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在黨政考察團座談會上的講話
文章標題:在黨政考察團座談會上的講話
找文章到范文先生網更多原創-(http://www.baimashangsha.com)
根據縣委、縣政府安排,從正月十六至二十,我縣黨政代表團分兩組外出參觀學習,今天上午又分組進行座談。我們“蘇魯”組重點考察了蘇北的雎寧、贛榆和山東壽光等地。剛才聽了大家的發言,我感到同志們一路上邊行邊看邊思,啟發大、收獲大、震撼大,感觸多、領悟多、啟示多。大家認為,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這些地方的成功實踐,為我們壽縣開拓思路,加快發展,提供了很好的借鑒。我們一定要解放思想,堅定信心,扎實苦干,盡快開創經濟社會發展新局面。
一、通過考察,我們看到了什么?
一是看到了招商引資和園區建設的強勁勢頭。在招商引資項目方面,我們在雎寧縣參觀了4個投資規模上億元乃至十幾億元的漢韻木業、天虹紡織城、金博藥業、冰語啤酒等在建項目;在贛榆縣參觀了11個投資規模均在億元以上的跨越集團、海洋石化、萬海石化、金茂源生物化工、舜天服裝等大型建成或新上項目,在壽光市參觀了全國造紙業規模最大的上市企業晨鳴紙業集團新聞紙生產車間。在園區和開發區建設方面,我們重點參觀了雎寧縣規劃面積達23.5平方公里的省級經濟開發區,該園區目前已完成基礎設施投入1.5億元,入園企業達43家。參觀了贛榆縣柘汪鎮柘汪臨港產業區,規劃面積42.1平方公里,已落戶項目31個,總投資超過200億元;海頭鎮海州灣生物科技集聚區,規劃面積10.3平方公里,設計用3-5年時間建成江蘇省最大的酒精化工產業集聚區,總投資超過100億元;贛榆縣的經濟開發區規劃面積更是達到了73.5平方公里。這些園區規模之大、入園項目之多、建設速度之快,令人嘆為觀止。特別是贛榆,縣鎮兩級經濟開發區,規模都很大,確實讓人耳目一新。所到之處,我們看到的都是一派生動火熱的發展場面,都是加班加點、不舍晝夜的繁忙建設景象。
二是看到了日新月異的城市變遷。在城鎮建設方面,我們參觀了雎寧城區、贛榆城區和壽光市區市政建設。重點考察了雎寧城市規劃展示館,壽光城市建設展覽館和16個鎮新農村建設村莊布點規劃效果圖,實地觀摩了壽光市桑家村新農村建設示范點。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他們的城市規劃借助聲、光、電等現代化高科技手段,運用過去與現在對比的手法,充分展示和描繪城鎮的過去、現在和未來,讓人置身其中能夠感受與觸摸到他們與日俱變的發展速度和日新月異的發展魅力。考察團中有很多在五年前、十年前到過這些地方的同志,不由地贊嘆:這里的城市變大了,變美了,變得讓人找不到過去的痕跡了,變化得令人難以置信!
三是看到了同心協力的拼搏干勁。我們在考察中,無論是聽取介紹,談心交流,還是到園區、到企業、到城區、到農村考察或走訪,都能強烈地感受到,這里的干部是真心想干事的干部,真正會干事的干部,真能干成事的干部;這里的人民是勤勞勇敢、吃苦耐勞、勇于爭先的人民。這些地方之所以能夠快速崛起,做出了不起的業績,既不是因為他們享受了什么特殊的優惠政策,也不完全因為他們有一定的區位和資源優勢,而是靠一步一個腳印、腳踏實地干出來的。正是因為這些地方的縣委、縣政府能夠堅定發展信念、越挫越奮,幾個班子能夠堅持同心協力、團結進取,干部群眾能夠始終勇往直前,百折不撓,吃盡了苦頭,想盡了辦法,才能戰勝困難,才有了今天可喜的發展局面。
四是看到了壽縣發展的希望所在。雎寧、贛榆、壽光都是百萬以上人口大縣,縣情和壽縣有很多類似之處。看了雎寧,看了贛榆,看了壽光,我的心潮激蕩,不能平靜,腦海里始終揮之不去的還是壽縣。3年前的雎寧財政收入不到2個億,5年前的贛榆財政收入只有1.9億,10年前的壽光財政收入不足3個億。應該說,那個時候,這些地方與壽縣基本上同處于一個起跑線上,差距并不太大。而且,在發展的過程中,他們同樣面臨著諸如信訪、計劃生育等工作上的巨大壓力,但他們發展經濟的信念始終很強,敢想敢為的決心始終很大,搶抓機遇的意識始終很濃,爭先進位的勁頭始終很足,埋頭苦干的精神始終不變。經過艱苦努力,才發生了巨大變化,取得了顯著成績!由此我想到,我們壽縣應該怎么辦?應該說,壽縣是一片古老而神奇的地方,文化燦爛,底蘊深厚,曾有過輝煌的歷史,只是近年來發展落后了,差距變大了。對此,我們是沉緬過去、固步自封、夸耀歷史,還是奮力崛起、迎頭趕上、再造輝煌,我認為這是每一位考察團的同志都應該深入思考的問題。從雎寧、贛榆、壽光等地的發展變化,我越來越看到了壽縣發展的潛力,發展的前景,發展的希望,看到了壽縣的明天,壽縣的未來,壽縣的輝煌!
二、通過反思,我們學到了什么?
五天來,我們披星戴月,夜以繼日,行動快、節奏快、抓
得緊,考察時間雖短,考察內容卻非常豐富。尤其是通過白天考察、晚上座談、互相交流,大家思想上受到了猛烈地撞擊,理念上受到了深刻地啟迪。追尋這些地方發展的路徑,探索這些地方跨越的軌跡,有很多寶貴的經驗值得我們借鑒、深思和學習。
第一,要加快發展、奮力崛起、改變面貌,必須志存高遠,始終保持解放思想,敢想敢干的進取精神。馬克思主義認為:精神反作用于物質。志氣決定勇氣,勇氣決定士氣,士氣決定成敗。一個人沒有志氣就會失去志向,一個單位沒有志氣就會安于現狀,一個地方沒有志氣就會迷失方向,一個領導班子沒有志氣就會陷入迷惘。縱觀我們所到之處,處處志存高遠,敢想敢干,敢為人先。3年前的雎寧、5年前的贛榆,無論是地方生產總值、財政收入,還是社會事業發展,都與我們壽縣的發展狀況基本相似,他們都是江蘇省欠發達的縣份。但是,他們不滿現狀,不甘落后,敢想敢干,奮起直追,奮力趕了上來。歸納起來有三大顯著特點。一是志氣大,志向高。雎寧縣鮮明地提出“要爭當江蘇省‘兩個率先’后起之秀”,進位趕超、跨越發展;贛榆縣響亮地提出“三年再造新贛榆,五年沖剌百強縣,十年全面達小康”,縱超歷史、橫超周邊。魄力之大,取向之高,令人振奮。二是理念新,出手快。雎寧縣把城市規劃作為城市建設的支撐,明確提出要突破“落后地區只能搞落后建設的思維模式”,倡導“一步到位是最大節約,低水平建設是最大浪費”的發展理念。投資近千萬元,用3個月時間建成了蘇北第一家縣級規劃展示館;通過精品建設和市場運作之路,計劃用三年時間把雎寧縣城建設成為蘇北最具特色的精品城市。壽光市大手筆、高起點、快節奏,投資四千余萬元,用93天就建成了現代化的城市建設展覽館,成為壽光未來發展的科學藍本,也成為壽光對外展示形象的最佳窗口,更是創造了壽光加速發展過程中的生動范例。三是效果好,變化大。雎寧縣2006年全縣完成生產總值72億元,同比增長16;財政收入4.7億元,同比增長34,農民人均純收入4314元,同比增長12.2。贛榆縣2006年實現生產總值92億元,同比增長17,人均生產總值首次突破1000美元;財政收入8.2億元,同比增長68,增幅列全省縣級第一,農民人均純收入4600元,同比增長10。數字雖然枯燥,但數字直觀地描述了經濟社會發展的成果,是衡量快與慢、優與劣的直接標尺,它讓我們印象更加深刻。
第二,要加快發展、奮力崛起、改變面貌,必須扎實苦干,始終保持勇于創新、奮發有為的務實作風。既要敢立大志向、敢提大目標,更要注重抓落實、苦干加實干。雎寧縣堅持“加快發展為第一要務,招商引資為第一要事,工業化為第一方略,優化服務為第一責任”的工作思路,縣鄉干部“兩步并作一步走,一天做成兩天事”。去年,他們用8個月的時間就完成了投資4.2個億的天虹紡織城一期10萬錠紡紗項目;他們還計劃用三年時間,使經濟開發區建成面積擴大到10平方公里,實際利用外資超過2000萬美元,財政稅收突破1個億。贛榆縣推行一線工作法、“滿負荷工作法”,要求縣鄉干部成為“四手”干部,即:發展經濟是能手,致富群眾是幫手,處理問題是高手,參與競爭是強手,這種奮勇爭先的熱情,扎實苦干的激情,獻身事業的癡情,都是我們應該努力學習的榜樣。
第三,要加快發展、奮力崛起、改變面貌,必須團結奮進,始終保持同心協力、合作共事的發展氛圍。雎寧、贛榆、壽光的經驗表明,一個單位、一個地方的工作,決不能僅僅依靠少數人干。一個人的能力再強,也不足以改變一個單位、一個地方的面貌,而要靠那個地方上上下下、方方面面的共同努力,共同奮斗。雎寧縣對重大項目,實行“四個一”(一個項目、一位責任領導、一套工作班子、一張竣工時間表)工作推進機制,縣幾個班子人人有職責。贛榆縣柘汪臨港產業區由組織部長牽頭,組成專抓班子,從零開始,從無到有,從拆遷到建設,只用了143天時間,就完成了一期工程14.8平方公里的“七通二化”。為了提高效率,加快節奏,他們提出“四不”,白天不開會,晚上不回家,假日不休息,確保不出事。正是因為他們上下齊心,分工協作,合力抓經濟,擰成一股繩,才取得了令人矚目的輝煌成就。
三、通過對比,我們應該怎么干?
一要正視差距不泄氣。考察中大家感到,最大的差距是思想有差距。從表面上看,我們與壽光比有差距,與雎寧、贛榆比有差距,與本省、本市周邊先進地區比也有差距;從深層次看,其實落后的根本原因還在于思想解放程度不夠,正如有些同志所說的“圍城意識太濃”。承認差距,是為了縮短差距,而不是灰心喪氣,一蹶不振。知恥而后勇!乍看壽光、雎寧、贛榆,不知道有多大差距,有人講20年也趕不上現在的壽光。通過深入了解之后,我們發現,與雎寧、贛榆相比,我們的差距不過三五年;與壽光相比,我們的差距頂多上十年。壽光的同志講,壽光的大發展突出在近10年,真正的飛速發展集中在近5年。5年時間發生這么大變化,對此,我們不應該望洋興嘆。古人云:“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我們在困難的時候,要看到成績,要看到光明,要提高我們的勇氣;千萬不能妄自菲薄,千萬不能自暴自棄,千萬不能喪失斗志。市委書記倪發科同志在年初工業發展和招商引資觀摩會上講:最要不得的是畏難情緒!市長湯林祥同志也講過:要知難而上不講難,迎難而進不怕難,克難而為難不到!我們的干部不比別人差,群眾不比別人笨,發展的機遇也不會比別人少。事在人為,業在人創;這些地方能做到的,相信我們也一定能夠做到。只要我們認得準、拼命干,我們也一定可以大有作為!
二要咬定目標不動搖。考察中大家感到,最大的啟示是不能“翻燒餅”。有些同志講,壽縣發展不快、變化不大,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不能一以貫之的堅持正確的發展思路不動搖,堅持既定的發展目標不松懈。應該說,近年來,通過歷屆縣委、縣政府的探索,我們的發展思路是明確的,發展方向是正確的。當前就是要堅持工業化核心戰略和招商引資主戰略;堅持工業富縣、農業穩縣、招商活縣、旅游興縣;堅持有所為、有所不為。這些是振興壽縣的必然選擇,舍此別無他路。對此,我們不能有絲毫的動搖和反復。要一屆接著一屆干,咬緊牙關謀發展,只有這樣,才有可能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效。但這里需要指出的是,戰略是管全局、管長遠的,戰術是具體的、現實的;既要有長規劃,更要有短安排。既不能把發展戰略當作口號,束之高閣,也不能在工作中自行其是、另搞一套,使縣委、縣政府的決策在實踐中落空;而是要在實踐中主動去研究如何落實戰略的具體辦法與舉措,自覺地把本地區、本部門的工作納入到全縣大局之中。
三要創新方法不僵化。考察中大家感到,最大的沖擊是思路不開闊。大家普遍反應,壽縣很多工作推動起來阻力大、矛盾多、成效不明顯,有時候甚至整天提心吊膽,生怕出問題、捅簍子、受埋怨、挨批評,瞻前顧后,左顧右盼,畏首畏尾,束手無策。這個問題,我們所考察的地方也同樣存在。但他們知難不畏難,創新求發展。比如在用地方面,贛榆縣采取調整建設用地指標,集中使用的辦法,確保了招商引資用地。在融資方面,雎寧縣采取銀行貸款、企業墊資、經營土地和市場運作等辦法,有效破解了資金瓶頸。尤其是贛榆縣還大膽提出了“上級政策贛榆化”,敢于以創新的勇氣,把上級政策與本縣實際很好的結合起來,雖然尚有爭議,但勇氣可嘉。對此,我們應該有所思有所悟,受到啟迪,開動腦筋,創新思維,破解難題,推動工作順利開展。
四要勇于負責不退縮。考察中大家感到,最深的感受是不怕擔責任。一路之上,大家議論最多的就是贛榆縣委書記孫榮章所講的,為了修建村級道路,因為集資,在“減負”問題上,他每年都向上級寫檢查,要敢于履行職責,敢于承擔擔子。大家認為,壽縣縣委、縣政府也要不怕寫檢查,勇于擔擔子。在這個問題上,我想講三個觀點,一是作為上級,就是要勇于善于樂于為下級承擔責任,敢于擔擔子。為什么這么講?因為,下級的工作是上級部署的,如果是因為執行上級的決策和部署而發生了錯誤,上級理所當然要為下級承擔責任。我們的態度十分明確,對于不折不扣貫徹縣委、縣政府決策,工作成效明顯、政績突出的干部,縣委、縣政府堅決為他們撐腰壯膽,兜底負責!二是學習外地經驗不能一味照抄照搬,片面要求上級兜底。因為我縣與這些地方的省情、市情、縣情不同。比如江蘇贛榆縣出現的農民負擔問題,是在他們緊扣第一要務、飛速發展經濟、成果令人矚目的情況下發生的,上級沒有深究!因為發展是硬道理,他們發展成果巨大,出現問題瑕不掩玉。而我縣村村通籌資出現的問題,是在當前工業支撐力不強,招商引資缺乏大項目,計劃生育雖經努力、檢查零誤差仍然掉類的情況下發生的;是在2006年省年度農民負擔通報中多處受到點名批評、險些進“籠子”的情況下,又出現了不該發生的事件。為此,王金山省長、趙樹叢副省長先后兩次批示,趙樹叢副省長又先后兩次打電話給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而且,當前我縣還有可能要被省減負領導組關進“籠子”。在這樣的背景下,“村村通”工程還要不要搞,還能不能搞?我始終認為,交通不暢是制約壽縣發展的最大障礙!要改變壽縣面貌必須邁過改善壽縣交通狀況這個坎,哪怕前進的道路上有千難萬險,我們都要勇敢地沖過去,走過泥濘,走過沼澤,越過火焰山。“村村通”正是國家支持欠發達地區加快發展的一個重大機遇。機不可失,失不再來!顯然,對于“村村通”籌資決不能因噎廢食,選擇放棄;但也不能面對存在的問題熟視無睹,一意孤行。我們應該正視問題,改進方式方法,創造性地推進工作,這才是惟一正確的選擇!否則,任何僥幸心理都有可能引發新的矛盾和問題。從壽縣的發展實際出發,我們決不能在減負上再出大問題,否則,我們將陷入泥潭!那樣的話,將會極大地影響壽縣各項工作的開展,將更加得不償失。這決不是縣委、縣政府不敢擔擔子,不給下級承擔責任的問題。有人講:干成事不出事,最高境界;不干事不出事,庸庸碌碌;不干事出了事,不可原諒!當前,我們既要加快發展,又要保持社會穩定,要努力做到發展經濟當能手,致富群眾當幫手,參與競爭當強手,處理問題當高手,練就駕馭復雜局面的真本領!三是各級各部門決不能以有上級兜底為借口亂作為。比如計劃生育、信訪等問題,一定要依法行政,不能做糊里糊涂的莽漢。要做到心中有政策、手中有辦法、遇事要敏感,當能夠解決問題的智者與勇士。只有把敢于負責和善于負責辨證有機地結合起來,把駕馭復雜局面的膽識和解決具體問題的辦法有機地結合起來,才能真正做到勇于負責!否則,就是匹夫之勇。
五要團結高效不推諉。考察中大家感到,最深的感觸是合力不分心。發展是永恒的主題,發展永遠沒有止境。贛榆縣今年正月十五便召開全縣干部大會,動員部署“春季突破”,并對招商引資情況進行“過堂”。臺上坐了幾十人,全部是縣幾大班子成員;臺下坐了幾個人,主要是鄉鎮兩個“一把手”或縣直部門負責人,只講結果和經驗,不講問題和困難。集中一切力量,利用一切優勢,整合一切資源,確保實現“首季開門紅、五月過半年”的階段目標。發達地區仍然如此緊緊地把加快發展抓在手上,我們這樣的欠發達地區,更應該食不甘味,睡不安寢!今年我縣的各項工作任務十分艱巨,既有面上的整體工作,又有“三個十”的重點工作。縣委、縣政府已經把年初“兩會”部署的工作進行了分解,目的在于千斤擔子大家挑,人人頭上有指標,幾個班子負責同志人人身上有任務,個個就肩上有職責;各級各部門也要相應的分解任務,明確責任。現在的關鍵是,要萬眾一心,同心同德,背水一戰,狠抓落實不分心,扎實苦干不走神,形成合唱無雜音。壽縣振興我有責,壽縣發展我光榮;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我們今天的大會,是經濟工作部署會,也是機關效能建設的動員會。實踐證明,解放思想是加快發展的第一工序,人才是加快發展的第一要素,服務是加快發展的第一環境。經濟建設要靠高效能、快節奏、求實效的工作作風來保障。只有效能建設加強了,發展環境改善了,外商和資金才能引進來,經濟才能發展上去。縣委、縣政府已經出臺加強效能建設的決定和實施方案,各鄉鎮、各部門要不折不扣地貫徹落實,要真刀真槍地抓出成效;要堅決克服少數人干、多數人看,少數人忙、多數人閑,少數人急、多數人松的不良風氣,把既定的事情辦實、辦好。
我們完全有理由相信,只要我們人人都能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壽縣的發展道路必將越走越寬廣,我們的美好藍圖必將會成為現實。大干三五年,再造新壽州,鑄就新輝煌,完全有可能!
《在黨政考察團座談會上的講話》來源于范文先生網,歡迎閱讀在黨政考察團座談會上的講話。
得緊,考察時間雖短,考察內容卻非常豐富。尤其是通過白天考察、晚上座談、互相交流,大家思想上受到了猛烈地撞擊,理念上受到了深刻地啟迪。追尋這些地方發展的路徑,探索這些地方跨越的軌跡,有很多寶貴的經驗值得我們借鑒、深思和學習。
第一,要加快發展、奮力崛起、改變面貌,必須志存高遠,始終保持解放思想,敢想敢干的進取精神。馬克思主義認為:精神反作用于物質。志氣決定勇氣,勇氣決定士氣,士氣決定成敗。一個人沒有志氣就會失去志向,一個單位沒有志氣就會安于現狀,一個地方沒有志氣就會迷失方向,一個領導班子沒有志氣就會陷入迷惘。縱觀我們所到之處,處處志存高遠,敢想敢干,敢為人先。3年前的雎寧、5年前的贛榆,無論是地方生產總值、財政收入,還是社會事業發展,都與我們壽縣的發展狀況基本相似,他們都是江蘇省欠發達的縣份。但是,他們不滿現狀,不甘落后,敢想敢干,奮起直追,奮力趕了上來。歸納起來有三大顯著特點。一是志氣大,志向高。雎寧縣鮮明地提出“要爭當江蘇省‘兩個率先’后起之秀”,進位趕超、跨越發展;贛榆縣響亮地提出“三年再造新贛榆,五年沖剌百強縣,十年全面達小康”,縱超歷史、橫超周邊。魄力之大,取向之高,令人振奮。二是理念新,出手快。雎寧縣把城市規劃作為城市建設的支撐,明確提出要突破“落后地區只能搞落后建設的思維模式”,倡導“一步到位是最大節約,低水平建設是最大浪費”的發展理念。投資近千萬元,用3個月時間建成了蘇北第一家縣級規劃展示館;通過精品建設和市場運作之路,計劃用三年時間把雎寧縣城建設成為蘇北最具特色的精品城市。壽光市大手筆、高起點、快節奏,投資四千余萬元,用93天就建成了現代化的城市建設展覽館,成為壽光未來發展的科學藍本,也成為壽光對外展示形象的最佳窗口,更是創造了壽光加速發展過程中的生動范例。三是效果好,變化大。雎寧縣2006年全縣完成生產總值72億元,同比增長16;財政收入4.7億元,同比增長34,農民人均純收入4314元,同比增長12.2。贛榆縣2006年實現生產總值92億元,同比增長17,人均生產總值首次突破1000美元;財政收入8.2億元,同比增長68,增幅列全省縣級第一,農民人均純收入4600元,同比增長10。數字雖然枯燥,但數字直觀地描述了經濟社會發展的成果,是衡量快與慢、優與劣的直接標尺,它讓我們印象更加深刻。
第二,要加快發展、奮力崛起、改變面貌,必須扎實苦干,始終保持勇于創新、奮發有為的務實作風。既要敢立大志向、敢提大目標,更要注重抓落實、苦干加實干。雎寧縣堅持“加快發展為第一要務,招商引資為第一要事,工業化為第一方略,優化服務為第一責任”的工作思路,縣鄉干部“兩步并作一步走,一天做成兩天事”。去年,他們用8個月的時間就完成了投資4.2個億的天虹紡織城一期10萬錠紡紗項目;他們還計劃用三年時間,使經濟開發區建成面積擴大到10平方公里,實際利用外資超過2000萬美元,財政稅收突破1個億。贛榆縣推行一線工作法、“滿負荷工作法”,要求縣鄉干部成為“四手”干部,即:發展經濟是能手,致富群眾是幫手,處理問題是高手,參與競爭是強手,這種奮勇爭先的熱情,扎實苦干的激情,獻身事業的癡情,都是我們應該努力學習的榜樣。
第三,要加快發展、奮力崛起、改變面貌,必須團結奮進,始終保持同心協力、合作共事的發展氛圍。雎寧、贛榆、壽光的經驗表明,一個單位、一個地方的工作,決不能僅僅依靠少數人干。一個人的能力再強,也不足以改變一個單位、一個地方的面貌,而要靠那個地方上上下下、方方面面的共同努力,共同奮斗。雎寧縣對重大項目,實行“四個一”(一個項目、一位責任領導、一套工作班子、一張竣工時間表)工作推進機制,縣幾個班子人人有職責。贛榆縣柘汪臨港產業區由組織部長牽頭,組成專抓班子,從零開始,從無到有,從拆遷到建設,只用了143天時間,就完成了一期工程14.8平方公里的“七通二化”。為了提高效率,加快節奏,他們提出“四不”,白天不開會,晚上不回家,假日不休息,確保不出事。正是因為他們上下齊心,分工協作,合力抓經濟,擰成一股繩,才取得了令人矚目的輝煌成就。
三、通過對比,我們應該怎么干?
一要正視差距不泄氣。考察中大家感到,最大的差距是思想有差距。從表面上看,我們與壽光比有差距,與雎寧、贛榆比有差距,與本省、本市周邊先進地區比也有差距;從深層次看,其實落后的根本原因還在于思想解放程度不夠,正如有些同志所說的“圍城意識太濃”。承認差距,是為了縮短差距,而不是灰心喪氣,一蹶不振。知恥而后勇!乍看壽光、雎寧、贛榆,不知道有多大差距,有人講20年也趕不上現在的壽光。通過深入了解之后,我們發現,與雎寧、贛榆相比,我們的差距不過三五年;與壽光相比,我們的差距頂多上十年。壽光的同志講,壽光的大發展突出在近10年,真正的飛速發展集中在近5年。5年時間發生這么大變化,對此,我們不應該望洋興嘆。古人云:“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我們在困難的時候,要看到成績,要看到光明,要提高我們的勇氣;千萬不能妄自菲薄,千萬不能自暴自棄,千萬不能喪失斗志。市委書記倪發科同志在年初工業發展和招商引資觀摩會上講:最要不得的是畏難情緒!市長湯林祥同志也講過:要知難而上不講難,迎難而進不怕難,克難而為難不到!我們的干部不比別人差,群眾不比別人笨,發展的機遇也不會比別人少。事在人為,業在人創;這些地方能做到的,相信我們也一定能夠做到。只要我們認得準、拼命干,我們也一定可以大有作為!
二要咬定目標不動搖。考察中大家感到,最大的啟示是不能“翻燒餅”。有些同志講,壽縣發展不快、變化不大,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不能一以貫之的堅持正確的發展思路不動搖,堅持既定的發展目標不松懈。應該說,近年來,通過歷屆縣委、縣政府的探索,我們的發展思路是明確的,發展方向是正確的。當前就是要堅持工業化核心戰略和招商引資主戰略;堅持工業富縣、農業穩縣、招商活縣、旅游興縣;堅持有所為、有所不為。這些是振興壽縣的必然選擇,舍此別無他路。對此,我們不能有絲毫的動搖和反復。要一屆接著一屆干,咬緊牙關謀發展,只有這樣,才有可能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效。但這里需要指出的是,戰略是管全局、管長遠的,戰術是具體的、現實的;既要有長規劃,更要有短安排。既不能把發展戰略當作口號,束之高閣,也不能在工作中自行其是、另搞一套,使縣委、縣政府的決策在實踐中落空;而是要在實踐中主動去研究如何落實戰略的具體辦法與舉措,自覺地把本地區、本部門的工作納入到全縣大局之中。
三要創新方法不僵化。考察中大家感到,最大的沖擊是思路不開闊。大家普遍反應,壽縣很多工作推動起來阻力大、矛盾多、成效不明顯,有時候甚至整天提心吊膽,生怕出問題、捅簍子、受埋怨、挨批評,瞻前顧后,左顧右盼,畏首畏尾,束手無策。這個問題,我們所考察的地方也同樣存在。但他們知難不畏難,創新求發展。比如在用地方面,贛榆縣采取調整建設用地指標,集中使用的辦法,確保了招商引資用地。在融資方面,雎寧縣采取銀行貸款、企業墊資、經營土地和市場運作等辦法,有效破解了資金瓶頸。尤其是贛榆縣還大膽提出了“上級政策贛榆化”,敢于以創新的勇氣,把上級政策與本縣實際很好的結合起來,雖然尚有爭議,但勇氣可嘉。對此,我們應該有所思有所悟,受到啟迪,開動腦筋,創新思維,破解難題,推動工作順利開展。
四要勇于負責不退縮。考察中大家感到,最深的感受是不怕擔責任。一路之上,大家議論最多的就是贛榆縣委書記孫榮章所講的,為了修建村級道路,因為集資,在“減負”問題上,他每年都向上級寫檢查,要敢于履行職責,敢于承擔擔子。大家認為,壽縣縣委、縣政府也要不怕寫檢查,勇于擔擔子。在這個問題上,我想講三個觀點,一是作為上級,就是要勇于善于樂于為下級承擔責任,敢于擔擔子。為什么這么講?因為,下級的工作是上級部署的,如果是因為執行上級的決策和部署而發生了錯誤,上級理所當然要為下級承擔責任。我們的態度十分明確,對于不折不扣貫徹縣委、縣政府決策,工作成效明顯、政績突出的干部,縣委、縣政府堅決為他們撐腰壯膽,兜底負責!二是學習外地經驗不能一味照抄照搬,片面要求上級兜底。因為我縣與這些地方的省情、市情、縣情不同。比如江蘇贛榆縣出現的農民負擔問題,是在他們緊扣第一要務、飛速發展經濟、成果令人矚目的情況下發生的,上級沒有深究!因為發展是硬道理,他們發展成果巨大,出現問題瑕不掩玉。而我縣村村通籌資出現的問題,是在當前工業支撐力不強,招商引資缺乏大項目,計劃生育雖經努力、檢查零誤差仍然掉類的情況下發生的;是在2006年省年度農民負擔通報中多處受到點名批評、險些進“籠子”的情況下,又出現了不該發生的事件。為此,王金山省長、趙樹叢副省長先后兩次批示,趙樹叢副省長又先后兩次打電話給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而且,當前我縣還有可能要被省減負領導組關進“籠子”。在這樣的背景下,“村村通”工程還要不要搞,還能不能搞?我始終認為,交通不暢是制約壽縣發展的最大障礙!要改變壽縣面貌必須邁過改善壽縣交通狀況這個坎,哪怕前進的道路上有千難萬險,我們都要勇敢地沖過去,走過泥濘,走過沼澤,越過火焰山。“村村通”正是國家支持欠發達地區加快發展的一個重大機遇。機不可失,失不再來!顯然,對于“村村通”籌資決不能因噎廢食,選擇放棄;但也不能面對存在的問題熟視無睹,一意孤行。我們應該正視問題,改進方式方法,創造性地推進工作,這才是惟一正確的選擇!否則,任何僥幸心理都有可能引發新的矛盾和問題。從壽縣的發展實際出發,我們決不能在減負上再出大問題,否則,我們將陷入泥潭!那樣的話,將會極大地影響壽縣各項工作的開展,將更加得不償失。這決不是縣委、縣政府不敢擔擔子,不給下級承擔責任的問題。有人講:干成事不出事,最高境界;不干事不出事,庸庸碌碌;不干事出了事,不可原諒!當前,我們既要加快發展,又要保持社會穩定,要努力做到發展經濟當能手,致富群眾當幫手,參與競爭當強手,處理問題當高手,練就駕馭復雜局面的真本領!三是各級各部門決不能以有上級兜底為借口亂作為。比如計劃生育、信訪等問題,一定要依法行政,不能做糊里糊涂的莽漢。要做到心中有政策、手中有辦法、遇事要敏感,當能夠解決問題的智者與勇士。只有把敢于負責和善于負責辨證有機地結合起來,把駕馭復雜局面的膽識和解決具體問題的辦法有機地結合起來,才能真正做到勇于負責!否則,就是匹夫之勇。
五要團結高效不推諉。考察中大家感到,最深的感觸是合力不分心。發展是永恒的主題,發展永遠沒有止境。贛榆縣今年正月十五便召開全縣干部大會,動員部署“春季突破”,并對招商引資情況進行“過堂”。臺上坐了幾十人,全部是縣幾大班子成員;臺下坐了幾個人,主要是鄉鎮兩個“一把手”或縣直部門負責人,只講結果和經驗,不講問題和困難。集中一切力量,利用一切優勢,整合一切資源,確保實現“首季開門紅、五月過半年”的階段目標。發達地區仍然如此緊緊地把加快發展抓在手上,我們這樣的欠發達地區,更應該食不甘味,睡不安寢!今年我縣的各項工作任務十分艱巨,既有面上的整體工作,又有“三個十”的重點工作。縣委、縣政府已經把年初“兩會”部署的工作進行了分解,目的在于千斤擔子大家挑,人人頭上有指標,幾個班子負責同志人人身上有任務,個個就肩上有職責;各級各部門也要相應的分解任務,明確責任。現在的關鍵是,要萬眾一心,同心同德,背水一戰,狠抓落實不分心,扎實苦干不走神,形成合唱無雜音。壽縣振興我有責,壽縣發展我光榮;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我們今天的大會,是經濟工作部署會,也是機關效能建設的動員會。實踐證明,解放思想是加快發展的第一工序,人才是加快發展的第一要素,服務是加快發展的第一環境。經濟建設要靠高效能、快節奏、求實效的工作作風來保障。只有效能建設加強了,發展環境改善了,外商和資金才能引進來,經濟才能發展上去。縣委、縣政府已經出臺加強效能建設的決定和實施方案,各鄉鎮、各部門要不折不扣地貫徹落實,要真刀真槍地抓出成效;要堅決克服少數人干、多數人看,少數人忙、多數人閑,少數人急、多數人松的不良風氣,把既定的事情辦實、辦好。
我們完全有理由相信,只要我們人人都能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壽縣的發展道路必將越走越寬廣,我們的美好藍圖必將會成為現實。大干三五年,再造新壽州,鑄就新輝煌,完全有可能!
《在黨政考察團座談會上的講話》來源于范文先生網,歡迎閱讀在黨政考察團座談會上的講話。
【在黨政考察團座談會上的講話】相關文章:
在黨政軍迎春座談會上的講話08-06
在黨政軍領導迎八一座談會上的講話08-15
黨政代表團來我市考察座談會上的講話08-15
XX縣黨政考察團外出考察學習報告08-15
在區黨政干部大會上的講話08-15
在復轉軍人座談會上的講話08-15
在公司勞模座談會上的講話08-16
在五一勞模座談會上的講話08-15
在紀念建黨座談會上的講話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