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重視發揮農村流動黨員作用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外出務工、經商、創業的農村流動黨員是農村黨員隊伍中的能人群體,是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最有生機的重要力量。各級黨組織必須重視發揮農村流動黨員的作用,引導他們投身新農村建設,推進新農村建設。 一、農村流動黨員群體具有鮮明的先進性特征,是新農村建設的重要力量
農村流動黨員,與留在農村的黨員相比,年齡相對較輕、文化相對較高、觀念相對較新、素質相對較強,具有鮮明的先進性特征。
形成了先進的思想理念。有比較強的創業意識。農村流動黨員外出,大多是為了尋求更多的發展機會,爭取更大的發展空間,內心里蘊含著強烈的創業欲望。在外出務工、經商、辦企業的過程中,他們通過艱苦創業,有相當一部分成為白領工人、私營業主和企業家,不僅改善了自身的生產生活條件,感受到了創業的成就感,也激發了創業的激情。有比較強的開放意識。農村流動黨員從信息相對閉塞、經濟相對落后的農村來到信息高度匯集、經濟高度發達的城市,親身感受了發達地區的發展變化,接受了市場經濟的洗禮,培養了開放的思想觀念。有比較強的文明意識。農村流動黨員走向城市后,受城市生活方式的浸染,克服了農村生活中留下的陋習,剔除了陳舊落后的思想意識,培養了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觀念。
培養了先進的能力素質。發展力增強。農村流動黨員通過艱苦創業,積累了一定的資本,掌握了一定的技能,了解了一定的信息,自我發展的能力進一步增強,有相當一部分黨員經過幾年的務工、經商經歷,開始了二次創業。適應力增強。一部分流動黨員在流動中豐富了閱歷,開闊了眼界,增長了才干,經受了市場經濟的考驗,領教了優勝劣汰的生存法則,掌握了駕馭市場和參與競爭的本領,適應社會、適應時代、適應市場的能力進一步增強。創新力增強。一部分流動黨員堅持在學習中工作,在工作中學習,對市場信息的捕捉能力、對發展機會的把握能力、對適用技術的消化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具備了較強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
發揮了先進的實踐作用。農民致富的帶頭人。農村流動黨員通過從事農產品流通、帶領群眾外出務工、帶動群眾進行創業等形式,促進了農村經濟的發展,成為農民致富的帶頭人。我市形成的鼎城焊工、石門計算機應用、桃源泥瓦工、西湖電子電器、安鄉縫紉等地方勞務品牌,大多都是由黨員帶動形成的。鄉風文明的倡導者。農村流動黨員和農民把城市里養成的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形成的先進的思想觀念帶回農村,為鄉風民俗注入了現代文明氣息。我們近年通過調查發現,有外出務工黨員和農民的家庭,打牌賭博、練功買碼(練習FLG、買地下六合彩)的現象明顯減少,家庭糾紛、鄰里糾紛明顯減少。農村發展的推動者。農村流動黨員外出務工、經商、創業,促進了資金、物資、信息的流通,為新農村建設提供了強大的支撐。
二、農村流動黨員教育管理滯后,客觀上影響了先進性作用的發揮
由于農村流動黨員長期處于流動之中,現行的黨員教育管理制度適應不了在流動中管理黨員的要求,致使一部分流動黨員長期游離于黨組織之外,少數黨員意識淡化,責任意識退化,對家鄉建設關注不夠、參與不多,對基層黨組織的工作不關心、不支持,對群眾的利益不重視、不維護,參與農村建設的積極性沒有得到充分發揮。
組織管理缺位。一方面,管理主體模糊化。由于沒有明確統一的流動黨員管理主體,農村流動黨員流出后,流出地黨組織由于人力、精力、能力等諸多方面的限制,主動接轉組織關系少、主動與流動黨員交流少,主動對流動黨員教育少,有的甚至不聞不問。流入地黨組織缺乏對流動黨員銜接、管理、教育的積極性,相當一部分流動黨員管理處于“真空”狀態。另一方面,考核評議形式化。流出地黨組織由于無法全面掌握農村流動黨員在流入地的思想、能力、作風表現情況,根本無法對流動黨員進行考核、評議。同時,由于農村流動黨員流動的不確定性,往往一個黨員在一年之內要流動到幾個地方,而且持續的時間不確定,單靠一個流入地黨組織也難以對黨員進行全面、客觀、公正的考核評議,導致流動黨員考核評議走過場,有的甚至長年沒有進行考核評議。
教育培養缺失。忽視了黨員的民主訴求。農村流動黨員長期在外,渴望了解家鄉經濟社會發展的情況,參與家鄉經濟社會發展的決策,但相當一部分農村基層黨組織很少向流動黨員通報家鄉發展的情況,聽取他們對家鄉發展的建議,客觀上造成他們對家鄉經濟社會發展的漠視,對基層黨組織的疏遠。忽視了黨員的政治追求。農村流動黨員長年在外,但他們仍希望實現自己的政治理想和人生價值,仍希望有機會為黨工作、為民服務,但多數基層黨組織沒有把流動黨員列入村組干部培養計劃,使他們實現政治抱負缺乏應有的平臺。忽視了黨員的學習需求。在黨員培訓上,各農村基層黨組織大多片面強調流動黨員按照組織規定的內容和要求學習,沒有針對黨員思想、作風、能力上存在的問題開展針對性的學習,學習內容與黨員需求脫節,影響
了學習實效和黨員學習熱情。
激勵引導缺乏。幫扶機制缺乏。流動黨員外出后,其家庭在生產、生活上存在著一定的困難,但由于缺乏強有力的幫扶機制,農村基層黨組織難以解決他們的困難,使他們感到“辦證交費有人管,酸甜苦辣無人問”,對組織的歸屬感、信賴感淡化。價值評價體系缺乏。有的流動黨員流出后,在流入地經濟社會發展中做出了較大的成績,但由于流出地黨組織知之甚少,流入地黨組織不便評價,難以得到黨組織的承認。有的黨員形容說,在家鄉黨組織眼里,他們是“棄兒”,在流入地黨組織眼里,他們是“隨子”。發揮作用渠道缺乏。相當一部分有能力的流動黨員由于缺乏黨組織的有力引導,在為黨工作、為民服務上,處于一種自發、分散、乏力的狀態。
三、從激活內力入手,組織引導農村流動黨員在新農村建設中發揮積極作用
引導農村流動黨員參加新農村建設,發揮先進性作用,必須著眼于激發流動黨員內力,把參加新農村建設內化為黨員的自覺行動。
1、加強教育管理,提高能力素質。一方面,要加強流動黨員的管理,增強組織觀念。全國一盤棋,建立《流動黨員活動證》制度,執行“以流入地黨組織為主,流入地和流出地黨組織共同負責”的原則,共同加強農村流動黨員的教育、管理、監督,使流動黨員無論身在何處,都處在黨組織的教育、管理、監督之下,不斷提高流動黨員的組織觀念和黨員意識。另一方面,改進黨員培訓方式,提高黨員培訓效果。適應農村流動黨員培訓需求個性化的特征,實行以需定訓。黨員需要更新什么知識,就培訓什么知識,需要掌握什么技能,就培訓什么技能,黨員想選什么課程,就安排什么課程,增強培訓的針對性和實效性。適應農村流動黨員居住就業地點分散的特征,積極探索就近參訓模式。流動黨員往往戶籍地、居住地、就業地不一致,在參加培訓時,經常造成戶籍地培訓參加不了,就業地培訓參加不便,居住地培訓參加不進的局面。因此必須探索流動黨員就地參加培訓的模式,建立黨員培訓證制度,讓黨員持證參加培訓,黨員無論流動到哪里工作,無論居住在哪里,都可以就近參加黨組織培訓。適應農村流動黨員自由支配時間不確定的特征,推廣遠程教育。對農村流動黨員的培訓必須有利于黨員生計,不能因為接受培訓而影響流動黨員的工作和生活。要充分利用遠程教育手段,在農村流動黨員較多的地方設立遠程教育終端接收站點,讓農村流動黨員自由選擇培訓時間,主動參加學習培訓。
2、注重激勵引導,激發參與熱情。一是加大新農村建設的宣傳力度。在某種意義上說,新農村建設是面向農村黨員的一場大的主題實踐活動,要通過各種渠道,宣傳新農村建設的重大意義,使農村流動黨員認識到參與新農村建設是一個提高自我、完善自我、解放自我、實現自我的過程,激發新農村建設的主人翁意識。二是尊重農村流動黨員新農村建設的主體地位。農民是新農村建設的主體,農村流動黨員作為農民的一份子,也是建設主體的一部分。要暢通流動黨員參與新農村建設決策的渠道,制定新農村建設規劃,要充分聽取流動黨員的意見和建議;建設新農村的進展情況,要及時向流動黨員進行通報;建設新農村工作,要爭取流動黨員支持。三是關心愛護農村流動黨員。流出地黨組織要建立幫扶農村流動黨員工作制度,把關心愛護流動黨員、幫助流動黨員解決困難,作為基層黨組織的重要職責,明確專人加強與流動黨員的聯系,了解流動黨員的思想和生活情況,讓流動黨員感受黨組織的溫曖,做到“人走千里不斷線,組織時刻在心中”。流入地黨組織要給予流入黨員與本地黨員的平等待遇,打破身份、地域界限,把流入黨員納入本地黨員一起教育、考核、評比、表彰,并將考核情況及時通報流出地黨組織,以使黨員感到不管在哪里做出了貢獻,都能得到黨組織的認可,從而增強保持先進性、發揮作用的自覺性,積極投身新農村建設。四是建立流動黨員帶職流動制度。要暢通在職農村黨員干部去留渠道,在鼓勵人才志愿回鄉任職的同時,也應在履行法定任免程序、保證工作銜接、財務手續清白的前提下,允許在職黨員村干部在外繼續擔任村干部,履行領導群眾建設新農村的責任。
3、明確黨員責任,強化評議考核。農村流動黨員不管流動到哪里,都是黨的一員,都應該履行黨員義務,完成黨的工作。一方面,要明確農村流動黨員責任。要結合農村流動黨員的特點,明確流動黨員在流動中參與、支持新農村建設的責任。在帶頭學習上,要明確流動黨員帶領群眾學習就業技能,提高創業能力的責任;在帶頭就業創業上,要明確流動黨員向群眾提供務工信息、幫助就業的責任,帶頭守法經營、誠信創業的責任;在回報家鄉上,要明確流動黨員通過提供資金、信息、技術等方式,支援家鄉建設的責任;在帶頭服從管理上,要明確流動黨員帶頭接受流入地、流出地的雙重管理,主動履行義務的責任。另一方面,要強化農村流動黨員評議考核。要把農村流動黨員參與、支持新農村建設的情況,作為民主評議流動黨員的重要內容,作為對流動黨員進行獎勵、處置的重要依據。
4、豐富實踐舞臺,創新活動載體。一是引導農村流動黨員回鄉任職。要高度重視在農村流動黨員中培養村干部的工作,注重把帶頭致富能力強、帶領群眾致富能力強的農村流動黨員回引到村任村組干部,使農村流動黨員成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帶頭人。二是要設立農村流動黨員實踐崗位。要根據農村流動黨員特長,設立幫助就業崗、守法經營崗、招商引資崗等實踐崗位,引導流動黨員選擇適合自身的實踐崗位,開展適宜的主題實踐活動,投身新農村建設。三是建立農村流動黨員創業平臺。要借鑒創辦留學歸國人員創業園的經驗,制定各種優惠措施,創造各種便利條件,積極引導創業有成的農村流動黨員返鄉創業,推進新農村建設。
【重視發揮農村流動黨員作用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相關文章:
真抓實干,扎實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08-17
發揮婦聯組織作用積極參與新農村建設08-17
扎實穩步推進新農村建設08-18
全面推進新農村建設的思考08-24
縣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工作情況匯報材料08-24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典型經驗材料08-17
在經濟建設中發揮農村黨員先進性作用的思考08-17
大力發展沼氣,推進新農村建設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