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發揮共青團組織優勢提高青年人才工作水平
發揮共青團組織優勢提高青年人才工作水平
作者/ 共青團吉林省委
青年人才工作是黨的人才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切實提高青年人才工作水平對于堅持黨管人才工作原則,落實黨的人才方略,推進黨的人才工作創新,拓寬人才工作路徑,取得人才工作實效都具有重要意義。共青團吉林省委以實施《吉林青年人才培養計劃》為契機,把青年人才培養工作納入共青團工作的總體規劃,切實提高全省青年人才工作水平,為吉林經濟社會發展提供青年人才保障做出了積極的貢獻。
一、突出實效,創新載體,推進城市青年創新創業人才培養計劃
一是組建團干部與創業青年“1+1”包保幫扶團隊和大學生創業俱樂部,開展團干部與創業青年“一對一”結對幫扶活動,定期了解創業青年和幫扶團干部在工作開展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問題,確保出現問題能夠得到及時解決。組織成立了大學生創業俱樂部,搭建服務大學生成長成才平臺,吸納學生會員800 余名,邀請60 余名企業家擔任俱樂部導師。二是提高創業青年的創業技能。聯合吉林青年創業園、人社部門面向創業青年舉辦SYB(創辦你的企業)培訓班20 期,累計培訓城市創業青年2739名。聯合省人才中心舉辦培訓班30 期,培訓城市創業青年5000 余人。舉辦“金融知識進社區”講座1182場,參與的城市創業青年達25000 余人次。三是積極創新工作載體。建立“人才培養計劃數據庫”,收集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404 件。舉辦第六屆“挑戰杯”吉林省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評選出金獎作品12個、銀獎24 個、銅獎35 個、優秀獎49 個。舉辦“贏在校園”大學生創業項目對接會,邀請優秀企業家代表和優秀大學生創業團隊參加,其中4家企業與大學生創業團隊現場成功對接。截至2012 年6月,全省建成省級青年創業園13家,已有268名創業青年入園,及時為他們提供有針對性的咨詢和指導。四是為創業青年提供金融扶持。聯合吉林銀行推出共青團專屬的“吉青時貸”聯名卡,除具有電話銀行等功能外,還能實現優先審批、優先放貸、優先貼息,并可在全省200 余家單位享受創業和生活等方面的會員優惠待遇。開展青年金融助業貸款工程融資項目,向開發銀行推薦項目2541個,發放貸款2.2億元。五是成立律師服務團,隨時為城市創業青年、創業大學生提供法律方面的援助。截至2012 年6 月,共受理創業青年維權電話1000余人次,為200余名創業青年解決了實際困難。
二、整合資源,搭建平臺,推進城市青年技能型人才培養計劃
一是廣泛開展調研。團省委組織調研組,先后深入到6 個市(州)的30多家企業開展調研,發放問卷1382份,走訪一線青年工人470 余名,在此基礎上,聯合人社、工會等相關部門和企業,在工具鉗工、裝配鉗工等8 個通用工種和賓館、餐飲、美容美發等7 個行業的45 個職業工種中開展“吉林省杰出青年崗位能手”和“吉林省青年崗位能手”評選活動。二是優化社會環境。全省各市(州)、縣(市、區)、大企業團組織成立相應的領導機構,加大對城市青年技能型人才培養選拔的宣傳力度,推動員工所在單位高度關注青工技能素質的提升,營造了良好的社會氛圍。三是確定獎勵政策。聯合省人社廳等部門下發文件,對符合條件的“吉林省杰出青年崗位能手”授予“吉林省首席技師”榮譽稱號,一次性給予個人10000 元人民幣獎金,獲得各工種第一名且符合條件的,推薦省總工會頒發“五一勞動獎章”,在通用工種競賽中獲得前10 名的選手,人社部門直接晉升本職業(工種)高級技師職業資格。四是開展大賽選拔。今年5 月,由各市州團組織聯合當地人社部門舉辦的通用工種預賽和團省委委托大型企業、行業協會組織舉辦的各特有工種的選拔賽已經全面展開,決賽將在9 月底前全部結束。10 月中旬,將組織專家對有關人員進行綜合評審,確定2012 年度“吉林省杰出青年崗位能手”和“吉林省青年崗位能手”候選人,同時將做好表彰工作。
三、扎實服務,結對幫扶,推進農村青年致富星火培養計劃
一是大力營造尊重農村青年致富星火帶頭人的良好氛圍。2011 年12月,團省委召開了吉林省農村青年致富帶頭人協會成立大會暨第一屆會員大會,會上聯合省農委評選表彰了10名首屆吉林省農村青年致富帶頭人標兵和90 名農村青年致富帶頭人,并為每位標兵頒發了5000元人民幣的現金獎勵。二是開展團干部結對幫扶帶頭人活動。通過鄉鎮團委委員與培養對象“面對面”交流,了解掌握并協調解決培養對象在生產經營中的實際困難,并及時將幫扶措施登錄數據管理系統。截至2012 年6 月,數據庫已錄入農村青年致富星火帶頭人9242 人。三是扎實開展農村青年就業創業培訓工作。組建吉林省青年農民科技專家顧問團,舉辦“吉林省青年農民科技大講堂”,利用遠程教育網開展農村青年實用技術、農業技術培訓。截至2012年6月,全省共培訓包括農村青年致富星火帶頭人在內的農村青年38199人,實現就業13264人,落實培訓資金61.4萬元,落實培訓機構70 家。四是建設培養對象成長成才所需要的服務載體,建立了農村青年科技特派員人才庫,隨時為培養對象提供政策、資金、項目等方面的扶持,推動農村科技成果轉化和應用。開展涉農院校大學生“五員”社會實踐活動,組織科技講座130 場,發放調查問卷8000 份,走訪星火帶頭人3329人。五是進一步加大對星火帶頭人的金融扶持力度。將培養對象列為“青創時貸”特色金融產品的推薦對象,全省累計發放農村青年創業小額貸款2.36 億元,獲得貸款人數8260人,帶動就業人數8569人;評定農村青年信用示范戶5288 戶,已發放貸款戶數3603 戶,發放貸款金額1.1 億元;開展金融知識培訓118 期,培訓團干部1439人,培訓農村青年3995人。
四、打造平臺,強化培訓,推進青年志愿者骨干培養計劃
一是打造服務青年志愿者骨干的綜合信息管理平臺和公益項目推介平臺。設計開發了“吉林省志愿服務網”,青年志愿者骨干、相關志愿組織可以通過網站詳細了解相關政策,查詢、發布志愿服務項目,參加在線培訓,實現了志愿者工作網絡一體化。舉辦吉林省志愿服務公益項目發布會,發布志愿服務公益項目17 個,與50 余個單位簽訂了合作協議,整合物資價值380 余萬元,19 支志愿者骨干所在的志愿組織承諾為公益項目提供550 萬小時的志愿服務。二是舉辦“吉林省青年志愿者骨干培訓班”。邀請團中央志愿者工作部領導和本領域專家擔任培訓講師,對來自全省各條戰線的162 名青年志愿者骨干進行集中培訓。同時授予全省40 所高校為首批“吉林省青年志愿者骨干培訓基地”,為青年志愿者骨干開展培訓創造條件,提供保障。三是增強青年志愿者骨干的社會認同。團省委充分運用新媒體,努力培育富有吉林特色的志愿服務文化,為做好青年志愿者骨干培養工作,促進青年志愿者骨干的成長成才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通過威客平臺面向廣大網友征集吉林省青年志愿者主題LOGO,設計制作青年志愿者服裝、帽子、徽章等統一標識,面向全省征集吉林省青年志愿者主題歌曲,宣傳“樂志愿、愛生活、共分享、新成長”的志愿服務工作理念,增強社會認同。四是建立經費保障。聯合吉林省青少年發展基金會向社會各界發出號召,動員每人每年捐助一元錢作為“吉林省青年志愿服務基金”。截至2012 年6 月,共募集捐款140 余萬元,為青年志愿者骨干培養計劃的實施提供了強有力的經費保障。
五、多方聯系,開拓創新,推進吸引青年海外留學人員來吉創業計劃一是掌握有意來吉創業的青年海外留學人員基本情況。聯合團中央、省委統戰部、省人社廳、省教育廳等相關部門及吉林大學、長春市高新區國家級留學人員創業園,開展了有意來吉創業海外留學人員現狀調查,掌握有意來吉創業的留學人員的相關信息,建立青年海外留學人才庫,及時了解青年留學人員的思想狀況、生活狀況,掌握他們的實際需求。二是積極探索同海外留學人員的合作機制。借助省科協“海智計劃”信息發布平臺,發布海外人才需求信息,為留學人員來吉創業提供咨詢和服務。設立吉林青年海外學人網,構建信息平臺,促進留學人才、項目、政策、資金等信息資源的交流和共享。三是廣泛搭建同海外留學人員溝通交流的服務平臺。積極邀請青年海外留學人員參加東北亞青年企業家發展論壇,建立與青年海外留學人員的溝通渠道。向團中央申辦2012 年海外學人回國創業周活動,邀請青年海外留學人員到我省開展項目對接洽談和人才交流合作。積極與省教育廳溝通,篩選部分“春暉計劃”回國工作項目,依托海外優秀留學人才短期回國服務的契機,做好推介服務工作。四是尋求政策支持,吸引青年留學人員來吉創業。根據青年海外留學人員回國發展實際需要,編寫《青年海外學人來吉創業指南》。協調各級團屬青年創業園為青年海外留學人員在企業注冊、土地使用、稅務、商檢等方面提供便利服務,減化手續,減少環節,為注冊在園區內的企業提供資金扶持和信息服務等方面的優惠待遇,并協助他們按程序申報各類政府資助項目。五是拓寬融資渠道,解決海外留學人員創業資金瓶頸。啟動實施了青年海外留學人員來吉創業貸款項目,就“吸引青年海外留學人員來吉創業計劃”培養對象的貸款內容與吉林銀行進行了溝通確認,承諾為來吉創業人才提供金融貸款服務。
【發揮共青團組織優勢提高青年人才工作水平】相關文章:
發揮電教優勢 提高閱讀能力08-17
發揮課件優勢提高數學教學效果08-07
發揮電教媒體優勢提高閱讀教學效益08-17
發揮電教優勢,提高作文教學質量08-17
發揮戲曲藝術教育優勢促進學生素質提高08-07
發揮電化教育優勢 提高語文教學質量08-17
發揮網絡優勢是郵政的希望08-06
發揮統戰工作優勢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