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應著力打造新農民
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提出了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大歷史任務,并提出了“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具體建設要求,這是惠及億萬農村人口的一項偉大工程。“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中國未來五年科學發展的首要方略,如何在建設新農村工作上起好步、開好局,對于加快農村全面小康和現代化建設步伐具有重大的歷史意義。筆者認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應當著力建設一支新型的農民隊伍。 1、著眼長遠辦好基礎教育。鞏固和普及農村九年制義務教育,發展職業教育,辦好學前教育和特殊教育,開展多樣化的成人教育和繼續教育。加強農村教育基礎設施建設,進一步改善農村辦學條件。實施農村中小學危房改造工程,加快發展農村現代遠程教育。強化政府對農村義務教育的保障責任,確保對農村義務教育的投入。認真落實農村貧困家庭學生“兩免一補”政策,全面實行教育收費公示制。
2、結合實際加強農民技能培訓。針對農村勞動力的技能需求,積極開展技術培訓,著力提高農民科技素質。積極整合培訓資源,完善培訓條件,集中力量建設一批培訓基地。繼續實施“陽光工程”,加大對農民工的培訓力度,著力培養一批技能型人才。
3、合理有序引導農村勞動力轉移。要富裕農民,必須減少農民。要積極引導和支持農民向大中城市轉移,向小城鎮轉移,向非農產業轉移。加強農村勞動力轉移資源信息體系建設,及時、準確公布勞動力市場供求信息,引導農村勞動力合理有序轉移。加強勞務協作,形成勞務接收地、中介組織、勞務輸出地之間互通信息、密切協作的工作機制,提高農村勞動力轉移的組織化程度。精心打造勞務品牌,逐步繁榮和壯大勞務經濟。
4、切實加強農村精神文明建設。認真貫徹落實《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實施農村居民道德建設工程,大力倡導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團結友善、勤儉自強、敬業奉獻的基本道德規范。切實抓好農村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基地建設。積極在農村開展普及科學思想、科學知識活動,反對邪教,破除封建迷信,移風易俗,樹立良好社會風尚。廣泛開展農村文化活動,不斷豐富農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深入開展“文明村”、“文明戶”創建活動,提高農村居民的文明素質。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應著力打造新農民】相關文章: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典型經驗材料08-17
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工作自查情況08-23
縣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調研報告08-24
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工作總結08-24
鄉鎮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交流材料08-17
真抓實干,扎實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08-17
關于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幾點建議和思考08-17
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環境保護研究08-19
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環境保護研究08-19
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上半年總結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