

      兩輪屋角走如梭。太忙些。怎禁他。擬倩何人,天上勸羲娥。何似從容來小住,傾美酒,聽高歌。

      人生今古不須磨。積教多。似塵沙。未必堅牢,劃地事堪嗟。漫道長生學不得,學得后,待如何。

      和泉上人

      朝代:宋朝|作者:辛棄疾

      芒鞋踏遍萬山松,得得歸來丈室中。

      破裓一身在懸磬,清談對客似撞鐘。

      名家要看驚人舉,覓句何須效我窮。

      春雨地罏分半坐,便疑身住古禪叢。

      卜算子·飲酒敗德

      詞牌名:卜算子|朝代:宋朝|作者:辛棄疾

      盜跖儻名丘,孔子還名跖。跖圣丘愚直至今,美惡無真實。

      簡冊寫虛名,螻蟻侵枯骨。千古光陰一霎時,且進杯中物。

      辛棄疾的詩詞 篇10

      1、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辛棄疾《永遇樂》

      2、西北望長安,可憐無數山。——辛棄疾

      3、醉里挑燈看劍,夢會吹角連營。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辛棄疾

      4、郁孤臺下清江水,中間多少行人淚。——辛棄疾

      5、斜陽草樹,尋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辛棄疾《水龍吟·登建康賞心亭》

      6、最喜小兒無賴,溪頭臥剝蓮蓬。——辛棄疾

      7、萬事云煙忽過,百年蒲柳先衰。而今何事最相宜?宜醉宜游宜睡。早趁催科了納,更量出入收支。乃翁依舊管些兒,管竹管山管水。——辛棄疾《西江月示兒曹,以家事付之》

      8、少年不識愁滋味,卻道新涼好個秋。——辛棄疾

      9、味甘終易壞,歲晚還知,君子之交淡如水。——辛棄疾

      10、青玉案·元夕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辛棄疾

      11、何處望神州。滿眼風光北固樓。千古興亡多少事,悠悠。不盡長江滾滾流。年少萬兜鍪。坐斷東南戰未休。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生子當如孫仲謀。——辛棄疾《南鄉子》

      12、春已歸來,看美人頭上,裊裊春幡。無端風雨,未肯收盡余寒。年時燕子,料今宵夢到西園。渾未辨,黃柑薦酒,更傳青韭堆盤?卻笑東風,從此便薰梅染柳,更沒些閑。閑時又來鏡里,轉變朱顏。清愁不斷,問何人會解連環?生怕見花開花落,朝來塞雁先還。——辛棄疾《漢宮春·立春日》

      13、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贏得倉皇北顧。——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14、杯汝前來,老子今朝,點檢形骸。甚長年抱渴,咽如焦釜;于今喜睡,氣似奔雷。汝說劉伶,古今達者,醉后何妨死便埋。渾如此,嘆汝于知己,真少恩哉!更憑歌舞為媒。算合作、人間鴆毒猜。況怨無大小,生于所愛;物無美惡,過則為災。與汝成言:勿留亟退,吾力猶能肆汝杯。杯再拜,道麾之即去,招亦須來。----——辛棄疾《沁園春將止酒》

      15、千載后,百篇存,更無一字不清真,若教王謝諸郎在,未抵柴桑陌上塵。——辛棄疾《鷓鴣天》

      16、近來何處有吾愁?何處還知吾樂?一點凄涼千古意,獨倚西風寥廓。并竹尋泉,和云種樹,喚作真閑客。此心閑處,不應長藉邱壑。休說往事皆非,而今云是,且把清尊酌。醉里不知誰是我,非月非云非鶴。露冷風高,松梢桂子,醉了還醒卻。北窗高臥,莫教啼鳥驚著。——辛棄疾《念奴嬌·賦雨巖》

      17、丑奴兒書博山道中壁【宋】辛棄疾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新涼好個秋。——辛棄疾

      18、浮天水送無窮樹,帶雨云埋一半山。今古恨,幾千般,只應離合是悲歡。江頭未是風波惡,別有人間行路難。——辛棄疾《鷓鴣天》

      19、陌上柔桑破嫩芽,東鄰蠶種已生些。平崗細草鳴黃犢,斜日寒林點暮鴉。山遠近,路橫斜,青旗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風雨,春在溪頭薺菜花。——辛棄疾《鷓鴣天》

      20、溪邊照影行,天在清溪底。天上有行云,人在行云里。高歌誰和余,空谷清音起。非鬼亦非仙,一曲桃花水。——辛棄疾《生查子·獨游雨巖》

      21、過眼溪山,怪都似、舊時相識。還記得、夢中行遍,江南江北。佳處徑須攜杖去,能消幾緉平生屐。笑塵勞、三十九年非、長為客。吳楚地,東南坼。英雄事,曹劉敵。被西風吹盡,了無塵跡。樓觀才成人已去,旌旗未卷頭先白。嘆人間、哀樂轉相尋,今猶昔。——辛棄疾《滿江紅》

      22、山前燈火欲黃昏,山頭來去云。鷓鴣聲里數家村,瀟湘逢故人。揮羽扇,整綸巾,少年鞍馬塵。如今憔悴賦招魂,儒冠多誤身。——辛棄疾《阮郎歸》

      23、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舞榭歌臺,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斜陽草樹,尋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贏得倉皇北顧。四十三年,望中猶記,烽火揚州路。可堪回首,佛貍祠下,一片神鴉社鼓。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辛棄疾的詩詞 篇11

      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

      作者:辛棄疾

      醉里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

      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后名。可憐白發生!

      注釋

      1.醉里:醉酒之中。

      2.挑燈:撥動燈火,點燈。看劍:查看寶劍。準備上戰場殺敵的形象。說明作者即使在醉酒之際也不忘抗敵。

      3.夢回:夢中。以當時背景,以下的壯詞,不是現實中的事。

      4.角:古代軍隊中用來發號令的號角。

      5.吹角:軍隊中吹號角的聲音。

      6.連營:連接一起駐扎的軍營。

      7.八百里:牛名。據《世說新語》記載,晉王愷有牛名八百里駁,王濟指牛做賭注,與王凱比射,王濟獲勝,殺牛作炙。后人即以八百里指牛。

      8.分:分配。

      9.麾下:指部下,軍隊。麾:軍旗。

      10.炙:烤肉。

      11.五十弦:本指瑟,古時最早的瑟為五十弦。這里泛指軍中樂器。

      12.翻:演奏。

      13.塞外聲:指有北疆特色的歌曲。

      14.沙場:戰場。

      15.秋:秋季,秋天。

      16.點兵:檢閱軍隊。

      17.作:像,如。

      18.的盧:馬名。一種額部有白色斑點的馬。相傳劉備曾乘的盧馬從襄陽城西的檀溪水中一躍三丈,脫離險境。

      19.霹靂:驚雷,比喻拉弓時弓弦響如驚雷。

      20.了卻:完結,完成。

      21.天下事:指收復中原,統一天下的大業。

      22.贏得:博得。

      23.生前:活著的時候。

      24.身后:死后。

      25.可憐:可惜。

      26.同甫:陳亮的'字。

      詞意

      醉夢里挑亮油燈觀看寶劍,夢里各個營壘接連響起號角聲。把烤牛肉分給部下,樂器演奏北疆歌曲。這是秋天在戰場上閱兵。

      戰馬像的盧馬一樣跑得飛快,弓箭像驚雷一樣,震耳離弦。(我)一心想完成替君主收復國家失地的大業,博得天下生前死后的美名。只可惜(現在)已白發叢生!

      賞析

      這是辛棄疾寄給陳亮(字同甫)的一首詞。陳亮是一位愛國志士,一生堅持抗金的主張,他是辛棄疾政治上、學術上的好友。他一生不得志,五十多歲才狀元及第,第二年就死了。他倆同是被南宋統治集團所排斥、打擊的人物。宋淳熙十五年,陳亮與辛棄疾曾經在江西鵝湖商量恢復大計,但是后來他們的計劃全都落空了。

      詞中回顧了作者當年在山東和耿京一起領導義軍抗擊金兵的情形,描繪了義軍雄壯的軍容和英勇戰斗的場面,也表現了他不能實現收復中原的理想的悲憤心情。上片描寫軍旅生活,表明了詩人仍然十分羨慕軍中生活,渴望有機會從軍殺敵,建功立業。下片前兩句描寫戰斗的激烈,接下來兩句表達了作者的愛國激情和雄心壯志,最后一句顯得悲壯,充滿了作者想建功立業,但壯志難酬的憤慨。全詞抒發了作者抗敵救國、建功立業的愛國情感和報國無門、壯志未酬的悲憤。

      這首詞在聲調方面有一點值得注意。《破陣子》上下兩片各有兩個六字句,都是平仄互對的,即上句為“仄仄平平仄仄”,下句為“平平仄仄平平”,這就構成了和諧的、舒緩的音節。上下片各有兩個七字句,卻不是平仄互對,而是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這就構成了拗怒的、激越的音節。和諧與拗怒,舒緩與激越,形成了矛盾統一。作者很好地運用了這種矛盾統一的聲調,恰當地表現了抒情主人公復雜的心理變化和夢想中的戰斗準備、戰斗進行、戰斗勝利等許多場面的轉換,收到了繪聲繪色、聲情并茂的藝術效果。更多辛棄疾宋詞賞析請關注詩詞庫的辛棄疾專欄。

      這首詞氣勢磅礴,充滿了鼓舞人心的壯志豪情,能夠代表作者的豪放風格。

      辛棄疾的詩詞 篇12

      玉樓春

      三三兩兩誰家女,

      聽取鳴禽枝上語。

      提壺沽酒已多時,

      婆餅焦時須早去。

      醉中忘卻來時路,

      借問行人家住處。

      只尋古廟那邊行,

      更過溪南烏桕樹。

      上下兩片,是兩幅圖景,相映成趣。上片是游女聽禽圖,三三兩兩的女子,聽取樹上鳥鳴,鳥鳴巧如人語:“提壺出門打酒婆母烙餅焦糊”。提壺、婆餅焦皆鳥名。

      下片更是妙趣橫生,一翁醉酒忘歸路,行人殷勤指點去處,指路者指點越認真,問路者醉態越肖妙。

      西江月

      醉里且貪歡笑,

      要愁哪得工夫。

      近來始覺古人書,

      信著全無是處。

      昨夜松邊醉倒,

      問松我醉如何?

      只疑松動要來扶,

      以手推松曰“去”!

      杯汝來前,

      老子今朝,

      點檢形骸。

      甚長年抱渴,

      咽如焦釜;

      于今喜睡,

      氣似奔雷。

      汝說“劉伶,

      古今達者,

      醉后何妨死便埋”。

      渾如此,

      嘆汝于知己,

      真少恩哉!

      更憑歌舞為媒。

      算合作人間鳩毒猜。

      況怨無大小,

      生于所愛;

      物無美惡,

      過則為災。

      與汝成言:

      “勿留亟退,

      吾力猶能肆汝杯”。

      杯再拜,

      道“麾之即去,

      招之即來”。

      辛棄疾的詩詞 篇13

      ●水調歌頭①

      辛棄疾

      趙昌父七月望日用東坡韻敘太白、東坡事見寄,過相褒借,且有秋水之約。八月十四日余臥病博山寺中,因用韻為謝,兼寄吳子似。

      我志在寥闊,疇昔②夢登天。摩挲素月,人世俯仰已千年。有客驂鸞并鳳,云遇青山赤壁③,相約上高寒。酌酒援北斗,我亦蝨其間④。

      少歌⑤曰:“神甚放,形則眠。鴻鵠一再高舉,天地睹方圓。“欲重歌兮夢覺,推枕惘然獨念:人事底虧全?有美人⑥可語,秋水隔嬋娟。

      【注】①作于被彈劾免官,居于鉛山期間。②疇昔:昨晚。③青山赤壁:代指李白和蘇軾。④虱:喻自己渺小無才之身。⑤少歌:短歌。⑥美人:知己朋友,指趙昌父、吳子似。

      19、本詞充滿浪漫主義特色,請結合上闕賞析這一藝術特色。(4分)

      20、下闕寄寓了作者怎樣的情感?請作簡析。(4分)

      參考答案:

      (二)(8 分)

      19.上闋描繪了夢中主人公撫摸月亮、與李白和蘇軾對酌、客人駕鸞鳳為車等情景。想象豐富,夸張大膽,以夢幻的形式表現其理想,洋溢著豪邁的激情,具有濃郁的浪漫主義特色。

      (4 分。結合詩句分析,意思符合即可)

      20.下闕寫主人公神放形眠,仍渴望像鴻鵠搏擊長空、一再高舉;夢醒后回到現實,失落惆悵。表達了作者空有報國熱情卻懷才不遇的苦悶;無人訴說心事的煩悶以及對朋友的思念之情。(4 分。結合詩句分析,意思符合即可)

      【鑒賞】

      南宋光宗紹熙五年(1194),辛棄疾從福州知府兼福建安撫使任上被彈劾免官,回到江西鉛山他的瓢泉新居,開始了長達八年的再度閑居生活。這首詞就作于閑居瓢泉期間。由詞前小序可知,他寫這首詞是為了答謝趙昌父(蕃)并兼寄吳子似(紹古)的。吳子似在此期間曾任鉛山縣尉。

      閑居鄉野的辛棄疾,雖然因遭朝中奸臣排擠,報國無門,鴻圖難展,心中怨憤,時常寄情山水,托興詩酒,但是,在他的內心深處,積極用世的思想仍占主導地位。他身處江湖之遠,仍不忘憂國憂民,希望能重新得到重用,得以施展自己的才智,實現收復失地統一國家的理想。從他的這首《水調歌頭》詞,我們便可以看出他的這種理想與現實的矛盾處境。

      此詞上片以描述夢境為主。起句“我志在寥闊”,開門見山,直抒胸懷,表現了詞人高遠的志向和寬宏的氣度,概括全詞要旨。為有寥闊之志,自然有“夢登天”之舉。“疇昔夢登天”句,借用了屈原《九章·惜誦》中“昔余夢登天兮,魂中道而無航”之意。他感到現實中難以施展他的才干,他要到廣漠宇宙去尋找他的理想境界。“我志在寥闊,疇昔夢登天”兩句,乃是全詞思想的主干。“摩挲素月,人世俯仰已千年”。詞人在夢幻中飛上青天,首先來到月宮,盡情地賞玩明月。他在這里撫摸著潔白的月亮,陶醉在神奇迷離 的幻境之中,不知不覺人間已過了千年之久。接著“有客驂鸞并鳳,云遇春山赤壁,相約上高寒。”數句,描寫的是作者與高賢們同上天宮的夢境。“有客”指作者的好友趙昌父。由詞序可知,趙昌父曾用蘇軾《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韻作詞“敘太白、東坡事”寄作者,并在詞中對作者大加贊美。這首詞是為答謝趙昌父而作,自然應有回敬之詞。趙昌父是江西玉山人,距鉛山不遠,是詞人閑居瓢泉時的好友。他奉祠家居,不求仕進,飲酒作詩,氣度不凡,世人以為有陶靖節之風。這里作者以“驂鸞并鳳”來贊美他,意思是他德高道深,理應羽化登仙。這里的青山、赤壁系指李白、蘇軾,因為李白墓在當涂之青山西北,蘇軾曾游赤壁,寫過《赤壁賦》。趙昌父駕著鸞鳳霞舉飛升,在彩云間與先賢李太白、蘇東坡相遇,于是他們同作者共約到天宮去遨游。作者在這里把趙昌父、李白、蘇軾譽為“三賢”。作者這樣寫,也有自謙的意思,下一句“我亦蝨其間”就是把這層意思直接表達了出來,意思是:在您和先賢們高會的時候,我不過是濫竽充數地置身其間罷了。在現實生活中,詞人感到在現實生活中很難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又不愿與那些投降派的官僚同流合污,所以只好到夢境中去會見他理想中的人物。在這里,作者把自己與朋友,古代圣賢置身于高寒廣漠的天宇,用北斗當酒杯痛飲著天上的美酒,充分表達了其豪放的一面。

      詞的下片繼續描寫夢境。詞人在夢幻中無憂無慮地暢游太空,內心充滿激情,不禁小聲歌唱起來。“神甚放,形則眠”一句,從字面意思看,是說身體雖然清靜無為,好象在睡眠,但精神還是奔放曠達的。這是作者在閑居生活中積極用世的自白。他被迫再次閑居后,表面看來安靜閑適,但他心中時刻不忘報國之志。“鴻鵠一再高舉,天地睹方圓”,化用賈誼《惜誓》中“黃鵠之一舉兮,知山川之紆曲,再舉兮睹天地之圜方”。把自己比作搏擊長空、一再高舉的鴻鵠,以抒發自己的豪情壯志。接著,詞人從夢境中回到現實。詞人在夢境里可以縱橫馳騁,可是一旦夢覺,回到現實生活中,情形就完全不同了。這不能不使他感到悵惘,并產生疑問:為什么人世間不能盡如人意的事情會有那么多呢?這里的“虧全”是以月亮的.圓缺比喻人間的悲歡離合,主要說的是“虧”的方面。詞人在這里以夢境與“夢覺”相對照,揭示了自己的遠大抱負同社會現實的矛盾。在這發問中表現出對現實的不滿,抒發人事難全的感慨,這發問也是一個有著雄才大略、滿腹經綸的老將對于懷才不遇、報國無路提出的強烈抗議。

      詞的結語“有美人可語,秋水隔嬋娟”覺得來得有些突然。前面說的全是夢境以及夢覺后的惆悵,可是結語卻一語宕開,表現出“美人娟娟隔秋水”(杜甫《寄韓諫議》)的惋惜之情。但是如果稍加思索,讀者也不難明白,這是在前面幾層意思的基礎上生發出來的感想。這里的“美人”指他的好友吳子似。這一句表面看來只是對吳子似的思念,實際上主要還是抒發“誰識稼軒心事”(《水龍吟。再題瓢泉》)的苦悶心情。

      這首詞在藝術特征上具有明顯的浪漫主義特色。理想主義是浪漫主義在思想內容上的重要特征,而以夢幻的形式表現其理想則是浪漫主義傳統的創作方法。辛棄疾成功地運用這一傳統手法,使其崇高理想在這首詞中得到完美的體現。它跌宕起伏,忽而天上,忽而人世,馳騁奔逸,狂放不羈,洋溢著豪邁的激情。

      它充滿瑰麗豐富的想象,大膽驚人的夸張,“摩挲素月”、“驂鸞并鳳”、“酌酒援北斗”、“天地睹方圓”等名句,都放射出五光十色的美麗光輝,顯現出光彩奪目的浪漫主義色彩。

      辛棄疾的詩詞 篇14

      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作者:辛棄疾

      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舞榭歌臺,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斜陽草樹,尋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贏得倉皇北顧。四十三年,望中猶記,烽火揚州路。可堪回首,佛貍祠下,一片神鴉社鼓。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

      賞析

      辛棄疾調任鎮江知府以后,登臨北固亭,感嘆報國無門的失望,憑高望遠,撫今追昔,于是寫下了這篇傳唱千古之作。這首詞用典精當,有懷古、憂世、抒志的多重主題。

      這首詞的下片共十二句,有三層意思。峰回路轉,愈轉愈深。被組織在詞中的.歷史人物和事件,血脈動蕩,和詞人的思想感情融成一片,給作品造成了沉郁頓挫的風格,深宏博大的意境。

      上片懷念孫權、劉裕。孫權割據東南,擊退曹軍;劉裕金戈鐵馬,戰功赫赫,收復失地。不僅表達了對歷史人物的贊揚,也表達了對主戰派的期望和對南宋朝廷茍安求和者的諷刺和譴責。

      下片引用南朝劉義隆草率北伐,招致大敗的歷史事實,忠告韓侂胄要吸取歷史教訓,不要魯莽從事,接著用四十三年來抗金形勢的變化,表示詞人收復中原的決心不變,結尾三句,借廉頗自比,表示出詞人報效國家的強烈愿望和對宋室不能進用人才的慨嘆。更多辛棄疾宋詞賞析請關注詩詞庫的辛棄疾專欄。

      全詞豪壯悲涼,義重情深,放射著愛國主義的思想光輝。詞中用典貼切自然,緊扣題旨,增強了作品的說服力和意境美。明代楊慎在《詞品》中說:“辛詞當以京口北固亭懷古《永遇樂》為第一。”這種評價是中肯的。

      辛棄疾的詩詞 篇15

      原文

      《滿江紅·江行和楊濟翁韻》

      朝代:宋代

      作者:辛棄疾

      原文:

      過眼溪山,怪都似、舊時相識。還記得、夢中行遍,江南江北。佳處徑須攜杖去,能消幾緉平生屐。笑塵勞、三十九年非、長為客。

      吳楚地,東南坼。英雄事,曹劉敵。被西風吹盡,了無塵跡。樓觀才成人已去,旌旗未卷頭先白。嘆人間、哀樂轉相尋,今猶昔。

      譯文及注釋:

      譯文

      眼前的山山水水,都似曾相識。還記得在夢中已將萬里江山走遍。游賞那些風景名勝,只需帶上手杖即可,耗損不了幾雙木屐。可笑我忙忙碌碌,卻有三十九年做得不對,長期做來去匆匆的過客。

      昔日一統江山,如今卻被分為南北兩半。曹操、劉備皆是當世的英雄。可惜那些英雄豪杰,都已成了舊事,如今已沒有一絲痕。樓臺剛剛建成,卻已不見人蹤;壯志未酬,我卻滿頭白發。可嘆人世間的悲歡,不過是在循環往復,從古至今都是如此。

      注釋

      ⑴滿江紅:滿江紅,又名《上江虹》、《念良游》、《傷春曲》。唐人小說《冥音錄》載曲名《上江虹》,后更名《滿江紅》。宋以來始填此詞調。《欽定詞譜》以柳永“暮雨初收”詞為正格。九十三字,前片四十七字,八句,四仄韻;后片四十六字,十句,五仄韻。用入聲韻者居多,格調沉郁激昂,前人用以發抒懷抱,佳作頗多。另有平聲格,雙調九十三字,前片八句四平韻,后片十句五平韻。[3]

      ⑵溪山:辛棄疾的溪山情節。早在淳熙五年(1178),辛棄疾已經有了依稀朦朧的“溪山”意識。事實上,辛棄疾“溪山”意識出現的年代,還可以大大前推。如《滿江紅·建康史帥致道席上賦》詞云:“且歸來、談笑護長江,波澄碧。”這首詞作于孝宗乾道四年(1168)或稍后,時為建康府通判。又《水調歌頭》詞云:“散盡黃金身世,不管秦樓人怨,歸計狎沙鷗。明夜扁舟去,和月載離愁。”辛棄疾“溪山”隱逸情結產生,不能說這是消極頹廢的意識;不僅如此,恰恰相反,正說明詞人的積極主張收復、抗戰。只是在這種積極主張不能實現,在希望徹底破滅之后,才有了美人遲暮,英雄失路之感;更有了迷途實遠,昨非今非之慨。這是“溪山”隱逸情結產生的真正原因。怪:驚異,駭疑。而之所以如此,隱含有時光迅速,不覺間已是舊相識了的感嘆意味。按:稼軒南歸初期,曾有一段漫游吳楚的生活經歷,通判建康后,也大體宦游于吳楚一帶,故有此感。

      ⑶緉(liàng亮):一雙。屐(jī擊):木底有齒的鞋,六朝人喜著屐游山。語出《世說新語·雅量》:祖士少好財,阮遙集好屐,并恒自經營,同是一累,而未判其得失。人有詣祖,見料視財物。客至,屏當未盡,余兩小簏箸背后,傾身障之,意未能平。或有詣阮,見自吹火蠟屐,因嘆曰:“未知一生當箸幾量屐?”神色閑暢。于是勝負始分。

      ⑷塵勞:風塵勞辛,指其宦游生涯。三十九年非:回顧三十九年,一切皆非。《淮南子·原道訓》:“凡人中壽七十歲,然而趨舍指湊,日以月悔也,以至于死,蘧伯玉年五十而有四十九年非。”時稼軒年近四十,套用此語自嘆。

      ⑸“吳楚”兩句:此化用杜甫《登岳陽樓》詩意:“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杜詩極言洞庭湖寬廣,似將中國大地分裂為二。坼(chè徹):裂開。

      ⑹“英雄”兩句:謂圖英雄霸業者,惟曹操和劉備相與匹敵。是時曹公從容謂先主曰:“今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本初之徒,不足數也。”先主方食,失匕箸。(《三國志·蜀志·先主傳》)此明頌曹、劉,暗揚孫權。蓋當時堪與曹、劉爭雄天下者惟孫權,而他正霸居吳楚一帶。稼軒《南鄉子》:“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生子當如孫仲謀。”與此暗合。敵:匹敵。

      ⑺“被西風”兩句:言歷史遺跡被無情西風一掃而盡。

      ⑻“樓觀”兩句:感慨宦跡不定,事業未就而鬢發先白。樓觀甫成:樓閣剛剛建成。蘇軾《送鄭戶曹》詩:“樓成君已去,人事固多乖。”此喻調動頻繁,難展才略。旌旗:戰旗。旌旗未卷:指戰事未休,喻復國大業未了。

      ⑼“嘆人生”兩句:謂哀樂相循,古今同理。言外之意,大可不必計較。轉相尋:循環往復,輾轉相繼。

      賞析:

      作者:佚名

      此詞可分三層。

      上片為第一層,由江行沿途所見山川引起懷昔游,痛惜年華之意。長江中下游地區山川秀美,辛棄疾南歸之初,自乾道元年至三年,曾漫游吳楚,行蹤遍及大江南北,對這一帶山水是熟悉的。乾道四年通判建康府,此后出任地方官,調動頻繁,告別山水長達十年。此時復見眼中川“都似舊時相識”了。“溪山”曰“過眼”,看山卻似走來迎,這是江行的感覺。“怪”是不能認定的驚疑感,是久違重逢的最初的感觸。往事雖“還記得,卻模糊、記不真切,真象一場舊夢。

      “還記得、夢中行遍,江南江北”,“夢中”云者不僅有烘托虛實之妙,也是心理感受的真實寫照,這種恍惚的神思,乃是多年來雄心壯志未得實現。業已倦于宦游的.結果。反復玩味以上數句,實已暗伏“塵勞”、覺非之意。官場之上,往往如山水一般舊曾相識虛如幻夢不如遠離,同時也就成了一種強有力的召喚,來自大自然的召喚。所以,緊接二句寫道:“佳處徑須攜杖去,能消幾兩平生屐?”要探山川之勝,就得登攀,“攜杖”、著“屐”(一種木底鞋)是少不了的。

      《世說新語·雅量》載阮孚好屐,嘗曰:“未知一生當著幾量(兩)屐?”意謂人生短暫無常,話卻說得豁達幽默。此處用來稍變其意,謂山川佳處常在險遠,不免多穿幾雙鞋,可這又算得了什么呢!所以結尾幾句就對照說來,“笑塵勞、三十九年非”乃套用蘧伯玉(春秋時衛國大夫)年五十而知四十九年之非的話(語出《淮南子·原道訓》),作者當時四十歲,故這樣說。表面看,這是因虛度年華而自嘲,其實,命運又豈是自己主宰得了的呢。“長為客”三字深懷憂憤,語意曠達中包含沉郁。實為作者于四十年年來之感慨,年已四旬,南歸亦久,但昔日的志愿,卻無一件得以實現,感慨,今是昨非,一生勞碌,原來“長為客”無絲毫是自己左右的。

      這片六句另起一意為第二層,由山川地形而引起對古代英雄事跡的追懷。揚州上游的豫章之地,歷來被稱作吳頭楚尾。“吳楚地,東南坼”化用杜詩(《登岳陽樓》:“吳楚東南坼”),表現江行所見東南一帶景象之壯闊。如此之山川,使作者想到三國英雄,尤其是立足東南北拒強敵的孫權,最令他欽佩景仰。曹操曾對劉備說:“今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三國志。先主傳》)而孫權堪與二者鼎立。此處四句寫地靈人杰,聲情激昂,其中隱含作者滿腔豪情。“被西風吹盡,了無陳跡”二句有慨嘆,亦有追慕。恨不能起古人于九泉而從之的意味,亦隱然句中。

      結尾數句為第三層,是將以上兩層意思匯合起來,發為更憤激的感慨。“樓觀才成人已去”承上懷古,用蘇軾詩“樓成君已去,人事固多乖”(《送鄭戶曹》)意,這里是說吳國基業始成而孫權就匆匆離開人間。“旌旗未卷頭先白”承前感傷,由人及己,“旌旗”指戰旗,意言北伐事業未成,自己的頭發卻先花白了。

      綜此二者,于是詞人得出一個無可奈何的結論:人間哀樂從來循環不可琢磨(“轉相尋”),“今猶昔”。這結論頗帶宿命色彩,乃是作者對命運無法解釋的解釋。更是作者對命運不如已愿,人事多乖的感嘆。

      詞中一方面表示倦于宦游——“笑塵勞、三十九年非”,另一方面又追懷古代英雄業績,深以“旌旗未卷頭先白”為憾,反映出作者當時矛盾的心情。雖是因江行興感,詞中卻沒有著重寫景,始終直抒胸臆;雖然語多含蓄,卻不用比興手法,純屬直賦。這種手法與詞重婉約、比興的傳統是完全不同的。但由于作者是現實政治感慨與懷古之情結合起來,指點江山,縱橫議論,抒胸中郁悶,驅使古人詩文于筆端,頗覺筆力健峭,感情彌滿。所謂“滿心而發,肆口而成”,自具興發感人力量。

    【辛棄疾的詩詞】相關文章:

    辛棄疾詩詞08-23

    辛棄疾詩詞名句02-10

    詩詞大會辛棄疾03-26

    關于辛棄疾的愛國詩詞最新03-26

    辛棄疾的青蛙08-19

    辛棄疾作文09-23

    辛棄疾的名言名句07-16

    走近辛棄疾作文08-18

    辛棄疾作文(合集)01-31

    辛棄疾的詩有哪些08-23

    国产福利萌白酱精品tv一区_日韩亚洲中字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亚洲欧洲高清无码在线_全黄无码免费一级毛片
    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日韩1区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亚洲AV伊人久久青青一区 | 亚洲国产综合久久香蕉 | 玖玖资源站国产剧情 | 一本一本大道香蕉久在线精品 | 亚洲日韩中文字幕一级乱码在线播放 | 亚洲国产精品综合久久20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