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王強:圈里圈外游戲人生 (1)
35歲便抽身職場的王強一頭少白發,穿著打扮已經絲毫看不出職場的痕跡,“看我的肚子,更不像做銷售出身吧。”王強滿意地拍拍自己的肚子
8月,北京,驕陽似火。位于北京CBD腹地的嘉里中心熙來攘往、穿梭其中的人大多帶著職業的微笑,不知,微笑里是否隱藏著對剛剛設下的一個個職場圈套的得意?,抑或對正在導演的職業精英生死諜變的竊喜?“我的職業生涯中,最精彩的部分,大多發生在這里。”站在酒店大堂的王強冷觀周遭。
王強說自己是一個斷的非常狠的人,對于每一段經歷,下得了那種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云彩的決心。“當我快速地奔到終點,我會覺得,‘哦,原來不過如此’,往往這時我已經沒有了再繼續下去的耐心。我是不是有些矯情?”——在別人眼中艷羨的經歷、職位、收入,在王強那里不過都是些講故事的佐料而異。
35歲便抽身職場的王強一頭少白發,穿著打扮已經絲毫看不出職場人士的痕跡,“看我的肚子,更不像做銷售出身吧。”王強滿意地拍拍自己的肚子。在這位出身銷售的人身上,已經看不到昔日的霸氣,但其上佳的口才,仍顯示出其強勢的談判魅力。
“我的經歷似乎有點順。”王強并不掩飾。的確,也沒有辦法掩飾,從國內企業一名底層銷售,到坐上知名外企中國區頭把交椅,王強僅用了七年的時間;而從寫博客回首過往,到憑借《圈子圈套》三部曲成為暢銷書作家,他也不過用了一年多的時間。
一如決定離開職場,再一次快速跑到終點,王強瞬時失去了對于寫作的耐心,“說句實話,書寫完之后,我看到WORD文檔就惡心。去年6月交稿后,我就再也沒有看過那本書。”王強又一次閑了下來,閑到每天都在費勁思考第二天該做什么。這種閑壓著他,讓他感覺到空前的累。“就像我書中的主人公洪鈞一樣,半夜去投標時,羨慕坐在工地上暢快吃餛飩的民工,自己真的丟掉工作,穿著民工裝滿大街溜達時,又迫不及待地想回到原先的軌道上去,人生就是一座圍城,我也逃不過。”
不同的是,有的人終其一生,造一座圍城;有的人嘗試過多種圍城的滋味,選中最適合自己的圍城;而王強卻是造一座圍城跳出后再造一座圍城,每一座圍城就像一出戲,濃縮卻不失精彩,是戲?是人生片段?——王強時常自己也恍惚。
如今的王強,又站一個新的起點上,他將自己定位在經驗派的天使投資人的身份上,這一次他不知道要跑多久能到終點,對于他來說,屬于他的一幕新戲開演了,他會做一個盡情發揮的主角。
失敗打磨成功
2006年,一本描寫職場風云的小說《圈子圈套》,出乎意料地轟炸了職場界。原本想著在天涯上根據自己的經歷寫寫職場故事,幫“涯友”們打打牙祭的王強沒有想到,自己這么快就一炮而紅了。“沒有想到這書會火,一開始寫,就像老太太把自己的故事一個一個講出來,后來覺得連起來寫會更有意思,于是設定了三部曲,想好《圈子圈套》的名字,便開始碼字。”
每天堅持碼3000到5000字,3個月出一本書,一年完成三部作品。王強完成了一個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構思并不難,難就難在每天枯燥地敲字工作上。”這個用快餐速度完成的作品,卻讓讀者有如食到一桌滿漢全席,大飽“口”福。王強言,真實是故事最好的“主料”。
那些活生生的主人公,那些撩人心弦的情節,都殘留著不同時期王強的味道。因為從1993年冬的那個面試開始,王強便扎入IT銷售這個圈子,并在其中沉浮浸染了十年,浸透了酸甜苦辣咸方才謝幕離場。
1993年的冬天,格外寒冷,但卻是王強盼望已久的春天,在迫不及待地完成碩士論文后,他便到處尋覓踏足社會的機會。作為清華大學的研究生,無論留校、出國或是去科研機構,選哪一項,都是再好不過的出路。可他并不喜歡毫無懸念的生活,“比如去科研機構,我都知道幾年后,如果不出大的差錯的話,我大概升到什么位置,除了工作之外,我似乎只要熬時間就可以了。”
1992年興起機關人員的下海大潮,讓王強看到了另一種生活,一種可以憑借自己努力創造奇跡的生活。這一年,中關村的企業如雨后春筍般冒出,由上一年的2600余家激增到5180家,中關村大街上各處都塞滿了新開張的公司,住在中關村大街的盡頭——清華校園中的王強也強烈感受到中關村的熱鬧。王強決定從學校直接下海,他選擇了在中關村已經頗具聲望的聯想,從一名底層的銷售人員開始了自己跌宕起伏的生活。
“面試并不順利,筆試我基本交了白卷,但在面試時,我的口才發揮了很大的作用,我就憑著一張嘴皮子,讓面試的老師記住了我,最終給了我進入聯想的機會。”完全放棄自己的專業,連計算機都不懂卻跑去聯想做銷售人員,王強并非趕時髦,“銷售是一個捷徑,銷售就是戰場,為什么戰場上的士兵能夠脫穎而出,因為在戰場上更有機會證明自己。勝與敗是最客觀的評價,我甚至不用過多地考慮別人的主觀看法,我只須拿出無可爭議的銷售成績就能證明自己。”
在經歷了半年打開水、擦桌子、接電話的打雜生活后,順利畢業擺脫學生身份的王強才正式轉換到銷售人員的角色上,然而,這條捷徑并不好走,此后的半年,王強沒開過“胡”,一個單子也沒拉回來。“年底的時候,其他銷售人員捷報頻傳,又是分煙,又是發糖,然后笑逐顏開地進一個小屋,神神秘秘地走出來,盡管我從沒進過那個小屋,但我知道那是發獎金的地方。”這多少對王強是個刺激,好在他的上司并沒有給他臉色看,他決定在上司趕人之前繼續扛著。
“別人接電話的時候,我都豎著耳朵聽,別人討論項目,盡管沒我什么事,我也搬個凳子湊過去。說句實話,身上扛著銷售指標,我沒什么辦法,除了快速學習,剩下的就是扛著,扛到我跟的項目有結果。”快到年底時,事情終于有了起色。一個月內,王強拿下了四單,“我終于證明自己是一只會下蛋的雞,趕緊請同事暴搓一頓。我也終于有機會進入那個小屋,人生第一次見到了港幣上的大獅子。”
1994年,有更多的外企試水中國,能成為一名外企白領是當時年輕人的時尚。王強也一直尋找著機會,對于他來說,“想體驗一下外企氛圍,更希望自己從IT硬件銷售轉向軟件銷售,從賣產品轉向提供整體解決方案。”一家外企向他頻頻伸出橄欖枝,但卻毫無余地的拒絕了王強的加薪要求。盡管有些猶豫,王強還是放棄了在聯想奠定的基礎,去了新公司SSA,“后來,我才想明白,我的新老板真的很有水平,沒多花一分錢,把我挖走,的確他知道我想要什么,準確抓住了我的心態。”
這個圈子,遠比王強想象的要復雜。中國市場越來越開放,各路英雄齊登場,香港人、歐美人、中國人,有競爭力的都想來撈錢。“最有水平的人,想辦法來制定規則;水平差一點的人想辦法遵守規則;最后的人只能重在參與。每個項目都有錯綜復雜的事情,有的時候,你根本看不清。”王強知道需要時間去適應轉變,但卻沒有料到剛進入新公司,第一單生意就讓他結結實實地摔了一跤。
王強被指派協助廣州分公司拿下一單跟了很久的生意,王強參與后,買方很快提出直接與王強談生意,繞過廣州分公司,“說實話,我心里很高興,買方愿意繞過廣東分公司,和我這個不會講廣東話的人談生意,這證明我有實力啊。”就當項目進展到即將拍板簽合同時,王強沒有料到,一個香港人攪了局。“公司里面說什么的都有,說我王強搶項目,說我設局,其實我那時還沒鍛煉出設局的心機。我終于明白,當你以一個良好的心愿,盡心盡力去做一件事,就覺得所有人都應該站在你這邊幫你時,你是多么的愚蠢。”這是王強第一次掉進商場圈套中,重重的一摔,讓王強痛的想離開。
“我沒有離開,即使我在公司已經是一個萬惡不赦的討厭鬼,我還是不能離開。繼續扛著,有些時候,真的做什么都沒有用,只能扛著,等著那片云彩飄過來,把你從谷底帶出。”直到陸續簽了幾個大單為自己的實力正名后,王強才選擇離開。他選擇的下一個目標是西門子。在西門子,王強從單槍匹馬的銷售員成長為一名管理者,也正是借由西門子,王強找到了創造職場奇跡的出口。
“說我自己的經歷很順,其實大順都堆積在無數困難之上。”王強說,那些失敗的經歷都會不由分說地扎根在腦中,每一個細節都像剛剛發生過那樣新鮮,反而是那些助他提高名氣的成功倒沒留下什么特別的痕跡。“我做到后期,職位已經非常非常高了,我自覺我做銷售的天目都開了,可以看到銷售項目的本質,表面上的手段已經騙不了我的時候,很多時候我還是不知道,到底贏在哪。但是輸,一定知道哪里錯了。”
銷售與被銷售
身為西門子行業應用服務部經理,王強并不滿足,盡管在這個職位上,他必須要將自己的年齡隱藏才能讓對方放心,“好在我天生少白頭,一頭銀發很好地遮蓋了對我年齡的猜疑。”
不斷有獵頭來找王強,盡管很期待上升的機會,王還是毫不猶豫地拒絕了,“說句實話,我的簡歷根本沒有競爭力。以王強關注的Siebel?Systems為例,Siebel?Systems一直網羅各方獵頭尋找中國區負責人,作為全球最大的CRM(客戶關系軟件)公司,Siebel?Systems是銷售人員頂禮膜拜的圣殿,自然這座圣殿開出的負責人標準要有殿堂級別,“有海外工作或學習的背景,曾在美國類似企業任職,擁有10到15年的工作經驗,管理過一定規模的團隊,我沒有一條符合。”
恰好西門子是Siebel?的合作伙伴,Siebel?要在舊金山舉辦全球合作伙伴大會,王強想都沒想便把參會的機會爭取過來。在開會的間隙,透過友人的指點,王強找到Siebel全球市場負責人TomHogan,“我來自中國,想和您談談Siebel?的產品在中國的發展。”盡管詫異于陌生人的直白,TomHogan還是答應了王強的邀請,并約定晚上通過電話約定具體時間。
整個晚上,王強不停地打電話到TomHogan的房間,一直到12點電話才有人接聽,盡管TomHogan答應第二天一早一起和咖啡,可王強明白,這很有可能是出于禮貌才接受邀請。TomHogan并沒有把這個來自中國、要給他介紹中國市場的人當作能帶給他驚喜的人。
第二天一早,王強早早來到咖啡廳,如他所料,TomHogan并沒有坐在那里等他。王強來到電梯間,決定在這里堵一下TomHogan。電梯打開,再一次如王強所料,TomHogan并有向咖啡廳走去,“您好,您還記得我嗎?我們昨晚約好談事情。”TomHogan想了半天,終于想起昨晚的約定,便答應和王強談談。
“你來自中國,中國是一個大市場。”,“你知道中國是一個大市場,我還以為你不知道呢。”王強的直白激起了TomHogan的好奇,整個談話,TomHogan始終沒有碰面前的咖啡。40分鐘后,TomHogan撥通了王強后來的頂頭上司的電話,“你不是在一直尋找中國區的負責人嗎,不用找了,我已經幫你找到了。”
幾天后,回到中國的王強已經成為Siebel?中國區的總經理,盡管是光桿司令,王強還是在盈科中心租了一間小小的辦公室,既是員工又是總裁,每天拎著包到處跑,開始兌現他之前的承諾。Siebel?在中國的發展也如王強當時和TomHogan描述的那樣,沒過多久,中國區便成為Siebel?總部最值得關注的海外市場。
正當Siebel?在中國大放異彩的時候,王強選擇了急流勇退。這一次,不是他銷售自己,而是成為別人手中的產品。在帶領Siebel?成功攻破中國市場后,王強瞬時成為市場炙手可熱的人物,“有很多獵頭來找我,我基本上都拒絕了,很少有人能真正打動我。”
但一個澳大利亞獵頭卻成為例外。不同于其他獵頭,這位澳大利亞人并沒有以介紹新公司為開場白,而是和王強談起了足球。“他問我希望成為中國隊的米盧,還是希望做巴西的主教練?成為米盧帶領中國足球走進世界杯,變成英雄;而當巴西教練,不過是再拿一次總冠軍而已,如果拿不到,很有可能背上罵名。”王強承認,對方輕松地抓住了他的特點,“他了解我的處境,更知道我是一個喜歡挑戰的人。”
s("content_relate");
【王強:圈里圈外游戲人生 (1)】相關文章:
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圈里圈外》02-04
王寶強經典語錄07-22
“1”和“許多”的游戲08-16
世界500強面試官的刁鉆問題(1)08-17
寶寶1歲1個月的親子游戲08-15
1、人生的境界08-16
學習王強同志先進事跡活動總結08-24
羊圈里的滅蚊大戰08-24
世界500強面試題目及評點(1-10題)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