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庖丁解牛》說課稿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庖丁解牛》說課稿范本推薦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時常需要用到說課稿,借助說課稿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我們該怎么去寫說課稿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庖丁解牛》說課稿范本推薦,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庖丁解牛》說課稿范本推薦1
一、教學思想
語文新課程標準中強調:“語文教學不僅僅重視語文基礎知識的傳授,更要注重對學生人文思想的培養。”結合這一理念,設計本節課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通過學生、教師、文本間的對話,來實現對文本的深入解讀。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讓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和知識積累,發揮想象力和創造力,在自主研讀,討論交流中學習課文,體悟人生。
二、教學時數
一課時。
三、教學目標
1、通過文本的研讀,使學生理解一切事物都有它的客觀規律,只要在實踐中不斷總結、積累,就能認識和掌握事物的規律,從而做到“躊躇滿志”地為人處事。
2、結合文本虛構出庖丁的成長歷程,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3、發掘本文的內涵,結合現實生活領會文本的深刻的含義,從中領悟出為人處事的道理。同時體會寓言的多義性。
四、教學過程
(一)課前預習
通讀全文,借助工具書疏通文意,初步理解課文。
(課前全班朗讀課文。)
(二)導入(2分鐘)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位老人家很會講故事。人們透過他簡單而生動的故事,往往可以明白很多深刻的道理。我們曾經聽說過的“莊周夢蝶”、“鯤鵬”的故事就是出自他之口,這位老人家就是莊子。今天我們來看他另一則故事——《庖丁解牛》。
(三)課堂活動過程
1、復述故事。(3分鐘)
請一位同學用現代漢語復述故事。
(用幻燈片顯示《庖丁解牛》的漫畫。)
(設計意圖:結合漫畫來復述課文,讓學生更形象的理解課文,同時鍛煉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
通過這個同學的講述,我們想一想,庖丁解牛的"外在特點是什么?
(幻燈片顯示:
問題:庖丁解牛的外在特點是什么?
明確:庖丁解牛時的動作姿態和解牛時發出的聲音均符合音樂和舞蹈節奏。)
2、發揮想象,編寫故事。(10分鐘)
(設計意圖:發揮學生的`創造力和想象力,讓學生細讀文本,整合文中的材料,合情合理地虛構故事。也為后一個環節提供必要的鋪墊和素材。)
由上述介紹可見,庖丁解牛的刀法可謂出神入化,實乃高手中的高手。相信當年文惠君一定金口玉言,封他為“名庖”。我們知道,但凡是名人,成名之前都有一段鮮為人知的心路歷程,一段曲折離奇的成長歷史。那今天庖丁的這段“神秘”往事就要靠我們來揭開。請大家結合課文,發揮想象,編寫這《一代名“庖”的成長歷程》。
(1)學生小組討論、交流,發言。(請1-2人發言。)
(小組討論說明:在班級教學組織操作上,全班按座位分成四人或六人一組,設組長一人。組長組織討論,小組得出結論性的意見或答案,指定一個同學代表小組發言——發言人由小組成員輪流擔任。)
(2)學生發言之后,教師根據學生編寫的故事簡短總結。
3、透過故事,探討人生。(25分鐘)
一般來說,人一旦成名之后都喜歡出書,用他的親身經歷教給世人很多為人處事的道理。如果庖丁也要寫一本——《庖丁論人生》,那從這本書中我們應該可以看到那些人生道理呢?現在小組討論,結合自己的人生閱歷和生活經歷來談談,課本中的哪些情節、文段教給我們怎樣的道理。
(1)學生小組交流、討論,發言。(18分鐘)
(2)教師小結:人處身錯綜復雜的社會,面對紛繁的事情,應先了解事物的道理,順應自然而行,盡可能的避開種種矛盾沖突。但不免遇到困難、沖突時,則要全神貫注,謹慎處理。在困難解決后,應及時收斂鋒芒,低調做人。只有這樣才可以更好的生存于這個社會之中。(2分鐘)
(幻燈片顯示:庖丁論人生)
(教師從以下方面把握:
臣之所好者道也,進乎技矣——了解規律,掌握規律
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視——抓住本質,用心處事
依乎天理……因其固然——順其自然,不強求
技經肯綮之未嘗——避開鋒芒,從長計議
以無厚入有間——以己之利攻彼之弊
每至于族……行為遲,動刀甚微——不莽撞,謹慎行事
善刀而藏之——收斂鋒芒,低調做人)
(3)以上是我們從《庖丁解牛》中探討中的人生哲理。我們讀課文的時候也應該留意到,在文段的結尾文惠君說“善哉!吾聞庖丁之言,得養生焉。”那文惠君當年從庖丁的經歷中得到的“養生”哲理又是什么呢?請大家看這樣一段文字:(5分鐘)
(設計意圖:在個性化解讀之后回歸原文,了解作者的觀點。同時也體會寓言的多義性。)
從中可知,當年文惠君看到的是一種一切順其自然,反對人為的養生之道。
從而我們也可以看到,一則小小的寓言故事,閱讀的人人生閱歷不同,所處的社會歷史環境不同,審視的角度不同,就可以讀出不同的道理。這就是寓言的多義性。
《庖丁解牛》說課稿范本推薦2
一、對教材的把握
《庖丁解牛》是人教版全日制普通高級中學語文讀本第一冊中的一篇課文。把它安排在讀本中,其目的是擴大知識視野,配合教材的學習,力補教材課時之限、數量之不足的缺點。其學習方法也應不用于教材,對教材一般要求精讀,訓練比較系統,力度也比較大;對讀本,一般要求略讀,運用從精讀方面獲得的知識和經驗去獨立閱讀,靈活性比較大,更有利于個性和特長的發展。
關于文言文閱讀,《大綱》的要求為:“學習中國古代優秀作品,體會其中蘊涵的中華民族精神,為形成一定的傳統文化底蘊奠定基礎。學習從歷史發展的角度理解古代作品的內容價值,從中汲取民族智慧;用現代觀念審視作品,評價其積極意義與歷史局限。”“能借助注釋和工具書,理解詞句含義,讀懂文章內容,了解并梳理常見的文言實詞、文言虛詞、文言句式的意義或用法,注重在閱讀實踐中舉一反三。”
二、結合“新課標”對教法的把握
高中階段要能達到初步鑒賞文藝作品,能感受想像、品味語言,領悟作品豐富內涵,體會其藝術表現力,有自己的情感體驗,受到感染和啟迪。要想實現這一目標,在教法上必須采用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等新的學習方式。為此我的教學目標為如下。
1、知識與技能
A、感受莊子散文的特點
B、理解其寓意,用現代眼光開掘其新義
2、過程與方法
A、整體感知,訓練古文閱讀能力
B、自主、合作、探究,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培養學生理解感悟知識的能力。
3、重點與難點
A、教師引導交流,利用學生的成功激發興趣
B、“技精湛——道精深”的關系
C、學以致用,教是為了不教,用這一篇的交流引導學生讀其它課文
三、教學設計過程
1、教學時數:一課時(課外,早讀學生先自讀)
2、導入:現代著名的詩人郭沫若曾說過:“以思想家而兼文章家的人,在中國古代哲人中,實在是絕無僅有,這絕無僅有的一個便是莊子。”上節課我們已經學習了他的.《秋水》一文,他的散文在先秦諸子散文中具有獨特的風格,它大量采用并虛構寓言故事,大膽夸張,想像奇特,最是有浪漫主義色彩,今天我們再來交流學習他的另一篇文章《庖丁解牛》,以期進一步領悟這種特點。
3、教師范讀課文,正音、正字、斷句。
技/蓋至此乎?(蓋——運轉hé:何不,何)
技經肯綮/之未嘗(技——枝zhī:枝脈,綮qìng)
四、分工合作式研究,力求更加深入的理解
一組(1——2)自然段
二組(庖丁釋刀曰——而況大軱乎)
三組(良庖——新發于硎)
四組最后一段
先討論本節內容,解決字詞疑難。后分別推薦一個同學口述譯文(讀——譯)
1、解牛場面:動作、聲音
勞動者:藝術表演觀看者:藝術享受
2、解牛經驗:找句子概括
技精湛——道精深
3、如果撇開莊子的本意,請你結合現實社會,談談其寓意(把它作為一篇獨立的寓言去挖掘)
A、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
B、實踐出真知
C、小事可以悟出大道理
D、一切勞動都是美的,勞動可以得到享受
E、要避開矛盾
F、學無止境
G、要遵循規律
H、自信不可缺少
《庖丁解牛》說課稿范本推薦3
一、教材的把握
《庖丁解牛》是職教版教材第二冊第四單元的課文,本單元的幾篇課文屬于古代散文。學生通過這個單元的學習,可以達到積累古代散文知識、提高閱讀鑒賞古代散文的能力的目標。
本單元為古代散文欣賞。本單元的幾篇課文,在藝術形象方面有很高的審美價值。散文具有形象性,給人更著實、具體逼真的感受。
《庖丁解牛》是一則寓言,篇幅短小,故事性強,人物形象鮮明,不僅寓意深刻,還給人很多的啟示,這一點適合通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達到教學目標的實現。
二、目標的確立。
語文教學的終極目標是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就當前教育現狀,我覺得語文教學的目標可以考慮三個方面:一是讓學生適應語文考試;二是培養學生學習語文的能力;三是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
每篇課文教學目標的確立,我認為不易面面俱到,不要擔心丟下這個,或沒有顧及那個,否則會造成目標繁雜而重點不夠突出;應敢于放下,這樣會使目標簡潔明了,重點突出,便于在課堂教學流程中落實。
古代文學作品的學習的目標可以歸納為兩點:一是對古代文言知識的積累;二是閱讀鑒賞能力的培養和提高。另外,課程學習也倡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鑒于以上,《庖丁解牛》一文,我確立了如下的教學目標。
1、知識方面,要求學生讀準字音,積累詞匯,掌握一詞多義現象中的意義和用法。
2、能力方面,學生學習本文生動形象的描寫,感受作品的形象性,提高學生合作探究的能力。
3、情感方面,理解莊子的“養生之道”,探究作品給人的啟示。
三、教法的擬定。
為了讓學生更多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充分發揮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導作用,根據本文的教學目標和教材自身的特點,擬定如下主要的教學方法。
1、誦讀法。誦讀是古詩文教學中很關鍵的一環,通過誦讀,不僅可以培養學生的語感,還能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主要通過學生誦讀,再聽朗讀錄音以對字音參校、核準,正確掌握讀音和句讀。
2、討論法。對于文中的“養生之道”、“解牛之道”與“養生之道”的關系、作品給人的啟示等內容適用于使用討論法。不過對于文本中的其他知識點也可采用此方法。這種方法將在“探究文本”的教學流程中采用。
3、引導交流法。文言文中的知識點較多,諸如主要的實詞和虛詞的意義用法、通假字、詞類活用、古今異義現象、文言特殊句式等,主要通過相互交流、相互補充,以求全面、完整的掌握各類知識點,這樣,教師避免唱獨角戲,也減輕了教師講解的負擔。
四、流程的操作。
1、本則寓言計劃用一課時教學,并使用多媒體課件輔助進行。
2、教學設計主要安排“走進文本”、“解讀文本”、“研析文本”、“探究文本”和“課業安排”五個流程。
3、檢查預習。預習是語文學習很重要的一環,學生預習的情況直接關系到課堂教學的質量。教學中既要指導預習方法、安排預習內容,又要培養學生良好的預習習慣,這實質是一種自學能力的培養,對學生來說,可能收益終身。這一環節主要落實學生對文言知識點的掌握。
4、文本的研析,主要通過“思考導引”,采用引導交流的'方法來實施。當然,“思考引導”題的設立注重入手、銜接、坡度幾個關鍵環節。在本課這一教學流程中,打破教材內容的安排,從庖丁練就如此高超嫻熟解牛技藝的經歷入手,因為事實本來的發展是按照:目見全牛——目無全牛——“以神遇而不以目視”(解牛表演)這一循序漸進的規律,然后再討論他的解牛經驗,最后欣賞解牛場面,從而感受作品的形象性。
5、本文教學的“探究文本”部分,主要通過“合作探究”來探討本文給人的啟示。讓同學們各抒己見,暢所欲言,這一環節,教師還可以根據課堂的教學時間,機動調整時間的安排,確保課堂教學的完整性。
五、關于板書。
語文課教學雖然運用多媒體,但也應有合理的粉筆板書。一方面粉筆板書能體現文章的主要內容與主旨;另一方面,字品亦人品,用粉筆字影響著學生,促進學生健康的成長。本文的板書主要從“觀”、“感”、“悟”三個方面設計的。
六、小結。
以上是本人對莊子的《庖丁解牛》一文的教學設想和理論依據的闡述。望各位評委專家多予指正。謝謝!
【《庖丁解牛》說課稿】相關文章:
《庖丁解牛》說課稿08-24
庖丁解牛08-16
《庖丁解牛》教學設計08-15
賞析《庖丁解牛》的六“解”藝術歸納03-18
初中音樂說課稿:《新疆之春》說課稿08-23
《社戲》說課稿08-16
《鄉愁》說課稿08-16
《愛蓮說》說課稿08-16
《吆喝》說課稿08-16
《邊城》說課稿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