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現在位置:范文先生網>演講稿>領導講話>鄉鎮農村>引導農村民營企業參與新農村建設的對策與思考

    引導農村民營企業參與新農村建設的對策與思考

    時間:2022-08-16 01:31:46 鄉鎮農村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引導農村民營企業參與新農村建設的對策與思考


            引導農村民營企業參與寧波新農村建設的對策和思考
    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作出了“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要決策,這是科學發展觀在農業領域的全面實踐,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環節,也是我國現代化進程中的重大歷史任務。新農村建設是一個系統工程,涉及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的各個方面,需要包括農村民營企業在內的社會各種力量的廣泛參與。在全國工商聯學習五中全會精神座談會上,全國政協副主席、全國工商聯主席黃孟復要求廣大民營企業積極投身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幫助國家千方百計增加農民收入。一、農村民營企業是新農村建設的重要力量
    寧波民營經濟是寧波經濟發展的主力軍、改革開放的排頭兵、勞動就業的主渠道和對外形象的代表者。寧波民營企業的相當一部分根植于農村、發跡于農村、發展于農村,與農村、農業和廣大農民群眾存在著難以割舍的緊密聯系,對農村的“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起著重要的推動作用,是建設新農村的一支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1、農村民營經濟是農村經濟的主體。民營經濟是寧波經濟的主體,占全市經濟總量的70以上,這一數字在縣域、鎮域經濟中所占比例會更高。以奉化市裘村鎮為例,全鎮現有工業企業180家,全部為民營企業;全鎮財政收入的八成來源于民營企業。可以說,哪里農村民營經濟發展得好,哪里農村經濟就發展得好,哪里建設新農村就有更堅實的物質基礎。
    2、農村民營企業是解決農村富余勞動力的主渠道。浙江省是“七山一水二分田”的省份,農村耕地少(裘村鎮裘一村人均耕地只有0.5畝),面臨著大量農村富余勞動力的轉移安置問題。寧波市第十次黨代會提出,用5年時間實現50萬農村人口轉移到城鎮,50萬農村勞動力轉崗轉業的目標,寧波農村的民營企業將是一條重要的安置渠道。農村民營企業普遍是勞動密集型企業,各工種技術含量不高,務工門檻較低;同時,由于鄉土觀念,農民企業家希望招收本地工人,農民群眾也希望“離土不離鄉”到當地的民營企業就業,由此吸納了大量富余勞動力就業,是維護農村社會穩定的重要力量。在奉化市裘村鎮5000多名職工中,超過2/3是本地農民。
    3、農村民營企業是實現農民增收的重要途徑。“三農”問題的核心是農民問題,農民問題的核心是增收問題。在農業生產條件好的地區,農業龍頭企業是發展現代農業、轉變農業增長方式的主導力量,通過“龍頭”帶動廣大農戶進入產業化經營,合理確定種養結構和規模,實現農民收入的持續穩定增長。寧波192家市級農業龍頭企業發揮了巨大的輻射帶動作用。對于農業生產條件較差的地區,在當地企業的務工收入成為其重要的收入來源。由于受自然條件的限制,裘村鎮裘一村種(養)植業難成規模,經濟效益較差,務農凈收入每年在3—5000元不等,而一般女工在當地襯衫廠的年收入則在1萬元以上。“靠不上山,靠不上海,靠不上田,關鍵靠廠”,是許多地區農民增收的真實寫照。
    4、農村民營企業是農村社會事業的建設者。農村民營企業的創辦者絕大多數為本地農民,奉化市裘村鎮商會80余家會員企業的經營者都為本地人。企業的發展壯大離不開當地政府的積極扶持,離不開父老鄉親的親勤勞動,離不開生于斯長于斯的這片土地,“發展企業、造福桑梓”是許多農民企業家創業的內在動力和鄉土鄉情的自然流露。他們扶貧幫困、關愛老幼,修路鋪橋、熱心公益,農村民營企業的捐贈和上級財政撥款、村集體經濟收入一起成為部分農村地區社會事業建設的三大資金來源。奉化市尚田鎮商會18位企業家在不到兩年的時間內,向社會捐獻愛心款達170萬元。
    5、農村民營企業是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的生力軍。從本鄉本土成長起來的農民企業家,不僅是農村物質文明建設的帶頭人,同時也是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的生力軍。他們依靠敏銳的市場意識、先進的經營理念、吃苦耐勞的奮斗精神,成為農村中的“先富群體”。他們的創業經歷是一種典型的示范、無聲的激勵,影響和帶動當地農民群眾加快解放思想、更新觀念,增強市場意識和競爭意識,提高勤勞致富的本領,所謂“富了一人,帶動一方”。他們積極投資建設文體設施,資助教育醫療事業,改善村容村貌等,豐富了農村的精神文化生活,是文明村鎮建設的重要推動力量。
    6、農民企業家是農村基層組織建設的重要參與者。曾慶紅同志曾多次強調,農村各級黨組織要堅持把黨員培養成致富能手,把致富能手培養成黨員,把黨員致富能手培養成村干部。據浙江省民政廳做的一項研究顯示,在全省421個民主選舉出來的村支書中有65是農村企業家。這些“先富群體”經歷多年的商海搏擊,具有較一般農民更強的組織管理、協調能力和經濟實力,與當地黨委、政府和社會各界有著緊密的聯系,在發展村級經濟、帶領群眾共同致富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受到當地農民的信任和支持。奉化市尚田鎮商會的17位企業會長受鎮黨委、政府聘請,擔任17個經濟薄弱村的“經濟顧問”,他們積極為所聯


            村辦實事、解難題,理清發展思路,協助村兩委會工作,為加強農村基層組織建設、構建和諧農村發揮了重要作用。
    二、農村民營企業發展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
    農村民營企業除民營經濟發展主要面臨的體制性、政策性障礙和生產要素瓶頸制約以外,由于其發展背景、成長歷程和所處環境的不同,具有區別于城市民營企業的突出困難和問題。
    一是企業規模普遍較小,缺乏核心競爭力。農村的民營企業多由集體企業承包改制或家庭手工作坊發展而來,起點較低;部分農民企業家存有“小富即安”的思想,企業發展步伐不快;企業家隊伍中初、高中學歷居多,40歲以上中年人居多,欠缺現代市場經濟條件下發展企業的新思路、新方法。同時,先成長起來的大中型企業為謀求更大的發展空間,逐步把企業遷往城市或工業園區。企業貼牌生產多、自主品牌少,勞動密集型產品多、高科技產品少,產品的附加值不高,抵御市場風險的能力相對較弱。
    二是企業的生產經營有待規范。大部分農村民營企業沒有按照現代企業制度的要求,建立規范的法人治理結構;家族化管理模式雖在一定時期促進了企業的發展,但難以適應繼續做大做強的內在要求。重生產經管理、重發展經規范的現象仍不同程度地存在:一是企業內部的規章制度不健全,用工制度不夠規范,企業文化建設有待加強,員工對企業的認同感較低,難以吸引優秀人才落戶。二是個別企業缺乏依法經營、誠實守信的經營理念,不正當競爭時有發生,在“用工荒”地區集中表現為互相“挖角”、“拆臺”。
    三是企業“用工荒”嚴重。除了土地、資金、能源等民營企業普遍面臨的發展瓶頸外,農村民營企業的“用工荒”現象尤為突出,成為部分地區制約企業發展的“第一難題”。一方面,農村企業多為勞動密集型企業,主要以紡織服裝、機械制造等為主,用工量很大;另一方面,老一輩的農村熟練工人逐漸“退居二線”、頤養天年,而新一代的農村青年更多地“跳出農門”,接受高等教育或進城務工,形成工人供求“剪刀差”。同時,由于法規不完善、缺乏制約機制等多種因素,從外地招收的工人穩定性相對較差,雖解得了“一時之需”,但難成“長久之計”。如奉化市一鄉鎮商會年初從西南某地引進70名工人,到年底只有10人仍在原單位工作,流失嚴重。
    三、引導農村民營企業參與新農村建設的對策建議
    1、企業層面。要加大技改投入、提升產業層次,增加產品附加值、培育核心競爭力,切實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實現“二次創業”。要規范產權制度,轉變家族化管理模式,組建正規的有限責任公司或股份公司,創造推進企業長期穩定發展的體制動力。建立健全有效的激勵和約束機制,支持黨工團建設,加大企業文化建設力度,積極營造全國工商聯、全國總工會所倡導的“企業家關愛員工,員工熱愛企業”的“雙愛”氛圍,構建和諧穩定的勞資關系。人才是企業發展之本,要建立培養人、吸引人、用好人的用人機制,吸引更多的優秀人才落戶農村民營企業,為農村民營經濟發展提供強大的智力支持。
    2、政府層面。首先,要創造良好的政策環境。要按照“以工促農,以城帶鄉”的要求,通過政策引導城市的優秀人才,優勢的資金、項目和服務進入農村,支持新農村建設,促進農村民營經濟發展。要認真落實各地各部門制定的鼓勵、支持和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維護農村民營企業的合法權益,真正使政策發揮作用、企業得到實惠。要從政策上引導、稅收上優惠、資金上支持農村民營企業落實科學發展觀,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實現更快更好地發展;鼓勵參與當地的基礎設施和公用事業建設,彌補農村建設資金不足的問題。
    其次,要提供優質的服務,通過推動企業發展為新農村建設奠定堅實的物質基礎。要通過土地集約化利用、“政府招工”等形式,著力解決制約企業發展的土地、資金、勞動力等生產要素瓶頸;探索建立由政府牽頭、企業參與、服務農村民企的專業貸款擔保機構,緩解農村民營企業融資難的問題。要大力實施“企業家素質提升工程”,實行政府買單、高校實施、企業受益,提高農民企業家隊伍的整體素質,為企業發展不斷注入新的動力。
    最后,要加強和改進農村民營企業的黨工團建設,發揮黨群組織思想政治工作的獨特優勢,構建和諧企業,為新農村建設提供有力支持。規模以上企業原則上應完善黨工團組織,中小企業可通過組建“聯合黨支部”、“聯合工會”、“商會 支部”等形式,擴大企業黨工團的覆蓋面。依托鄉鎮商會,把分散在企業中的零星黨員組織起來,建立商會黨支部(即“商會 支部”),是加強非公企業黨建工作的有益嘗試,在實踐中取得了良好效果。切實抓好農村民營企業中黨員業主、黨員職工的先進性教育,發揮企業黨員在發展農村民營經濟、推進新農村建設中的先鋒模范作用。
    3、商會層面。工商聯(商會)是黨委、政府聯系非公有制經濟人士的橋梁和紐帶,政府管理非公有制經濟的助手,在促進農村民營經濟發展中具有獨特的優勢和作用。一是耐心細致地做好農民企業家的思想政治工作,引領好企業的發展方向,“團結、幫助、引導、教育”他們爭做“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優秀建設者”;引導農民企業家“致富思源,富而思進”,轉變觀念、加快發展,自覺地把企業的自身發展和國家社會的發展緊密結合起來。全國工商聯農業產業商會將在明年開展“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功勛榜”活動,表彰一批在新農村建設中作出突出貢獻的民營企業家。二是積極引導農村民營企業投身光彩事業,致富思源、回報桑梓,扶危濟困、熱心公益,為新農村建設提供財力、物力支持。三是加快鄉鎮商會的組建步伐,寧波市工商聯提出在2008年使全市鄉鎮(街道)商會組建率達到80,經濟發達地區應確保100建立,使更多的農村民營企業享受到商會提供的服務,感受到商會“娘家”的溫暖。四是適時組建農業商會。農業龍頭企業是推動農業產業化經營的重要力量,由工商聯(商會)牽頭組建以農業龍頭企業為主體的行業商會,對于加強行業自律和服務,促進農業產業協調、健康發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十六屆五中全會閉幕不久,全國工商聯就建立了農業產業商會,起到了示范和帶頭作用。五是加強商會服務。商會是民間性組織,聯系廣泛、機制較活,可以和政府部門、中介機構、科研院所等聯手,共同為農村民營企業提供融資、信息、維權、培訓、市場開拓等質優面廣的服務,幫助企業做大做強。工商聯(商會)網絡齊全、會員眾多、涉及不同行業,可以通過商會平臺,加強城市民營企業和農村民營企業,工業、服務業和農業產業的合作與交流,實現優勢互補、促進共贏。
    2008年12月

    【引導農村民營企業參與新農村建設的對策與思考】相關文章:

    全面推進新農村建設的思考08-24

    發揮婦聯組織作用積極參與新農村建設08-17

    關于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幾點建議和思考08-17

    新農村建設標語12-17

    新農村建設的調研報告08-24

    新農村建設情況報告04-25

    扎實穩步推進新農村建設08-18

    新農村建設的情況匯報08-24

    新農村社區建設工作總結08-24

    新農村建設的工作總結08-24

    国产福利萌白酱精品tv一区_日韩亚洲中字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亚洲欧洲高清无码在线_全黄无码免费一级毛片
    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丝袜美腿亚洲一区二区 | 色妞AV永久一区二区国产AV开 | 日本亚洲成高清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精品怡红院 | 在线观看免费的成年影片 | 亚洲天堂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