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如何提高領導者的執行力
執行力通俗地講就是“抓落實的能力”,是領導干部貫徹落實上級戰略決策、方針政策和工作部署的操作能力和實踐能力,它是一位行政管理人員最重要的能力之一。在公共管理實踐中,它越來越受到各方面的重視。接下來,我想結合我的一點體會就如何提高領導執行力與大家作以交流:
一、加強制度規范,確保方向正確
制度經濟學強調制度是組織行為的基礎。在管理實踐中,制度也是我們作為領導者賴以開展工作的基礎,俗話說,無規矩不成方圓。所以,在強化和提高領導執行力的過程中,我覺得首當其沖,首先必須制訂好嚴密的游戲規則。否則,整個游戲過程或者是制度執行的過程就可能出現偏差。
這里我想舉一些事例來加以說明:
第一事例:在這次汶川大地震中我們的子弟兵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內在如此艱苦的條件,可以超越生死,投入抗震救災,為我們這次抗震救災的勝利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受到了國內外人士高度贊嘆。中國人民解放軍在抗擊自然災害時所表現出的超強的戰斗力,在令我驚嘆和驕傲的同時,也不能不引起我們反思,我們這支隊伍,為什么具有如此強的戰斗力,我想,最關鍵的因素是制度,是規范,是鐵一般的紀律。
第二事例:是關于節能減耗考核。節能降耗是當前落實科學發展觀的一項十分重要的舉措。在十一規劃里,黨中央國務院明確要求在十一五規劃年末,全國的萬元GDP綜合能耗下降率要達到20%。這個指標是我們全國各級政府的行動綱領和硬性的約束指標。各地在執行的過程中,為了達到或者是完成指標,層層分解,層層加壓,部分地方政府為完成目標,在考慮應對措施時,其中一個很大一部分精力就是用在做大分母,做大GDP的絕對量來完成萬元GDP綜合能耗下降率,這實際上在一定程度上和我們制訂政策的本義或者是初宗出現了比較大的偏差,出現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局面,導致新的考核實際上在很大程度上又回到了原來的GDP至上的老路上來。我們的公共政策由于缺乏嚴密的考核體系,從而出現執行不力的局面。
對比前面兩個事例,可以看出,前面一個是有令必行,后面一個有令不止。
因此,對于我們管理者來說,我們首先必須制訂出切實可行的游戲規則,或者是制度規范,從而能夠更有效地規范自己或者政策執行對象的行為規范,從而才能確保我們的公共政策或者決策在執行中不會出現打折扣或者是偏差。更不會讓我們的領導者或者是具體實施者在具體的操作過程中偏離方向。就像鄧小平曾經說過:“制度不好,好人也會變成壞人,制度好了,壞人也會變成好人。”因此,制訂完善的制度規范,并進一步強化制度約束的嚴肅性,才能有效地提升決策的執行力和執行效果,這是我們提升領導執行力的前提。
結合節能降耗考核,我認為必須進一步強化制度規范,加強和加大地方各級官員(包括省市、區縣以及街鎮)節能降耗考核,制訂更加科學規范的考核體系以及問責體系,強化或真正落實“一票否決”,才能真正有效地執行和貫徹國家節能降耗和可持續發展的整體戰略。
二、充分授權,確保機制順暢
對于領導者的執行力來說,第二個很重要的環節就是學會充分授權,確保部門內部機制順暢,不要事無巨細都要親歷親為,甚至是不分主次,區長干局長的活,局長干處長的活,處長干科長的活。
充分授權實際上在很大程度上也是目前行政管理體制下的一種有效的激勵方式和手段。對于目前的政府管理體制來說,可以使用的激勵手段和措施相對有限,比如:物質獎勵以及晉升獎勵等這些均不在我等之輩掌握,所以很難操縱。但是,充分授權本身既是對下屬能力的信任和尊重,也是一種有效的激勵手段。今天,我能夠在這里和大家分享這段不成熟的想法,我想很關鍵的一點,就在于我的幾位得力的部下和他們在有條不紊地工作。根據國家的安排,2008年,進行全國經濟普查。這項工作時間緊,任務重,難度大。我區的經普工作啟動后不久,我就接到了市委黨校脫產學習2個月的通知,接到通知之后,我感覺時間相當緊迫,且經普查前期啟動階段尚有大量的工作要做,感覺壓力較大。我迅速將有關情況向局領導匯報,但是,由于局里當時工作繁多,其他相關領導也很難兼顧。在這種情況下,我抓住最后幾周時間,籌劃經普的下階段的推進工作:
1、搭班子,組建經普工作機構;
2、搞好動員,召開全區動員大會;
3、制定全區經普實施方案和接下來兩個月的工作計劃;
4、加強監督,制訂考核辦法;
5、明確分工,落實職責,充分授權經普辦常務副主任,由她主持全面工作,具體負責落實我脫產學習之后的全部經濟普查工作,我每周聽取工作進度匯報。目前,經過一個多月來的檢驗,我發現我區的經普工作開展的井然有序,她也比較主動積極,工作也比較買力。通過這件事,我感覺我們領導在提升領導執行力的時候,其實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要充分相信你的部下,學會有所為有所不為,學會授權,學會為下屬創造機會,學會為別人鼓掌,學會做幕后的英雄,也才能讓你的執行力得到更充分地發揮。(其實很多時候,我們沖在前面,并不一定能提高我們工作的執行力。這是我的一點,不成熟的想法。)
三、強化過程監督,確保工作到位
監督,我認為這是體現和提升領導執行力的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在強化過程監督的這個環節,我認為我們的很多政策或者決策不能得到很好的執行關鍵的一點,就在于我們的監督不到位,或者存在監督,流于形式,缺乏約束力。
對于這一點,我個人比較推崇嚴監管。在人性假設上,我比較推崇經濟人假設,而不是道德人假設,因為社會中的每個人都會從自身角度來考察利益得失,因此,我們不能期望我們的政府工作人員,我們的政策執行者都是道德的圣人,都能夠心存天下為公,一心為民的思想,他們自身也是人,有自身的利益,在政策或者是決策的執行過程中不可能沒有自己的想法,沒有自己的利益取舍。由此,勢必會在政策或決策的執行中填加個人的理解和利益,因此,作為管理者或者是領導者也好,必須加強對于政策或者決策執行的過程監督。比如,我剛才提到的節能減耗,我覺得當前最主要的問題就是監督不力,中央的戰略是正確的,具體的政策措施也是合適的,但是,地方政府在經濟發展與推進節能降耗的政策博弈中,勢必會更多地考慮地方的經濟利益和個人的政績,因此,在當前國際國內經濟整體趨緩的背景下,各項考核壓力較大的情況下,如果節能降耗政策仍然缺乏強有力的監督機制約束機制,該項政策就很難得到有效推進,而且在具體的政策執行過程中,對于部分萬元GDP綜合能耗下降率居高不下的地區在具體的處罰力度上又相對有限,這就更加影響了我們節能減耗政策的執行效力。因此,在當前的背景下,進一步加大對于該項政策的執行力度檢查和監督就顯得至關重要,可喜的是我們政府已經有所認識,在原來的基礎上推進了半年度的督察,年度的檢查等等,這些實際上也是加大了過程監督的力度,盡管力度仍然不夠,但是畢竟我們已經開始重視這方面的問題。
對于部門管理者來說,我們大部分均是嚴格意義上的執行者,很多時候,制度規范不少,職責分工也相當到位,但是,我們的政策執行效果卻不甚理想,盡管這里有方方面面的原因,但是,我覺得關鍵的問題就在于我們自身是不是更好地履行了一個管理者或者是領導者的職責,在布置或者分配任務的同時,有沒有充分有效發揮好自身的監督控制作用,有沒有及時地糾正政策或者是決策執行過程中的偏差和錯誤。這才是有效提升領導執行力的關鍵。
【如何提高領導者的執行力】相關文章:
提高執行力學習心得08-24
提高執行力心得體會05-08
提高執行力心得體會范文05-25
如何提高寫作技巧06-15
如何提高寫作技巧08-24
如何提高學習英語興趣08-24
如何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08-23
提高執行力心得體會(精選11篇)10-29
如何提高學生學習舞蹈的興趣08-20
如何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