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馬克思主義哲學在人生中的反思
馬克思主義哲學在人生中的反思
[摘要]哲學與人生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哲學是人生的態度之學,研究人對世界應該持什么觀點,采取什么態度,追求何種境界,用比較正確與科學的態度來對待世界與人生。哲學從屬于人類的實踐,是人類思想活動或本源事物的存在和表現形式之一。哲學的價值論是人們在實踐中知道人們評判好壞、善惡的態度和選擇。指引人們用辯證的觀點看待問題,從而樹立積極的人生態度。
[關鍵詞]哲學 人生 實踐 價值
文/王一涵
哲學是世界觀和方法論的統一,是美好生活的向導,也是對于人生的一種反思。哲學是思維和存在的問題。哲學思維是一種以思想為對象的反思的思維,它反映的不是思想對象而是思想本身。另外,作為哲學的這樣一種人類活動,它是對于人生的系統的反思,即能夠系統地反思人生的活動叫做哲學活動。哲學的特征在于追求本質,不斷反思。在內容上,哲學的反思對象無所不包;在深度上,哲學的反思是無窮無盡的。現實中,我們可以借用哲學的思維方式,但不能照搬,即我們直接關注的現實是具體有限的。哲學解決的是根本性問題,但是它沒有現成答案。哲學是一種意識形態,就是關于世界觀的學問。毛澤東認為“哲學是關于自然知識和社會知識的概括和總結”。
馬克思主義哲學是辯證唯物主義與歷史唯物主義的統一。實踐的觀點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首要和基本的觀點,實踐的原則是馬克思主義的構建原則。馬克思主義哲學從實踐出發去反觀、透視和理解現存世界,把對象、現實、感性當作實踐去理解。馬克思主義哲學把哲學對象規定為作為現存世界基礎的人類實踐活動,把哲學的任務規定為解答實踐活動中的人與世界、主體與客體、主觀與客觀的關系,從而為改變世界提供方法論。
對于人而言,馬克思認為“人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哲學是人生的態度,研究人對世界應該持有什么觀點,采取什么態度,追求何種境界,用比較正確與科學的態度對待世界與人生。不同的哲學決定了不同的處世方式,不同的人生態度、人生境界體現了不同的哲學。人的每一個言行、生活的每一個細節都貫穿著哲學,哲學是與人生緊密聯系的。
一、人生要堅持從客觀實際出發腳踏實地
我們總是處在不同的時空中,努力地活在有意義的世界里,在各自的人生境界中度過一生。中國近代大師馮友蘭、王國維等從自己的切身實際和生活體會出發,用哲學的思想啟迪著人們的思想,豐富著人們的生活,以提高人們的生活質量。復雜多變的社會生活和迅猛邁進的信息時代,使人們對生存的意義和奮斗的方向更加迷惑。哲學能使人們對日常生活中不斷遭遇的事物的本質性進行再認識,從而幫助人們處在一個有意義的社會生活中。
哲學作為世界觀,為人們提供了一個廣闊而深遠的世界圖景和實際而可靠的生活依據,為人生的境界形成奠定了基礎。哲學作為方法論,能從根本上完善人的思維方法,提高人的思維水平,培養哲學的生活態度,并用這種生活態度去思考世界,建設人生。在這個以人為本的時代,人應該得到自由的發展空間。在科技社會相當發達的今天,我們應該堅持用科學理論武裝頭腦,用科學文化知識作為能量,從自身實際出發不斷地完善自我。從實際出發,就是從發展變化著的客觀實際出發,從特定的社會歷史條件出發,按照客觀世界的本來面目認識而不附加任何外部的主觀成分。從根本上說,就是要從客觀事物存在和發展的規律出發,在實踐中按照客觀規律行事,這就是馬克思主義認識論的根本要求。哲學的方法論賦予人們最高層次的思維方法和智慧,讓人們不斷解放思想,反思自己的行為。不斷與時俱進,以求真務實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質和規律,在實踐中檢驗和發展真理。堅持物質第一性、精神第二性的唯物主義基本原理,認清自身的價值,在學習中不斷地完善自己,在實踐中不斷地發展自己,從實際出發選擇適合自己發展的道路,選擇符合自己的主觀條件。我們要適應時代潮流,使自己的選擇適應社會的客觀環境和時代的需要,抓住機遇,主動選擇,把握自己的命運,從而能夠腳踏實地地走好人生路。
二、堅持實踐與認識的統一提高人的生存發展能力
哲學賦予人的生活以有目的和意義的世界觀。哲學作為人類心靈的最深層次的偉大創造,其主旨在于人的精神境界的不斷地升華,在精神境界的升華中崇高起來。哲學的修養與創造是人們追求崇高的過程,也是人們使自己崇高起來的過程。它要求學習哲學的人永葆理想性的追求。馬克思說,人的本質在其現實性上,是社會關系的總和。人不是一種純自然的存在,而是一種社會性的存在,而這種社會性的存在的最重要問題就是“小我”與“大我”的關系。離開“大我”就沒有“小我”的存在,所以這種倫理的世界是一種“小我”世界的超越。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人類面對著的一個共同的問題,是發展的問題。我們在自己的行為選擇當中必須深切地思考發展的問題,必須有一種深層的時代意識,關于人類的生存和發展的自我意識。
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理論出發點是從事實際活動的人,實際上就是從人所從事的社會實踐出發來理解人、把握人,并通過實踐全面地塑造人。物質與意識的認識是實踐的規律性規定。實踐的基本主體是人,實踐的基本矛盾是人的基本矛盾,其規律是人的運動規律,人的行為范疇是實踐的行為范疇。認識產生于實踐的需要,實踐的目的在于改變世界以滿足人們的需要。要改變世界就必須認識世界,實踐及其發展的需要是認識產生的根源和發展的動力。因此,我們要在實踐和認識統一的基礎上發展自己,踐行實踐檢驗真理的標準,只有實踐才能使我們不斷提高對所謂信息加工的能力即思維的能力。凡是符合客觀的真理性認識,通過實踐必然會成功地轉化為客觀的現實,反之亦然。
人的社會實踐具有多樣性。生產勞動是人類的最基本的形式,但人的社會實踐不僅僅限于生產活動這一種形式。人的實踐活動方式處于不斷變化和歷史發展中,人實踐活動方式的變化,是我們在創造中不斷重塑自己、更新自己的過程,是人的本性、人的利益、人的權利、人的價值不斷發展的過程。在這里我們要適應時代發展的形勢,跟上社會進步的腳步,不斷地完善自身,從實踐主體與客體相互作用中的人的主導性作用去理解人。人的主導作用不僅表現為在實踐中主客體雙方的改造上,而且還具體地體現在通過實踐所聯系的人、社會、自然這一動態系統改造的成果上。人們對自然的改造,創造了社會的物質文明;人們對社會改造的成果,創造了社會的制度文明;人們對自身主觀世界改造的成果,創造了社會的精神文明。這些是人自身的文明進步的表現和動力。
實踐是人類一切社會活動的基礎,是人類社會自我完善和自我發展的重大力量。因此,實踐成為人生境界的現實基礎,人們在有意識地、有目的地、能動地探索和改造現實世界的一切社會性、對象性的感性物質活動過程中生成自己的物質世界,也孕育自己的精神世界,由此進一步形成自己的人生境界。實踐是人的解放與自由發展的根本途徑。解放意味著人的本質力量的弘揚,擺脫束縛和壓制,消除異化,為人們獲得自由的生存發展空間提供了條件。因此,實踐實現了人與世界關系的和諧統一,實現了人與自然關系的和諧統一。通過實踐與認識的統一,充分發揮作為主體的本質力量,改造自然、社會以及自身。通過實踐與認識的統一,提高自身生存和發展的能力,提高人生境界。
三、在社會發展中創造人生價值
社會是人的活動的有機整體,人的活動構成了社會。人與社會緊密聯系,不可分割,構成一個辯證法統一的整體。人類社會的發展歷史是人與自然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的結果。人本身是物質生產的主體,也是進行其他各種生產的主體。價值對于調節人與自然的關系起到很大的作用,同時與人們的日常生活也息息相關。在社會發展中,每個人的全面發展是人類力量發展的真正源泉。作為主體的人,既有物質的需要和能力,也有精神的需要和能力,任何價值都是表示客體滿足主體需要的意義。人在關系中是主客體的統一,人生的價值也是人生社會價值和自我價值的統一。人的社會價值取決于他的行為滿足社會需要的程度,人的自我價值取決于他的行為滿足自我需要的程度。我們個人認為對自己有價值的行為,未必就都有自我價值。我們考察自我價值,主要是考察行為的客觀效果,看其到底是否滿足了自我需要。人的一切行為、思想、情感和意志都以一定的利益或價值為原動力,不同的價值思維和價值取向將對人的思想和行為產生巨大的影響。一個人的價值是通過社會價值得到確認和體現,同時又得到不斷地提高和增值來實現的。一個人對于社會的貢獻越大,越得到社會的肯定,他的自我價值就越大;反之,他的自我價值就越小。
當前,不良的社會現象讓一部分人對“人生價值在于奉獻”的觀點逐漸產生懷疑,進而把金錢作為衡量價值的標準。但金錢并非是衡量一個人價值的唯一標準。人生價值的實現是一個復雜社會的實踐過程,既要有良好的客觀條件,也要有主觀不懈的努力去找到實現自身價值的正確途徑。在一定的社會關系中,人生價值的實現要受到社會的經濟、政治和精神等多條件的制約。要想在社會中很好地體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個人的創造必須在既定的社會條件下進行。社會環境是制約實現人的價值的重要條件,我們要尊重這些客觀條件,充分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和創造性,把價值論更好地應用于人與社會的關系之中,讓價值論更好地融入到我們的生活當中。
社會主義社會為人生價值的實現開辟了廣闊的道路。社會發展的目的就是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使人生價值的實現有更大的可能性。人要生存和發展,就必須得到社會對個人的物質和精神的滿足和尊重,因此社會對個人的尊重和滿足是人生價值實現的前提條件。任何個人,只要對社會作出了貢獻,對社會發揮了積極作用,也就實現了他的人生的社會價值。社會應該對他的社會價值給予承認和肯定,這是人生價值實現后的一定程度的體現。只有人生價值得到社會的承認和肯定,才能更好地發揮人們的積極性,促使人們更多地為社會作出貢獻,在社會發展中創造更大的人生價值。
[作者簡介]王一涵(1988一),女,吉林省吉林市人,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碩士研究生。重慶430079。
【馬克思主義哲學在人生中的反思】相關文章:
淺議馬克思主義哲學創新的實現08-05
對于發展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幾點看法08-06
對于發展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幾點看法08-06
科學發展觀——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生動體現02-24
馬克思主義哲學十講心得體會(精選10篇)06-08
運用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全面認識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02-24
馬克思經濟學中的資本理論探析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