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論我國企業發展綠色物流的意義和對策
論我國企業發展綠色物流的意義和對策
摘要:基于物流對環境造成的破壞,我國企業發展綠色物流既是企業應對競爭、開拓市場的需要,也是實現可持續發展戰略的需要。我國企業發展綠色物流就要從綠色運輸、綠色包裝、綠色供應鏈管理、綠色流通加工和發展第三方物流五個方面采取相應的對策。
關鍵詞:綠色物流;我國企業;
面對國內飛速度發展的物流行業,迫切要求規范行業,綠色物流應運而生.
一、綠色物流概念的提出
現代物流的飛速發展為社會經濟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但同時也帶來了一系列的社會問題,如運輸車輛的燃油消耗所造成的空氣污染,包裝所帶來的廢棄物污染,運輸和流通加工所帶來的噪音污染、資源浪費、城市交通堵塞等。基于物流對環境造成的破壞,綠色物流概念應運而生。所謂綠色物流是指在物流過程中抑制物流對環境造成損害的同時,實現物流環境的凈化,使物流資源得到最充分的利用。其目標是將環境管理導入物流業的各個系統,加強物流業中保管、運輸、包裝、裝卸搬運、流通加工等各個作業環節的環境管理和監督,有效遏止物流發展造成的污染和能源浪費。具體說來,綠色物流的目標不同于一般的物流活動。一般的物流活動主要是為了實現物流企業的贏利、滿足顧客需求、擴大市場占有率等,這些目標最終均是為了實現某一主體的經濟利益。而綠色物流除追求上述經濟利益目標之外,還追求節約資源、保護環境這一既具經濟屬性又有社會屬性的目標。
二、我國企業發展綠色物流的意義
.1.企業應對競爭的需要在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提倡大生產大市場大消費并建立與之相適應的現代物流的同時,創建我國的現代綠色物流,提倡高效節能、綠色環保,不僅是必要的,也是迫切的。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一些傳統的關稅和非關稅壁壘逐漸淡化,綠色壁壘逐漸興起。尤其是我國加入wto后,物流行業在經過合理過渡期后,2005年1月1日起已取消大部分外國股權限制,外國物流企業進入我國市場,勢必給國內物流企業帶來巨大沖擊。我國企業加緊發展綠色物流,是應對未來挑戰和在競爭中占得先機的重要機遇。
2.企業開拓市場的需要目前,我國企業經營者和消費者對物流綠色經營消費理念非常淡薄。經營者展現給我們的是綠色產品、綠色標志、綠色營銷和綠色服務,消費者追求的是綠色消費、綠色享用和綠色保障,而其中的綠色通道———物流環節,卻未能引起人們足夠的重視。因此在發展物流的同時,要盡快提高認識,更新思想,把綠色物流作為世界全方位綠色革命的重要組成部分。企業可以通過自身的綠色形象來達到市場開拓的目的。誰在這方面做得好,誰就能贏得顧客,誰就能把握市場先機。
3.實現可持續發展戰略的需要可持續發展戰略是指社會經濟發展必須同自然環境及社會環境相聯系,使經濟建設與資源、環境相協調,以保證社會實現良性循環。目前我國的經濟社會發展面臨著環境污染等社會問題。首先,我國的城市大氣環境污染相當嚴重,據73個城市的調查,超過限額的城市已占70左右;其次,目前我國水資源匱乏及水污染問題日趨嚴重,全國有300多個城市缺水,每年因供水不足影響工業產值1200億元以上;再次,我國城市道路噪聲14年來居高不下,全國有47的城市區域受到噪聲的污染;復次,垃圾污染已成為當今社會的重要問題,據有關部門統計,我國城市每年的生活垃圾產量在1億噸以上。環境污染問題非常嚴重并已引起政府和全社會的關注和重視,企業作為環境污染的主要制造者,必須在環保方面承擔起社會責任。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實施,就是要求企業在生產經營活動中承擔社會責任,將物流活動同自然環境、社會環境的發展協調起來,使物流活動有利于環境的良性循環。
三、我國企業發展綠色物流的對策
1.實施綠色供應鏈管理實施綠色供應鏈管理是解決我國環境與發展問題的有效手段。實行綠色供應鏈管理,有利于企業減少或消除環境污染,給企業帶來良好的聲譽和綠色的品牌形象。綠色供應鏈管理采用全新的生態設計,既可節約能源和原材料,最大限度地提高資源利用率,降低成本,又可減少環境治理費用,如排污費、廢棄物處理成本等。企業應樹立綠色供應鏈管理的觀念,并將其作為企業文化滲透到企業的各個環節。
2.開展綠色運輸(1)采取多式聯運方式。多式聯運是指吸取鐵路、汽車、船舶、飛機等基本運輸方式的長處,把它們有機地結合起來,實行多環節、多區段、多運輸工具相互銜接進行商品運輸的一種方式。這種運輸方式以集裝箱作為聯結各種工具的通用媒介,起到促進復合直達運輸的作用。為此,要求裝載工具及包裝尺寸都要做到標準化。全程采用集裝箱等包裝形式,既可以減少包裝支出,降低運輸過程中的貨損、貨差,提高貨運質量,還可以實現一票到底,節省人力、物力和財力,同時可以最大限度地發揮現有設備的作用,選擇最佳的運輸路線組織合理化運輸。
(2)開展共同配送。共同配送是指為提高物流效率,在對某一地區的用戶進行配送時,由多個配送企業聯合在一起進行的配送。它是在配送中心的統一計劃、統一調度下展開的,主要有兩種運作形式:一是由一個配送企業對多家用戶進行配送。即由一個配送企業綜合某一地區內多個用戶的要求,統籌安排配送時間、次數、路線和貨物數量,全面進行配送。二是僅在送貨環節上將多家用戶待運送的貨物混載于同一輛車上,然后按照用戶的要求分別將貨物運送到各個接貨點,或者運送到多家用戶聯合設立的配送貨物接收點上。這種配送有利于節省運力,提高運輸車輛的貨物滿載率。因此,共同配送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人員、物資、資金、時間等資源的利用效率,取得最大化的經濟效益,同時,可以去除多余的交錯運輸,并取得緩解交通、保護環境等社會效益。
3.采用綠色包裝綠色包裝就是符合環保要求的包裝。它要求商品包裝無害于生態平衡,無害于人類健康。具體而言,綠色包裝泛指包裝用料節省資源,盡量減少包裝廢棄物,用后利于回收再利用和再生成為其他有用之材,填埋時少占地而易于降解。實現綠色包裝的途徑如下:(1)充分利用可回收容器。我國是發展中大國,雖然人均資源不足,但是廢棄物利用率卻很低,例如紙的回收率僅為15。為解決這一問題,在物流包裝中應廣泛采用可回收容器,可回收容器一直是物流系統的一部分。大多數可再利用的包裝品為鋼或塑料包裝等,不過有一種趨勢是,對于許多小物品及零件,也使用可回收保障材料運輸于各廠之間以及倉庫到零售商店之間。可回收包裝的使用越來越普遍,它們有一個共同點:均有一個完整的標記系統以控制容器的流傳。(2)包裝模數化。確定包裝基礎尺寸的標準,即包裝模數化。包裝模數標準確定以后,各種進入流通領域的產品便需要按模數規定的尺寸包裝。模數化包裝利于小包裝的集合,利用集裝箱及托盤裝箱、裝盤。包裝模數如能和倉庫設施、運輸設施尺寸模數統一化,也利于運輸和保管,從而實現物流系統的合理化。(3)包裝大型化和集裝化。這種途徑有利于物流系統在裝卸、搬遷、保管、運輸等過程的機械化,加快這些環節的作業速度,有利于減少單位包裝,節約包裝材料和包裝費用,有利于保護貨體。(4)開發新的包裝材料和包裝器具。包裝的發展趨勢是包裝物的高功能化,即用較少的材料實現多種包裝功能。從我國的出口包裝上看,存在的問題是材質差、襯墊不良、運輸捆扎不合理、外觀不清潔以及衛生標準不過關等。面對國際市場上的綠色包裝要求,必須大力推進包裝科技的開發。
4.大力發展第三方物流第三方物流是由供方與需方以外的物流企業提供物流服務的業務方式。發展第三方物流,由這些專門從事物流業務的企業為供方或需方提供物流服務,可以從更高的角度考慮物流合理化問題,簡化配送環節,進行合理運輸,有利于在更廣的范圍內對物流資源進行合理利用和配置,可以避免供需方自有物流帶來的資金占用、運輸效率低、配送環節繁瑣、企業負擔加重、城市污染加劇等問題。
5.開展綠色流通加工綠色流通加工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是變消費者加工為專業集中加工,以規模作業方式提高資源利用效率,減少環境污染。如飲食服務業對食品進行集中加工,以減少家庭分散烹調所帶來的能源和空氣污染。二是集中處理消費品加工中產生的邊角廢料,以減少消費者分散加工所造成的廢棄物的污染。如流通部門對蔬菜集中加工,可減少居民分散加工所造成的垃圾丟放及相應的環境治理問題。
[參考文獻][1]陳柳欽.環保:物流管理新趨勢[j].中國經濟信息,2002,(15).[2]烏英格.對“綠色包裝”問題的思考[j].科學管理研究,1999,(1).[3]林敬松,鐘唯希.對發展綠色物流的思考[j].物流,2002,(8).[4]劉志學.現代物流手冊[m].北京:中國物資出版社,2001.[5]王之泰.現代物流學[m].北京:中國物資出版社,1995.[6]舒輝.論現代物流的資源整合[j].鄭州航空工業管理學院學報,2004,
(2)開展共同配送。共同配送是指為提高物流效率,在對某一地區的用戶進行配送時,由多個配送企業聯合在一起進行的配送。它是在配送中心的統一計劃、統一調度下展開的,主要有兩種運作形式:一是由一個配送企業對多家用戶進行配送。即由一個配送企業綜合某一地區內多個用戶的要求,統籌安排配送時間、次數、路線和貨物數量,全面進行配送。二是僅在送貨環節上將多家用戶待運送的貨物混載于同一輛車上,然后按照用戶的要求分別將貨物運送到各個接貨點,或者運送到多家用戶聯合設立的配送貨物接收點上。這種配送有利于節省運力,提高運輸車輛的貨物滿載率。因此,共同配送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人員、物資、資金、時間等資源的利用效率,取得最大化的經濟效益,同時,可以去除多余的交錯運輸,并取得緩解交通、保護環境等社會效益。
3.采用綠色包裝綠色包裝就是符合環保要求的包裝。它要求商品包裝無害于生態平衡,無害于人類健康。具體而言,綠色包裝泛指包裝用料節省資源,盡量減少包裝廢棄物,用后利于回收再利用和再生成為其他有用之材,填埋時少占地而易于降解。實現綠色包裝的途徑如下:(1)充分利用可回收容器。我國是發展中大國,雖然人均資源不足,但是廢棄物利用率卻很低,例如紙的回收率僅為15。為解決這一問題,在物流包裝中應廣泛采用可回收容器,可回收容器一直是物流系統的一部分。大多數可再利用的包裝品為鋼或塑料包裝等,不過有一種趨勢是,對于許多小物品及零件,也使用可回收保障材料運輸于各廠之間以及倉庫到零售商店之間。可回收包裝的使用越來越普遍,它們有一個共同點:均有一個完整的標記系統以控制容器的流傳。(2)包裝模數化。確定包裝基礎尺寸的標準,即包裝模數化。包裝模數標準確定以后,各種進入流通領域的產品便需要按模數規定的尺寸包裝。模數化包裝利于小包裝的集合,利用集裝箱及托盤裝箱、裝盤。包裝模數如能和倉庫設施、運輸設施尺寸模數統一化,也利于運輸和保管,從而實現物流系統的合理化。(3)包裝大型化和集裝化。這種途徑有利于物流系統在裝卸、搬遷、保管、運輸等過程的機械化,加快這些環節的作業速度,有利于減少單位包裝,節約包裝材料和包裝費用,有利于保護貨體。(4)開發新的包裝材料和包裝器具。包裝的發展趨勢是包裝物的高功能化,即用較少的材料實現多種包裝功能。從我國的出口包裝上看,存在的問題是材質差、襯墊不良、運輸捆扎不合理、外觀不清潔以及衛生標準不過關等。面對國際市場上的綠色包裝要求,必須大力推進包裝科技的開發。
4.大力發展第三方物流第三方物流是由供方與需方以外的物流企業提供物流服務的業務方式。發展第三方物流,由這些專門從事物流業務的企業為供方或需方提供物流服務,可以從更高的角度考慮物流合理化問題,簡化配送環節,進行合理運輸,有利于在更廣的范圍內對物流資源進行合理利用和配置,可以避免供需方自有物流帶來的資金占用、運輸效率低、配送環節繁瑣、企業負擔加重、城市污染加劇等問題。
5.開展綠色流通加工綠色流通加工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是變消費者加工為專業集中加工,以規模作業方式提高資源利用效率,減少環境污染。如飲食服務業對食品進行集中加工,以減少家庭分散烹調所帶來的能源和空氣污染。二是集中處理消費品加工中產生的邊角廢料,以減少消費者分散加工所造成的廢棄物的污染。如流通部門對蔬菜集中加工,可減少居民分散加工所造成的垃圾丟放及相應的環境治理問題。
[參考文獻][1]陳柳欽.環保:物流管理新趨勢[j].中國經濟信息,2002,(15).[2]烏英格.對“綠色包裝”問題的思考[j].科學管理研究,1999,(1).[3]林敬松,鐘唯希.對發展綠色物流的思考[j].物流,2002,(8).[4]劉志學.現代物流手冊[m].北京:中國物資出版社,2001.[5]王之泰.現代物流學[m].北京:中國物資出版社,1995.[6]舒輝.論現代物流的資源整合[j].鄭州航空工業管理學院學報,2004,
【論我國企業發展綠色物流的意義和對策】相關文章:
關于昆明市第三方中小物流企業發展對策研究08-18
關于昆明市第三方中小物流企業發展對策研究08-18
對企業發展的意見和建議06-13
物流企業綠色物流管理模式08-18
突顯意義和缺省闡釋08-22
《小數產生和意義》說課稿12-27
淺談東莞物流發展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其對策08-18
淺談蘇州農產品物流發展現狀與對策08-18
分數的產生和意義教學設計08-23
數學小數的意義和性質教案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