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中班音樂活動主題《三輪車》說課稿(精選6篇)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說課稿,說課稿有助于提高教師的語言表達能力。那么應當如何寫說課稿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中班音樂活動主題《三輪車》說課稿,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中班音樂活動主題《三輪車》說課稿 1
我是新世紀幼兒園中班的老師,很榮幸能有這樣的機會和大家在一起交流,學習,下面我先給大家說一下我今天的這節課:
一、說教材
(1)、教材分析
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活動主題《輪子滾滾》里的一節音樂活動《三輪車》。在這個活動中幼兒學會編創歌詞,大膽的表現自己的想象和創意。體驗游戲的樂趣。
(2)設計思路
在傳統的音樂教學活動中,歌曲教學一直被認為是比較枯燥的、最不容易出彩的教學活動,只要教師會唱,幼兒自然會跟著模仿。而今,在認真貫徹新《綱要》的過程中發現,新歌教學并非像以往單一的“老師唱一句,幼兒跟一句”,只將幼兒是否能夠完整地把歌詞唱出來為教學目的,而應是讓幼兒喜歡參加藝術活動,并能大膽的表現自己的情感和體驗。
二、說目標
(1)、在熟悉、理解歌詞和旋律的基礎上學唱歌曲
(2)、通過逐步累加歌詞的方法、掌握全曲。
(3)、用歡快的情緒表現歌曲、體會歌曲幽默的情趣。
三、說重點、難點
1、重點:幼兒學會編創歌詞。
2、難點:幼兒根據歌詞表演游戲、進一步體會歌曲的情趣
四、說準備
1、音樂《三輪車》。
2、小椅子三張、小猴子圖片一張、香蕉一個。
五、說教法、學法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指出:“教師應成為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活動中應力求:“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師生互動,教與學是一個統一和諧的過程在活動中我從調動幼兒學習積極性,主動性出發,積極創造條件讓幼兒讓幼兒參加探究活動,讓幼兒在不斷的探究中學習,進步。因此,本次活動我采用了以下方法:
1、互動法:在本次活動中我主要重視于師幼互動,在互動中以幼兒為主,教師其引導作用,
2、游戲法:幼兒主動參與游戲、教師做相應的指導、并體會歌曲的情趣。
六、說教學程序
1、教師與幼兒談話導入
2、教師播放音樂,幼兒欣賞,初步熟悉歌詞。
3、教師用鋼琴用鋼琴彈湊并邊唱邊彈、讓幼兒欣賞。
4、幼兒根據歌詞表演游戲,進一步的體會歌曲的情趣。
5、結束活動:讓幼兒替換玩游戲、并把歌曲學會。
以上是我對整個活動的理解,分析和設計,教學活動過程,不當之處,望各位園長老師給予批評和意見。
中班音樂活動主題《三輪車》說課稿 2
活動目標:
1、學會演唱歌曲,感受樂曲的滑稽和幽默。
2、嘗試分聲部演唱、輪唱的表演方式,培養合作能力。
3、在演唱活動中,體驗成功帶來的快樂。
活動準備:
完整圖譜一張;節奏卡1、2(“叮鈴叮鈴”、 “嘰嘎嘰嘎”的節奏);紅藍顏色標記若干、幼兒分成紅藍兩隊(身上貼有顏色標記卡)
活動過程:
一、練聲活動
1、師生問好
2、小動物爬樓梯
二、學唱歌曲《三輪車》
1、欣賞歌曲《三輪車》
師:小動物們爬樓梯真有趣,小貓。今天老師要和小朋友來學一首好聽又有趣的歌曲,現在我們先來欣賞一下。
師:剛才小朋友聽到的歌是不是又好聽又有趣呢?你聽到了些什么呢?
2、再次欣賞歌曲,熟悉歌詞。
師:是這樣嗎?我們再來聽聽吧(幼兒邊說教師邊出示圖譜)今天我們學的這首歌的名字就叫《三輪車》。
3、師請幼兒念歌詞。(兩遍)
師:先跟著老師把歌詞念一念吧!
4、師:剛才我們念得真好!我們跟著琴聲也來用好聽的聲音唱一唱。(第一次唱)
5、師配動作,請幼兒再次演唱。(第二次唱)
6、師:剛才老師是怎樣騎三輪車的?我們一邊騎三輪車一邊來唱歌吧!(第三遍)
7、師:我們把小椅子當成三輪車,騎上三輪車出發啦!(第四遍)
三、輪唱歌曲《三輪車》
1、認識顏色標記作用。
T:今天,老師給小朋友身上貼了圓片,有紅色的、藍色的。現在老師教小朋友一種新的唱法,我將紅片放在這里,就由紅隊的小朋友唱,接下來誰唱……咦,這里紅色和藍色一起,那由誰唱呢?
2、按顏色標記,幼兒輪唱表演。(交換演唱)
四、分聲部演唱
1、練習配唱《三輪車》。
T:三輪車騎起來會發出什么聲音呢?誰來學一學?(引出“叮鈴叮鈴”)
出示節奏卡1,請幼兒仔細觀察兩小鈴有什么不同?(一小一大),強調節奏不同,小的鈴唱得快,大的鈴唱得慢。讓幼兒看著節奏卡1練習“叮鈴叮鈴”。(配上動作)
T:騎了很長時間的三輪車會發出什么聲音?(引出“嘰嘎嘰嘎”)
出示節奏卡2,通過比較踏腳的大小,發現是一樣的,因此唱的節奏也是一樣的。讓幼兒看著節奏卡2練習“嘰嘎嘰嘎”。
(配上動作)出示配唱部分的圖譜,完整練習配唱部分。
T:看,老師也把它們編成了一首好聽的'歌,我們一起來念一念?(咦,這是什么呀?——引出“問號”中的秘密。)
2、兩位老師示范分聲部演唱。
T:這首歌還有另外一種有趣的唱法,它叫“分聲部演唱”,先聽老師來唱一遍。教師小結:有人唱歌詞,有人唱三輪車發出的聲音。
T:接下來老師來唱三輪車發出的聲音,小朋友唱歌詞。(交換唱一遍)
T:這次我們要加大難度,紅隊小朋友唱歌詞,藍隊小朋友念三輪車發出的聲音。(交換演唱)
中班音樂活動主題《三輪車》說課稿 3
活動準備:
課件ppt展示、音樂、毯子若干。
活動過程:
一、以接火車做律動的形式進入教室坐好。
二:導入
(1)提問:小朋友們都喜歡出去旅游,我們都乘坐哪些交通工具呢?那你們見過三輪車嗎?(展示ppt課件)
(2)介紹三輪車,并模仿三輪車的聲音、蹬三輪車的動作。(欣賞歌曲)
三、欣賞故事,初步欣賞歌曲。
(1)播放ppt課件,教師復述故事情節并進行提問。
師:三輪車上面坐著誰呀?
幼:老太太!
師:老太太下車后要給師傅錢,他收了嗎?收了多少錢呢?
幼:收了
(2)引出歌曲,初步學唱《三輪車》,理解歌詞含義。
四、根據音樂的'節奏模仿蹬三輪車的動作。
五、模仿三輪車,幼兒排成隊出去郊游。(結束)
中班音樂活動主題《三輪車》說課稿 4
教學目標
1、能學會演唱歌曲《小黃帽》、《三輪車》
2、能認真聽賞童聲合唱《中國少年先鋒隊隊歌》,并感受到歌曲所表達的愛黨、愛國、積極勇敢的真摯感情。
教學內容:
1、學唱歌曲《三輪車》。
2、聽賞童聲合唱《中國少年先鋒隊隊歌》。
3、唱一唱
教學重點:
教唱《三輪車》
教學過程:
一、學唱歌曲《三輪車》
1、聽賞歌曲。引導學生認真聆聽歌曲,體會歌曲的情緒、感情等。
2、朗讀歌詞。播放伴奏帶作為背景音樂,讓學生有感情地朗讀歌詞,感受歌曲所表達詼諧,歡快的情感。
3、學唱旋律。采用聽唱法和視唱法相結合的方式讓學生學唱旋律。首先讓學生聽旋律,然后根據樂句特點,在師生之間、生生之間進行每個樂句1、2小節與3、4小節的`接龍視唱。
4、學唱歌詞。在旋律與歌詞都已熟悉的基礎上,讓學生跟著琴唱歌詞,個別不夠準確的地方在糾正。
二、聽賞童聲合唱《中國少年先鋒隊隊歌》。
1、認真聆聽歌曲。
2、說一說歌曲的內容,感受歌曲所表達的情感。
3、在次聽賞并輕聲跟唱歌曲。
三、音樂活動:練一練
朗讀歌詞,劃出朗讀節奏和小節線
例:小豆豆,背書包,高高興興上學校。
(1)過馬路,左右瞧,走路要走人行道。
(2)見了老師敬個禮,見了同學問聲好。
(3)平安校園我的家,美麗溫暖我愛她。
四、課堂小結。
中班音樂活動主題《三輪車》說課稿 5
教學目標:
1.學會念唱歌曲。
2.學會用主唱和配唱的方式演唱歌曲。
3.感會歌曲的詼諧幽默。
教學準備:
歌曲《三輪車》的學唱視頻。
活動過程:
一.導入
師:小朋友們,你們有沒有看見過三輪車?有沒有坐過三輪車?有沒有誰騎過三輪車呢?
二.欣賞歌曲,初步學唱歌曲
1.欣賞《三輪車》的學唱視頻,理解歌詞的'內容。播放視頻。
師:有人為三輪車編了個曲子,讓我們一起來聽聽。提問歌詞內容。
師:剛才這首歌里唱了誰?你聽到了那幾句?發生了什么事?
2.初步學唱歌曲。念歌詞。
師:現在小朋友們已經熟悉了歌詞,現在讓我們一塊來念一念。按節奏打拍子。
師:現在小朋友們跟著老師一塊來打拍子,把這首歌變得更加好聽。
三.學會伴唱
1.學伴唱
師:小朋友們,三輪車會發出什么聲音呢?
生:其噶其噶鈴鈴。
師:接下來讓我們一塊把這聲音學會。
2.歌曲與伴唱結合
師:歌曲和三輪車發出的聲音我們都學會了,小朋友們真厲害啊。接下來啊,我們試著把這兩個聲音配在一起,不知道會不會更動聽呢?
把小朋友們分成兩隊,一半唱伴唱,一半唱歌曲,邊打節奏。
學會后兩隊換角色唱。
歌詞:
三輪車跑得快,上面坐個老太太,要五毛,給一塊,你說奇怪不奇怪。 小猴子,吱吱叫,肚子餓了不能跳,給香蕉,還不要,你說好笑不好笑。
中班音樂活動主題《三輪車》說課稿 6
【教學理念】
調動小學中學段學生的音樂學習積極性,使其自然愉快地參與簡單的二聲部合唱,體驗合作演唱的快樂,獲得不同音響效果的聽覺感受,為合唱學習奠定基礎。教學設計注重師生交流互動。學生通過教師的引導,能有感情、有表情地誦讀地方童謠,感受韻律;通過合作游戲,熟悉節奏、旋律,獲得音樂知識;通過情景創設,進行音樂體驗,體會二聲部的音樂形象。
【學習內容】
根據童謠改編的二聲部合唱歌曲《三輪車》。
【學習目標】
1.通過聆聽、律動、模仿擊打節奏、模唱等方式學習,用輕快的聲音演唱《三輪車》。
2.通過演唱學習與他人合作。
3.在音樂實踐中感受、體驗二聲部歌曲的音響效果。
【授課年級】
小學三年級。
【教學過程】
一、讀幼兒童謠,激趣
1.學生隨老師在歡快的音樂聲中誦讀童謠。
2.了解什么是童謠。
3.出示本課學習的童謠《三輪車》。
師:這首童謠流傳于老北京的街頭,名字叫《三輪車》。
二、有韻律的童謠,賦能
(一)節奏
1.學生跟隨老師在《三輪車》的音樂聲中念童謠。
2.老師按照節奏韻律念童謠,學生找出不一樣的.地方。
老師念童謠,輔以手勢,學生聽辨節奏的變化。
師:老師剛剛念童謠的韻律與你們有區別嗎?
3.老師用“噠”念節奏,學生用擊掌的方式模仿。
4.師生隨音樂按新的韻律念童謠。
5.老師唱高聲部曲譜,請學生用手模仿拍擊出節奏,心里默唱。
師:我來唱,你來拍,可以用對嘴型的方式跟隨老師默唱。
(二)旋律
1.學生隨琴用“嘟”輕聲模唱高聲部旋律。
2.學生隨琴唱高聲部樂譜。
師:請帶上表情和歌詞,完整演唱這一部分吧。
3.引導學生感知音樂形象,嘗試用自己的歌聲表現。
師:這真是一件奇怪的事兒。如果你遇到這么奇怪的事,會用什么樣的語氣和情緒來描述呢?
老師加手勢語言范唱,學生聆聽,感受情緒。
4.學生演唱,表現情緒。
5.老師對學生進行價值觀的引導,感知人性的美。
師:為什么要五毛給一塊呢?
師:老太太既不糊涂也不粗心,這是一位有愛心的老奶奶。
6.隨樂完整演唱高聲部,師加入低聲部合作。
三、有意境的童謠,賦美
1.感受用人聲模仿車輪的聲音。
2.創設考“三輪車駕照”的情境,學習低聲部旋律。
師:各位駕駛員請記住,道路千萬條,安全第一條。手握扶手不能松,腳尖踩地不能重,節奏要準不能亂,歌聲助力不能停,準備開始。
3.隨樂律動,模仿駕駛三輪車的動作。
4.分析第四句的旋律變化。
師:前三句的旋律是一樣的,第四句發生變化,結合情境思考一下,為什么呢?
老師引導學生感知音樂形象并用歌聲表現。
師:用歌聲表達三輪車平穩、舒適、可愛的形象吧。
5.學生隨琴完整演唱低聲部旋律。
四、有故事的童謠,賦情
1.出示三輪車和老奶奶的圖片,引導學生用歌聲表現。
師:如果我想用歌聲表現這個場景,既有騎車的快樂,又有坐車的樂趣,用什么樣的演唱形式合適呢?
2.嘗試二聲部合唱:低聲部先唱,隨老師手勢加入高聲部。
3.情感升華,加入情境,完整表現。
師:在老北京的街頭,一位老奶奶要出門買菜,站在路口吆喝:“三輪兒!”(高聲部表演)三輪車司機馬上回答:“來嘍!”(低聲部表演)
【設計意圖】
1.為學生創設生活場景,使其自然地參與簡單的二聲部合唱,從中體驗二聲部的音響,以及合作演唱的快樂。
2.由簡到繁,層層遞進,不斷豐富音樂形象。
3.堅持在對比聆聽的基礎上唱好難度大的樂句,解決學習難點。
4.營造情境,演唱歌曲。
五、愛上中國童謠,傳承文化自信
總結收獲,交流感悟。
師:中國童謠遠不止這一首,課后請大家尋找有趣的童謠,下次交流。
【教學感悟】
圍繞《三輪車》一課,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的感悟:
1.賦能予生。
用模仿拍擊、模唱、游戲等方式,帶動學生感知節奏、了解旋律,提升學生的音樂感知力,加強學生的音樂素養基礎。
通過創設情境,使二聲部合唱趣味化,學生得以更快更好地表現出音樂形象。
2.賦情予生。
唱童謠不能僅局限于“唱會”“唱好”,還要引導孩子傳承童謠、喜愛童謠,提高他們演唱的熱情,建立民族文化自信。
3.賦美予生。
課堂上,教師用游戲、律動、情境等方式,進行趣味學習,使學生不斷感受到音樂帶來的美。這個過程中,孩子的表現力和創造力得以提升,獲得兩個聲部音響效果的聽覺體驗。
【中班音樂活動主題《三輪車》說課稿】相關文章:
中班音樂說課稿09-18
中班音樂說課稿(優選15篇)10-11
中班音樂活動教案05-29
中班音樂活動教案(精選)05-29
中班音樂活動方案01-16
中班春天主題音樂教案01-07
音樂說課稿05-16
中班音樂游戲活動教案03-29
中班音樂活動教案:春天01-19
中班音樂活動秋天教案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