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現在位置:范文先生網>演講稿>領導講話>鄉鎮農村>抓住基礎強化監督推動農村資產和財務管理工作再上新臺階

    抓住基礎強化監督推動農村資產和財務管理工作再上新臺階

    時間:2022-08-16 01:18:41 鄉鎮農村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抓住基礎強化監督推動農村資產和財務管理工作再上新臺階


            抓住基礎強化監督推動農村資產和財務管理工作再上新臺階
    一、抓基礎建設,推進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財務公開工作
    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財務公開是農村集體財務管理工作的重點,同時也是村務公開的重點和核心。當前,財務公開工作面臨新的機遇。1998年,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下發了《關于在農村普遍實行村務公開和民主管理制度的通知》,要求在全國農村普遍實行以財務公開為重點的村務公和民主管理制度。2004年,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又下發了《關于健全和完善村務公開和民主管理制度的意見》,要求繼續把財務公開作為村務公開的重點和核心。這個文件的起草研究修改是經過中央政治局常委會和中央政治局會議討論決定的,充分體現了黨中央、國務院對以財務公開為重點的村務公開和民主管理工作的高度重視。
    多年來,各級農村經營管理部門在財務公開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為財務公開工作的開展打下了堅實的工作基礎。1997年,農業部、監察部聯合下發了《村集體經濟組織財務公開暫行規定》,對村集體經濟組織財務公開的原則、財務公開的內容、財務公開的程序和方法、財務公開工作的指導和監督等做出了具體規定。1998、1999年,農業部先后兩次召開農村財務公開經驗交流會,交流了各地經驗,提出了財務公開規范化的目標并明確了具體的衡量標準。2002年,農業部、國務院糾風辦聯合組織村級財務公開大檢查,推動了工作的深入開展。各地按照中央和農業部的要求,做了大量艱苦細致的工作,普遍建立了財務公開制度,規范化的比例也逐步提高,工作正在穩步推動。
    在新的一年里,我們要以中央高度重視農村民主建設為契機,在財務公開方面重點抓好以下幾方面工作:一要進一步完善和建立公開制度。對尚未進行財務公開的地區,要加大工作力度,督促其實行財務公開;對已經實行財務公開的地方,要建立健全制度,提高公開質量,實行全面公開;對財務管理基礎較好的地方,要積極推進工作的經常化、制度化、規范化建設。二要進一步豐富和拓展公開內容。要根據形勢的發展、農村的實際情況和農民群眾的要求,進一步豐富和擴展公開的內容,逐步實現農村有關經濟事務的全方位公開。三要進一步規范和創新公開形式。要堅持實際、實用、實效的原則,在便于群眾觀看的地方設立固定的財務公開欄,作為財務公開的基本形式,同時可以通過廣播、電視、明白卡等形式進行輔助公開。要設立群眾意見箱或意見反饋欄,聽取群眾意見。結合農村會計電算化進行財務公開是群眾普遍歡迎的形式,要創造條件積極推行。四要進一步加強工作檢查和監督。要經常聽取民主理財小組和農民群眾對財務公開的意見,加強監督和檢查。對于財務混亂、不公開或假公開、群眾反映財務問題較多的村集體經濟組織,要幫助其搞好財務清理整頓工作,解決存在的問題,務必讓群眾滿意。
    二、抓制度建設,建立健全規范的農村財務管理機制
    制度建設和人員管理是農村集體財務管理工作的基礎,同時也是做好財務公開工作的關鍵。財務制度和會計制度是村集體經濟組織最基本的制度,是其進行財務管理和會計核算的基本依據。近幾年,隨著農村稅費改革的逐步深化,村集體經濟組織的會計核算內容發生了重大變化,需要對現行的財務會計制度進行修訂。2002年,回良玉副總理明確要求,要“根據農村稅費改革后出現的新情況,抓緊修訂完善現行村集體經濟組織財務管理制度,提高財務公開的質量”。按照中央的要求,我們與財政部聯合對現行村集體經濟組織會計制度進行了修訂,修訂后的會計制度制度已于今年1月1日開始在全國實施。今年,我們將繼續與財政部聯合,對現行村集體經濟組織財務制度進行調研、修訂,爭取早日發布實施。
    農村財會人員是村集體經濟組織各項財務會計制度的執行者,財會人員素質的高低,直接影響著農村集體財務管理工作的質量。2002年,回良玉副總理明確指出,“培養一支高素質的農村財會人員隊伍是搞好財務公開的關鍵。要爭取用三到五年的時間,對農村財會人員和民主理財小組人員進行一次輪訓,以全面提高農村財務公開工作的水平”。中辦發l7號文件也明確要求,“要加大培訓力度,加強對新任村組干部、農村財會人員、民主理財小組成員和村民代表的培訓,提高他們的政策水平和依法辦事能力。”修訂后的村集體經濟組織會計制度印發后,我們及時組織編寫了新制度的培訓教材,在廣西自治區北海市組織了第一期新制度培訓班。今年,我們將繼續組織3—5期培訓班,對各省的師資人員和全國農村集體財務管理規范化試點村的會計人員進行培訓。同時,在《農村財務會計》雜志上對新的會計制度進行系統講解,年底還將組織學習新會計制度知識競賽活動。在新會計制度實施后,通過努力做到全國一本規范的新會計制度培訓教材,一個規范的農村財務管理操作規程,一部規范的農村財務管理建設標準,一套規范的農村財務管理操作系統軟件,經過三、五年努力建立起全國村級經濟會計核算數據庫。

    抓住基礎強化監督推動農村資產和財務管理工作再上新臺階


            R>三、抓監督建設,強化農村集體經濟專項審計力度
    農村集體經濟審計是農村集體財務管理和財務公開工作質量的保障,是保護農民群眾和集體經濟組織利益的有效手段。中央文件明確規定,“縣、鄉兩級農村集體資產和財務管理指導部門,要切實組織好對農村集體財務的審計監督工作。”各級農村經營管理部門要認真履行農村集體經濟審計職責,搞好專項審計。結合財務公開,對公開中群眾反映突出的問題,組織專項審計;結合農民集體土地補償費管理使用情況專項檢查,貫徹好《農業部關于加強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征地補償費監督管理指導工作的意見》,組織農村土地征用補償及分配專項審計;結合農村稅費改革試點工作,組織村范圍內的“一事一議”籌資籌勞審計。針對2008年全國18個省、直轄市、自治區進行村民委員會換屆選舉工作,組織好換屆村干部離任經濟責任專項審計工作。在開展專項審計同時,根據農村稅費改革的需要,要積極拓展國家對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和農民轉移支付、補貼的監督,研究審計內容和方式;針對農村財務電算化的推廣和應用,研究農村審計電算化的標準、方法,建立健全農村集體經濟審計監督機制。
    四、抓示范建設,推進農村集體財務管理規范化
    開展農村集體財務管理規范化建設試點示范活動是加強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財務管理的一項重要舉。2004年,農業部制定了農村集體財務管理規范化建設試點工作方案,明確了5個方面的試點內容,并在各省(區、市)推薦上報的基礎上,確定150個村作為首批全國農村集體財務管理規范化試點村。一年來,在各級農村經營管理部門的指導下,各試點村按照工作方案的要求,認真組織試點工作,發揮了積極的示范作用。我們將對試點村組織考察論證,確定不同財務管理模式下規范化的具體內容、流程規范和考核辦法。在總結試點村經驗的基礎上,形成《村集體經濟組織財務管理規范》,在制度建設、流程規范、民主管理、審計監督、培訓上崗和電算化應用等方面提出明確要求。今后要有計劃、有步驟地推廣《村集體經濟組織財務管理規范》,使之成為農村經營管理系統財務管理的技術標準。
    五、抓創新建設,推動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產權制度改革
    農村集體資產是集體經濟組織成員的共同勞動成果和共有財產,加強農村集體資產的監督管理,保護集體資產的安全完整,就是保護農民群眾和集體經濟組織的經濟利益,就是促進農民增加收入。中辦發l7號文件明確要求,要“制定和完善集體資產監管辦法,防止集體資產流失,確保村集體資產保值、增值。”今年,我們將啟動農村集體資產監管辦法的調研工作,結合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產權制度改革,研究探索新形勢下農村集體資產監督管理問題。組織好集體資產的清產核資,明確集體資產的歸屬,科學評估確認資產價值,建立資產臺賬,如實登記和反映集體經濟組織賬內外資產的數量、價值及其變動惰況。集體土地、廠房、設施、設備等發生產權轉移時,必須經農村集體資產管理部門或具有評估資質的單位按照程序科學評估;集體的土地、企業、設施、設備出租時,出租方案必須經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大會或成員代表大會討論通過;集體建設項目、購置大型或大批設備,必須公開招標;集體經濟已實行股份制或股份合作制改革的村,要按照相應規定進行民主決策和民主監督。
    近年來,在“村改居”和推進城鎮化過程中,由于農村集體資產產權不清,主體不明,侵占、平調、挪用集體資產的現象時有發生,嚴重侵犯了農民群眾和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利益。針對這些問題,一些地方把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的理念和制度設計引入農村集體資產的產權管理,對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產權制度進行了改革探索,通過把集體資產股份化的形式量化到農民群眾,加強了農村集體資產管理,保護了農民群眾和集體經濟組織的經濟利益。要在系統研究的基礎上,進一步總結各地的成功經驗,提出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改制為股份制或股份合作制經濟組織的指導意見,推進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制度創新,增強服務功能,建立起農村集體資產監管機制。版權所有
    農村集體資產和財務管理方面五個工作機制,其內容是相互聯系,相互促進。搞不好財務公開工作,就沒有財務管理的規范化,更談不上財務管理的標準化;沒有財務管理和會計核算基礎,就無從談集體資產的管理和資產的保值增值。沒有農村財務的規范化管理就談不上土地補償費的專戶管理制度的建立;沒有農村經濟活動的會計核算就沒有鄉村債務的監控,也沒有對國家補貼和轉移支付的監管。各級農村集體資產和財務管理人員要增強工作能力建設,通過抓工作機制帶動體系建設,通過抓工作規范形成項目支持,通過項目支持增強工作手段提高工作質量和水平。具體在農村集體資產和財務管理方面,我們要通過抓農村財務基礎來建立農村集體資產管理和審計監督體系,通過抓制度建設和示范項目實施來提高資產財務管理的工作手段,通過將具體的日常工作納入國家的宏觀政策體系中來提高工作水平。總之,農村集體財務管理和監督直接關系農民的切身利益,關系農村改革、發展和穩定的大局,關系農村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進程,各級農村集體資產和財務管理人員要上下協同互動,樹立全國一盤棋思想,認真履行職責,創造性地開展工作,推動農村集體資產管理和財務監督向經常化、規范化、制度化發展。

    【抓住基礎強化監督推動農村資產和財務管理工作再上新臺階】相關文章:

    與時俱進銳意創新努力使xx支行各項工作再上新臺階——xx同志述職報告08-17

    農村集體資產交易方案08-24

    市工會資產審計監督實施細則08-23

    資產管理工作體會08-24

    農村基礎教育調研報告06-18

    資產管理工作計劃06-06

    資產管理工作個人總結05-10

    資產管理工作總結04-01

    資產管理工作計劃02-01

    服務新農村,推動村鎮建設檔案新發展08-18

    国产福利萌白酱精品tv一区_日韩亚洲中字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亚洲欧洲高清无码在线_全黄无码免费一级毛片
    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亚洲日韩精品一区 | 亚洲中文字幕 久久久 | 色婷婷精品青草 | 亚洲视频高清在线人 | 亚洲v国产v天堂a | 日韩精品系列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