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不容情:晉商不用“三爺”
在晉商字號中,“不用三爺”是一條重要的規矩。著名的晉商企業“六必居”就把“不用‘三爺’(即少爺、姑爺和舅爺)”明文寫入店規。
“日昌升”在山西平遙,是我國第一家專營異地匯兌業務的私人金融機構,現已辟為中國票號博物館。這家“老字號”能興盛多年,“三爺不用”是關鍵原因之一。“三爺不用”,指主管者家族中的少爺、姑爺、舅爺,不得參與票號中內部業務管理。年。不少企業往往“成也家族,敗也家族”。私營企業大多靠親屬起家。憑借著親緣關系,傾情投入,團結奮斗,短期內便創業有成。然而,企業稍具規模,則弊端顯露:管理者都是“爺”,外來優秀人才難以發揮作用,組織創新能力日衰。“不用三爺”的道理是什么呢?那就是“利不容情”。人性是容易屈從于情感的,自家的親人不好管啊,畢竟有血緣關系在內,一旦事情處理方式與血緣關系沖突,人的本性會是血緣關系占上分。因此,人們常常說要理智要理智,意思就是要讓決策獨立于情感。
在企業經營中,情感往往也是導致項目或企業失敗的重要因素。晉商在經營過程中特別注重人性在企業人力資源方面的影響,考慮到人性往往更看重情感而不是利益,因此,他們干脆就直接拒絕情感因素可能對企業管理形成的影響。
這就是晉商字號不用“三爺”制度的由來。有意思的是,清代官場上也流行一句諺語:“莫用三爺,廢職亡家。”這里所說的“三爺”指的是官親。意思是說官員用人時不要用自己的兒子(少爺)、女婿(姑爺)、妻兄弟(舅爺),否則會招致丟官敗家的結果。這條諺語,是根據大量有關官員任用親屬(即“官親”)辦理公務的弊端總結出來的,因而反映出清代官場中任用官親是普遍的現象,“廢職亡家”的現象更是不勝枚舉。但諺語雖好當局者迷,不要說清代就是后世的官場不也是官親橫行。這個諺語引用到商業經營上,就可以說是“莫用三爺,廢利亡企。”晉商當年在經營上立足人性,規避情感因素,不用三爺,因而取得了商業上的巨大成就。
【利不容情:晉商不用“三爺”】相關文章:
疑人不用,用人不疑作文04-23
形容情義深厚的句子01-29
形容情緒低落的句子01-29
不用號碼的電話08-24
今天不用上學作文02-14
利群廣告詞06-03
科利亞木匣說課稿08-24
共享資源的利與害作文05-05
蒙臺梭利培訓心得08-23
奧利奧廣告詞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