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關于進一步推動我區農村信息化建設的建議
關于進一步推動我區農村信息化建設的建議提案人:夏立義
主要理由:
農村信息化建設勢在必行。市場的競爭機制和對各種資源、各種生產要素的配置作用、供求關系都是通過信息的形式表現出來的。信息是一種資源,是各項事業發展的關鍵和新興載體,當然也是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的關鍵和新興載體。一個地區、一個單位的快速發展,首先取決于他對信息的收集能力、利用能力和是否充分。因此,農村信息化建設,是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實現農村信息化對于提高農民素質、促進農村經濟發展、農民致富和實現農業現代化都具有現實的和深遠的重要意義,也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必然要求和歷史選擇。
通過調研發現,農民最渴望的是通過各種渠道獲得政策、市場供求、科技、農資、農機、氣象等有價值的農業信息。由于農業生產和市場脫節,信息不靈、不準、盲目種植、近年來頻頻出現大面積的農產品爛在地里的現象,使廣大農民遭受了重大損失。這就更能證明加快信息網絡向農村延伸,通過信息通暢來解決農產品滯銷問題的重要性和迫切性。通過農村信息化,既可以使農民更加貼近市場,及時掌握市場信息;又可以利用信息適時調整種植、養殖結構,發展特色農業,降低生產成本,躲避市場風險,獲取最大效益。總之,農村信息化建設是實現農村發展、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必由之路。
原因分析:
對互聯網的認識和利用不足是我區存在的一個不可回避的問題。眾所周知,互聯網信息量大、交互性強,不受時空限制,投資少,方便快捷,能全方位的提供個性化的信息服務,這是任何其他信息傳播方式和媒體無法比擬的。因此它是農村信息化建設的重中之重和今后發展的方向。在這方面存在的主要問題是:首先,相關領導對互聯網在農村信息化建設中的重要性和作用仍然認識不夠,缺乏相關的政策推動措施;其次,農村信息化建設服務機構不健全,缺少專業的農村信息化技術人員,已建立的網站有其名無其實;第三,政府投入不足,且沒有整體規劃布局。總之,我區農村信息化水平較低:一方面設備投入不足,另一方面設備的利用率很低。信息資源分散、信息進村入戶難。信息人才短缺,組織不健全,收集、整理、發布信息的能力較弱。信息的針對性、時效性不強,多是自發的、盲目的,缺乏統一規劃、統一管理。
主要建議:
1、加強農村信息化建設實施過程中的政策支持和引導。農村信息化建設要立足“兩型社會”建設和“城鄉一體化”的要求,以城帶鄉、以工補農。政府和有關部門在引導農民使用信息服務的過程中,要從實際出發,結合本地特點,避免重復建設,造成資源浪費。并在信息化業務發展初期給予適當的政策支持和引導。組織召開全區農業綜合信息管理系統專家論證會,設計我區農業信息化建設計劃。首先建設好區級農業信息網絡基礎平臺、區農業信息門戶網站、區直涉農部門網站、區農業綜合信息平臺和協同辦公平臺等。其次建設好基層農業信息服務站,整合信息資源,構建高效的全區農業信息服務體系,實現信息“進村入戶”。
2、設立相應的組織管理和實施機構。配備一定的業務技術人員負責農業信息化的推廣應用與服務工作。同時,將信息化發展指標的完成情況納入相關領導的業績考核指標中,加大推動農村信息化建設與應用的力度。農村信息化是一個系統工程,它主要包括三個層面的“網絡”建設:一是物理網絡的建設,即信息網絡的軟、硬件工程;二是組織網絡的建設,包括信息化建設的指導和實施管理機構(信息中心)、基層信息員隊伍的培訓、認證和管理制度、信息服務制度、信息安全制度等內容;三是信息資源網絡的建設,即開拓各種涉農信息資源渠道,及時地大量地獲取各地農產品價格行情、農業要聞、實用技術、企業資料等,提高服務質量,提升網絡知名度,聚集網絡人氣。三個層面的建設應是同步進行,互為促進的。
3、加強網絡硬件建設,形成立體的農村信息化網絡體系。網絡硬件設施是推進農村信息化建設的基礎和前提。采取市場化運作手段,加大有線電視網的建設和普及力度,使大部分農戶都能夠接入到有線電視網絡中。同時廣電部門應通過開辦農業類節目的方式,結合本地農民最關心的問題,重點播出農業信息,介紹農業新品種、新產品、新技術及新服務,形成本地農業信息的宣傳平臺,縮小信息和農民之間的距離。電信部門要加快農村地區寬帶網絡和配套設施建設,消除網絡通信盲區,擴大網絡覆蓋面。同時,要加強農村信息化網站的軟硬件及配套設施建設,建立健全以農業信息資源數據庫、電話語音系統、農業專家系統、農業專家決策支持系統和農業、農產品、市場信息分析、預測、發布、傳播為主要內容的農業信息化服務網絡體系,搞好網絡硬件設施運營維護,確保網絡和信息運行安全。要按照有場所、有設備、有人員的要求,加快基層農業信息網站建設,為順利推進農村信息化建設奠定堅實的物質基礎。
4、建立區級服務于農村的綜合信息平臺。這個綜合信息服務平臺,應是一個為農民量身定做的信息交互和應用平臺,通過街鎮、村隊信息服務站點把全區農村地區連成一個整體。由農村工作部門牽頭,電信、農業、林業、畜牧業、水利氣象、動植物醫療、教育、科技、農資供應、農業龍頭企業、農產品加工、儲藏、運輸、流通、經營等涉農部門,整合網上信息資源,可為全區農民提供信息發布、專家咨詢、遠程醫療、遠程教育和電子商務等服務,組織供需網上對接,實現網上交易。針對農村信息化水平低、農民信息技術薄弱的實際情況,這個服務平臺還可開通電話、短信、互聯網、114號碼百事通和信息服務站點等多種接入方式。另外,在信息資源網絡建設方面,要通過與兄弟網站建立信息共享聯盟,與各新聞媒體、各涉農政府部門、企業、農牧漁產品生產基地、批發市場等建立廣泛的信息合作關系。
5、盡快建立健全農村信息員隊伍,加強農村信息化人才的培養。作為農村信息員要具備利用電視、電話、互聯網三位一體的形式向農民傳播發布各種信息,并對農民需求的各種信息,尤其是農產品的市場信息進行整理、發布并及時更新,開展支農助農活動的能力。電信部門要選調一批業務水平高、服務意識強、了解農業和農村情況的農村信息化工作人員,加強計算機網絡、電子商務、農業生產經營、有關法律法規等知識培訓,逐步健全區、街鎮、村隊三級農村信息員隊伍,不斷提高信息搜集、加工、應用、反饋和預測分析能力。充分發揮農村基層干部和農業技術人員的作用,同時要通過聘請和有償服務的形式,從種養和營銷大戶、農民經紀人、龍頭企業和農產品批發市場等選用和培養農業產業各個環節的農村信息化信息員。強調信息資源共享原則、強調精確服務原則。
6.加快農村信息化試點示范村隊、街鎮的建設。緊緊抓住中央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和諧社會的大好契機,盡快制定農村信息化村隊、街鎮建設標準,在經濟條件較好的街鎮建立信息化示范點,加強宣傳,以點帶面,逐步展開,協調發展。各部門攜起手來,共同努力,對口幫扶、把農村信息化建設這一惠及農村、利在農民的大事抓早、抓好、抓實,實現我區城鄉的共同繁榮。
【進一步推動我區農村信息化建設的建議】相關文章:
加強農村機耕道路建設的調查及建議08-24
農村信用體系試驗區建設工作調查08-24
進一步做好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工作的建議08-22
區農村黨風廉政建設工作總結08-24
區民政局新農村建設工作總結08-24
不斷豐富“三型”后勤建設內涵 推動后勤管理和服務進一步提高05-10
實行無紙化辦公,推動生態文明建設08-23
我區犬類管理存在的問題與建議10-19
信息化建設調研報告04-21
信息化建設的調研報告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