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會議發言稿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越來越多地方需要用到發言稿,發言稿具有觀點鮮明,內容具有鼓動性的特點。那么,怎么去寫發言稿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會議發言稿,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會議發言稿1
同志們:
這次會議的主要任務是為了深入貫徹全省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會議精神,全面部署全市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為進一步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確保我市不發生一起重大農產品質量安全事件,下面我提三點意見:
一、認清三大形勢,增強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的責任感和緊迫感
近年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成立了市食品藥品安全放心工程領導小組,組建了工作專班,大力宣傳貫徹《農產品質量安全法》,在“三品”認證、農業標準化、行政執法等方面成效明顯。但是我市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任重道遠,必須清醒地認清到當前面臨的嚴峻形勢。
。ㄒ唬┱J清國內安全事件頻發的形勢。近年來,一些地方出現了生豬“瘦肉精”、水產品孔雀石綠及硝基呋喃等問題,特別是今年海南毒豇豆事件更是給我們敲響了警鐘。
(二)認清市場準入門檻不斷抬高的形勢。近年來,國內北京、上海、武漢等一些大中城市相繼實行了嚴格的市場準入制度,歐盟一些國家和地區對農產品質量標準要求越來越高,這些對我市特色農產品“走出去”挑戰不小。毛壩鄉在茶葉農殘控制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績,但今年我市的茶葉出口又受到了農殘超標的影響,這一方面說明購貨方要求越來越苛刻,另一方明說明我們的標準化生產和監管還不完全到位。
。ㄈ┱J清我市農產品質量安全憂大于喜的形勢。在看到成績的同時,我們應該清醒地看到:我市農產品生產、加工、銷售各個環節,部分從業人員安全意識、自律意識和法律意識仍然不強,由于資金、技術、設備、人員等投入不足,監管盲區和漏洞仍然存在,從而導致我市農產品質量安全存在一定隱患。
二、加強四大監管,開創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新局面
農產品質量安全是一項系統工程,涉及農產品生產、加工、流通各環節,必須堅持“標本兼治、著力治本”的原則,實施“從田間到餐桌”全程監管,確保各環節監管的無縫對接。
。ㄒ唬┘訌娹r產品投入品監管。農業等部門要加大市場監管力度,整頓和規范市場秩序,切實抓好農資打假專項治理和放心農資下鄉活動,嚴厲查處生產、經營、使用假冒偽劣、高毒高殘留、違禁農藥、獸藥、飼料和飼料添加劑、肥料等農業投入品的違法行為,從源頭上確保農產品質量安全。
。ǘ┘訌娹r產品生產環節監管。一是指導農民科學施用化肥農藥等投入品。二是大力推行標準化建設,加強無公害基地、綠色食品原料基地和標準化基地建設和監管,積極開展“三品”認證。三是著重抓好高山蔬菜、茶葉基地以及世博會供滬蔬菜基地監管。特別是對供滬蔬菜基地加強基地和投入品監管、檢驗檢測,嚴格產地準出制度,確保供滬蔬菜生產有記錄、質量有檢測、包裝有標識、產地有證明。
(三)加強農產品加工環節監管。一是嚴把原材料進廠關,實行進貨驗收制度,企業要建立進貨臺帳。二是嚴把生產加工關,全面推進食品生產許可證制度,農業局要與食品加工企業簽訂質量安全責任狀。三是嚴把出廠檢驗關。實行企業自行檢驗、部門強制檢驗、抽查檢驗相結合的產品質量檢驗制度,確保出廠產品安全健康。
。ㄋ模┘訌娹r產品流通環節監管。農業局要定期對生鮮超市、農貿市場和批發市場進行抽查,對違法違規行為進行通報和專項整頓。鼓勵和扶持有條件的超市和農貿批發市場建立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室,積極開展自檢。
三、確保五個到位,構建農產品質量安全長效機制
全面做好我市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就必須要確保責任、投入、制度、宣傳、督導五到位,才能構建農產品質量安全長效機制。
(一)確保責任到位。一是明確政府責任,市政府與各鄉鎮簽訂責任狀,納入目標考核體系,實行農產品質量安全一票否決制,各鄉鎮要把農產品質量安全納入議事日程,形成一把手負總責、分管領導具體抓的.工作格局,堅持分級管理和屬地管理原則,做到事不漏項、項不漏人、人人有責;二是明確部門責任。農業、工商、質檢等部門要加強溝通協作,建立質量安全聯席會議制度,形成監管合力。三是明確市場主體責任。市場主體是質量安全的第一責任人,因此相關部門要加強宣傳教育、監管檢測和執法力度,增強其責任意識。
。ǘ┐_保投入到位。一是要建立健全監管檢測機構。市政府要以農產品質量監督檢驗站為基礎,整合相關資源健全監管機構和檢測機構,各鄉鎮也要以農技、特產服務中心為依托落實專班專人建立監管檢測機構。二是要加強隊伍建設。市鄉兩級采取組織專業培訓、現場指導、進修考察等多種形式,提高檢測人員業務能力。加強執法人員技能素質培訓,提高隊伍公正執法、嚴格執法和文明執法能力。三是要保障資金投入。市鄉兩級要將“農業標準化和農產品質量安全檢驗檢測、認定認證、監督管理等經費列入本級財政預算”,落實專項經費,努力做到有機構管事、有人干事、有經費辦事。
。ㄈ┐_保制度到位。一是嚴格產地準出制度,從源頭加強監管。二是嚴格市場準入制度。三是進行可追溯制度試點,建立生產銷售臺帳,做到出了問題有人負責。四是逐步建立市鄉檢測機構、基地自檢機構和流通環節自檢機構“三位一體”的檢測機制。五是建立市級農產品質量安全聯席會議制度。
(四)確保宣傳到位。各級各部門要迅速行動起來,積極做好宣傳動員工作,借助廣播、電視、報紙、網絡等多種媒介,全方位、多層次宣傳農產品質量安全相關知識。農業局要組織專班,印發宣傳資料,走村入企,要加大《農產品質量安全法》和《食品衛生法》等法律法規的宣傳力度,提高生產經營者守法經營和消費者依法維權意識。
(五)確保督導到位。一是繼續開展農產品質量安全整治行動,深入推進農資打假專項治理。擬定六月份為農產品質量安全整治月,由農業局牽頭對全市農藥經營店、農產品生產基地、各大超市、農貿批發市場進行集中拉網式檢查,對違法違規生產、加工、銷售者進行曝光和嚴懲。二是加大農業綜合執法力度,努力形成部門各盡其職、各負其責,部門間相互支持、合力監管的工作局面。三是各級各部門要加強檢查督辦,確保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抓緊抓實。
同志們,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各級各部門一定要以此次會議為契機,牢固樹立科學發展、安全發展的理念,把思想、行動統一到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上來,迅速開展安全隱患大排查,切實加強各環節監管,堅持市鄉聯動、部門聯動、企業聯動,共同開創全市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新局面。
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會議發言稿2
農產品質量安全是指農產品質量符合保障人體的健康、安全的要求。近些年來,我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明顯有了提高,但仍存在一些問題,需要進一步加大工作力度,抓緊引進和制定完善農業標準和農產品質量標準,建立和健全農產品質量檢測體檢體系,同時要加強監督,規范市場秩序、嚴格市場準入制度,加強農產品生產資料及輔助材料的檢測、許可和認證,從源頭上確保農產品質量安全
一、農產品質量安全問題現狀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生產者與消費者的安全意識明顯有了提高。近年,在溫飽問題解決之后,消費者的觀念便從吃得飽向吃得好、吃得健康轉變,消費者的安全意識逐漸增強。生產者為適應這種大環境,其安全意識亦隨之增強,以求得增強農產品的競爭力,不斷提高經濟效益。去年,農業部門組織抽檢組,對市場、基地進行了樣本抽檢,通過對40個蔬菜樣本的抽檢,有36個達到了合格
6如有幫助歡迎下載支持
文檔從互聯網中收集,已重新修正排版,word格式支持編輯,如有幫助歡迎下
載支持。標準,僅有4個不合格,合格率90%,與此同時,通過對柚子、夏橙等水果的隨機抽樣檢測,也均達到合格標準,合格率在88%以上。窗體頂端這些年來,我國逐步實現了農產品質量各個方面、各個環節的監督檢驗所需要的政策、法規、管理、機構、人員等要素的綜合,依法對產地環境、農業投入品和農產品質量進行監督。建立了標準化體系和科技信息服務體系,制訂了技術標準和操作技術規程。在管理上,逐步實行標準化生產管理!
二、農產品在質量監管方面存在的問題與隱憂
1. 觀念傳統,生產者質量安全意識偏低
我國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起步較晚,生產者的質量安全意識還沒有跟上來。過去由于長期受自給自足及計劃經濟等的傳統生產觀念的影響,生產者片面追求
產量,忽視了質量,只求得“產品豐富”,而忽視了“質量凈化”。近來有關部門通過對部分果(菜)農代表的調查中了解到,果(菜)農們普通認同的觀點是:目前農產品價格偏低,農資價格過高,產出與投入比例失調,投入的多,產出后回收的少,科學施肥、用藥及無公害農產品生產提法甚好,但目前很難完全實施。因為果(菜)農購買農藥,求的'是治蟲效果和價格,只要價格低,效果好就行,只有這樣才能降低生產成本,增加產量來增收,但在質量安全卻缺乏保障。
2. 標準化生產與一家一戶分散經營之間的矛盾
標準化生產要求農產品生產的各個環節,如生產、管理、采收、包裝等采用統一的標準來組織實施,這樣才能生產出高標準、高質量的產品,才能適應wto 要求,才能進入國際大流通,參與國際競爭。但是,目前農村實行的是以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為主的統分結合的雙層經營體制,經營主體是千家萬戶,這些眾多的經營主體很難統一起來,按照一個模式組織生產。分散的生產經營方式難以滿足標準化的要求,這種狀況極大程度地制約了農產品質量安全的提升。
載支持。
1. 建立新型的客戶關系
信息技術是企業通過與它的客戶和供應商之間構筑信息流和知識流來建立新型的客戶關系,使得供應商到客戶的整條供應鏈進行雙向的、及時的、完整的信息交流成為可能,在此基礎上,采用網絡等信息技術來交換有關的客戶信息,成為企業獲得客戶和市場需求的有效途徑。并且通過新型的客戶關系避免了農產品批發市場的信息鏈的斷接。
2. 信息共享
農產品供應鏈是一種動態的和非線性的大系統,要想使其整體處于穩定的狀態,實現其信息的共享。農產品供應鏈上任何相鄰節點(合作伙伴)之間存在著一定的委托代理關系。目前,農產品供應鏈底層的委托代理關系得到了較多的
研究關注,核心企業作為供應鏈的委托人時,與其節點間是單委托和多代理的委托-代理關系,各節點間將形成一種單委托和單代理雙向多周期的委托-代理關系。雙向是指各成員可能同時既是委托方,也是代理方。由于農產品的特性,農產品供應鏈成員之間的關系具有長期性和多周期的,區別于傳統企業之間交易關系的一次性。
3. 提高農產品供應鏈協同化
農產品供應鏈協同要求供應鏈中各節點企業為了提高供應鏈的整體競爭力而進行彼此協調和相互努力。各節點企業通過公司協議或聯合組織等方式結成一種網絡式聯合體,在這一協同網絡中,供應商、制造商、分銷商和客戶可動態地共享信息,緊密協作,向著共同的目標發展。要實現協同,要求節點企業基于技術和internet網的信息共享和知識創新成果共享;要求各節點企業樹立“共贏”意識,為實現同一目標而努力;要求合作伙伴在信任、承諾和彈性協議的基礎上進行合作。同時,要求進行協同的節點企業進行供應鏈的重新整合,應以信息的自由交流、知識創新成果的共享、相互信任、協同決策、無縫連接的生產流程和共同的戰略目標為基礎。供應鏈協同管理就是絡內各職能成員間的合作所進行的管理。
4. 統一農產品供應鏈中的信息標準
統一的信息標準不僅可以避免諸多由于信息方式不同所造成的麻煩,還可以大大的提高真個鏈條的收益。信息技術包括在整個供應鏈中用以收集和分析信息的硬件和軟件。信息技術的發展使企業通過供應鏈管理獲得競爭優勢,成功的企業通常應用信息技術來支持和發展它的經營戰略并選擇它的經營業務。通過硬件及軟件的統一,農產品供應鏈上的結點之間通過這種方式能夠更好的溝通,也提高了整個鏈條效益。
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會議發言稿3
同志們:
這次會議的主要任務是為了深入貫徹全省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會議精神,全面部署全市和今后一個時期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為進一步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確保我市不發生一起重大農產品質量安全事件,下面我提三點意見:
一、認清三大形勢,增強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的責任感和緊迫感
近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成立了市食品藥品安全放心工程領導小組,組建了工作專班,大力宣傳貫徹《農產品質量安全法》,在“三品”認證、農業標準化、行政執法等方面成效明顯。但是我市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任重道遠,必須清醒地認清到面臨的嚴峻形勢。
。ㄒ唬┱J清國內安全事件頻發的形勢。近來,一些地方出現了生豬“瘦肉精”、水產品孔雀石綠及硝基呋喃等問題,特別是今海南毒豇豆事件更是給我們敲響了警鐘。
。ǘ┱J清市場準入門檻不斷抬高的形勢。近來,國內北京、上海、武漢等一些大中城市相繼實行了嚴格的市場準入制度,歐盟一些國家和地區對農產品質量標準要求越來越高,這些對我市特色農產品“走出去”挑戰不小。毛壩鄉在茶葉農殘控制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績,但今我市的茶葉出口又受到了農殘超標的影響,這一方面說明購貨方要求越來越苛刻,另一方明說明我們的標準化生產和監管換完全到位。
(三)認清我市農產品質量安全憂大于喜的`形勢。在看到成績的同時,我們應該清醒地看到:我市農產品生產、加工、銷售各個環節,部分從業人員安全意識、自律意識和法律意識仍然不強,由于資金、技術、設備、人員等投入不足,監管盲區和漏洞仍然存在,從而導致我市農產品質量安全存在一定隱患。
二、加強四大監管,開創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新局面
農產品質量安全是一項系統工程,涉及農產品生產、加工、流通各環節,必須堅持“標本兼治、著力治本”的原則,實施“從田間到餐桌”全程監管,確保各環節監管的無縫對接。
。ㄒ唬┘訌娹r產品投入品監管。農業等部門要加大市場監管力度,整頓和規范市場秩序,切實抓好農資打假專項治理和放心農資下鄉活動,嚴厲查處生產、經營、使用假冒偽劣、高毒高殘留、違禁農藥、獸藥、飼料和飼料添加劑、肥料等農業投入品的違法行為,從源頭上確保農產品質量安全。
(二)加強農產品生產環節監管。一是指導農民科學施用化肥農藥等投入品。二是大力推行標準化建設,加強無公害基地、綠色食品原料基地和標準化基地建設和監管,積極開展“三品”認證。三是著重抓好高山蔬菜、茶葉基地以及世博會供滬蔬菜基地監管。特別是對供滬蔬菜基地加強基地和投入品監管、檢驗檢測,嚴格產地準出制度,確保供滬蔬菜生產有記錄、質量有檢測、包裝有標識、產地有證明。
。ㄈ┘訌娹r產品加工環節監管。一是嚴把原材料進廠關,實行進貨驗收制度,企業要建立進貨臺帳。二是嚴把生產加工關,全面推進食品生產許可證制度,農業局要與食品加工企業簽訂質量安全責任狀。三是嚴把出廠檢驗關。實行企業自行檢驗、部門強制檢驗、抽查檢驗相結合的產品質量檢驗制度,確保出廠產品安全健康。
。ㄋ模┘訌娹r產品流通環節監管。農業局要定期對生鮮超市、農貿市場和批發市場進行抽查,對違法違規行為進行通報和專項整頓。鼓勵和扶持有條件的超市和農貿批發市場建立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室,積極開展自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