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對市外貿出口經濟形勢的分析
對市外貿出口經濟形勢的分析
最近,我市國稅、商務、海關、商檢、外匯等部門聯合對該市有代表性的32家外貿企業進行了調查,深入了解了對外貿易發展狀況及存在的問題,并就如何發揮各貿易主管部門的職能作用,更好的服務于外貿企業,為做大做強貿易經濟做出新貢獻提出一些建議。
一、宏觀政策對我市外貿經濟的影響
2005年,我市有出口企業254戶,年出口額54389萬美元。出口企業從主要以市內幾家骨干企業和瓷器與鞭炮行業維系的局面,發展到以有色金屬、機械企業為龍頭,以陶瓷產業集群為支柱,各區、縣(市)全面開花的出口貿易格局。去年,我市的出口貿易雖然實現12的增長速度,但遠低于全省的20.9增長速度,占全省出口比重逐年下降,增長速度明顯較慢。
表一:我市近年來外貿出口實績
年度
出口額(萬美元)
占全省比例()
市州排名
2001
33330
19.02
1
2002
30500
16.99
2
2003
36542
17.03
2
2004
48436
15.63
2
2005
54390
14.52
2
近年來,國家對出口貿易實施了下調退稅率、匯率的宏觀調控,同時,國際貿易摩擦增多、國內無序競爭激烈等復雜因素對外貿出口也帶來了較大的影響。
出口退稅一直是出口企業利潤的重要指標。在大多數出口企業特別是競爭激烈的行業,把退稅作為企業的預期利潤,有的企業為了擴大出口把價格壓到零利潤或負利潤的下限,靠國家退稅來彌補虧損或增加盈利。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也加快了對資源的消耗,國家調整了產業結構,逐步降低了初級產品的出口退稅稅率,近2年來,國家多次較大規模的下調了資源類產品的出口退稅稅率,鋅、鎢的出口退稅率從原來的13降到了5,一些出口產品的國內市場價格接近于或者高于國際市場價格,這些出口企業就增加了內銷的比例,降低外銷比例。(見下表)
表二:出口退稅稅率下調對我市出口主打產品的影響
產品
年創匯
(萬美元)
原退稅率
現退稅率
減少退稅額(萬元)
鋅
4660
13
5
2980
鎢
3600
13
5
2304
高純度銀
6170
17
13
1900
由上表可以看出,去年我市外貿出口雖然增長了12的,但因為退稅率的下調,主要出口產品減少的退稅達到了7148萬元,因此影響了我市出口退稅的總額,2004年辦理出口退稅5.16億元,2005年辦理的出口退稅為5.7億元,比上年增加8.5,低于出口創匯的增長比例。
人民幣匯率也是影響出口企業利潤的一個重要因數。2005年人民幣匯率下調,我市外貿出口企業減少的利潤達3000多萬元。
二、我市出口貿易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一)出口產品結構單一。近年來,我市的出口產品缺乏新的亮點,有色金屬、陶瓷、煙花等傳統產品仍是出口市場的主打,2005年,有色金屬產品的年出口額達27600萬美元,占全市出口額的50.7,陶瓷、煙花產品出口額達12514萬美元,三大產品的出口量一直是我市外貿出口的龍頭,地位沒有改變,高科技產品的出口還沒有形成規模,對全市出口貿易的貢獻較少。
(二)無序競爭削弱了優勢行業的競爭力。我市冶煉企業大多處于有色金屬的加工和提煉環節,都沒有擁有自己的有色金屬礦山。2005年,國際、國內有色金屬價格連創新高,但有色金屬礦的價格也是節節攀升,許多產品原材料價格的漲幅遠高于產成品價格的漲幅。產品價格的上漲隨之冒出眾多的小冶煉、小加工企業,又對礦資源進行了分流,從而造成有色金屬骨干企業所需礦資源的嚴重不足。我市傳統的出口產品瓷器,已形成了產業集群,特別是日用瓷器隨著炻瓷技術的成熟和以華聯瓷業為龍頭的一批民營企業發展壯大,帶動了一批陶瓷生產企業的發展。但經抽樣調查發現卻有近50以上的企業處于虧損狀態。造成這一狀況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我們自身無序競爭的結果。表現出一方面對外不計成本競相壓價,例如原本是展示自我、推銷產品的展銷會卻變成了被外商相互砍價的舞臺,另一方面隨著大小企業一哄而上,造成原材料價格飛漲,熟練工人嚴重短缺。甚至出現了一批以騙取、拖欠各種款項為生的空殼企業。
(三)引進出口貿易增長點的方式、方法有待改進。在對南三縣的調查中發
現從沿海引進的部分出口企業,投產后卻發現連生產所需的原材料內地都不是不全,就是質量達不到要求。結果出現只好從沿海購進原材料,生產后再拖到沿海出口的尷尬局面;在勞務輸出型的湖南省,已具有充足勞動力為招牌,引進的勞動密集性的多家針織企業卻因為招工人數不足三分之一而不得不處于半停廠狀態;圈了大量土地卻沒有兌現出口業績企業更是比比皆是。
(四)農業產業化程度低,農產品及相關加工產品出口額少。我市的農產品出口仍停留在低水平階段,更缺乏對農產品的深加工,所以說還沒有真正走進國際市場。2005年,雖然在藠頭制品與竹地板項目上有零的突破,但金額不大,出口額只有42.7萬美元,與農產品外貿發達地區相比更是有較大的差距。湘陰年藠頭出口年創匯達2000多萬美元,我市的出口額相差太遠。本次通過對我市僅有的一家農產品出口企業攸縣華為公司進行調查發現,不但生產場地簡陋,而且生產工藝,很難達到相應的要求。
三、加快我市出口貿易發展的對策與措施
(一)加快產業結構的調整,推進有色金屬行業向深加工方向發展。從國家的宏觀政策走向上看,對資源類產品出口的調控力度越來越大,許多產品出口退稅率已由最高時的17降到大部分為5,甚至還有部分產品出口退稅率已降到0。但國家對進行了深加工特別有高技術含量的有色金屬產成品,采取鼓勵性的高退稅率政策。我市企業對有色金屬(鎢、鋅、鉭等)進行深加工,無論是在技術還是在設備都較外地市其他同類企業都有相當的優勢。因此,我市企業要緊跟國家的產業政策,加快出口產品的結構調整,促進初級產品出口向深加工產品出口的方向調整。同時也要調整經營模式,走集團化、規模化發展的道路,大型企業利用在資金和技術上的優勢,積極與目前急需資金與技術的礦區聯合辦廠,進行礦石的開采和初加工。這樣,可以平抑原材料的市場價格波動,同時保持對小冶煉廠的絕對競爭力。其次,積極參與原材料采購國際化,減少對國內資源的依賴,利用加工貿易、來料加工等方式來達到從國際貿易采購原材料來擴大對外出口的目的。
(二)抓住中部崛起的機遇,有針對性的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壯大現有出口企業的實力。目前,國家正在實施中部崛起的大政方針。湖南有連接東西、對接兩廣、聯系港澳的地域優勢。要抓住制造業向中部轉移的良機,加大招商引資的力度,有針對的向沿海發達地區推薦湖南的現有工業企業,引進新技術、新理念和資金提升我市工業的制造水平。一方面多方位的推銷自我,通過行業協會推薦,產品參展,國際交流等形式讓世界了解我們的企業,另一方面利用現有優勢,積極主動的與國外大型企業聯合辦廠,積極加入國外大集團產品供應商的行列,特別是積極與他們在國內的采購代理商廣泛合作,一舉擴大企業的出口能力。例如由我市車輛廠與美國公司合資成立的我市斯威特公司,通過幾年的努力,產品逐漸走向成熟,出口額由2004年不足8000美金,2005年就一躍完成千萬美金的出口額。九方鑄造有限公司(原電力機車的鑄造分廠)充分利用自身在鑄造上的優勢與美國aff公司在我市的采購代理商拓普公司積極合作,在2006年3月一舉通過美國鐵道協會質量管理體系(af)認證,一舉打開美國鐵路市場,成為我市又一出口亮點。
(三)加強協作,充分發揮現有產業集群優勢。如何加強行業協會的作用,使它能成為企業自我管理、自我約束的娘家,已是成為我市瓷器行業健康發展的現實問題。要達到這一目標就必須對行業進行全方面的整合。例如提高入會門檻,只有具有一定資格的成員企業才能成為會員。并依據國家政策法規,結合本地實際制定相應的行規,并上繳一定金額的保證金。由協會對成員企業執行行規情況進行評估,并在行業內進行如實通報,做到獎優罰劣,政府各部門也應積極扶植,對各類獎勵評比必須取得協會認可,甚至可讓行業協會參與政府部門的組團參展各類費用的補貼發放等各項優惠的落實,從而樹立行業協會的威信,在我市形成同行團結協作,有序競爭的良好局面。
其次,應大力推廣專業化外貿公司出口的模式。專業化的外貿出口公司對一個具有項目優勢的地市的中小企業的重要性已是不言而喻,例如眾多的鞭炮專業出口公司對我市中小鞭炮企業的發展起到了極其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受歷史習慣、資金狀況、專業人才缺乏等條件的限制,我市一批新型的專業化的外貿出口企業他們往往業務規模較小,出口產品較雜,根本形成不了專業化的出口格局。因此,我市應在搞好生產企業的同時,如能通過政策扶植、大力宣傳、鼓勵和引導市場精英利用市場規律,集中人力、物力針對我市在機械加工、陶瓷、鞭炮等優勢項目形成具有品牌效應、專業化的外貿出口公司。
(四)大力發展綠色農業,促進我市農產品及其加工產品出口。我市既有豐富的自然資源,又處于便捷的交通樞紐,加強對農產品及其加工產品出口將是我市在全省出口貿易中取得突破的一條捷徑。我市的農產品及加工產品受到了東亞國家的青睞。例如攸縣華為的藠頭已遠銷日本;炎陵冠中竹木、攸縣的湘龍竹木在東南亞交易會上一次就簽下竹地板合同2000萬元。面對我市農產品及其加工產品良好的市場潛力,應重點給予支持。一是要用綠色產品敲開國際市場的門。政府向農民積極宣傳綠色農業的發展前景,并組織相關的權威機構對綠色產品進行權威資格認證,向國際市場推薦;二是要用定單農業引導產業化。由企業與農民簽訂供銷合同,建立起企業自己的原料基地。用定單農業由企業提供先期的資金支持,幫助農民擴大種植的同時,又解決了企業原料緊缺的后顧之憂;三是要加大資金支持。政府要組織有關金融部門對有發展潛力的農產品加工企業給予低息或無息貸款,啟動和壯大農產品加工企業。四是要注意培養農業品牌。炎帝是我國農耕始祖,安息在我市地區,在海內外華人世界具有崇高的聲望。我市農業要善于利用這一老祖宗的信譽與號召力,大打神農產品牌,在每年的炎帝節,抓住宏揚祭祖愛國的精神打旅游牌的契機,也可借臺唱農業歌。
現從沿海引進的部分出口企業,投產后卻發現連生產所需的原材料內地都不是不全,就是質量達不到要求。結果出現只好從沿海購進原材料,生產后再拖到沿海出口的尷尬局面;在勞務輸出型的湖南省,已具有充足勞動力為招牌,引進的勞動密集性的多家針織企業卻因為招工人數不足三分之一而不得不處于半停廠狀態;圈了大量土地卻沒有兌現出口業績企業更是比比皆是。
(四)農業產業化程度低,農產品及相關加工產品出口額少。我市的農產品出口仍停留在低水平階段,更缺乏對農產品的深加工,所以說還沒有真正走進國際市場。2005年,雖然在藠頭制品與竹地板項目上有零的突破,但金額不大,出口額只有42.7萬美元,與農產品外貿發達地區相比更是有較大的差距。湘陰年藠頭出口年創匯達2000多萬美元,我市的出口額相差太遠。本次通過對我市僅有的一家農產品出口企業攸縣華為公司進行調查發現,不但生產場地簡陋,而且生產工藝,很難達到相應的要求。
三、加快我市出口貿易發展的對策與措施
(一)加快產業結構的調整,推進有色金屬行業向深加工方向發展。從國家的宏觀政策走向上看,對資源類產品出口的調控力度越來越大,許多產品出口退稅率已由最高時的17降到大部分為5,甚至還有部分產品出口退稅率已降到0。但國家對進行了深加工特別有高技術含量的有色金屬產成品,采取鼓勵性的高退稅率政策。我市企業對有色金屬(鎢、鋅、鉭等)進行深加工,無論是在技術還是在設備都較外地市其他同類企業都有相當的優勢。因此,我市企業要緊跟國家的產業政策,加快出口產品的結構調整,促進初級產品出口向深加工產品出口的方向調整。同時也要調整經營模式,走集團化、規模化發展的道路,大型企業利用在資金和技術上的優勢,積極與目前急需資金與技術的礦區聯合辦廠,進行礦石的開采和初加工。這樣,可以平抑原材料的市場價格波動,同時保持對小冶煉廠的絕對競爭力。其次,積極參與原材料采購國際化,減少對國內資源的依賴,利用加工貿易、來料加工等方式來達到從國際貿易采購原材料來擴大對外出口的目的。
(二)抓住中部崛起的機遇,有針對性的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壯大現有出口企業的實力。目前,國家正在實施中部崛起的大政方針。湖南有連接東西、對接兩廣、聯系港澳的地域優勢。要抓住制造業向中部轉移的良機,加大招商引資的力度,有針對的向沿海發達地區推薦湖南的現有工業企業,引進新技術、新理念和資金提升我市工業的制造水平。一方面多方位的推銷自我,通過行業協會推薦,產品參展,國際交流等形式讓世界了解我們的企業,另一方面利用現有優勢,積極主動的與國外大型企業聯合辦廠,積極加入國外大集團產品供應商的行列,特別是積極與他們在國內的采購代理商廣泛合作,一舉擴大企業的出口能力。例如由我市車輛廠與美國公司合資成立的我市斯威特公司,通過幾年的努力,產品逐漸走向成熟,出口額由2004年不足8000美金,2005年就一躍完成千萬美金的出口額。九方鑄造有限公司(原電力機車的鑄造分廠)充分利用自身在鑄造上的優勢與美國aff公司在我市的采購代理商拓普公司積極合作,在2006年3月一舉通過美國鐵道協會質量管理體系(af)認證,一舉打開美國鐵路市場,成為我市又一出口亮點。
(三)加強協作,充分發揮現有產業集群優勢。如何加強行業協會的作用,使它能成為企業自我管理、自我約束的娘家,已是成為我市瓷器行業健康發展的現實問題。要達到這一目標就必須對行業進行全方面的整合。例如提高入會門檻,只有具有一定資格的成員企業才能成為會員。并依據國家政策法規,結合本地實際制定相應的行規,并上繳一定金額的保證金。由協會對成員企業執行行規情況進行評估,并在行業內進行如實通報,做到獎優罰劣,政府各部門也應積極扶植,對各類獎勵評比必須取得協會認可,甚至可讓行業協會參與政府部門的組團參展各類費用的補貼發放等各項優惠的落實,從而樹立行業協會的威信,在我市形成同行團結協作,有序競爭的良好局面。
其次,應大力推廣專業化外貿公司出口的模式。專業化的外貿出口公司對一個具有項目優勢的地市的中小企業的重要性已是不言而喻,例如眾多的鞭炮專業出口公司對我市中小鞭炮企業的發展起到了極其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受歷史習慣、資金狀況、專業人才缺乏等條件的限制,我市一批新型的專業化的外貿出口企業他們往往業務規模較小,出口產品較雜,根本形成不了專業化的出口格局。因此,我市應在搞好生產企業的同時,如能通過政策扶植、大力宣傳、鼓勵和引導市場精英利用市場規律,集中人力、物力針對我市在機械加工、陶瓷、鞭炮等優勢項目形成具有品牌效應、專業化的外貿出口公司。
(四)大力發展綠色農業,促進我市農產品及其加工產品出口。我市既有豐富的自然資源,又處于便捷的交通樞紐,加強對農產品及其加工產品出口將是我市在全省出口貿易中取得突破的一條捷徑。我市的農產品及加工產品受到了東亞國家的青睞。例如攸縣華為的藠頭已遠銷日本;炎陵冠中竹木、攸縣的湘龍竹木在東南亞交易會上一次就簽下竹地板合同2000萬元。面對我市農產品及其加工產品良好的市場潛力,應重點給予支持。一是要用綠色產品敲開國際市場的門。政府向農民積極宣傳綠色農業的發展前景,并組織相關的權威機構對綠色產品進行權威資格認證,向國際市場推薦;二是要用定單農業引導產業化。由企業與農民簽訂供銷合同,建立起企業自己的原料基地。用定單農業由企業提供先期的資金支持,幫助農民擴大種植的同時,又解決了企業原料緊缺的后顧之憂;三是要加大資金支持。政府要組織有關金融部門對有發展潛力的農產品加工企業給予低息或無息貸款,啟動和壯大農產品加工企業。四是要注意培養農業品牌。炎帝是我國農耕始祖,安息在我市地區,在海內外華人世界具有崇高的聲望。我市農業要善于利用這一老祖宗的信譽與號召力,大打神農產品牌,在每年的炎帝節,抓住宏揚祭祖愛國的精神打旅游牌的契機,也可借臺唱農業歌。
【對市外貿出口經濟形勢的分析】相關文章:
經濟形勢分析會議講話08-15
縣經濟形勢分析調研報告08-24
下半年水運經濟形勢分析08-15
半年經濟形勢分析會上的講話08-15
在全縣經濟形勢分析會上的講話08-15
市農業局全市上半年農業經濟形勢分析08-16
印度經濟改革以來的經濟形勢分析08-07
我國宏觀經濟形勢特點及政策分析08-05
上半年經濟形勢分析與工作建議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