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他們改變了我們的生活演講稿
他們改變了我們的生活演講稿
演講者:蔣豪展
大家好,我是蔣豪展。我打算和大家分享一個沉重的話題,他們改變了我們的生活。
在北京,或者說每一個大城市,都生活著這樣的一群人。他們操著天南海北的口音,他們的肩膀上,是孩子的學費,父母的醫藥費,他們扛著一個編織袋,離開了生長于斯的家鄉,背負著家鄉親人的期盼,懷揣著自己的夢想與中國夢相交織的、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來到了像北京這樣的大城市。
這些人沒有較高的學歷,所從事的一般都是工人、保潔員、服務員、小商販之類看似并不光鮮的行業。但正是這些行業,構成了我們在大城市生活的最基層的每一個零部件。我們的樓需要工人來蓋,我們需要快遞員來送快遞和外賣、十一的同學們還曾習慣于到北門外吃飯……他們是名副其實的城市建設者,改變了我們的生活。市民對他們的尊重越來越多了,然而在這個冬天,這一層尊重,好像嘩的一下不見了。
他們住的的確是違章建筑,但這和占用公共綠地加蓋的別墅有著本質的區別。他們是迫于生計,不得不恨不得幾十個人,擠在相對廉價的偷工減料的狹窄的違章建筑里,這是他們的弱勢地位決定的,他們自己也并不愿意。所以當一場面積并不十分巨大的火災吞噬了密密麻麻十九條生命的時候,我感到痛心。除了巨大的傷亡數字,更是他們一磚一瓦建設的北京,在這個寒冷的冬日,這場事故之后,給他們的出租房外,貼上了各式各樣甚至根本沒有落款的告示。在這個寒冷的冬日,他們不得不搬到坐地漲價的賓館,裝點行囊籌劃著下一步到哪里謀生。他們拖家帶口,揮一揮手。在這個寒冷的冬日,在大興、在通州、在昌平,在北京一萬六千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到處都在上演著同樣的景象。
每一個區域內的中心,都不僅僅是城里人的城市,它們面向的是整個區域。所以,人民日報早在2010年就提出:“每個公民,不論是生在大都市還是偏遠山村,不論是博士還是初中畢業,都擁有平等自由的遷徙權和居住權,都可以來北京尋求發展。何況,所謂的‘低端’并不代表‘低素質’,他們中的絕大多數勤勞、自立,對城市充滿敬畏,懷揣著向上的夢想”。
北京需要不斷發展,低矮的平房與高樓大廈、軍綠色大衣滿臉土氣的民工與光鮮亮麗的白領的確格格不入。破舊、未經申報的違建房屋的確是公共安全最大的隱患。但問題在于,難道城市的發展、安全、市容市貌一定要以他們為代價嗎?要意識到,對有隱患的房屋展開大排查,目的是進行改造升級,讓里面的人住的放心,周圍的人看著安心,而不是讓他們居無定所。或者說另一方面,可以先完善救助站和救助制度,主辦或者動員一些社會性慈善機構,同時再建設一批不是違建的高質量廉租群租房。當然更好的話,如果能夠平衡區域發展,讓他們能夠在家門口謀生,自然就不會出現外地人都削尖腦袋奔城里的現象。最重要的是,在我們制定和執行政策的時候,是不是應該考慮它對每個人,尤其是那些沒有什么發言空間但又很普遍的弱勢群體的影響。當然了,政府也有很多困境。但不管是政府,還是我們,還是所有人,我堅信,愿望是共同的,就是北京的明天會更好。
我們的國家我們的政府我們每一個人如何對待貧困人口,這是一個巨大的課題。他們是最被牽掛的人,他們是小康路上一個都不能掉隊的人,口號喊出來了,政策也是好的,是不是執行時稍微思考一下工作態度和方法,就像前幾天蔡奇書記強調的“一定要體現人文關懷,政府要主動幫助務工人員”。我希望,當指示的暖和勁兒過去了,當輿論的風向轉頭了,這句話也會被長期落實。我相信,建設國際一流的和諧宜居之都,他們也應是參與者、建設者、獲益者。
他們曾經改變了我們的生活,我們如今又要去改變他們的生活。然而這兩種改變的形式和結果卻引人深思。包容、厚德是北京精神的核心,在這個寒冷的冬日,不管你是誰,不管為了什么,給他們一些溫暖吧。
謝謝大家!
【他們改變了我們的生活演講稿】相關文章:
我們,變了作文06-04
我們班的他們作文03-31
我們,變了作文10篇06-04
我們,你們,他們作文(通用26篇)11-12
改變了我的生活作文08-21
孩子在他們的生活環境里學習08-16
他們的作文08-24
他們的作文08-12
理念變了 面孔變了08-17
他們還愛我作文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