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風名字怎么命名的
臺風名字怎么命名的1
一、臺風名字的源頭
臺風的名字源自中國古代,當時臺風被稱為“臺風”,意思是“大風”或“颶風”。在那個時代,臺風是一種極端天氣,而且它們的影響力很大,因此它們被賦予了神秘而又強大的名字。
二、臺風名字的編撰
在過去的幾百年里,臺風的名字一直是根據當地習俗和口頭傳統來編撰的。例如,在中國,臺風的名字常常是根據臺風發生的時間、地點以及它們的影響來編撰的。因此,臺風的名字往往反映出其具體的歷史背景。
三、臺風名字的國際化
隨著臺風的影響范圍越來越大,臺風名字也逐漸被國際化。現在,臺風名字的編撰已經由各國政府和氣象組織來統一編撰,以便跨國溝通和交流。每年,各國氣象組織都會按照一定的規則編撰臺風名字,以便更好地管理和監測臺風。
四、臺風名字的保留
臺風名字的編撰不僅僅是為了方便溝通和交流,而且還為了保留臺風的`歷史記錄。在某些國家,臺風名字被用作紀念臺風發生的時間和地點,以及它們對當地的影響。因此,臺風名字也可以被視為一種歷史的記錄,記錄著臺風的發展史。
結論
臺風名字的編撰源自中國古代,并且隨著臺風的影響范圍越來越大,臺風名字也逐漸被國際化。現在,臺風名字的編撰已經由各國政府和氣象組織來統一編撰,以便跨國溝通和交流。此外,臺風名字的編撰也是為了保留臺風的歷史記錄,記錄著臺風的發展史。
臺風名字怎么命名的2
臺風名字怎么命名的
臺風的名字來源于第31屆臺風委員會通過的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熱帶氣旋命名表。該命名表共有140個名字,分別由亞太地區的柬埔寨、中國、朝鮮、中國香港、中國澳門、日本、老撾、馬來西亞、密克羅尼西亞聯邦、菲律賓、韓國、泰國、美國和越南14個成員提供。每個成員提供10個名字,按順序年復一年地循環重復使用。
該命名表為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熱帶氣旋命名表,表上的140個名字分成10組,每組的14個名字,按每個成員國英文名稱的字母順序依次排列,按順序循環使用。同時,保留原有熱帶氣旋的編號。
臺風名字的特點是:每個名字不超過9個字母;容易發音;在各成員語言中沒有不好的意義;不會給各成員帶來任何困難;不是商業機構的名字;選取的名字應得到全體成員的認可,如有任何一成員反對,這個名稱就不能用作臺風命名。
根據規定,一個熱帶氣旋在其整個生命過程中無論加強或減弱,始終保持名字不變。如0704號熱帶風暴、強熱帶風暴和臺風,其英文名均為“Man-Yi”,中文名為“萬宜”。為避免一名多譯造成的不必要的混亂,中國中央氣象臺和中國香港天文臺、中國澳門地球物理暨氣象臺經過協商,已確定了一套統一的中文譯名。這些名字大都出自提供國和地區家喻戶曉的傳奇故事等。
臺風形成原因
臺風,是熱帶海面受太陽直射使海水溫度升高,并蒸發形成水汽升空,而周圍較冷的空氣又流入補充,然后再上升,如此循環,使整個氣流不斷擴大形成“氣流柱”,這就是我們所說的風。由于海面廣闊,無遮無攔,會使氣流不斷循環,氣流柱的直徑不斷得以加大,其圓形渦旋的半徑可達數百乃至上千千米,其高度可達20千米以上。
同時,由于地球由西向東高速自轉,致使氣流柱和地球表面由于相對運動而產生磨擦,并且越接近赤道磨擦力就越強,這樣,將引導氣流柱作逆時針漩轉(南半球系順時針漩轉)。
由于地球自轉的速度很快,而氣流柱的移動速度滯后于地球的自轉,這便形成了我們感覺上的氣流柱西行。當近地面的最大風速到達或超過每秒17米時,我們就稱之為臺風(在大西洋或北太平洋東部又稱之為颶風),這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臺風的形成和臺風的行進路徑。
臺風形成條件
(1)要有廣闊的高溫、高濕的大氣。熱帶洋面上的底層大氣的溫度和濕度主要決定于海面水溫,臺風只能形成于海溫高于26℃-27℃的暖洋面上,而且在60米深度內的海水水溫都要高于26℃-27℃;
(2)要有低層大氣向中心輻合、高層向外擴散的初始擾動。而且高層輻散必須超過低層輻合,才能維持足夠的上升氣流,低層擾動才能不斷加強;
(3)垂直方向風速不能相差太大,上下層空氣相對運動很小,才能使初始擾動中水汽凝結所釋放的潛熱能集中保存在臺風眼區的空氣柱中,形成并加強臺風暖中心結構;
(4)要有足夠大的地轉偏向力作用,地球自轉作用有利于氣旋性渦旋的生成。地轉偏向力在赤道附近接近于零,向南北兩極增大,臺風發生在大約離赤道5個緯度以上的洋面上。
臺風帶來的影響
1.負面影響
臺風對人類的危害是巨大的。其危害性主要來自以下八個方面:
(1)強風。臺風是一個巨大的能量庫,其風速都在17米/秒以上,甚至在60米/秒以上。據測,當風力達到12級時,垂直于風向平面上每平方米的風壓可達230公斤。而且風力與風速的平方成正比,一個以100米/秒速度行進的臺風,每平方米建筑物承受的風壓可達2.5噸。在如此強大風力的作用下,海上船只很容易被吞沒而沉入海底;在陸地上,會造成人畜傷亡,建筑物摧毀,農作物也會被一掃而光。所以,強風具有極強的破壞性。
(2)暴雨。臺風是最強的暴雨天氣系統之一。一次臺風登陸,降雨中心一天之中可降下100-300mm的大暴雨,少數臺風甚至能夠產生1000mm以上的特大暴雨。臺風帶來的暴雨強度大,洪災出現頻率高,波及范圍廣,來勢兇猛破壞性極大,是最具危險性的自然災害。1975年我國的第3號臺風在淮河上游所產生的特大暴雨,創造了中國大陸地區的暴雨極值,形成了河南/75.80特大洪水。
(3)風暴潮。所謂風暴潮,就是當臺風移向陸地時,由于臺風的強風和低氣壓作用,會形成海水向海岸方向的強力堆積,致使潮位猛漲,海浪排山倒海般壓向海岸,可使沿海水位上升5到6米之多,不僅會造成海岸侵蝕,海水倒灌和土地鹽漬化,而且風暴潮與天文大潮高潮位相遇,還會產生極高潮位,導致潮水漫溢,海堤潰決,淹沒城鎮農田,沖毀房屋和各類建筑設施,造成大量人員的傷亡和財產損失。如我國的“96080”和“97110”號臺風,曾使江蘇省沿江沿海出現了超歷史的高潮位;2008年9月23日,美國路易斯安那州新奧爾良市由于受颶風/麗塔0襲擊,其風暴潮導致工業運河的大堤出現3大缺口。據美國應急部門統計,“麗塔”至少摧毀該州6000所房屋,受影響的人數高達520萬,直接經濟損失至少為82億美元之多。
(4)疾病。熱帶氣旋過后所帶來的積水,以及下水道所受到的破壞,可能會引起流行病。
(5)破壞基建系統:熱帶氣旋可能破壞道路,輸電設施等等,阻礙救援的工作。
(6)農業。風、雨可能破壞魚、農產物,導致糧食短缺。
(7)鹽風。海水的鹽分隨著熱帶氣旋引起的巨浪被帶到陸上,附在農作物的葉面可導致農作物枯萎,附在電纜上則可能引起漏電。
(8)加強季風寒流或大陸反氣旋強度。當熱帶氣旋遇上相當強烈的大陸寒流時,兩者之間的氣壓梯度增加,后者會吸收熱帶氣旋的能量,使寒流增強。1987年11月至12月間,西太平洋的臺風蓮娜在南中國海北部遇上當時最強烈的西伯利亞寒流,使香港的氣溫由攝氏26度急速下降至9度以下,冬季提早降臨。
2.正面影響
在我國沿海地區,幾乎每年夏秋兩季都或多或少會遭受臺風的侵襲,作為一種災害性天氣,可以說提起臺風沒有人會對它表示好感。然而,凡事都有兩重性,臺風在給人類帶來災難的同時,也給人類帶來了不少的益處:
(1)臺風這一熱帶風暴的出現,能為人類提供(輸送)大量的淡水。據測算:一個直徑為750千米左右的中等尺度的臺風,登陸時可帶來25億立方米的降水。以每立方米市場價為0.5元人民幣計算,價值可高達12億元以上。據統計,每年臺風給我國和日本、菲律賓、印尼、越南、美國等沿海國家所帶來的降水量會占到各國總降水量的25%以上![3]所以說,臺風暴雨的光臨,可以極大地緩解旱情,對改善這些地區的淡水供應和生態環境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如果沒有臺風,這些國家所面臨的困境將不堪想象。
(2)測量表明,臺風的最高時速可達200公里以上,其能量相當于400枚2000噸級的氫彈爆炸時所釋放的總能量,所到之處,摧枯拉朽。這巨大的能量既是直接給人類造成災難的禍源,也是地球保持熱平衡的能量庫,正是因為有了它,才使得人類能夠安居樂業,生生不息。眾所周知,地球上的熱帶地區由于接收太陽輻射熱量最多,因此氣候也最為炎熱,而寒帶地區則恰好相反。由于臺風的活動,能夠將熱帶地區的熱量驅散至高緯度地區,從而使寒帶地區的熱量得以補償。如果沒有臺風,勢必會造成熱帶地區越來越熱,寒帶地區越來越冷,而溫帶也將從此在地球上消失。那樣,我國將不會再有昆明這樣的春城和四季長青的廣州、北大倉、內蒙古草原亦將不復存在,眾多的植物和動物都將會因難以適應惡劣的環境而滅絕,那將是我們整個世界的悲哀。
(3)專家們在研究過程中發現,海上發生臺風時,巨浪會卷起深層海水,這些從深層上翻的較冷海水能使上層水溫下降3度至4度,同時,臺風帶上來的深層海水中的營養物質不僅有利于海洋表層浮游藻類的繁殖,還能為海洋魚類提供間接的食物來源。
(4)臺風帶來的暴雨時常會伴隨著閃電一起來臨,而閃電,既是人類勤奮的“清潔工”,又是一座巨大的“化肥廠”。因為雷電交作時,空氣中的部分氧氣被激變成臭氧,這稀薄的.臭氧能吸收大部分的宇宙射線,使地球表面的生物免遭紫外線過量照射的危害。同時,閃電過程中產生的高溫又可殺死大氣中90%以上的細菌和微生物,從而使空氣變得更加純凈而清新宜人!另外,在大氣中含有78%的不能被作物直接吸收的游離氮,閃電發生時,由于其電流高達10萬安培,在這樣的強電流下,空氣分子能夠被加熱到3萬攝氏度以上,致使大氣中不活潑的氮和氧化合,變成二氧化氮。大雨又將二氧化氮溶解成為稀硝酸,并隨著雨水降至地面,而后再與其他物質化合,即可轉化成能被作物直接吸收的氮肥。據測算,全球每年由雷雨而/合成0的氮肥就有20億噸。這20億噸從天而降的氮肥,相當于20萬個年產1萬噸的化肥廠的產量總和!它對農業經濟帶來的影響是不言而喻的。
臺風的防御
對臺風的防御措施,在現階段還主要是加強臺風的監測和預報。
對臺風的監測主要是利用氣象衛星。在衛星云圖上,能夠清晰地看見臺風的存在和大小,再利用氣象衛星資料,可以確定出臺風中心的位置,估計出臺風的強度,并監測臺風移動的方向、速度和狂風暴雨出現的地區,這些信息對防止和減輕臺風所帶來的災害起著關鍵的作用。當臺風到達近海時,可以利用雷達監測臺風的移動方向。氣象臺再根據所得到的各種資料,綜合分析臺風的動向和登陸的地點與時間,并及時地發布臺風預報,臺風警報或者是緊急警報,并將這些信息通過電視、廣播等媒體公布于眾,讓沿海漁船及時避風回港,并為各級政府提供防風救災的決策依據。
總之,建立城市預警系統和應急響應機制,并努力提高應急能力,是現階段抵御臺風減輕災害的重要措施。
由于目前人類科技還沒有發展到可以控制臺風等自然災害的水平,所以目前只能以防御為主
【臺風名字怎么命名的】相關文章:
臺風的日記01-25
臺風的作文12-27
關于臺風作文07-25
臺風的優秀作文07-03
臺風來臨作文04-23
臺風優秀作文08-03
臺風小學作文08-09
可怕的臺風作文10-09
臺風來了作文10-28
描寫臺風的作文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