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康百萬莊園導游詞共篇
作為一名專門為游客提供幫助的導游,編寫導游詞是必不可少的,導游詞作為一種解說的文體,它的作用是幫助游客在旅游的同時更好地理解所旅游的景點包含的文化背景和歷史意義。那么寫導游詞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康百萬莊園導游詞共篇,歡迎大家分享。
康百萬莊園導游詞共篇1
游客朋友們,通過對前面棧房區參觀,相信大家對康百萬莊園也都有一定的了解了吧。接下來我們參觀莊園的另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也就是主宅區,首先,來問大家一個問題,通過前面的參觀,誰能告訴大家康百萬具體是指哪個人呢或者是單獨的一個人嗎?其實呀,康百萬是明清以來對整個康應魁為代表的整個家族的統稱,因慈禧太后的封賜而名揚天下,康家最具代表性的是就是康應魁,他是康家的第14代,生活在清朝中期。他在前人基礎上,利用家臨洛水黃河的便利,靠漕運經商,日進千金,家資巨萬。主宅區作為整個家族生活,居住的地方一共有7個院子組成,是園內的精華所在,也是保留最為完整的區域。
上方的“康百萬莊園”五個大字是我國著名的古建筑專家羅哲文先生所題寫的,住宅區共有三道防御設施。第一道就是我們現在所穿過的這條隧洞,上面是高墻和墻垛,大門一關,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第二道防御設施是上面的巡邏通道,家丁在上面日夜巡邏,保衛著康家的安全。第三道防御設施是最上面的看家院,家丁居高臨下時刻監視著莊園里的一草一木。
進入主宅區,我們首先看到的這口叫“葉氏井”的古井。大家一定會好奇,為什么康家莊園里會有一口別的姓氏的水井呢?這塊地原來葉氏人家的,康家在請風水先生看風水的時候看上了這塊地,想要出錢買下這塊地,但是葉氏人家卻堅持賣地不賣井,因為水是財富的象征,沒有賣財的'這樣的說法,協商到最后康家人可以使用這口井,但歸屬權卻還是葉家人的。
游客們這邊請,我們現在來到了第一個院子,上方懸掛著的這些匾額都是用來歌頌康家人當年修黃河,建學校,免費施粥等,康家人甚至被大家稱為“康善人”。我們現在能看出來這個院子是一個標準的四合院建筑,典型的前堂后寢三進式的結構布局,這個院子是康家第十二代莊園主康大勇在乾隆初年建造的,正面的這幅楹聯“志欲光前唯是讀書教子,心存裕后莫如是勤儉持家“。意思也就是說想要光宗耀祖就必須讀書,要造福后代就要勤儉持家,這個也許是康家能打破富不過三代的秘訣吧。現在我們所在的大廳就是當時康家的主客廳。來到康百萬,先看留余匾。請大家抬頭看過堂上方這個別致的匾額,上面是康家的家訓“留余”,留余這兩個突出的篆體字就是康百萬莊園文化的象征,“留有余,不盡之巧以還造化;留有余,不盡之祿以還朝廷;留有余,不盡之財以還百姓;留有余,不盡之福以還子孫。”這里引用南宋留耕道人王伯大的四句座右銘來告誡子孫后代,凡事都要留有一定余地,人生在世不要把福祿壽財都享盡占盡,把它留給需要的人。大家是不是還發現這塊匾額造型很奇特呢?對,大家說對了。它的造型很像一面迎風飄揚的旗幟,據說這樣的原因是康家人希望“留余”的思想像一面旗幟代代流傳。另外,別出心裁的是“留余”二字上留余天,下留余地,以此來告訴后代上要對得起國家朝廷,下對得起黎民百姓。當然也有人看著像一本展開的書卷,讓人想起了開卷有益。這塊匾是由鞏縣狀元牛瑄在1871年題寫,現在已經被列入中華名匾之一了。
好了,現在大家可以自由活動十分鐘,之后我們繼續參觀主宅區的其他部分,請大家注意時間,及時歸隊,謝謝。
康百萬莊園導游詞共篇2
康百萬莊園青山碧水環繞豫商文明相隨。在河圖洛書的發源地,在蘊育中原古文化的交匯處,在沿黃鄭、汴、洛三點一線的旅游線路上,有一顆璀璨的明珠在熠熠閃光,它就是縱跨明、清、民國三個歷史時期的大型封建地主莊園鞏義市康百萬莊園。該莊園2001年被命名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5年被批準為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
或許有人會問:康百萬是誰?“康百萬”不僅僅是指具體的某一個人,而是明清以來對以康應魁為代表的整個康氏家族的統稱。“康百萬”靠河運發財,靠土地致富,靠“貢獻”得官,多次得到朝廷賞賜,最高時官至三品,數次欽加知府銜。其中,有創業之初的六世祖康紹敬,有開辟大河行船、奠定百基業的十二代莊園主康大勇,有富跨三省、兩次懸掛“千頃”牌的十四代莊園主康應魁,有官居三品、大興土木的十五代莊園主康道順,有接駕慈禧太后和光緒皇帝兩宮回鑾的十七代莊園主康建德??尤以1901年花巨資建行宮、架浮橋、修御道,迎接兩宮并貢獻大量白銀,受慈禧太后封賜而名揚天下。
目前康百萬莊園保存下來的主要有主宅區、棧房區、南大院、祠堂區等十部分,建筑面積64300平方米。今天我們主要參觀的是寨上主宅區,這部分是整個莊園的19部分之一。這個建筑群,它座落在邙山的半腰,從對面的遠處看,它的地形像洛河岸邊的一朵蓮花;從高處看呢,它的地形又像是飲水洛河的萬龜。就我們平時所講的“風水”上來說,又有“金龜探水”之意,大龜在古代的時候又叫鰲,據說康家在此修建住宅.區也是要“獨占鰲頭”,人財兩旺的意思。
各位游客這邊請,我們首先來參觀棧房區,當年康家利用門前的洛河之便做起來漕運生意,它最早作為船只行駛到各地之后裝載貨物用的停靠點,由于生意越做越大,棧房就不斷完善,現在成了及倉庫,辦公為一體的商業中心。
我們通過30米長的隧道就即將到達住宅區,它是保留最完整,最精華的部分,占地8000多平方米,有七個院子組成,到了這里,我們會看到“康百萬莊園”五個大字,它是由我國著名古建筑學家羅哲文先生所題寫的。說話間我們已經到了乾隆初年建造的老院,這個豪華的大廳就是當年康家的主客廳,俗話說“進入康百萬,先看留余匾”,再此我給大家介紹一下康家的鎮館之寶xxxxx留余,留有余,不盡之巧以還造化;留有余,不盡之祿以還朝廷;留有余,不盡之財以還百姓;留有余,不盡之福以還子孫,它告誡子孫凡事都要給自己留有余地,人生在世,不要把福祿壽財都享盡,要把它留給需要的人,我想這個道理對于我們現實的生活更為適用吧。
不知不覺間我們來到了窯洞的代表xxx三層窯樓。這個院子是康家優秀的子女居住的,這棵棗樹已有近200的歷史,寓意著早日成才,大家看到這邊的是清朝乾隆年間種植的的葡萄樹,這棵樹雖然歷經300年的風雨滄桑,卻依然枝繁葉茂,每年碩果累累,在每年的七月中旬我們將會舉辦葡萄節,到時歡迎大家前來做客。我們面前的這對門枕石是莊園的石雕代表,整塊青石分三層雕刻,最上面一層是雌雄臥獅,第二層是一組人物故事,第三層則是中國傳統的鳳凰牡丹圖案。這些都顯示了康家處處教育子孫,告誡后人低調留余,不張揚的美好品德。現在我們來到了北邊院落的第四個院子,大家都看到那張石桌了吧,它是康家當年秋節擊敗月亮時用的,石案的底部還鐫刻著一段發人深省的話“宛然一塊石,誰到有精神,豈知經鏤刻,還能見天真”,他指的是一塊不規則的石頭,經過長期的雕琢都會變成美玉,同樣一個人只有經過堅韌的'磨練,不斷努力,才能達到人生的制高點。
我們最后的一個景點就是南大院,它是專門用來接待達官貴人的官院,是康家發展到鼎盛時期的象征,同時也是展示康家歷代品位,修養和處事風格的重要場所,康百萬莊園的歷史價值、科學價值、藝術價值在世上是極為罕見的,康百萬莊園以其古建特色見長,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蘊為人們稱道,其無處不在的細節,讓宏大的莊園更韻味十足。康百萬莊園,它是歷史留下一個符號,是時代的一個縮影,是一個家族滄桑歷史的見證??
好了,康百萬莊園的游覽到這里就要結束了,相信大家在游覽的過程中會有不一樣的收獲,對于我的講解又不太滿意的,還請大家多提寶貴意見,再次謝謝大家的到來。
康百萬莊園導游詞共篇3
游客朋友們,大家好,遠道而來,一路辛苦了,首先我代表假日旅行社對大家來到鞏義游覽表示熱烈的歡迎,我是你們的導游員小邱,身邊的這位是我們的安全大師李師傅,他有著多年的駕駛經驗和嫻熟的駕駛技術,相信有他為我們保駕護航,我們的鞏義之旅為更加安全放心,大家可以在車上盡情欣賞沿途風景。能夠為大家服務我們感到非常榮幸,在旅途中大家如果有什么意見或問題都可以給我們提出來,我們會盡心盡力的解決,我的電話號碼是請大家記一下,如果有哪位朋友因風景迷人而流連忘返,一定要與我們取得聯系。在此,預祝大家旅途愉快,在這里度過一段美好而難忘的`時光。
現在我們的旅游車已經離開鄭州在開往鞏義的路上,今天為大家安排的行程內容是上午游覽康百萬莊園,中午在康百萬飯莊就餐,下午參觀杜甫故里。
下面我簡單的介紹一下鞏義吧。鞏義市位于中岳嵩山北麓,地理位置優越,西臨十三朝古都洛陽,東接河南省會鄭州。風景名勝眾多,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早在30萬年前,人類就在這里繁衍生息,是華夏文明發祥地的核心地區之一。境內有裴李崗、仰韶和龍山文化遺址70多處,擁有北魏石窟、北宋皇陵、康百萬莊園等國家、省、市級文物保護單位100多處。河洛匯流、浮戲山雪花洞、北宋皇陵、嵩陰風景區、青龍山慈云寺、杜甫故里、康百萬莊園等六個景區已成為河南省三點(鄭、汴、洛)一線(大黃河旅游線)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河南省歷史文化名城。
朋友們,我們已經到達了停車場,下車前請大家記好我們的車牌號——豫a12345,為一輛藍色大巴車。現在大家帶好隨身物品隨我下車,一起感受豫商文化的魅力。
康百萬莊園導游詞共篇4
各位游客朋友們:大家好!
我們首先參觀的是主宅區,主宅區是主要人口生活、居住的地方,是整個園內保留最完整、最精華的區域,占地8000多平方米,有七個院子組成。上方的“康百萬莊園”五個大字為我國著名古建筑專家羅哲文先生所題寫。進入主宅區我們首先看到的這口古井名為“葉氏井”。原來這塊地為葉家人的地,康家請風水先生來看地的時候看上這塊地,欲出錢購買,葉家人卻堅持賣地不賣井,因為水代表的是財源,沒有賣財這樣的說法,當年的康家用黃金堆滿整座的井臺,葉家人還是不賣,到最后,康家人可以使用,但是這個歸屬權還是葉家人的。
這邊請,我們首先來參觀第一個院子。大家現在所站的這個院子是康家第十二代莊園主康大勇于乾隆初年建造的,俗稱“老院,是中國典型的前堂后寢三進式四合院。這是一個“方三丈”式的建筑,三丈見寬,三丈見長,古時候只有達到舉人以上的身份才能擁有這樣的建筑。“進入康百萬,先看留余匾。”在此,我重點向大家介紹一下康家莊園文化的象征、鎮館之寶———“留余”。請抬頭看,過廳正上方懸掛的這塊別致的匾額就是康家的'家訓匾“留余”。前面這兩個突出的篆字就是留有余地的“留余”二字,它上面的內容,開篇提到:“留耕道人《四留銘》云:留有余,不盡之巧以還造化;留有余,不盡之祿以還朝廷;留有余,不盡之財以還百姓;留有余,不盡之福以還子孫。”這里引用了南宋留耕道人王伯大的四句座右銘來告誡子孫凡事都要留有余地,人生在世,不要把福祿壽財都享盡用盡占盡,把它留給需要它的人。接著,又引用明朝進士高景逸的兩句話“臨事讓人一步,自有余地;臨財放寬一分,自有余味。”可以說把留余思想
發揮到了極致。這塊匾現在已經被列入中華名匾之一。其實不單是它的內容,這塊匾還有一個獨到之處,就是獨特的造型。大家可以看一下它的造型像不像一面迎風招展的旗幟呢?這就是說,康家主人希望“留余”思想像一面旗幟代代流傳。更為別出心裁的是,您看“留余”二字上留余天,下留余地,以此來告誡子孫后代,要上對得起國家朝廷,下對得起黎民百姓。有人從讀書的角度看,這塊匾又像是一幅展開的書卷,讓人想起開卷有益。此匾是當時鞏縣著名文狀元牛瑄在1871年所題寫,他的父親牛鳳山是武狀元,父子齊名,當時被傳為佳話。
這是莊園最高的建筑,也可以說是權力和地位的象征,康家的歷代長輩都在這里居住。在此請欣賞一下目前康家保存下來最精美的一張頂子床。它是用金絲楠木雕刻,由十個能工巧匠,耗工1700多個工時,做了將近5年時間才做成的。它采用透雕、鏤空雕的雕刻手法,床柱的雕刻,都是竹節型的,象征竹報平安,節節高。中間雕刻的有福祿壽三星,象征“三星高照,福壽安康”。最上面一層有一官員騎高頭大馬,兩邊有整齊的依仗隊,象征青云直上。第二層雕刻春、夏、秋、冬,象征四季平安。第三層雕刻有禮讓、課讀、對奕等人物故事,下面雕刻有小孩戲金雞、麒麟送子圖,有“吉祥如意”之意。這張床的另外一個精妙之處,是可以自由拆卸。它由37個部分組成,通體沒有用一顆釘子,完全是鉚上去的,相當于我們現在的組合家具。這張床可以說是木雕的杰出代表。
第一個院子的參觀到此為止,謝謝大家。下面穿過這條過道我們到第二個院落秀芝庭院參觀。大家里面請。
各位游客請看版圖,康百萬莊園是一個功能齊全、布局嚴謹、等級森嚴的大型封建地主莊園,總占地面積240多畝,共有十九個部分組成。目前保留下來的有主宅區、南大院、棧房區、作坊區、康氏家祠等十部分,有33個庭院,53座樓房、73孔窯洞、97間平房,共計571間,建筑面積64300平方米。其它由于歷史原因已慘遭破壞,不復存在。今天我們參觀的主宅區是目前保留下來最完整一部分,占整個莊園十九分之一。它修筑在邙山半腰上,相當于修筑在龜背上,從“地形堪輿”學角度上有“金龜探水”的美稱。據說當年康家是家旺人不旺,財旺官不旺,于是就在此選址建宅,想以此獨占鰲頭,人財兩旺。您看,除主宅區之外,當年康家還有另外四大居住群,張溝、寺溝、龍窩溝、東西福祿堂區。南大院是當年康家一個官院,棧房區是集倉庫、辦公、做生意為一體的地方,那么在伊洛河畔的集賢莊是當年康家接待南來北往文人墨客的一個地方。另外,我們看到康家還有自己的祠堂、戲樓、花園區、菜園區、林場、木材廠、造船廠、磚瓦廠、飼養區、溜馬場等,不難看出康百萬莊園可以說是一個自給自足、自產自銷的小型封建社會。請抬頭看,在南邊與主宅區遙相對應的,是當年康家在1861年為抵抗捻軍而修建的軍事寨堡基地金谷寨。金谷寨修筑在邙山頂上,地勢十分險要,易守難攻。因此可以說整個莊園是十七、十八世紀華北黃土高原封建堡壘式建筑的代表。我國著名建筑專家李傳澤也稱該莊園是“全國硬山式建筑中最完整、最典型的代表。”20xx年6月,康百萬莊園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康百萬莊園導游詞共篇5
各位游客:
我們現在來到了康百萬莊園。
康氏家族前后十二代人在這個莊園生活,縱跨了明、清、民國三個時期400余年,這里與山西晉中喬家大院、河南安陽馬氏莊園并稱“中原三大官宅”,被譽為豫商精神家園,中原古建典范。
康百萬莊園背依邙嶺,面臨洛水,北憑黃河天險,南瞻嵩岳屏障,依山就勢,環境優美,充分體現了中國古代“天人合一,師法自然”的理念。不失為地勢險要、風景宜人的山水佳地。盡管康百萬莊園外觀看似簡樸,缺乏貴族城堡的氣質,但它的內部裝飾華麗,今天保存完善的建筑群更為這處古老的莊園增添了無窮魅力。
下面讓我們走進棧房區看看。我們現在所參觀的這個棧房區是康家的商務總部,它靠近主宅區和碼頭,是康家數百年來經濟發展的重要核心部分。這里最大的一個特點呢,就是無處不在的匾額楹聯,這些匾額充分的展現出了豫商的文化氣息,也顯出了主人的身份與品位。我們看這個楹聯:心術不可得罪于天地,言行要留好樣于子孫。這也就是要教育康家子孫們要注意自己的品德和言行。離開了棧房區,我們來到康家生活起居的主宅區,這里既保留了黃土高坡窯洞建筑與華北平原方四合院的形式,又吸收了官府、園林和軍事堡壘建筑的特點。有的臨街處建樓房,內里卻是窯洞式構造;有的從外觀看是窯洞,而里面又建有樓層,美其名曰“窯樓”。大家請看,這個窯樓上下一共有三層,而且外面全部由青磚砌成,可見當時康家雄厚的財力。常言道富不過三代,而康家卻連富十二代,秘訣何在呢?就在兩個字——留余。大家請看這里的留余匾,這是康家教育子孫的家訓匾,上面寫著:“留有余,不盡之巧以還造化;留有余,不盡之祿以還朝廷;留有余,不盡之財以還百姓;留有余,不盡之福以還子孫~”其中大有深意,大家可以慢慢的領悟。
在生活區有一大奇觀,這就是一處書法雕刻集中的窯洞。大家請到院子的最西頭來,洞內兩側共有16塊與成人一般高大的石碑,上面雕刻著贊揚莊園主人的詩篇,贊美他“慈悲善良”、“慷慨大方”,風格迥異的中國書法在此各顯風采,喜歡書法的朋友可以大飽眼福啦!
繼續往前走,我們來到一棵葡萄樹下。大家可以看,在我們旁邊的葡萄樹呢,就是康家的活文物了,它已經有三百多年的歷史了。而且這樣一顆枝干穿墻而過覆蓋兩個院落的.葡萄樹在全國其他地方絕無僅有。每年的七月底,這里都會舉辦一場葡萄節,游客朋友們可以自行來采摘和品嘗這百年葡萄樹上結出來的葡萄,有人說這葡萄吃過以后,還能延年益壽呢。從主宅區出來,一路西行,就來到了當年康家接待達官貴人的場所—南大院。南大院是康家發展鼎盛時期的象征,是一座展示康家品位與修養、展示家族在處理農、商、官公共關系中所處的獨特地位和處事風格的場所。在這里,康家傳承家學、教育子弟,不僅能體會當時主人治家的精妙,還能領略到財富傳承的奧秘。現在,咱們大家里面請。
好了各位游客朋友們,關于康百萬莊園景點的講解到這里就告一段落了,在這里,我要多謝大家的支持與配合。大家應該還意猶未盡吧,現在請大家自由參觀,拍照留念。希望大家注意把握時間,我們一個小時后,在景區門口準時登車,車牌號是豫a2345,為一輛綠色的大巴車。祝大家玩的愉快!
【康百萬莊園導游詞共篇】相關文章:
摩爾莊園09-05
摩爾莊園作文06-10
薰衣草莊園作文06-08
摩爾莊園優秀作文09-29
摩爾莊園作文13篇07-20
康貝爾作文03-24
摩爾莊園優秀作文3篇09-30
富士康心得12-13
富士康實習報告08-24
富士康實習心得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