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黑龍江導游詞(14篇)
作為一名樂于助人的導游,時常需要用到導游詞,一篇完整的導游詞,其結構一般包括習慣用語、概括介紹、重點講解三個部分。導游詞應該怎么寫才好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黑龍江導游詞,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黑龍江導游詞 篇1
歡迎大家來到這里,下面我來為大家介紹一下!
又稱南大廟、石佛寺。在寧安市渤海鎮西南。建于康熙初年,是一組清代寺院建筑。據《寧安縣志》記載:“興隆寺原有三重佛殿,道光二十八年大火焚毀部分殿宇,咸豐五年重建,咸豐十一年建成。”今存馬設、關帝殿、天王殿、大雄寶殿、王圣殿等五殿。原有禪堂、配殿和鐘鼓二樓,今皆不存。
大雄寶殿是九脊廡殿式建筑,木構斗供結構,前后三斗四供七鋪作,左右三十四供五鋪作,四角是三面轉角檐。是黑龍江地區僅有的清初木構斗拱建筑。五重殿經修繕彩繪,保持原貌,現已辟為歷史文物展覽室。三圣殿內有“琢而小之”的渤海大石佛,殿前臺下有清代石獅。三圣殿和大雄寶殿之間,矗立著有名的渤海時期的`佛教建筑石燈幢(石燈塔)。殿前有重修興隆寺碑記和渤海時期大型佛教石刻。馬殿右前方尚有遷來的清黑龍江將軍薩布素父雖哈納墓碑。
黑龍江導游詞 篇2
龍塔坐落于黑龍江省哈爾濱市經濟技術開發區,是集廣播電視發射、旅游觀光、餐飲娛樂、廣告傳播、無線通訊、環境氣象監測等多功能于一體的綜合性多功能塔,是國家AAAA級旅游風景區。龍塔高336米,總建筑面積16600平方米,在鋼結構塔中位居亞洲第一,世界第二。
塔體由底部塔座、中間塔身、上部塔樓以及頂端天線四大部分構成。塔座由地下一層和地上四層組成球冠形。塔身截面為正八面形,縱面為拋物線形。黑龍江省廣播電視塔樓設在181米至216米處,由飛碟狀的下樓和球體狀的`上塔組成。天線設在220.5米至336米。龍塔以其獨特的建筑外貌景致與深遠的品牌形象地位獲得世人矚目并成為黑龍江省標志性景觀。
黑龍江導游詞 篇3
火山口森林位于鏡泊湖西北約50公里,座落在張廣才嶺海拔1000米的深山區,這里是一片長滿紅松、紫椴、黃菠蘿、水曲柳、黃花松、魚鱗松和落葉松等珍貴樹種的原始森林,面積達66900多公頃,是一座天然的綠色寶庫,馳名中外,是世界著名的"火山口地下森林"。國家將地下森林和鏡泊湖區1200多平方公里的面積共同列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鏡泊火山大約一萬年前爆發,形成了大小不等、形狀不一的10個火山口,經千萬年滄桑變化,成為低陷的'原始林帶,故稱火山口原始森林。此種現象頗為少見,由于其環境的特殊性,它不僅成為美妙的風景區,而且成為中外地理學家、歷史學生物學家理想的科研基地。
三號火山口是十座火山口中最大的一處,直徑達500多米,深達200多米,游人可借人工臺階下至火山口中部尋幽探勝。坑底林木蔚然深秀,云煙繚繞,陣陣冷氣夾著清香撲面襲來,使人神志飄忽,不知天上人間。近年來,這里又開發出古冰洞、古蓮池。古冰洞中寒冰千年不化,紅蓮盛放的季節,山谷間荷碧水清,清香陣陣。
位于黑龍江省寧安市境內,距市中心92公里,東南毗鄰鏡泊湖國家風景名勝區,東靠唐代渤海國遺址。森林蓄積量100萬立方米,景區面積8965公頃,其中水面417公頃,是一個以湖光山色為主的自然風光旅游勝地,是集森林生態環境、森林保健功能、自然景觀、人文景觀于一體的生態公園。
距今一萬年前,火山噴發形成了七個直徑大小不等的火山口及巖漿流淌形成的地下熔洞群。在原生裸地上形成的闊葉紅松林是森林演替的頂極群落,俗稱“地下森林”,在國內外享有很高的知名度。公園內的小北湖,同鏡泊湖一樣都是典型的高山偃塞湖。
公園內不僅名勝景點多,自然景觀奇特,而且動植物門類齊全,已被國家列為珍稀保護動物的鳥類有15種,占全省總數的70%;獸類10種,占全省總數的27%。已被列為世界瀕臨保護鳥類紅皮書的中華秋沙鴨,全國僅200只,小北湖就占40只。在小北湖生長的荷花,被專家確定為黑龍江紅蓮 ,距今已有一億三千五百萬年,被稱為“生物界的活化石”。
黑龍江導游詞 篇4
各位團友大家好:
非常高興能在20xx年的今天與大家相識在我美麗的家鄉牡丹江,首先請允許我做一下簡單的自我介紹:我是來自牡丹江國際旅行社的一名導游員"我叫陳彤,大家可以叫我“小陳”或“陳導”。為我們開車的師傅叫劉剛,劉師傅已經有十幾年駕駛旅游車的經歷,技術十分嫻熟。我和劉師付非常愿意為大家提供滿意的服務。同時我們也衷心希望各位團友在黑龍江玩的開心、愉快。
朋友們都知道,我們黑龍江的版圖像一只振翅欲飛的天鵝,而牡丹江就位于這只天鵝的腹部,牡丹江的地理構造是由長白山脈的張廣才嶺和老爺
嶺兩座天然的屏障,圍成的一個非常完整的小盆地,由于四周植被茂密,能夠很好的把一些自然災害阻隔在外,牡丹江既沒有三江平原的那樣的大旱,也沒有松嫩平原那樣的大澇,它是祖國東北的一方寶地,是素有塞北江南之稱的北國名城。粗獷的塞北風情和秀美的江南景色和諧而又自然的統一在牡丹江這個美麗的地方。因此我非常贊賞大家的眼光選擇了我們牡丹江做為您本次旅游的一站。
牡丹江市是黑龍江省東南部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它南臨吉林省,東接俄羅斯,全市邊境線總長為210公里,擁有牡丹江國際航空口岸,綏芬河公路、鐵路和東寧公路4個國家級一類口岸。因為空中航線、鐵路、公路、交通四通八達,十分便捷,所以它又是東北國際經貿大通道上名副其實的重要樞紐。
牡丹江市的總面積4.05萬平方公里,總人口280萬,市區面積1354平方公里,人口81萬。現轄海林、寧安、穆棱、綏芬河四個縣級市和林口、東寧兩個縣及四個城區。1898年,根據不平等條約《中俄密約》的規定,沙俄開始在東北修建滿州里——綏芬河中東鐵路。1903年,鐵路竣工。這條鐵路穿過了牡丹江地區,并在今天的牡丹江市文化廣場附近建立了一個火車站。因為車站的南面便是奔流的牡丹江,就是滿語“穆丹烏拉”,意思是彎彎曲曲的江。便將車站命名為牡丹江站。“九·一八”事變后,日軍占領了牡丹江地區,1937年日軍在牡丹江建市,沿用了原來車站的這個地名。
在這座城市里有我們將要游覽的鏡泊湖,它是世界第二、我國最大的火山堰塞湖,是國家級風景名勝區。湖區中景觀多不勝數,其中吊水樓瀑布
風景區是我國三大瀑布風景區之一,這里的火山口原始森林為我們展現的'是:一萬年前的火山噴發,一萬年后的蒼茫林海;在這里您還會看到東北最大的風景名勝區——蓮花湖風景區;這里有世界上少有的,距城市和交通樞紐最近的國家森林公園——牡丹峰;這里還有世界最大的養熊基地來牡丹江只有看不完的美景、只有應接不暇的驚奇。
給大家說了這么多,您應該對牡丹江有一個基本的印象了吧?千萬年來,牡丹江這條寬闊的大江滾滾東流,仿佛一條彎曲的玉帶穿行于崇山峻嶺之間,穿越了滄桑的歷史,孕育了厚重的文化,滋潤著肥沃的黑土,培養了淳樸的人民。在牡丹江做客的日子里,您一定會對這里有更深的了解。不知不覺中我們下榻的酒店已經到了,請大家拿好您的隨身物品跟我下車。
黑龍江導游詞 篇5
女士們先生們:
大家好!
歡迎來到五大連池,中國礦泉水之鄉,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我很榮幸能陪你欣賞這神奇的火山風光,希望我的導游能為你提供優質的服務。現在我向大家介紹一下他的大致情況。
五大連池風景區位于黑龍江省西北部五大連池市,距北安市60公里。周圍有14個火山體和一系列火山礦泉,構成了獨特而典型的火山景觀,因此被稱為“火山博物館”。它是中國著名的火山勝地。
五大連池火山群有14個獨立的火山錐和一系列盾狀火山。火山樁和盾狀火山形成于第四紀,而最近的火山爆發發生在老黑山和火燒山。這次噴發溢出的熔巖四處堵塞石龍江,形成五個火山堰塞湖,最終形成五大連池。
五大連池地區的火山群海拔400-600米,以其特殊的火山錐結構、各種熔巖流特征、磨砂面隧道和冷碳酸礦泉而聞名。五大連池是集生態旅游、休閑度假、醫療保健和科學考察為一體的高內容、多功能、綜合性風景區。
五大連池有兩個主要特點:一是風景奇特。這里有豐富的礦泉水資源,很多地方都有礦泉水涌出。這些礦泉多為水溫較低的冷泉,含有十幾種對人體有益的.元素,統稱為重酸性礦泉水。這種礦泉水可以飲用和沐浴,可以治療胃病、神經衰弱、皮膚病、高血壓等疾病。現在這里已經建了十幾個礦泉療養院。
除了五大堰塞湖,五大連池還有許多古今火山,其中老黑山和火燒山是最年輕的,但它們規模巨大,風景優美。火燒山比老黑山小,植被少。在老黑山和火燒山周圍的熔巖山脈中,那些年噴出的熔巖沿著白河向南流動,形成了一條10公里長的石龍。石龍景觀罕見而壯觀。
五大連池火山群是中國最年輕的火山群,火山地質遺跡最全,分布最集中,保存最完整,景觀最典型。分布在該地區的噴錐世界罕見,被稱為火山地質博物館。
五大連池被譽為中國礦泉水之鄉。其南泉和北泉的碳酸鹽礦泉水不僅是我國最好的礦泉水,也是世界礦泉水的瑰寶,具有重要的醫療和飲用價值。
五大連池火山形成的山川相互輝映,水火兼容的火山景觀更加鮮明。發育良好、保存完好、色彩斑斕、數以千計的噴射錐在世界其他火山地區獨一無二,可謂世界奇觀。
五大連池擁有世界罕見的六大自然環境,形成了世界上最全面的自然理療基地。開發了七個觀光區、八大奇觀和100多個景點。
好了,我們的車差不多到景區了。請帶上你的攝影工具和貴重物品,和我一起下車觀光。我們的車停在同一個地方。請在規定時間內返回。謝謝你。
謝謝大家!
黑龍江導游詞 篇6
各位朋友:
歡迎你們來黑龍江省旅游.黑龍江省氣候特點是四季分明,無論是哪個季節來,您都會享受到各具特色的旅游。茫茫的林海雪原、浩瀚的原始森林、綠茵千里的濕地草原、神秘地大界江、五彩繽紛地秋季“五花山”,會使您領略到黑龍江省風光的自然、粗獷、古樸與綺麗,感受到回歸大自然、融入大自然的崇高境界。
黑龍江省,系由境內最大的合理流黑龍江得名,簡稱“黑”。面積46萬多平方公里,占全國總面積的4。8%,在各省中居第六位。人口3700萬,占全國人口的3.22%。
黑龍江省地域遼闊,土地肥沃,山川縱橫,資源豐富,經濟發達。新中國成立50多年來,黑龍江經歷了曲折發展和振興騰飛的歷史進程。今天,黑龍江省已成為雄踞北疆的國家商品糧基地、機械工業基地、石油化工和煤炭工業基地、木材生產基地。
黑龍江省位于東北邊陲,是我國位置最北、緯度最高、太陽升起最早的省份。最北端在漠河一帶,緯度超過了53°,它是中國最接近北極圈(66°31’)的地方,農歷夏至時和冬至時,在這里可以看到北極圈的.極晝極夜現象,因此被稱為“中國的北極”。東端位置在撫遠縣東烏蘇里江和黑龍江匯流處烏蘇鎮,被稱為“東方第一鎮”,是我國太陽升起最早的地方,因此有中國“東極”之稱。東部隔黑龍江、烏蘇里江與俄羅斯相望。西部與內蒙古毗鄰。南部與吉林省接壤。整個陸地、水面與俄羅斯之間的邊界線全場3045公里,有得天獨厚的邊境貿易和邊境旅游的優勢。
大興安嶺山地,位于大興安嶺地區和內蒙古自治區的大興安嶺,面積8.6萬平方公里,平均海拔1000米-1400米,主要由火山巖組成。由于受古代冰川作用和現代水流侵蝕,因而山體渾圓,東陡西緩。東坡邊緣為階地山麓,西坡成高原狀,皆有森林覆蓋,被稱為“綠色長城”。
小興安嶺山地,它同大興安嶺相毗鄰,東南連接三江平原,東北部緊抵黑龍江邊,面積7.7萬平方公里,平均海拔600米-1000米。山體和緩,呈丘陵臺地狀,盛產紅松,被譽為紅松地故鄉。
南部山地,包括張廣才嶺、老爺嶺和完達山,面積7萬多平方公里,平均海拔600米-1000米。玄武巖地熔巖臺地經流水長期切割,行程顯著地平頂方山,花崗巖地區有無數局部山間盆地,蘊藏著深厚地煤層和近代沖積層。
松嫩平原,位于黑龍江省西部。由松花江,嫩江侵蝕沖積而成。面積13萬多平方公里。地勢平坦,平均海拔150米-200米,內有大片宜耕地、沼澤、湖泊和風沙地,是黑龍江省主要農牧區和濕地旅游區。
三江平原,位于黑龍江省東部。由黑龍江、松花江、烏蘇里江沖積而成,面積7.5萬平方公里。現已大面積墾殖,建有50多個機械化大型國有農場,已成為黑龍江省主要商品糧基地之一和農業旅游、濕地旅游觀光帶。
undefined
黑龍江導游詞 篇7
在哈爾濱世紀之初建筑中,以“新藝術”風格占多數,且大多為辦公建筑、居住建筑、文教建筑及交通建筑。作為當時世界范圍內流行的風格,“新藝術”應用于這類大型建筑,成為沙俄藉以夸耀其實力的工具,然而許多商業、服務業建筑卻以豪華奇特取勝,以繁瑣的裝飾創造熱情的氛圍,南崗秋林公司即是其中的典型作品。
秋林公司是俄商在哈開辦的最早的商行之一。秋林公司原名秋林商行,由俄國巨商伊萬·雅闊列維奇·秋林創辦。早在中東鐵路正式通車之前,即1900年5月秋林即在香坊開辦了分公司;1902年為擴大經營,由香坊遷至秦家崗(即今南崗區)大直街,1904年10月,秋林公司在南崗大直街修建二層樓房;1908年竣工;1910、1915年先后兩次沿建筑兩翼擴建;1927年,第三次擴建成環繞大直街、奮斗路及阿什河街長達173米的大型商場;1978年11月第四次擴建,由二層擴建為四層;1984年11月秋林公司再次進行縱深擴建,在此之后又有二次小規模的擴建,如今秋林公司已成為規模龐大的現代綜合商場。
在今天博物館廣場望去東大直街上已高樓林立,但無論這些現代化建筑色彩多么耀目,體量如何龐大,都無法掩蓋秋林公司儒雅端莊的豐姿——在一片白色墻面,藍色、綠色反射玻璃的包圍之下,秋林公司深沉的暗綠色調同樣宜人且醒目;在一片冷漠的現代建筑圍攻中,秋林公司以其優雅的裝飾、精美的穹頂造型杰然不同。在今天日益破壞的環境中尚且如此,遙想世紀之初,在一片綠蔭之中,秋林公司曾以怎樣的驕人之姿傲視世界呢?
建筑的平面布局比較簡潔。主入口設在大直街與奮斗路的轉角處,兩翼部分各有兩個次要入口。與主入口相對的是主樓梯,樓梯欄桿是充滿“新藝術”曲線的鑄鐵欄桿,生動而活潑。建筑地上部分為營業廳,地下室一部分用作葡萄酒釀造及儲存間,另一部分用作食品儲藏庫。擴建之后,地下建有二層營業廳。與前面介紹的莫斯科商場格局不同,秋林公司是哈爾濱第一座大型的綜合性商場。
建筑立面造型更為精彩,很難說清楚它屬于哪一種風格,但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它是集合多種風格之特點,反映出較強巴洛克特征的折衷主義建筑。站在大直街上觀賞秋林公司,你首先會被其舒展的形體、精美的穹頂所吸引。L形的體量熱情地迎候來自不同方向的賓客,二翼相交于多邊形的轉角,轉角頂部冠以隆起于多邊形鼓座之上的俄式戰盔形穹頂,呈閃耀的銀灰色。鼓座高度與女兒墻平齊,刻畫豐富的線腳,飾以花環狀浮雕裝飾花紋;鼓座之上便是隆起的銀色穹頂。穹頂以松木做內柜架,外飾面以鉛皮壓制成各種圖案,其中穹頂主體為魚鱗狀鉛皮鑲嵌而成底部飾以三個一組的.花葉狀紋飾,精致細膩。穹頂形態優美飽滿,頂部以小半球體作為結束,整個穹頂成為建筑的構圖中心。
與精美的穹頂造型相比,建筑的墻面處理則比較簡潔,帶有古典主義“豎三段”的特征。建筑底層環以突出的挑檐;上面三層做貫通的壁柱,呈明顯的豎向構圖,每二個窄長的矩形窗作為一組,每組之間以略凸的壁柱間隔,壁柱頂端以精致的雙托檐石作為結束,立面產生很強的韻律感,和諧而統一。而每組的兩個窄長窗之間又以小巧的短壁柱式窗間墻間隔,飾以模仿自然界植物主題的淺浮雕,優雅而生動。建筑的墻面處理正是如此簡潔典雅,而其豐富的裝飾則是建筑的檐口、托檐石及女兒墻。
建筑檐口部分裝飾豐富,類似問號形的曲線托檐石,布滿精心雕刻的花葉狀浮雕,每兩個托檐石作為一組,與貫通2~4層的壁柱結合在一起,其裝飾性類似科林斯柱頭;在每組托檐石之間同樣裝飾精美的雕刻,具有強烈的光影效果;精巧的托檐石托起出挑較大的屋檐,整個檐部頗能吸引人的視線,成為表現建筑特征的重要因素。建筑女兒墻處理更為成熟,表現為尺度較小的磚砌墻墩與直線形鐵欄桿結合的形式。在建筑兩個沿街立面的女兒墻的中段,做重點處理。呈對稱形式,中部是三角形山花,額部冠以半圓形,布滿花朵狀裝飾,猶如盛滿鮮花的花籃,中央花籃兩側是飾以花朵狀雕刻的雙柱墩,而二者之間以纖細的花瓶狀欄桿相連。豐富而優美的女兒墻成為建筑的又一精彩樂章。
盡管幾經擴建,秋林公司依然保持了原有風貌,直至今日,人們仍然可以從商場林立的大直街上一眼將它辨認出來,也許它將永遠屹立下去,同時也留給人們一段美好的回憶。
黑龍江導游詞 篇8
扎龍是我國著名的珍貴水禽自然保護區,位于齊齊哈爾市西北30公里的烏裕爾河下游。這里的主要保護對象是丹頂鶴等珍稀野生鳥類,被譽為鳥類和水禽的“天然天堂”。
扎龍自然保護區扎龍湖觀鳥旅游區長8公里,寬9公里,占地1550公頃,包括:
1.在御墅崗,觀鳥者可以在接待處聽取情況,觀看關于扎龍自然保護區和鶴類的視頻電影,看鶴類建筑,俯瞰鶴類等水鳥棲息繁衍的濕地景觀,參觀展覽館和鶴類馴養繁殖場;
2.龍堡子(扎龍南湖)、大堡子(扎龍北湖)、西溝子(天然河道)、扎龍魚塘。觀鳥者可以觀察到許多野鵝、野鴨、巖鴨、海鷗和其他游動的鳥以及棲息在近水草地上的.小型涉禽;
3.九個房間和一大片田野是蘆葦沼澤景觀。觀鳥者可以看到蒼鷺、朱鷺的筑巢區,鶴、鸛等涉禽,沼澤猛禽;
4.在涂克崗可以看到大量的農田居民區鳥類;
5.扎龍苗圃及其附近的草甸草原上可以觀察到森林鳥類、草原鳥類、大鴇和蓑羽鶴。在扎龍湖觀鳥旅游區,游客可以觀看保護區和鶴的視頻電影,爬上建筑看濕地景觀,參觀農場,在苗圃和林場觀察森林鳥類和草原野鳥。
扎龍自然保護區以其起重機聞名于世。世界上有15種鶴,這個地區有6種。它們是丹頂鶴、白頭鶴、白枕鶴、蓑羽鶴、白鶴和灰鶴。丹頂鶴,又稱鶴,是非常珍貴的鳥類。該地區有500多只丹頂鶴,約占世界丹頂鶴總數的四分之一。所以,把這個地區稱為丹頂鶴的故鄉,并不為過。除了鶴,還有大天鵝、小天鵝、大白鷺、草鷺、白鸛等等,真可謂野生珍禽王國。
扎龍自然保護區位于長江以南,風景優美。每當春末盛夏,蘆葦青青,水葫蘆、水葫蘆等水生植物漂浮在清澈的水面上。周圍草原綠意盎然,野花芬芳。游客在這個北方國家漫游,享受野生珍稀鳥類的自由旅行,一種真正回歸自然的感覺油然而生。
黑龍江導游詞 篇9
雪鄉其實不是一個正式的稱呼,它的學名叫雙峰林場。位于黑龍江省海林市長汀鎮,是海林林業局下屬的一個林場,從長汀往南走還有100多公里,藏在張廣才嶺深處。我們在地圖上可以找到海林,找到長汀,但找不到雙峰林場。它的地理坐標為東經128.02’———129.01’,北緯44.03’———44.41’,這里山清水秀,景色神奇。生態旅游中的冰雪、森林、水域漂流三大熱點、旅游精粹全部囊括其中,張廣才嶺主脈從西南入境,其境內主峰老禿頂子雄踞群峰之冠,海拔1689.6米,為東北第二高峰,與雄偉壯麗、海拔1672米的平頂山并稱二奇。兩山山頂均終年積雪不化。夏無三日情,冬雪漫林間,年積雪期7個月,積雪最厚處近兩米,雪量堪稱中國之最,并且雪質好、粘度高,皚皚白雪在風力作用下隨物具形,千姿百態,吸引了無數游人、也吸引許多國內外攝影記者和電視劇組來此創作。解放軍"八?一"滑雪場就建在這里。這里也是“紅白松的故鄉,原始紅松母樹林面積297公頃,平均有四百年的樹齡,樹高平均三十米以上,松濤轟鳴,雄渾蒼郁。牡丹江最大的支流—海波河發源于此,奔流不息。夏季進行漂流、露營、原始森林探險、山產品采集,冬季進行滑雪、賞雪、戲雪,觀看專業滑雪隊表演等活動,360宿木屋,品嘗野味,在此亦是一絕。是一處四季皆宜的旅游勝地。在黃河以北,能看見雪并不是什么稀罕的事。但能讓雪與人極為親近,并且悅人以萬千之美的地方,還并不多見。在“中國第一雪鄉”雙峰林場,就讓我不僅親身領略了雪的妙趣,而且深切感受到了與雪為伴、以雪為生的林場人和皚皚白雪之間,那種純粹而真摯的感情。這里每年十月初便開始下雪,積雪隨物具形,千姿百態,形成了一座天然的雪雕城。這里的雪雪質細膩,晶瑩剔透,積雪期長達七個月,雪原最深可達兩米。中國第一雪鄉也因此而得名。中國人民解放軍八。一滑雪隊把雙峰作為冬訓基地已有近五十年的歷史了,世界冠軍于淑梅、王錦芬就是從這里走向世界領獎臺的。車駛進林場,最先看到的就是家家戶戶房頂上突出來的雪檐,像圣誕節時迪斯尼的店鋪,仿佛走進檐下就可以買到彩球、魔力棒等各式各樣圣誕樹的裝飾。雪檐大都一兩米寬,半尺來厚,伸出房檐三四尺還低懸不落,叫人很容易聯想到生日宴會上巨大的奶油蛋糕,讓人饞涎欲滴。最有趣的是,有的'雪檐竟在空中拐了個彎,一直伸到地上,和雪地長在了一起,于是就把房子嚴嚴實實地包起來,成了一個完整的雪屋。
雪鄉的房子多是木格棱式的老房子,一場大雪過后,它們就像是從雪地里剛長出來的一株株矮矮胖胖的“雪蘑菇”,慵懶而立。老房子外面的小院兒,都是用木柵欄圍起來的,線條簡潔卻不規則,如同炭筆畫漫不經心的勾勒。當柵欄的木枝披上了銀色外衣之后,則酷似一根根即將融化的奶油冰棍,和中間的“蛋糕”相映成趣。漫步雪鄉,看著那些“雪蘑菇”、“雪蛋糕”和“奶油冰棍”,仿佛置身于《綠野仙蹤》里北風女神的宮殿,一切的一切,都被雪公主的巧手做成了冰清玉潔的雕塑。稱這里是一座天然的“雪雕城”,真是一點也不過分。在冰天雪地中思緒飄飛,無疑也是一種新奇的體驗。這個美麗的冰雪世界,是怎樣造就的呢?林場的老場長為我們解開了疑團。由于雙峰林場所處的地理位置,使它同時受到海洋性氣候和大陸性季風氣候的雙重影響,加上這里海拔高、坡度大,山區小氣候對它也產生了一定的作用。因此,雙峰林場夏季降雨充沛,冬季則降雪早、雪期長,是我國降雪最大的地區。每年10月初,外面還是仲秋時節,雙峰已經開始下雪,雪下到最大時,地上的積雪可達到2米深,積雪期長達6個月。雙峰的雪,雪質細膩,晶瑩剔透,而且隨物現形,于是才有了我們眼前這些千姿百態的天然雕塑。
我們進山的這條公路,到雙峰林場就是盡頭,本地人在這里謀生顯然有些艱難。雖然獐子、狍子滿山跑,獵戶們也無法忍受這里長久的寂寞。只有那些闖關東的人們,被大興安嶺無盡的寶藏吸引著,扛著油鋸義無反顧地走進這冰天雪地的老林子。所以,現在雙峰林場的職工,大都是外鄉人。每個職工都有屬于自己的一方天地。一到冬天,每個小院兒里都堆著一座小雪山,那是鏟雪開道時堆下來的。老職工說,現在這樣的雪不算大了,早年間,經常是下了一夜大雪,第二天早上家家大門就被封住了,要費好大的勁兒才能推開。林場人家沒有什么家用電器,大雪堆就是天然的“冰箱”,有什么食物需要儲藏,往雪堆里一扔就行了。
從前,雙峰林場的居民收入主要靠木材,如今樹砍光了,經濟來源也隨著減少,出門打工吧,舍不得雪鄉。留下來的職工說,在大山里工人不比農民,還有土地可以種,森林資源一貧乏,整個林業系統都艱難起來。在上世紀80年代那幾個闖進雪鄉的攝影師,成了使雙峰振興的功臣。當時他們拍掉了身上所有的膠卷,意猶未盡地離開這里。次年,他們再進雙峰,身后大批的攝影發燒友一擁而至。隨著一幅幅讓人癡迷的雪鄉圖景在媒體上發表,雙峰的名氣也越來越大,來這里旅游的人數開始成倍增長。每年冬季,有近萬人來到這個偏遠的小山村。雙峰人熱情好客。遇到外地人到此觀光,當地的老百姓會熱情的把客人帶到自己的家中,吃純天然綠色食品、住東北小火炕,乘狗拉爬犁。聞著雪后的山野氣息,那淳樸濃厚的鄉土人情濃得讓你化也化不開。而近期也傳來了一個好消息,海林林業局已宣布雙峰林場正式停止采伐,這對雪鄉森林生態的保護無疑是一個福音。這個季節,中國東北方向是刺骨的天寒地凍。那種冷比北方的冷“結實”,因為常凍到耳朵和手指尖,那種冷又比北方的冷真實,因為帶著只有那片土地才能醞釀出的醇厚鄉情。
黑龍江導游詞 篇10
各位朋友,下面我們要去哈爾濱市太陽島參觀瀏覽
松江公路大橋——公路大橋時赴太陽島地陸路通道,松江公路大橋建于1983年5月10日,建成于1986年8月30日竣工,歷時三年零四個月,大橋呈健字形狀,給人以若大個松花江被一刀剪斷之感,大橋全場1565米,當時全國公路橋之最,這座橋地設計者是一位女士,當時人們說女人總是喜歡剪剪裁裁,所以設計成剪刀形狀,他的確好似園丁手中地剪刀一樣,把松花江秀麗風景修剪得更加迷人。
大家往車窗兩側看,下面就是松花江,大家有沒有聽過松樹不開花就結果得故事呢?現在我給大家講松樹不開花就結果得民間傳說。相傳在黑龍江地區有一條白龍總是興風作浪,造災于民,一只來自關內得一條富有正義感的黑龍決心為民除害,就在當地民眾的大力支持下與白龍災江中展開了生死搏斗。當江水翻白色浪花時表明白龍在上,兩岸的老百姓就扔勢頭砸,當江水變黑時,表明黑龍在上,老百姓就往江里扔饅頭以便補充實力,結果筋疲力盡的白龍被打走了,然后風調雨順,連年豐收,當地百姓為了紀念富有正義感的黑龍,就把那條江命名為黑龍江。
可落荒而逃的白龍還是好比臘月的大蔥——皮干葉枯心不死,它又在別處興風作浪,連續作惡,于是黑龍又沿著另一條江開始追繳,這條江的兩岸長滿了松樹,那是的松樹是開花的,并且是雪白的花。吃一塹,長一智”的白龍聞訊后就騰云駕霧到了高空偵察,不巧黑龍游到那里,那里的江水就變成黑色,所以就暴露了目標,于是白龍就采取了避其鋒芒,擊其惰歸”的戰術,當黑龍疲憊不堪的時候連連出擊打得黑龍防不勝防,只有招架之勢,無還手之力。于是為了掩護黑龍得行為,這條講兩岸得盛開得白皚皚得松樹花就紛紛落在江面上,罩得嚴嚴實實,黑龍有了松樹花得掩蓋,白龍就再也無法掌握黑龍得行蹤,最后黑龍出其不意攻其不備”,取得了決定性得勝利,一敗涂地的白龍一頭扎進了五池在也不敢出來了。從那以后黑龍江地區就年年五谷豐登,國泰民安了。可是松樹卻從此再也不能開花了,為了紀念為正義之戰做出巨大犧牲的松樹花,人們把這條江命名為松花江。
當然這是個美麗的傳說,因為它和我們前面說的滿語松戈里烏拉”是相矛盾的,但這個寄予了古代勞動人民沒好愿望的傳說卻告訴我們一個道理,正義終究會戰勝邪惡。
下面我們就到了太陽島,大家一定聽過鄭緒嵐的《太陽島上》吧!太陽島位于松花江北岸,與市區僅一江之隔,總面積達三十八萬平方公里,很多年以前,這個島嶼盛產鳊花魚,女真族鳊花魚的發音是太宜安”所以這個島就被人稱為太宜安,久傳至今被稱為太陽島。太陽島四面環水,是著名避暑勝地,我們到了太陽島上,主要參觀太陽島公園,在公園里樹木茂密,全島遍植各種樹木100種30多萬珠,樹種有江松,樟子松,落葉松,楊樹,柳樹,榆樹,還有丁香等。整個公園面積是114公頃,園內建有水閣云天,青年之家,水榭,哈爾濱中日友誼園等游樂場所,一幢幢別墅式的建筑隱現在樹叢中富有濃厚的'歐式情調的水閣云天是園中之園,園內有長廊,方閣,荷花湖,太陽湖,太陽山和瀑布,平臺遙望可以觀賞到不同角度的島上風景,冰雪節期間,還在此舉行每年一次阿的國際及國內雪雕比賽。
雪雕也叫雪像,它是以雪為材料調出千姿百態,異彩紛呈的各種不同形狀的藝術形象以供人們觀賞和,他有兩種表現形式,即雕和塑,雪雕則是選用雪和水進行塑造,在零度一下將雪和水攪合后,通過凍結粘合,可以塑造各種形態,創造出不同的藝術形象我國的雪雕藝術活動是六十年代初期發展起來的,1988年1月在太陽島公園組織了首屆群眾雪雕比賽,以后每年舉辦一屆吸引日益眾多的中外游客。
夏天的時候這里湖光山色,特別美,其中中日友誼園,是園中園,全明哈爾濱。新氵舄友誼園,是哈爾濱和日本的新氵舄市建立友好城市十周年之際,在太陽島公園內部投資修建的日式庭園風格的友誼園。在**年9月正式對外開放的,每年接待中外賓客達十五萬左右。
東北虎林園——坐落于松北開發新區內,與太陽島相鄰,林園占地面積96.6萬平方米,現已開放養虎園面積約36萬平方米,園內放養30余只成年猛虎,作為世界上最大地東北虎群放養地,自96年1月份對外開放以來,已經接待40萬中外游客。到了虎園我們會換乘林園內專用地封閉車進行游覽,大家一定要注意安全,不要開車窗,大家可以買食物喂給老虎,老虎每天上午10點喂食,冬天時不容易被發現,因為老虎地皮和草的枯黃色比較接近。到了遠去大家先去博物館參觀,導游去購買票,然后排隊坐車參觀。
黑龍江導游詞 篇11
各位游客們:
你們好
牡丹江市地處黑龍江省東南部,是東北亞大通道上的一座多口岸的區域性國際經貿旅游城,是一塊正在開發的熱土。
牡丹江市地理位置優越。轄區內現有6個縣(市),4個城區,人口271萬,市區人口81.5萬,總面積4.06萬平方公里。東與俄羅斯接壤,邊境線長21公里,與海參崴直線距離248公里,與納霍德卡直線距離331公里,處于哈爾濱經俄羅斯海參崴到日本新潟的國際大通道中段,是黑龍江省東出海參崴,南下圖們的交通樞紐。
轄區內有牡丹江航空港、綏芬河鐵路和公路、東寧公路4個國家一類口岸,貨運能力700萬噸年。開通了至上海、廣州、大連、海參威等10條航線,是東北亞區域經濟合作中的.一個重要的人員流動、物資集散、信息傳遞和交通中心。
牡丹江市資源富庶,風光秀美。廣袤的區域內覆蓋著302萬公頃森林,覆蓋率達68%,生長著20xx多種野生經濟植物;肥沃的黑土地蘊藏著原煤、黃金、大理石等78種礦藏;奔流的江河中蓄積著10萬千瓦的水能資源;有世界聞名的高山堰塞湖-鏡泊湖、中國北方目前最大的人工湖-蓮花湖、火山口地下原始森林、牡丹峰國家森林公園、唐代渤海國遺址等風景名勝古跡30余處。以湖、林、雪、邊為特色的湖泊游、冰雪游、森林游和中俄國際游,每年都吸引著百余萬中外游客,牡丹江市已成為中國北方的重要旅游城市。
黑龍江導游詞 篇12
各位游客們,歡迎諸位來帽兒山參觀游覽,帽兒山位于黑龍江省南部尚志市帽兒山鎮,位于帽兒山火車站北5公里處,距離哈爾濱市84公里,距尚志市尚志鎮45公里。帽兒山位于阿什河上游,屬張廣才嶺西坡,地理坐標:N45°20'~~45°25',E127°30'~127°34',最高海拔805米,面積10平方公里,由侏羅紀中酸性火冊巖構成,是哈爾濱市附近的最高峰。帽兒山坐落在尚志市帽兒山鎮,位于帽兒山火車站北,阿什河上游,屬張廣才嶺西坡,地理坐標:N45°20'~~45°25',E127°30'~127°34',海拔805米,面積10平方公里。由侏羅紀中酸性火冊巖構成,是哈爾濱市附近的最高峰。帽兒山鎮還有一處古跡,叫太和宮。系清同治七年(1868年)建的道教十方叢林道院,有關帝廟、玉皇殿、娘娘廟、神殿和鐘鼓樓。神龜山自然景觀。在進入景區的車行前方右側是神龜山,可以清昕的看到,伸向游人這一邊的是神龜的頭。頭的后面是神龜的脖子。后面連綿的山脈則是龜的身子了。傳說在金朝的時候,天上有個神龜偶然間想到凡間來戲耍一把,于是在日落西山的時候便悄悄地下到凡間來。夜幕降臨了,正當它興致勃勃地欣賞著人間的風景時,猛然間發現在浩月當空的夜色里,一群美麗的少女在阿什河中洗澡。神龜看呆了,它忘了時辰。可正當此時,玉皇大帝差人叫它問話,一時找卻不著它,仔細盤查,才發現它已下到凡間,且正在偷看女孩子洗澡。玉皇大帝得知此事,忙讓諸神抓它回天,可他執意不肯,玉皇大怒,就依當時情狀,貶它永遠留在凡間。幾百年過去了,神龜始終不得返回天庭,而它的脖子也因終日伸張,不過血脈,什么也長不出來,總是光禿禿的。
呂家圍子是帽兒山鎮元寶頂子村的'一個小屯,它坐落在風景秀麗的帽兒山腳下,全屯30多戶農戶,117口人,家家戶戶搞旅游,這里全村每天可接待游人4000多人,戶年均收入2萬多元。每年5---10月份哈爾濱、尚志及周邊市縣的游客約30余萬來到這里。有一幅對聯道出了其中的天機。上聯是:大山、大醬、大火炕、大煎餅、大豆腐;下聯是:小溪、小蔥、小家雞、小笨蛋、小河魚。橫批是:綠色天然。相傳有位挖“棒槌”的老人,在帽兒山南坡的石縫邊聽見此山有聲音。他往石縫內一瞧,看到了一個金馬駒正拉著一個石磨,磨出來的都是金豆子。可石縫太窄,他怎么也進不去,急得團團轉。第二天,他便約了幾個親朋好友上山來看,誰知石縫合上了,他們只好敗興而歸。這件事傳到了一個南方來探寶的人的耳朵里,他有雙慧眼,能看地三尺。他來到山上,隔著石頭往里一看,果然如此,可怎樣才能打開石縫呢?他整天圍著山找啊找啊,什么也沒有發現。但他毫不灰心。一天,他走進山腳下一個種菜老人的庭院里,看見一株大瓠瓜,青枝綠葉,長得十分茂盛,兩個大青瓜掛在架子上。他高興極了,向老人出重金買下,說好不等他回來不能摘瓜。霜降到了,老人怕瓜受凍,把瓜摘下收藏起來。不久探寶人回來一看,連忙叫苦不迭。原來那兩個大瓜就是打開石縫的鑰匙。但他仍不死心,就把兩個大瓜拿到山上石縫處,他先拿起一個,對準石縫敲了三下,瓜被敲碎了,山并沒有開。他又拿起另一個對準石縫敲起來,敲到第二下,石縫動了一下又合上了,瓜又敲碎了。就在這時,轟隆隆一聲巨響,山北面涌出水來,奔流不止。那人一看不好,便逃得無影無蹤。后來,幾個老道聽說帽兒山是鎮東海一角的神山,怕出大亂子,就在山角下修了一座廟,名叫“太和宮”。每天燒香念經,四時不斷,那股水也長流不斷,匯成了阿什河,此地也就成了遠近出名的老道溝。
這里還有許多美麗的景點,我的講解到這里就完了。接下來我們就去游覽這傳說中的帽兒山吧。但愿今天的帽兒山能給您留下難忘的記憶。
黑龍江導游詞 篇13
雪鄉猶如一顆璀秈的明珠,鑲嵌在張廣財嶺的東南坡,由于受山區小氣候的偏愛,這里每年十月瑞雪飄飄,冬季積雪厚度可達2米深,雪質優良,雪量豐富。隆冬季節幾乎日日飛雪迎賓,好一派北國風光。擁著層層疊疊的積雪,百余戶的居民區猶如一座相連的“雪屋”,房舍隨物具形的積雪在風力的.作用下可達1米厚,其狀好似奔馬、臥兔、神龜、巨蘑……千姿百態,仿佛是天上的朵朵白白云飄落,雪鄉從初冬冰花乍放的清晰到早春霧淞涓流的婉約,無時無刻不散發著雪的神韻,因此得名-中國雪鄉。景色秀麗民風淳樸氣候獨特的“中國雪鄉”雙峰景區是大海林風景區的重要組成部分,積雪期長達七個月,積雪深達2米,皚皚白雪在風力的作用下隨物具形,千姿百態,雪鄉的夜景尤為美麗,淳樸的雪鄉人在自家掛起大紅燈籠,潔白如玉的白雪在大紅燈籠的照耀下,宛如天上的朵朵白云飄落人間,幻化無窮。
雪鄉雙峰景區一九九九年建成一個初級滑雪場,長450米,寬50米的滑雪道和50套雪具及拖牽設備。穿上鮮艷的滑雪服,飛馳于崇山峻嶺,林海雪原之間,一定是許多旅游者的夢想,位于雪場下面的雪鄉賓館-小木樓像一顆珍珠點綴于青山白雪之間,是您觀光旅游休息的理想地方。
雪鄉雙峰林場藏于深山,由于取景此地的攝影作品頻頻獲國際大獎,中國雪鄉的名字也越響,這里有北國最高的山峰,最密的林海,最厚的積雪,最潔凈透明的陽光,最淳樸的伐木工人生活。走入中國雪鄉,展現在眼前的雪屋、雪景,不虛此行。
黑龍江導游詞 篇14
清源湖生態景區位于鶴崗市西北部,松花江二級支流大鶴立河中上游,距市區9公里,既有水庫總庫容3300萬立方米,水面面積近4平方公里,是我市“五湖一河十三溝”濱水城市工程之一。
清源湖生態景區于20xx年開始大規模建設,截止到20xx年底,完成了歐式大門及廣場、水文化浮雕墻、五花山平臺改建、五花山甬道、景區道路擴建、電瓶車道鋪裝、環湖路、荷蓮花池、濕地公園、服務中心、標準化水沖式廁所、園林綠化、花海、景區亮化、音響及監控、野魚垂釣湖、壩下農業觀光生態示范區、彩色藝術地坪等工程,累計完成投資5914萬元,景區建設正在推進,十大功能組團已初具規模,整體接待功能顯著提升。
20xx年10月,清源湖生態景區被國家水利部批準為國家級水利風景區,完成了清源湖生態景區服務中心、環湖路、綠化、花海及野魚垂釣湖土方、木平臺、拱橋等工程建設,入口服務區、野趣垂釣區、賞花踏青區、荷蓮觀賞區等10大功能區已全面建成,景區已正式開園。同時,為了加強景區日常管理,成立了智水水利旅游公司,深度開發清源湖景區旅游資源,先后完成了垂釣園、戲水園、環路自行車等項目對外招商,極大地豐富了景區服務功能,前來休閑度假的游人明顯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