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選)索溪峪導游詞
作為一名專門引導游客、助人為樂的導游,總歸要編寫導游詞,導游詞是導游員同游客交流思想,向游客傳播文化知識的工具,也是應用寫作研究的文體之一。那么什么樣的導游詞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索溪峪導游詞,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索溪峪,是土家語音譯;這三個字按其意為“sok(pe)”霧,“chi(pa)”大,“yul”地方,連起來就是“大霧之處”。索溪峪位于武陵源風景名勝區東北部,總面積25400公頃,武陵源區人民政府駐地軍地坪在此景區中心。景區于1982年2月設為省級自然保護區(核心面積3640公頃)。有公路分別與張家界市城區、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相通,并與慈利至長沙公路連接。景區內以軍地坪為中心,已開通至各小景區和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的多條車行游道,全程54.3公里。新修了綠喁山莊——天子山、十里畫廊——臥龍嶺——西海、天臺——寶峰橋、鷹窩寨——寶峰湖游船碼頭等高標準步行游道,總長9.4公里。景區呈盆地狀,四周高,中間低,山、丘、川并存,峰洞、湖俱備。峰秀、谷幽、水碧、洞奧為其景觀的主要特征。現已開發小景區8個,即:西海峰林、十里畫廊、水繞四門、百丈峽、寶峰湖、黃龍洞,一線天,一共約300多個景點。
索溪之名,最早見于北宋大中祥符三年(公元1010年)。據民國《慈利縣志·事記》載:“宋真宗祥符三年,慈利蠻相仇殺,治澄州知州劉仁霸宣鼓諭解之,乃筑武口、安福、楊泉、索溪、西牛五寨,以資鈴控。”
明清以降,索溪仍是土司地區即“慈利蠻”聚居區。索溪峪常年云霧繚繞,是一片云山霧海,因此土家族人民叫它索溪峪,因土家語“索”取自“索白”是霧的意思,“溪”(在當地漢語方言中“溪”“期”同音)取自“期巴”是大的意思,“峪”是地方、地域之意。
自清雍正八年“改土歸流”以來,索溪峪逐步漢土混居,對索溪峪之名賦于的含意亦有所變,索溪乃蜿蜒如繩之溪,諸多文流南北入匯,亦有搓索之狀,峪乃山間狹谷,從形狀說,切名甚合漢語語意。且此地如神堂灣等處有許多未解之迷,其中有著無窮的奧秘,取屈子“吾將上下而求索”句,索溪峪更富于深深的寓意。
因此索溪峪之名為各民族各個時代所認可,一直沿用至今,至于有人將索溪寫成字索溪,可能是由于逢山則加山旁、遇水即加水旁的習慣,或是便于書寫美觀的緣故。
【索溪峪導游詞】相關文章:
索溪峪導游詞01-03
索溪峪導游詞11篇01-31
索溪峪導游詞(11篇)01-31
索溪峪導游詞10篇01-03
索溪峪導游詞優選10篇11-11
《索溪峪的野》教學反思10-11
索溪峪的野教學反思05-11
《索溪峪的“野”》教學反思03-21
《索溪峪的野》教學反思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