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現(xiàn)在位置:范文先生網>演講稿>公眾演講>文學理論課課堂報告講稿:語言的意指關系

    文學理論課課堂報告講稿:語言的意指關系

    時間:2022-08-03 07:45:26 公眾演講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文學理論課課堂報告講稿:語言的意指關系

      語言的意指關系

    文學理論課課堂報告講稿:語言的意指關系

      ——文學理論課課堂報告講稿

      K同學

      我今天課堂報告的主題是:語言的意指關系。主要涉及幾個部分:能指和所指;語言和言語;指稱與所指;意思;涵義。

      一:能指和所指

      能指(signal)和所指(signification)是語言學中一對非常重要的概念,是瑞士語言學家索緒爾在《普通語言學教程》中提出的。

      索緒爾認為“語言符號是一種兩面的心理實體”。符號的兩個要素是概念和音響形象。他說:“人們容易忘記,arbor之所以被稱為符號,是因為它帶有‘樹’的概念,結果讓感覺的觀念包含了整體的觀念。”接著他提出:“我們建議保留用符號這個詞表示整體,用所指和能指分別替代概念和音響形象。”因此,索緒爾提出的術語“能指”即符號的物質外殼——音響形象。“所指”即符號所表達的概念。這里說“概念”,是很有意思的。

      接著是兩個原則:符號的任意性原則和強制性原則。(當然還有其他原則,但是這里我只介紹這兩種)

      能指和所指之間的聯(lián)系一般稱為“理據”(motivation)。符號的任意性原則認為能指和所指之間無理據,而是約定俗成的(conventionality)。這樣一來我們就可以看出,如果符號的任意性原則成立,那么語言的意義就不可能是指稱。

      之前我們說過,索緒爾把語言稱為符號,什么是符號呢?符號有幾個特征:1.符號是有意義的。2.符號是社會的。3.符號是可以計算的。這里說的符號的社會性就是語言的強制性。即語言對該社會中的成員是強制的,沒有一個人可以抵制也沒有一個人可以選擇。索緒爾把這種語言的強制性和法律的合理性進行了對比。

      注意區(qū)分一下所指(signification)和所指對象(referent)這兩個概念。我們說索緒爾認為的所指是語言符號表達的概念。什么是概念呢?柏拉圖在《理想國》中提出了三種床:理念中的或本質的床;具體的床;模仿的床。理念中的床是概念中的存在,通過善的照耀使我們能夠把世間所有可以稱為床的東西都稱為是“床”。這種事物的概念就是所指。因此,所指并不是具體的事物,而是事物的概念。這樣一來,所有的詞都是有概念的,比如“跑,唱,跳,快。”所指對象(referent)是相應的事物的具體形式。因此并不是所有語言都有所指對象:“如今中國國王。”這就是二者的主要區(qū)別。

      同時還要提到的是對“指稱”這個術語的翻譯,主要有refer和denote。現(xiàn)在更多的使用了denote。這主要是因為羅素在<On denoting>一文中說到限定摹狀詞是沒有denoting的,但是從論證來看它又是有所指對象的,因此一般認為denote的概念范圍要更加靈活。

      這就是語言的意指關系的主要內容。羅蘭巴爾特認為在語言學和經濟學中我們都能看到兩種不同事物中的一種等價系統(tǒng):勞動與工資;能指與所指。他進一步說:“要想有記號存在,就應當一方面交換與其不相似的事物(勞動與工資,能指和所指),另一方面又去比較二者之間相似的事物。”前者是意指關系,后者是系統(tǒng)中的值項,兩者結合才構成語義。

      二:語言和言語

      索緒爾區(qū)分的這兩個概念:langue和parole.二者加起來為language.但是對這幾個概念的翻譯有些混亂。主要有以下兩種:

      Language言語活動=langue語言+parole言語。

      Language語言=langue語言結構+parole言語。

      我個人比較傾向于第二種翻譯方法。

      語言結構指語言本身的系統(tǒng)規(guī)律,比如詞匯、語法、語音等。而言語側重的是語句的使用。語言結構是語言中社會性和系統(tǒng)性的部分。言語是個人的和或然的。語言結構是言語的產物,同時又是言語的工具。

      斯特勞森在《論所指》中第一次區(qū)分了語句、語句的講說、語句的使用。而牛津學派的奧斯汀區(qū)分出了言語行動的三個層面:言內行動,言謂行動,言成行動。

      言內行動是運用語言結構來組織語言和說出語言。比如我們需要發(fā)出一個聲音,選擇詞匯、語法。

      言謂行動是一種通過說話來完成的行動。

      言成行動是對聽話人施加的影響。

      比如我說一個句子:“過來。”言內行動是我組織這個句子和發(fā)出聲音,言謂行動是我用這個句子做出命令的動作,言成行動是聽話人走了過來。言內行動包含意義,奧斯汀按照弗雷格的說法,認為是意思和所指。言謂行動有言謂之勢,而言成行動有言后之果。但是實際上奧斯汀的理論和弗雷格的理論是沖突的,因為在某些句子里,句子的所指和言謂之勢是重合的。因而后來科恩對其進行了修正,把意義分成意思和言謂之勢,而把所指給獨立出來。以及塞爾、阿爾斯頓后續(xù)的發(fā)展,把言語行動和語句的用法結合起來,進而來補充維特根斯坦提出的“語義即用法”這個命題的不足。

      但是我們了解到這里即可。

      三:意思

      意思(sense)這個概念是弗雷格提出的,弗雷格認為語言除了有所指對象還有意思,這才是語言的意義。意思被弗雷格稱為“描述的模式”(mode of presentation)。舉個非常簡單的例子:

      1.中國社科大511寢室來自四川涼山的男生。

      2.中國社科大17級中文二班的柯姓男生。

      兩個短語所指相同,但是它們描述所指對象的方式不同,所以它們意思不同。而對意思的靈活把握,就是文學語言的魅力所在。

      四:涵義

      語言的涵義分為內涵(connotation)與外延(denotation)。內涵是一個事物之所以可以被稱為這種事物的原因,是它的特質(attribute)。外延是世界上一切可以稱為這個事物的東西。舉個簡單的例子:黑天鵝,白天鵝都是天鵝,就算再出現(xiàn)一只紅天鵝我們也會認為那是天鵝,斷了腿的天鵝也是天鵝。這是內涵在起作用,內涵決定外延。

      參考書目:

      胡明揚.(2007), 西方語言學名著選讀,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Barbara Abbott,(2009), Referenc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John Stuart Mill,(1843), A System of Logic. 徐烈炯, 語義學.

      Frege,(1892), On sense and reference.

      羅蘭·巴爾特,(1964),李幼蒸譯, 符號學原理,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F. de Saussure, Roy Harris譯, Course in General Linguistics, 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文學理論課課堂報告講稿:語言的意指關系】相關文章:

    音樂與文學關系管窺08-15

    音樂與文學的關系作文07-26

    語言與文學08-16

    《語言與文學》08-16

    語言知識與語言技能之間的關系08-17

    《語言與文學》 設計08-16

    《語言與文學》 示例08-16

    語文 -《語言與文學》08-16

    課堂教學與自主學習的關系08-16

    漢語言文學實習報告09-10

    国产福利萌白酱精品tv一区_日韩亚洲中字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亚洲欧洲高清无码在线_全黄无码免费一级毛片
    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亚洲图片另类在线日韩 | 视频一区二四三区四区 | 真实国产乱子伦精品免费视频 | 色色国产亚洲欧美 | 亚洲综合在线一区 | 亚洲欧美五码中文字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