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信息化帶動工業化的戰略路徑二
信息化帶動工業化的戰略路徑二
三、信息化帶動工業化的關鍵問題和對策
信息化帶動工業化既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又是我國加快實現工業化和現代化的必然選擇。但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們的基礎薄弱,不在同一條起跑線上。為此,必須找到科學的符合我國國情和長遠發展目標的戰略和路徑,同時,對農業、就業、環境、教育等關鍵問題提出可行的解決方案。
關鍵問題之一:農業、就業和經濟結構調整問題關系我國未來發展,三者密切關聯,必須綜合考慮。從長期看,農業、就業、經濟結構調整中的核心部分就是在保持各個產業適應技術進步和國際競爭環境下,如何使農業勞動者向新興服務業轉化的問題
關鍵問題之二:無論從生產還是消費的角度看,我國工業化的水平都還很低,工業時代基礎設施還很不完善,具有明顯的農業社會向工業社會轉移的特征。然而加快推進信息化的任務已經迫在眉睫,不容延誤。實施信息化帶動工業化必須對產業發展、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的跨越式發展提出切實可行并有效的方案。
關鍵問題之三:在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極不平衡的歷史條件下,如何完成觀念和制度的躍遷。在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信息網絡正將世界變成_個地球村的歷史時期,我國農業文明、工業文明和信息文明同時并存,農業社會、工業社會、信息社會的觀念和制度在同一時空中碰撞。億農民、數億文盲半文盲,整體國民素質遠不能適應以知識和信息為基礎的社會發展要求。如果對這個問題沒有正確的回答和恰當的解決路徑,那么,信息化帶動工業化的目標將無法實現。我國第三步現代化目標也就不能實現。
針對這三個關鍵性問題,要特別重視四個發展戰略和六條實施路徑。四個信息化帶動工業化的發展戰略是:
第﹁,國家目標導向戰略。我國社會在思想文化、基礎設施、社會生活、經濟發展各個方面的多元結構的現實,決定了我們實施信息化帶動工業化戰略必須按照國家既定的現代化發展目標進行科學引導和強有力的約束。在信息化帶動工業化的實踐中,存在大量全局性的目標和任務,需要圍繞國家經濟和社會發展整體目標,建設基礎設施、全面提高產業結構和國民素質、實現觀念和體制的轉變、走出融合發展的獨特道路。
第二,遠近結合戰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是一個長期發展戰略,在具體實施過程中,須采取遠近結合戰略,既要十分務實地解決當前經濟和社會發展中的緊迫問題,又要高瞻遠矚,把近期重點任務和遠期目標結合起來。近期的重心是國民經濟和社會各個領域的信息技術應用,提升各個領域的發展速度和質量,特別是要注重加快農業信息化步伐,在技術、信息、觀念、基礎設施等方面協調推進,走出以信息化加快農業現代化的路子;發展信息產業,為各個產業提供更先進、適用的產品和技術,在信息產業內部,加快發展軟件、集成電路和信息服務產業;進一步加快信息基礎設施建設,為加快信息化進程提供高性能、低價位的網絡服務;積極探索新型的經濟和社會發展、企業生產經營、政府治理、人民教育培訓和生活的新模式。
第三,各方參與,以市場機制推進的戰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是全局的、長遠的、基礎性的任務。需要各方力量積極主動地參與。政府的責任是統籌協調、指引方向、制定規則、完善軟硬基礎環境;企業是信息化帶動工業化的主力軍,應該主動創造條件,加快企業信息化步伐,在企業管理、經營、研發、人才等方面探索適應新的信息環境的機制;公民要積極努力,通過持續不斷地接受教育和培訓,提高自己應用信息技術的能力,不斷完善和充實自己,成為更有競爭力、更能適應新的時代要求,更富有創新能力的人。在信息化帶動工業化的發展過程中,要堅持市場取向,以市場機制為配置資源的基礎力量,通過統一規劃和基于長遠及全局利益的統籌協調來彌補市場的不足,從而達到效率、效益、整體、局部、近期、遠期的統一。
第四,以人為本、鼓勵創新的戰略。知識經濟、信息社會,人的受教育程度、綜合素質和創新能力是決勝的關鍵。要以最大的努力,利用先進的信息技術和信息基礎設施,盡可能創造每一個公民獲取信息,得到教育和培訓的最好條件,并加快法制建設和體制改革,形成創新的氛圍和環境。這種氛圍和環境將成為實現跨越式發展的最好土壤。信息革命是一場全面的技術和社會革命。技術革命取得了很大成果,但依然方興未艾,特別是對內容的處理還有大量的難題需要攻克,而這正是知識經濟時代的關鍵技術,也是今后產業發展的重心;產業革命席卷全球,但還有很大的潛力和發展空間;社會革命剛剛開始,觀念和制度創新還是起步階段。因此,如何激發全體人民的聰明才智,在技術、產業、制度各個方面進行創新,是實現跨越式發展的基礎和源泉。
六條必須給予高度關注、努力付諸實施的路徑是:
第一,大力發展信息產業,建設信息基礎設施,為信息化帶動工業化創造基礎條件。發展信息產業的重點要放在掌握關鍵裝備和產品的核心技術
,促進信息產業的結構調整,加大對軟件產業、集成電路、網絡與通信設備、信息服務業的政策支持力度。加快發展信息網絡重在培育市場機制、競爭機制,努力促進三網融合,提高普遍服務的水平和質量。
第二,以信息化的新路徑加快農業現代化步伐,實現農業、農村和農民的根本轉變。在整體布局規劃的基礎上,以融合信息和傳統基礎設施建設為起點,加快農村現代化;以輔助農業發展的信息網絡和信息服務為動力,推進農業現代化;以因特網、廣播電視網為依托,采取各種積極手段,向農民進行各種方式的教育和培訓,加快提高農民的受教育水平,轉變長期農業社會形成的落后觀念,為農民適應產業結構調整,社會形態變化創造必要的條件。
第三,提升工業和服務業的發展質量。國內外經驗證明,在工業和服務業廣泛應用信息技術是提升產業結構、提高勞動生產率和競爭力的必由之路。整體上,我國產業信息化應用水平不高,需要在發展中探索真正符合國情、科學有效的方法和路徑,全面提高產業的國際競爭力,既為當前產業發展提供動力,也為將來的跨越式發展打下基礎。
第四,利用信息技術發展教育。大多數人受教育程度不高是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中的關鍵障礙,盡最大可能,盡早利用各種新的信息手段,補充傳統教育的不足,對全體人民進行教育和培訓是信息化帶動工業化的一個根本性任務。需要在教育的內容、方法、體制、觀念等方面全面創新,培養適應信息時代的管理者和勞動者。
第五,利用信息技術加快社會發展。經濟和社會是發展的兩翼,在利用信息技術加快生產力發展的同時要通過信息技術的應用加快社會發展步伐。要建設良好的適應社會發展需要的信息基礎設施,以促進科學進步和藝術繁榮,提高社會保障能力和治安能力,通過信息化社區服務將經濟結構調整和社會發展連接在一起,從而全面提高人們的生活質量。
第六,在宏觀和微觀兩個方面積極調整體制和機制,形成信息時代經濟發展和公共管理的新環境。信息化帶動工業化戰略代表了先進生產力的發展方向,先進的發展必然要求調整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即調整生產關系和上層建筑。這種調整既需要宏觀的國家層面的法制建設和體制改革,也需要微觀層面的各個企業和其他組織機構的制度和機制的轉變,兩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逐漸改變由于內外壓力而被動式進行調整的模式,要經過深刻的有前瞻性的分析,主動按照先進生產力的要求進行調整。以網絡化的農業、制造業、服務業為方向,以電子商務和電子政務為紐帶,形成信息時代的經濟發展和公共管理新環境。同時,要努力完善并促進信息技術應用和信息技術、信息產業發展、信息基礎設施建設的互動機制,使信息化帶動工業化的三個關鍵環節形成良性循環。
,促進信息產業的結構調整,加大對軟件產業、集成電路、網絡與通信設備、信息服務業的政策支持力度。加快發展信息網絡重在培育市場機制、競爭機制,努力促進三網融合,提高普遍服務的水平和質量。
第二,以信息化的新路徑加快農業現代化步伐,實現農業、農村和農民的根本轉變。在整體布局規劃的基礎上,以融合信息和傳統基礎設施建設為起點,加快農村現代化;以輔助農業發展的信息網絡和信息服務為動力,推進農業現代化;以因特網、廣播電視網為依托,采取各種積極手段,向農民進行各種方式的教育和培訓,加快提高農民的受教育水平,轉變長期農業社會形成的落后觀念,為農民適應產業結構調整,社會形態變化創造必要的條件。
第三,提升工業和服務業的發展質量。國內外經驗證明,在工業和服務業廣泛應用信息技術是提升產業結構、提高勞動生產率和競爭力的必由之路。整體上,我國產業信息化應用水平不高,需要在發展中探索真正符合國情、科學有效的方法和路徑,全面提高產業的國際競爭力,既為當前產業發展提供動力,也為將來的跨越式發展打下基礎。
第四,利用信息技術發展教育。大多數人受教育程度不高是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中的關鍵障礙,盡最大可能,盡早利用各種新的信息手段,補充傳統教育的不足,對全體人民進行教育和培訓是信息化帶動工業化的一個根本性任務。需要在教育的內容、方法、體制、觀念等方面全面創新,培養適應信息時代的管理者和勞動者。
第五,利用信息技術加快社會發展。經濟和社會是發展的兩翼,在利用信息技術加快生產力發展的同時要通過信息技術的應用加快社會發展步伐。要建設良好的適應社會發展需要的信息基礎設施,以促進科學進步和藝術繁榮,提高社會保障能力和治安能力,通過信息化社區服務將經濟結構調整和社會發展連接在一起,從而全面提高人們的生活質量。
第六,在宏觀和微觀兩個方面積極調整體制和機制,形成信息時代經濟發展和公共管理的新環境。信息化帶動工業化戰略代表了先進生產力的發展方向,先進的發展必然要求調整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即調整生產關系和上層建筑。這種調整既需要宏觀的國家層面的法制建設和體制改革,也需要微觀層面的各個企業和其他組織機構的制度和機制的轉變,兩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逐漸改變由于內外壓力而被動式進行調整的模式,要經過深刻的有前瞻性的分析,主動按照先進生產力的要求進行調整。以網絡化的農業、制造業、服務業為方向,以電子商務和電子政務為紐帶,形成信息時代的經濟發展和公共管理新環境。同時,要努力完善并促進信息技術應用和信息技術、信息產業發展、信息基礎設施建設的互動機制,使信息化帶動工業化的三個關鍵環節形成良性循環。
【信息化帶動工業化的戰略路徑二】相關文章:
新型工業化與經濟結構調整戰略08-26
最佳路徑教學反思08-26
以“路徑”為話題的作文07-12
《最佳路徑》教學反思02-28
最佳路徑教學反思02-19
《最佳路徑》教學反思08-23
新型工業化道路具體實踐總結08-24
工業化與英國休閑生活研究評述08-27
帶動物的詩句(通用260句)07-25
臨床路徑工作總結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