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蘭州風味美食導游詞
作為一名導游,時常需要編寫導游詞,導游詞具有注重口語化、精簡凝練、重點突出的特點。怎么樣才能寫出優秀的導游詞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蘭州風味美食導游詞,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蘭州風味美食導游詞1
七里河百合是甘肅省蘭州市七里河區的特產。被譽為百合之鄉的七里河區擁有4.28萬畝的百合種植面積,形成了規模較大的產業鏈,而百合產業鏈的延伸和深加工產品的研發也取得一定成果,百合營養粉、營養麥片、百合果酥、百合醋已成功上市,百合棗粉、百合花、百合芽菜、百合雞等新產品已研發成功。
蘭州百合是甘肅省、蘭州市的名牌產品,是七里河區最具特色的優勢產業,在全國四大百合產區中,蘭州百合色、香、味、形等均屬第一,國內外享有一定的.聲譽。近年來,蘭州百合產業的發展得到了中央和省、市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七里河區按照"布局區域化、生產基地化、經營一體化、管理規范化、服務社會化"的發展思路,堅持"抓區域優勢、抓無公害生產、爭創優質精品、樹立品牌形象"的原則,使蘭州百合成為加快農民增收、推進新農村建設的支柱產業。目前,全區百合留床面積4.2萬畝,年產量1500萬公斤,總產值31500萬元,占全區農業總產值的41%;農民人均百合收入2745元,占全區農民人均收入的38%。蘭州百合證明商標使用企業達到了65家,形成了集生產、加工、儲存、銷售為一體的產業化經營模式。
七里河區西果園鎮袁家灣村被譽為“中國百合第一村”,是我市百合的主產區,今年全區百合留床面積達到4.7萬畝,產量達1530萬公斤,總產值42840萬元,約占全區農業總產值的68%。
七里河區堅持“布局區域化、生產基地化、產品名牌化”的發展思路”和“因地制宜,無公害生產、集優創精,樹品牌形象”的原則,形成具有區域特色,優勢明顯的作物帶和產業帶。到20xx年,百合留床面積達到4.2萬畝,主要分布在七里河區的西果園鎮、阿干鎮、黃峪鄉、魏嶺鄉、彭家坪鎮、八里鎮等地區(西固區金溝鄉及榆中縣永靖縣部分鄉鎮也有少量種植),百合產量1510萬公斤,總產值32163萬元;農民人均百合收入3009元,占全區農民人均收入的43.6%。目前已建成省、市級無公害標準化示范基地1182畝,建成標準化示范區3.2萬畝,無公害認證面積達到3.7萬畝,建成示范鄉鎮5個,種植戶達到10954戶。逐步形成了以西果園鎮的蘭州百合城為中心,輻射八里鎮、阿干鎮、魏嶺鄉、黃峪鄉等周邊鄉鎮,共有93家百合加工企業。全區現有冷藏庫39座,庫容達到1064萬公斤,每年分兩季存儲,儲量可達2128萬公斤,完全能夠滿足百合常年加工貯藏的需要;全區年加工能力在50噸以上的企業有40多家,這些企業全部使用了“蘭州百合”證明商標。目前蘭州百合不但暢銷至廣州、上海、北京、烏魯木齊、杭州、昆明、西安、沈陽、武漢、西寧等全國省會城市,還擴散到深圳、珠海、汕頭等沿海經濟發達的大中城市,出口到美國、日本、泰國、東南亞等國家和地區,20xx年出口創匯達到100萬美元。
蘭州風味美食導游詞2
蘭州市永登縣苦水鄉是全國著名的“玫瑰之鄉”,苦水玫瑰以其迷人的馨香馳名中外。每當春夏季節,這里鮮花盛開,姹紫嫣紅,到處飄期著玫瑰的芳香,吸引著慕名而來的游客。
玫瑰的用途很廣,經濟價值極高,玫瑰花是做糕點、釀酒的必備香料,玫瑰油是香煙、香皂、香水和高級化妝品的主體原料。苦水玫瑰質量好,用它提取玫瑰油,精油率可與世界著名玫瑰產地保加利亞的'薔薇香精媲美。玫瑰的花和根可以入藥,具有順氣和血,疏肝解郁的功效。
1、地域范圍
在甘肅省中部的永登縣所轄苦水鎮、中川鎮、樹屏鎮、紅城鎮、龍泉寺鎮、秦川鎮、上川鎮、大同鎮、城關鎮、河橋鎮、東山鄉、柳樹鄉境內的12個鄉鎮,128個村。種植區域范圍東起永登縣秦川鎮的石門溝村,南至永登縣苦水鎮的周家莊村,西至永登縣河橋鎮的蔣家坪村,北至永登縣上川鎮的祁聯村。區域內海拔高度為1500—2100米,年均氣溫為6.1℃,以莊浪河沿岸和引大工程秦王川灌區水澆地為主
2、特定品質
盛產于甘肅永登縣苦水鎮的玫瑰,歷經200多年的栽培,形成了聞名遐邇的“苦水玫瑰”品牌,其特點是花繁汁多、清香純正,苦水鎮也因此享有“中國玫瑰第一鄉”的美譽。
3、文化典故
苦水玫瑰在永登縣的栽植已有二百多年的歷史。據記載,在清朝道光年間,永登苦水李窯溝有個王姓秀才赴京趕考返回時從西安帶回幾株玫瑰,栽植在自家花園中觀賞。由于極適宜當地的土壤和氣候等環境,生長旺盛,枝多花繁、花香四溢、濃香襲人,深受人們的喜愛,想栽植的人越來越多,于是一傳十,十傳百,家家戶戶采用分株法競相栽植。
不過數年,各家房前屋后、庭堂院落,都栽滿了玫瑰。后發展到地埂、渠畔,主要以觀賞為主,進而又陸續擴展到周邊地區。由于玫瑰在永登縣最早是在苦水引種,又在以苦水為代表的地區內長期栽植,經過人們的不斷選育,最終形成了地方品種,因而習慣上稱其為“苦水玫瑰”。
蘭州風味美食導游詞3
皋蘭紅砂洋芋種植歷史悠久,因種植在皋蘭特有的紅綿砂地里,故冠名“皋蘭紅砂洋芋”。皋蘭紅砂洋芋原產地地域范圍為東經103°32′至104°22′、北緯36°05′至36°50′之間。產地平均海拔1700米左右,屬溫帶半干旱氣候,氣候干燥,降水稀少,年均氣溫7.2℃,年均降水量266毫米,年日照時數為2768小時,無霜期144天。鄉民們發明在地里鋪壓一層當地特有的紅綿砂,俗稱紅砂地,可降低土壤的PH值,壓堿抗旱。而這種紅砂地特別適宜皋蘭紅砂洋芋生長,因此皋蘭紅砂洋芋產業日益壯大。
皋蘭紅砂洋芋是皋蘭縣利用自然資源發展起來的一大優勢特色產業。其外觀皮色鮮亮,塊莖表面為淺土色至淺褐色,大小適中勻稱,單個塊莖重量在175克~199克之間,質量上乘,營養豐富,主含淀粉,干物質中80%為淀粉。在鮮薯塊莖中,淀粉含量14%~19%,粗蛋白1.52%。1999年7月26日被國家農業部陜西楊陵農產品鑒定中心鑒定,依據ZBB23008—85標準,綜合判定為一級品,命名為“明星牌紅砂洋芋”。皋蘭紅砂洋芋比一般水、旱地洋芋早熟15-20天,畝產量高15%左右,商品率高達80%左右。1995年每公斤售價達到1.1元。明星二社的魏慶周,1995年種的.3畝皋蘭紅砂洋芋,銷售收入達7000元,其中有1畝收入高達3000元。目前,皋蘭紅砂洋芋不僅占領了蘭州、白銀兩大市場,而且遠銷到陜西、新疆、上海、福建、江蘇、浙江、湖北、四川等省市。部分一級品出口到日本、韓國、東南亞、俄羅斯等地。
皋蘭紅砂洋芋因其淀粉含量高,用途十分廣泛。它可做蔬菜,又可做主食,除鮮食外,可加工成皋蘭紅砂洋芋雪花粉、泥粉、薯片、膨化食品、酥脆薯條、薯餅、罐頭,以及食用的粉條、粉絲、粉皮等。它也是淀粉的首選原料,其淀粉廣泛應用于食品、飼料、醫藥、化工、紡織、造紙、橡膠、石油、廢水處理等。另外,經加工的廢水、廢渣等下腳料,可綜合利用,生產多種化工原料,如飼料酵母、可燃氣體、高效液體肥料等。
為了將皋蘭紅砂洋芋這一特色優勢產業發展壯大,縣上制定種植規劃和規程,下派農技人員駐守指導,成立皋蘭縣明星紅砂洋芋協會、皋蘭縣豐水村紅砂洋芋協會和皋蘭縣中堡村紅砂洋芋產銷協會以及皋蘭縣明新紅砂洋芋專業合作社,為農戶提供產前、產中、產后全程服務。目前皋蘭紅砂洋芋種植面積已達5萬多畝。
蘭州風味美食導游詞4
蘭州市永登縣苦水鄉是全國著名的“玫瑰之鄉”,苦水玫瑰以其迷人的馨香馳名中外。每當春夏季節,這里鮮花盛開,姹紫嫣紅,到處飄期著玫瑰的芳香,吸引著慕名而來的游客。玫瑰的用途很廣,經濟價值極高,玫瑰花是做糕點、釀酒的必備香料,玫瑰油是香煙、香皂、香水和高級化妝品的主體原料。苦水玫瑰質量好,用它提取玫瑰油,精油率可與世界著名玫瑰產地保加利亞的薔薇香精媲美。玫瑰的花和根可以入藥,具有順氣和血,疏肝解郁的功效。
地域范圍
在甘肅省中部的永登縣所轄苦水鎮、中川鎮、樹屏鎮、紅城鎮、龍泉寺鎮、秦川鎮、上川鎮、大同鎮、城關鎮、河橋鎮、東山鄉、柳樹鄉境內的12個鄉鎮,128個村。種植區域范圍東起永登縣秦川鎮的石門溝村,南至永登縣苦水鎮的周家莊村,西至永登縣河橋鎮的蔣家坪村,北至永登縣上川鎮的祁聯村。區域內海拔高度為1500-2100米,年均氣溫為6.1℃,以莊浪河沿岸和引大工程秦王川灌區水澆地為主
特定品質
盛產于甘肅永登縣苦水鎮的玫瑰,歷經200多年的栽培,形成了聞名遐邇的“苦水玫瑰”品牌,其特點是花繁汁多、清香純正,苦水鎮也因此享有“中國玫瑰第一鄉”的美譽。
文化典故
苦水玫瑰在永登縣的'栽植已有二百多年的歷史。據記載,在清朝道光年間,永登苦水李窯溝(現下新溝村)有個王姓秀才赴京趕考返回時從西安帶回幾株玫瑰,栽植在自家花園中觀賞。由于極適宜當地的土壤和氣候等環境,生長旺盛,枝多花繁、花香四溢、濃香襲人,深受人們的喜愛,想栽植的人越來越多,于是一傳十,十傳百,家家戶戶采用分株法競相栽植,不過數年,各家房前屋后、庭堂院落,都栽滿了玫瑰。后發展到地埂、渠畔,主要以觀賞為主,進而又陸續擴展到周邊地區。由于玫瑰在永登縣最早是在苦水引種,又在以苦水為代表的地區內長期栽植,經過人們的不斷選育,最終形成了地方品種,因而習慣上稱其為“苦水玫瑰”。
蘭州風味美食導游詞5
軟兒梨又名化心、香水,它是嚴冬季節深受人們喜愛的梨中佳品。其清香、醇甜、冰涼、爽口、沁人心脾,一人口使人頓感神清氣爽,痛快不已。
皋蘭軟兒梨又名化心、香水,它是嚴冬季節深受人們喜愛的梨中佳品。其清香、醇甜、冰涼、爽口、沁人心脾,一入口使人頓感神清氣爽,痛快不已。無怪乎1元老于佑任將它與葡萄相提并論,“莫道葡萄最甘美,冰天雪地軟兒梨”。最有趣的是皋蘭軟兒梨吃法獨具特色,將鮮果貯藏到冬日1變為“褐蛋蛋”時才享用,風味更佳。
皋蘭軟兒梨種植歷史悠久。清光緒十八年(1892年),張國常編修的《重修皋蘭縣志》中載,“香水梨俗名軟兒,秋時色青黃,味微酸,藏至冬末春初變軟變黑,肉悉成漿,甘如蜜”。皋蘭軟兒梨原產地地域范圍為東經103°32′至104°22′、北緯36°05′至36°50′之間。皋蘭軟兒梨集中產于有“世界第一古梨園”之稱的什川鎮,西岔鎮、黑石川鄉、水阜鄉、忠和鎮、九合鎮也有種植。什川鎮海拔只有1400多米,氣候宜人,土地肥沃,從明末清初就開始“引流種樹”。康熙年間開始大規模栽樹,現在有近五千畝梨園,其中軟兒梨樹有七千余株。皋蘭軟兒梨樹屬薔薇科,秋子梨系,其樹勢強健,生長快,結果早,壽命長,抗寒耐旱,耐瘠薄,適應性強,果實繁多,果質優佳。皋蘭軟兒梨獨具特色的是樹齡越長,果肉越細,果皮越薄,品質越好。什川至今有三百余年生的古老梨樹開花結果,年結果200至400公斤。盛果期的皋蘭軟兒梨樹,最高株產可達800公斤,平均株產250公斤,年總產皋蘭軟兒梨約100多萬公斤。
皋蘭軟兒梨的果實近圓形,平均果重在125克左右,秋末冬初成熟。初收乍摘時,其色黃中帶綠,青中泛紅,果肉較硬而味微酸。若將鮮梨用麥草加溫“發汗”經10多天,便呈淡黃色,則皮薄質軟,酸甜適宜。然后將無損傷的梨揀出,貯藏于窖內或室內木架板上,經40多天,果肉細胞發酵軟化,果皮變褐返砂,果味變甜,此期稱為“化心”或“糖心”。若存至翌年二、三月間食用,其味更佳。隨著氣候變冷,果子凍結如石,吃時倉促不能消融,若用火力,其味乃變酸,失去原來風味,需置于溫暖處自然化開或將它浸泡于冰冷的水中,約莫十多分鐘后,冰殼凝其表面,撈出后去掉冰殼,梨軟如泥,漿液充盈,味甜勝似蜂蜜,且富酒味。吃時撕破表皮,用嘴吸吮,一包如糖似蜜的.果汁頓時溶入口中,飲之甜津津、涼絲絲,清香無比,沁人肺腑,余味久久不絕。所謂“皮薄一包水,化肉一團泥”,因此,皋蘭軟兒梨也稱“香水梨”。于佑任先生曾賦詩:“冰天雪地軟兒梨,瓜果城中第一奇。滿樹紅顏人不取,清香偏待化成泥”。至于民間傳說,更是把皋蘭軟兒梨稱作“天庭神仙味,人間靈芝草”,簡直成了仙果。
皋蘭軟兒梨不僅風味獨佳,而且營養價值豐富,含果酸、蘋果酸、檸檬酸、蔗糖、葡萄糖等多種成份,可溶性固形物一般在13%左右,營養價值極高。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說,軟兒梨有潤肺、涼心、消痰、降火、解瘡毒酒毒等功效。如果吃了過于油膩的食物胃里不舒服,或喝醉酒,頭昏腦脹,或發熱頭痛,咳嗽口干,渾身難受,或煤氣中毒,眩暈惡心……吃幾個皋蘭軟兒梨或喝幾口汁水,會在一定程度上解除病苦。
皋蘭軟兒梨栽培歷史悠久,為縣內特色優勢農產品。長期以來,什川人對于梨樹的養護頗有心得,刮樹皮、“鋪沙治蟲”等古老的養護方法和先進實用的科技相結合,加之獨特的嫁接、修剪技術,使梨樹不斷煥發青春。20xx年12月24日,什川鎮被環保部授予“國家級生態鄉鎮”稱號;20xx年4月12日,什川古梨園被吉尼斯認證為“世界第一古梨園”;20xx年5月21日,被農業部命名為“中國首批重要農業文化遺產”。皋蘭縣成立世界第一古梨園保護局,修訂《關于保護什川老梨樹的若干條例》,完成對現存的9082株百年古梨樹建檔立卡掛牌工作,做到一樹一卡,跟蹤管理。推廣梨樹管護和病蟲害防治技術,及時查處和嚴厲打擊人為破壞古梨樹的行為。實施梨花谷項目,大量栽植皋蘭軟兒梨。成立皋蘭軟兒梨專業合作社,具體開展皋蘭軟兒梨的栽培、管護、加工、銷售等。
【蘭州風味美食導游詞】相關文章:
蘭州碑林導游詞07-07
蘭州黃河導游詞07-10
蘭州水車園導游詞09-02
蘭州中山橋導游詞07-10
蘭州導游詞(精選3篇)08-24
蘭州白塔山導游詞03-03
蘭州黃河導游詞精華(4篇)09-05
蘭州黃河母親導游詞3篇-甘肅導游詞07-12
關于蘭州的作文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