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在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實踐中體現先進性
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和區黨委六屆七次全委會提出的“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二十字”目標,體現了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四位一體的發展布局,勾畫出了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美好前景和實現途徑。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關鍵在農村各級黨組織,關鍵在有一支帶頭富、領民富的農村黨員隊伍。每個農村黨員都要充分認識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大意義,進一步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自覺按照“二十字”目標要求,充分發揮先鋒模范作用,在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偉大實踐中體現先進性,作出新貢獻。做“生產發展”的模范,為振興農村經濟作出新貢獻生產發展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物質基礎。農村黨員做“生產發展”的模范,就要找準在振興農村經濟中的位置,聚精會神搞生產,一心一意謀發展,既要保證農村經濟有較快的增長速度,更要注重增長的質量和效益,從而為盡快改變農村后進面貌、促進家鄉經濟的發展作出新的貢獻。
調整產業結構要先試一步。當前,農牧民雖有調整產業結構的愿望,但苦于自身科技文化素質不高,身邊又缺乏好的引路人,還是習慣于“吃一點,賣一點,自家貯存一點”自給自足的生產經營方式,對調整產業結構不夠積極主動。這就需要農村黨員干部敢為人先,干給群眾看,帶著群眾干,帶頭學習掌握農牧業實用科技知識,大膽地試,大膽地闖,以自己的率先垂范和調整產業結構的成功經驗來帶動群眾,從而促進農村產業結構的調整。發展多種經營要先干一步。當前,仍還有一部分農牧民除了種田放牧就不會掙錢,迫切需要農村黨員干部發揮自己的一技之長,帶頭發展多種經營,哪樣有專長就發展哪樣,帶頭成為專業戶,促進農村畜牧養殖業、蔬菜種植業、苗木花圃業、水產養殖業、林木生產業的發展,從而帶動“一村一品”專業村的形成,加快農村經濟的發展。
跑市場、搞加工要先走一步。為了幫助農牧民解除農副產品銷售難、賣不出好價錢的后顧之憂,農村中迫切需要一批走村串戶、推進農副產品市場化的經紀人隊伍。農村黨員要積極開動腦筋,“洗腳”進城,帶頭跑市場,成為農牧民連接通向市場的橋梁,幫助農牧民把產品轉化為效益,使群眾能夠安心發展農牧業生產,從而提高農牧民發展生產的積極性,發展訂單農牧業,為推進農牧業產業化作貢獻。有門路、市場、技術的農村黨員要帶頭發展農副產品加工企業,拉長產業鏈,這樣既能促進農副產品的就地轉化、增值,又能吸納當地群眾就地打工,有事干,有錢賺。做“生活寬裕”的模范,在幫助群眾共同致富上作出新貢獻生活寬裕,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具體體現。千方百計增加農牧民收入,促進農牧民持續增收,是確保農牧民生活寬裕的著力點。農村黨員做“生活寬裕”的模范,就必須既要帶頭致富,更要帶領群眾共同致富。事實表明,農村黨員干部自身致富素質較弱,帶頭致富、帶領民富的示范作用不明顯,是農牧民收入增長乏力不容忽視的原因。增強本領,努力提高帶頭致富的能力。要富“口袋”,必先富“腦袋”。發家致富,除了要腳踏實地地干外,還要學習科學文化知識,以適應科學種田、放牧和發展多種經營的需要。種地、放牧也大有學問。同一塊地、同一塊草場,采用不采用優良品種,實行不實行科學種植方法,產量和品質就不大一樣。同時,還要學習市場經濟知識,從傳統的小農經濟觀念中擺脫出來,樹立市場經濟觀念,了解市場行情,提高市場競爭力。牢記宗旨,真心誠意地幫助群眾共同致富。先富起來的農村黨員,應該主動為沒有脫貧的群眾籌集資金,聯系化肥和種子,提供致富信息,進行科技指導,吸收貧困戶參加自己的經營活動或者介紹到有關企業工作。那些還沒有完全富裕起來的農村黨員,也應該盡自己所能,自覺地為群眾辦好事、辦實事,在帶領群眾實現共同富裕的過程中,盡到心、出到力。要通過充分發揮幫帶、輻射作用,努力走出一條先富幫后富,共幫困難戶,共同走上致富路的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共同發展的新路子。為民解憂,解決群眾所急所難。農村黨員要了解民情、反映民意,同群眾打成一片,通過拉家常、問冷暖,了解群眾的所思所想、所期所盼、所憂所難。要關心群眾疾苦,為群眾多辦好事、實事,切實為群眾解決生活生產中的實際困難,尤其是要更多地關心和幫助農村社會中的弱勢群體和困難群眾,為他們排憂解難。要經常到群眾的家里走一走,看一看,對他們在生活生產中遇到的各種困難和問題,要千方百計幫助解決,切實讓群眾感受到黨的關心和社會的溫暖。做“鄉風文明”的模范,為凈化村風民風作出新貢獻鄉風文明,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精神支柱。經過20多年的改革發展,農村精神文明建設有了很大的發展。但也應當看到,目前封建迷信、賭博、不講衛生等不健康文化與不良習慣,在廣大農村還有相當的市場,這是與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要求格格不入的。農村黨員做“鄉風文明”的模范,就要崇尚文明、崇尚科學,推動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做精神文明建設的推動者。當前,不少地方的農牧民群眾參與精神文明建設的積極性
不高,主要是因為缺乏適宜農牧民開展的、讓農牧民喜聞樂見的有效載體。農村黨員要積極發掘和創造精神文明建設的有效形式,做精神文明建設的推動者。只要精神文明建設活動做到了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就能充分調動農牧民群眾參與精神文明建設的積極性。做文明風尚的倡導者。農村黨員要帶頭弘揚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在農村倡導文明的生活方式和社會風尚。要帶頭樹立學習的風氣,用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武裝頭腦,堅定理想信念,保持思想上的先進;要帶頭樹立尊重科學的風氣,堅決反對封建迷信,遠離邪教;要帶頭樹立明禮誠信的風氣,繼承和發揚我國傳統文化的精髓,培養誠實守信的道德操守;要帶頭樹立勤儉節約的風氣,發揮艱苦奮斗的優良傳統,力戒奢侈浪費;要倡導健康文明的娛樂風氣,堅決反對和抵制賭博等不良習氣。做尊師重教的促進者。每個農村黨員都應該關心教育事業,盡自己的最大努力,為孩子、為老師、為學校辦點好事、實事,讓每個適齡兒童都能接受義務教育,讓每位老師都能安心和熱愛自己的工作,讓每所學校都有較好的設施和環境。富裕地區要多為學校配置現代教學設備,貧困地區也要積極想辦法,不斷改善辦學條件,對學校的危房要限期改造。“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窮不能窮教育”,要把發展教育事業的任務落到實處。做社會矛盾的化解者。當前,農村社會矛盾日益增多,民事糾份不斷,群體性事件時有發生,對農村的和諧穩定構成了很大的威脅。農村黨員要提高做群眾工作的能力,努力化解農村社會的各種矛盾。對于身邊群眾中出現的帶有苗頭性、傾向性的問題,要及時把握、準確判斷,提早做好應對準備。對在群眾中出現的矛盾和問題,能夠擔負起“司法員”和“調解員”的角色,及時主動做好工作,把問題解決在萌芽狀態。當遇到矛盾激化而出現突發事件時,要敢于挺身而出,善于果斷地化解矛盾,防止事態擴大,將問題解決在基層。做“村容整潔”的模范,為實現農村環境優美作出新貢獻村容整潔,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環境氛圍。近年來,我區農村發生了歷史性的深刻變化,經濟社會各項事業快速發展,呈現出生機勃勃、欣欣向榮的可喜景象。但不少農村地區村居環境差、公共設施少,嚴重影響了農村的形象。實現村容整潔,樹立嶄新形象,創造良好環境,是“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具體體現,是農村經濟發展的客觀要求,也是廣大農牧民的呼聲。農村黨員做“村容整潔”的模范,就要立志為改善家鄉的村容村貌、促進農村環境的優美整潔作貢獻。帶頭按照鄉村建設規劃要求建房。“小康不小康,關鍵看住房。”現在我區農村不少地方,群眾建房搞得比較好,或沿著河道,或沿著道路,或按居民新村規劃,房子建得比較整齊。但也有相當一部分村莊,建房規劃的不好,或過去就沒有規劃,“年年建新房,不見新村莊。”遵照自治區有關要求,按照鄉村建設規劃建房,不僅能促進村容整齊,而且能節約出大量的土地,其意義不言而喻。黨員干部一定要帶頭搞好鄉村建設規劃,按規劃要求建房,還要動員群眾、說服群眾服從規劃。有條件的村,在群眾自愿的前提下,要盡可能做到統一選址、統一規劃、統一建設、統一安置、統一管理,促進村莊的整齊。帶頭興辦農村社會公益事業。要想富,先修路。路不通,物難流,運不出,進不來,怎么致富?近年來,各級政府加大了對農村道路改造的資金投入力度,農村道路建設有了很大改觀,但是還有一些村鎮的路況不盡如人意。這就要求農村黨員干部為興辦社會公益事業出力、出錢,組織群眾加大農村道路改造力度,把路修到農牧民家門口,便利農牧民出行。要加大農村改水力度,讓農牧民吃上衛生清潔的自來水,促進農牧民身體健康,意氣風發奔小康。帶頭搞好鄉村環境整治工作。動員和引導農牧民清潔家園、清潔水源、清潔田園,徹底改變農村“污水靠蒸發,垃圾靠風刮,露天廁所隨處見,草堆、糞堆沿路堆”臟亂差現象。力爭在村內無暴露垃圾、無亂搭亂建、無亂停亂放、無亂丟亂扔、無亂貼亂畫、無亂設攤點、無水面漂浮物,促進農村環境的優美整潔。帶頭綠化村莊,綠化田園,努力展現水清、岸綠、景美的農村自然風貌。做“管理民主”的模范,為構建和諧農村作出新貢獻管理民主,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體制保障。農村黨員特別是基層干部要做“管理民主”的模范,就要堅持黨的群眾路線,在完善黨內民主的前提下,充分尊重群眾的民主權利,維護群眾的知情權、參與權、選擇權、監督權。發揚民主順暢民心。讓人民當家作主,是我們黨不懈奮斗的目標之一。每個農村黨員都必須充分尊重群眾意愿,讓群眾作主管理與自己密切相關的事務,減少農村人民內部矛盾,盡可能帶動和促進其他方面矛盾的解決。發揚民主,最關鍵的是強化基層民主政治建設,推進村級民主選舉,讓農民自己選擇自己信得過的領頭人。要通過堅持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把那些思想好、作風好、有本領、真心實意為群眾辦事的人選進村委會班子。正確決策激勵民心。凡涉及群眾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項和群眾普遍關心的問題,必須經過集體研究、村民討論同意后再實施。對群眾提出的疑問要給予解釋和答復,對大多數群眾不贊成的堅決予以糾正。進一步完善“一事一議”制度,搞好村務公開、政務公開和財務公開,逐步建立農牧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教育、自我監督的機制,教育引導農牧民依法行使民主權利。清正廉潔贏得民心。一是要穩住自己的心。要牢記自己手中的權力是村民給的,群眾選我們當村干部,就是要我們為群眾服務,絕不能用自己手中的權力,為自己、為親友謀取私利。只有堅持群眾利益至上,真心誠意為群眾辦事,才能贏得群眾的信賴和支持。二是要管住自己的嘴。摒棄“吃喝是小事”的錯誤觀念,管住自己的嘴,最大限度地杜絕公費吃喝、鋪張浪費。三是要管住自己的手。面對錢財,要能夠管得住自己的手腳,擋得住誘惑,經得起考驗,集體的錢物一分一厘都不能拿,不該沾的光一點也不能沾,公道辦事,光明磊落,勤勤懇懇做事,清清白白做人。
【在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實踐中體現先進性】相關文章:
在作風建設中體現黨員的先進性08-17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典型經驗材料08-17
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工作總結08-24
縣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調研報告08-24
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工作自查情況08-23
鄉鎮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交流材料08-17
真抓實干,扎實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08-17
關于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幾點建議和思考08-17
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環境保護研究08-19
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環境保護研究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