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草人》讀后感
品味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需要回過頭來寫一寫讀后感了。可能你現在毫無頭緒吧,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稻草人》讀后感,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稻草人》讀后感1
在童話世界中,給我最大感觸的是葉圣陶先生的《稻草人》,故事從孩童的角度出發,憑借樸實的語言和生動的描述,敘述了一篇篇凄美的故事。每每讀來,都會讓我有深徹的感悟。
《稻草人》主要敘述了在一塊莊稼地里插著的一棵稻草人,它不能動,不能說話,但作者卻賦予了它靈魂,它心腸很好,總是一心想要幫助那些它看見的受苦受難的人們,但無奈自己卻一動不能動。
稻草人的心地非常善良,和人差不多,他甚至比社會上的一些見死不救,明哲保身的人更像人,更配做人……它非常同情受害者,總是為不能幫助別人而深深自責不已。第一次,它見到它那可憐的年老的主人辛辛苦苦種的的稻子即將被害蟲吃光,愁眉不展,恨不得全身撲上去趕走蟲子,但可恨自己“雙腳”緊緊陷入泥中,不能有絲毫的移動,于是,它便像害了病似的,傷心極了;看著生了重病的孩子想喝一口水,但母親卻忙得的無法照顧他,稻草人深感同情,恨不得讓自己去做柴火,只要能夠煮茶給這孩子喝,自己也在所不惜,但是它卻縱使使出渾身解數,也擺脫不了泥土的束縛;為了挽救一名悲痛欲絕的婦女的生命,它著急不已,想拉住她,阻止他,但是自己卻做不到,看著這位婦人,他的心像玻璃一樣碎了,它甚至認為,這是它一生最大的`罪孽!
稻草人的菩薩心腸感動了我,讓我不禁陷入深深的沉思:換念想,若我是那顆稻草人,若我見到了這一件件事情,我又會怎樣?我也會為之惋惜,為之自責嗎?不,我想我不會。若是我,我恐怕只會在一旁袖手旁觀,頂多再怨天尤人,埋怨上天不公,為這些可憐人而惋惜一下吧!
從這些事情中,我們可以看出稻草人珍貴之處的所在,那種盡職守則,助人為樂的精神實在令人欽佩。稻草人沒有豬那樣懶惰,沒有蝴蝶那樣自在,沒有狗那樣討人喜愛,也沒有花兒那樣美麗動人。但稻草人有的是像狗一樣的盡職,像牛一樣勤勞,像馬一樣忠誠,最重要的是稻草人那種助人為樂的精神。雖然從頭到尾,稻草人沒做好一件事,但最重要的是稻草人有一種精神。這點值得我們永遠的學習、發揚!
《稻草人》讀后感2
本學期,我一只在想著如何給我班同學推薦好書籍,剛好語文書中學了葉圣陶寫《荷花》,文章寫得很美,我很喜歡,我想孩子們也很喜歡,于是我就讓我們班同學去閱讀有關他作品,并和孩子們約定一起閱讀,一起撰寫讀后感。
對我來說《稻草人》這則童話是很小時候看過,對他記憶保留在了稻草人是用稻草扎成一個草人。插在莊稼地里,用來驅趕叼稻子麻雀。他雖然不能動,也不能說話,但是心腸很好,一心想幫助那些受苦受難人。
如今讀完全文,我心中卻滿是沉悶和壓抑,那個稻草人形象一直都揮之不去,可憐老婦人也一直在我心頭縈繞。很久也無法從悲傷中走出來。
文章講了稻草人看到幾個片斷,一則是年邁老婦人辛苦耕作麥穗被害蟲啃個精光,稻草人想告訴主人但卻無能為力;二則是一條鯽魚想從水深火熱中逃離,但卻最終竭盡全力后也沒法達到,結局很悲慘,魚死了。稻草人也無力地躺在了麥田上……
當我看到那位老婦人麥子被啃得精光時,我心中泛起一陣痛楚,怎么可以這樣!這些麥子都是老婦人一棵一棵親手種植。而那些害蟲卻毫不費力大膽偷吃,不付出任何代價。我似乎可以看見老人花白頭發和兩行混濁眼淚。
如果說老婦人遭遇是悲慘,那么我想說稻草人遭遇更是可悲。他有苦卻無法說出,老百姓苦他都看到,但他說不出任何話也幫不上任何忙。他用盡全力揮舞扇子也趕不走那些可惡侵略者們。他努力得不到任何效果。他心里有急,有怨,有恨,有慚愧。也許最后他倒在田野里就是因為他再也不忍心看到人們受苦了。也許是因為那么多痛苦壓得他倒下了……
這篇文章以孩子們喜歡看、容易懂樣式,運用擬人、夸張、諷喻、幽默等手法,調動了豐富想象和符合兒童心理特點構思,反映了當時社會情況。稻草人暗喻了像葉圣陶先生一樣有心想做一個來解救處于水深火熱之中人民人。但因為自己力量微薄,無法成功,無奈之下他們只得眼看著人民受苦卻心有余而力不足。老婦人和那條魚悲慘遭遇恰恰反映了社會上統治階級剝削老百姓糧食財產,甚至于將他們逼上絕路。
回顧二十世紀中國童話創作,葉圣陶是個豐碑式名字,他《稻草人》,更將永存。
《稻草人》讀后感3
在這個寒假里,我和兒子一起讀了葉圣陶先生的童話《稻草人》。稻草人是用草扎成的一個草人,插在莊稼地里用來驅趕叼稻子的麻雀,他雖然不能動,也不會說話,但他的心腸很好,一心想幫助那些受苦受難的人。
這本書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第一部童話集。
讀完這本書的時候,我的心情非常的壓抑,稻草人因能力所限,而無力挽救主人命運的痛苦心情,一個忠誠、盡職、心地善良的稻草人形象躍然紙上,浮于眼前。
文中主要講述了稻草人在夜間遇到的幾件事情:第一件,一個孤獨年邁的老婦人,她的丈夫和兒子都得重病去世了,老婦人每天傷心落淚把眼睛哭壞了,現在根本看不清東西,緊接著又兩年的水災,稻子都淹了,好不容易等來了今年的風調雨順,稻子卻被蟲子吃了個精光。稻草人想告訴主人,卻無能為力。第二件,一個漁婦帶著一個大約三四歲的孩子捕魚,孩子病了,咳嗽得非常厲害,口渴極了,但他卻沒有時間照顧她,不得不硬著心腸把生病孩子扔下不管。稻草人恨不得自己去做柴火給小孩煮茶喝。第三件,另一個婦女它更傷心,因為他的孩子死了,丈夫天天賭錢把家底全輸光了,就連她也要被丈夫賣掉,心里別提多難過了,來到這河岸要投河自盡。稻草人想要阻止他,但他做不到,他恨他自己他覺得比死還難受。
稻草人的心底非常善良,他非常同情受害者。為了撲滅主人的`仇敵——飛蛾,他愁眉不展,好象害了病似的傷心極了;他為了能讓生病得孩子喝上一口茶,她寧可自己燒為灰燼,也在所不惜;他為了挽救那位悲傷婦女的生命,他的心都碎了,直到昏倒在了田地間。稻草人是一個富有同情心,不怕犧牲自己,一心想去幫助別人的好心人。
但愿我們世間多一些像稻草人這樣的好心人,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
《稻草人》讀后感4
稻草人是童話。是葉圣陶先生的杰作。本文運用好詞好句,優美流暢。
這篇文章主要講的是稻草人和人類。動物發生的兩件事。主要贊揚稻草人助人為樂、盡職守則的精神。
第一件事主要講的是稻草人想到主人——一個老太太。老太太很窮,丈夫死了,兒子也死了,家里只有她一個人,稻子也被洪水淹沒了。這時,稻草人看到一只小蛾子落在稻葉上。他立刻認出那是稻子的天敵。他試圖揮舞扇子,但沒有風。最后,他沒有把蛾子趕走。蛾子終于走了,但稻葉上留下了蛾子。主人去看稻子,但主人眼花繚亂,沒有看到。稻草人很著急,但主人不知道自己留下了禍根。幾天后,蛾子幼蟲啃了一大片稻子,稻草人傷心得哭了。你瞧!稻草人多么盡職盡責啊!雖然稻草人沒有趕走小蛾子,但我們真的很佩服稻草人的盡職盡責精神,他們不顧一切地保護莊稼。
第二件事是:稻草人看到一對母女在船上,母親為了準備明天的魚湯,她絕望地釣魚,孩子口渴,咳嗽。稻草人看到心里很不舒服。母親終于打了一條魚,把魚扔進魚籃里,正好放在稻草人旁邊。魚苦苦懇求,稻草人也想救魚!但是魚聽不懂它的'意思,反而誤解了他。這時,稻草人聽到遠處傳來一陣微弱的聲音,原來有人要死了。稻草人想幫助她,但他們只能定在那里,不能動。可憐的稻草人看著自己想做卻做不到的后果,沒看到那個女人跳進河里,就暈倒了。稻草人沒有為人做任何事,但可以看出,稻草人有助人為樂的精神。
從這兩件事中,我們可以看到稻草人的珍貴之處,那種盡職守則,助人為樂的精神真的令人欽佩。稻草人沒有豬那么懶,沒有蝴蝶那么舒服,沒有狗那么可愛,沒有花那么美麗動人。但有些稻草人像貓一樣盡職盡責,像牛一樣勤奮,像馬一樣忠誠,最重要的是稻草人的樂趣精神。稻草人雖然從頭到尾都做得不好,但最重要的是稻草人有一種精神。這一點值得我們永遠學習。發揚!
《稻草人》讀后感5
葉圣陶筆下的稻草人善良、盡職、不怕犧牲,是一個一心想去幫助需要幫助的好心人。
稻草人的主人是一位老婆婆,她的丈夫和兒子都死了,家里就剩她一個人。稻草人非常愛老婆婆,為她白天黑夜一動不動地插在稻田里“值班”。收成好時,他為老婆婆高興。收成不好時,他又為她傷心。
但是因為稻草人的能力有限,所以很多事情他都無能為力:小蛾在稻谷里下子,稻草人卻無法去阻止;漁婦的孩子想喝茶,稻草人卻無法給孩子送茶;稻草人看見一個跳河自盡的女人,卻無法前去勸說;看見稻子被蟲子吃掉,稻草人又無法去捉蟲子。眼看著一幕一幕情景,稻草傷心極了!最后,稻草人悲傷地暈倒在了田地里……
看完這個故事,我在敬佩稻草人優良品格的同時感到非常遺憾,我想,如果稻草人的功能強大一些,那么他既可以幫助他人又可以保護好自己。希望在不久的將來,農民的稻田里會出現這樣的稻草人:
稻草人外觀很普通。他和一般的稻草人沒什么區別,骨架子是竹林里的細竹子,他的肌肉、皮膚是隔年的'黃稻草。竹籃子、殘荷葉都可以做他的帽子;帽子下面臉平板板的,分不清哪里是鼻子,哪里是眼睛。但體內設有很多機關。
稻草人頭上有一個感應器。他可以感應出三十米以外是否有沒有蟲子和陌生人。一旦發現有情況,稻草人的“大腦”就會發出指令,可以采取行動。
稻草人能走動。稻草人的腳下設有一對輪子,一旦接收到“大腦”發出的指令信息,腳下的輪子就開始轉動,快速前行。稻草人可以走動,就可以去阻止小蛾,不讓它下子;就可以為漁婦的孩子送上一杯熱茶;還可以勸說跳河的女人;更可以去捉小蟲,保住稻子。
稻草人有一雙靈活的手。稻草人在田地間巡邏時,發現雜草,手上立即變成一把鐮刀,把雜草割掉。最后把雜草放進肚子的“回收袋”里,可以做成肥料。捉蟲子的時候,稻草人的手會噴出殺蟲劑,立馬把蟲子消滅得一干二凈。
如果稻草人的功能真的可以更強大,那么稻草人一定不會悲傷地倒在田地里,而是繼續快樂地在稻田里工作。當然,稻草人如果只是功能強大,還是不完美的,他必須具有一顆善良的心,樂于幫助他人,并且對自己的工作盡職盡責。如果真有那么一天,我們的世界該多么美好!
《稻草人》讀后感6
要寫好,最首要的需要他讀懂文章的意義,其次聯系自己的生活,思考相關的感受。讀后感重在感,要使感想真實、有價值,就一定要感得情真意切,當然要符合所讀文章價值取向。總之,孩子由文章想到的內容,都是讀后的感想,多少一點,深刻不深刻的差距,下面是為大家帶來的稻草人的讀心術讀后感,希望你喜歡。
童年就是一個稻草人,一群飛舞的蝴蝶和一群樂此不疲的小孩童。童年是純真難忘的歲月,身處童年的我們每天都在著美好的,一只蝴蝶,一個玩具,一次發現,一場爭執。看來微缺乏道,卻包含著我們的快樂,我們的夢想。
假期我讀了黛安的《稻草人與蝴蝶》,它是以一個小女孩的視角描寫了作者小時候在農村的所見所聞所作所為,這本書是按時間順序寫的,寫了每一個季節發生的有意義的事。書中孩子們雖然沒有手機、電視、等,但他們玩得也很開心,沒有感到無聊,有時他們自己動手制作各種各樣的玩意,想想現在,一個小孩能有滿屋的玩具,但還不滿意哭著要買,這時的家長不但不,反而給他買更多的玩具。還有的家長過早的給孩子買手機,買電腦,不但使孩子的視力下降,成績下降的更是厲害,家長就開始抱怨這個抱怨那個,這種事早已見多不怪了。
作者描寫的農村生活很美好,就像是陶淵明寫的《桃花源記》,安靜和樂,充滿向往,小孩們在一邊玩,大人們說著大人們的,人與和諧相處,小孩們在樹林里玩,印象最深的是主人公與她的'玩伴一起去串樹葉,串完地上的,兩個人竟如此仰起頭看著樹上的綠葉,盼著能有一片突然落下來。就這樣,她們等啊等,最后她們的脖子硬的就像木頭,這才低下了頭。這本書寫的根本上都是大自然中那些我們看來不起眼的花啊草啊等等,在作者看來,正是這些東西才讓作者的童年更加美好,更加快樂,更加有趣。
童年只有一次,童年的那一份天真讓我留戀,希望每個人都可以保存那份純真,因為那是我們人生中最美好的一頁。池塘邊的榕樹上,知了在聲聲叫著夏天,操場邊的秋千上只有蝴蝶停在上面……
《稻草人》讀后感7
寒假期間,我讀了葉圣陶爺爺寫的《稻草人》,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故事主要講述了稻草人在黑暗的夜晚看到的三件悲傷的事情。
稻草人的主人是一個可憐的老太太,她的丈夫和兒子生病死亡,老太太哭眼睛看不見,為了償還債務,她只能種田,但沒有好收獲,看到今年可以收獲,但晚上,灰蛾停在稻葉上,產生了很多雞蛋,稻草人知道蛾是水稻的天敵,幼蟲會吃所有的水稻,它不想看到主人再次悲傷地哭,所以拼命扇扇,想趕飛蛾,但它不能趕走,它不能說話,也不能提醒主人消滅害蟲,它非常焦慮。
不遠處的'河邊停著一艘船,船上有一個生病的孩子喝水,但船上有熱水,母親只能從河里舀一碗河給孩子喝,孩子咳嗽更嚴重,但他的母親不能照顧他,因為她想釣魚,只是為了明天給孩子煮粥,補充身體。最后,媽媽累得睡在船邊。稻草人想燃燒自己的身體,給孩子煮茶喝茶,想把自己拆開給孩子當被子取暖,但還是做不到,很難過。
突然,一個女人哭著跑到河邊。她想死,因為她的丈夫賭掉了家里所有的財產,不得不賣掉她。她覺得自己不想活下去,所以深夜跑到河邊去死。稻草人想勸她不要讓她跳進河里,但還是做不到。很痛苦。稻草人最暈倒在田里。
看完這本書,我覺得很難過。稻草人是草做的。它在田野里既不能動也不能說話,但它有思想,有一顆善良的心,想幫助受苦的人。他想趕走稻子的天敵,讓主人有個好收成;我希望犧牲自己來溫暖我的孩子;我希望救小魚,讓它快樂地生活;我希望能阻止跳進河里的女人死去;但它無能為力,因為它只是一個稻草人,綁在棍子上,動不動。也許是因為他再也不想看到世界上的苦難,也許是因為他看到這些悲劇后心碎了,最后他倒在了田野里。
讓我們都有一顆像稻草人一樣善良的心吧!
《稻草人》讀后感8
書是人類進步的梯階,在我的生活中,書幾乎成了我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書讓我沉浸在知識的海洋里,我最喜歡的還是童話故事書,童話,是一片充滿天真、充滿幻想的天地。而且每個故事都會告訴我們一個深刻的道理,可讓我最難以忘懷的還是那本《稻草人》。
其中有一個故事令我十分感動,主要講的是一個小男孩和一個小女孩在河邊玩耍,因為貪玩,看見河邊一位老爺爺在修一艘小木船,等老爺爺離開去拿修理扳手的時候,兩個小孩偷偷溜上了小木船,打開白色的揚帆,開始航行,路途中,草兒在給他們倆點頭微笑,小魚兒在河里探探腦袋,想看看小溪外的世界,好奇的.看著他們,一路上兩個小孩玩的流連忘返,一不小心睡著了,突然,河面刮起了一陣大風,小木船向前的速度突然加快了,等他們一覺醒來,卻不知自己漂流到哪里了,小女孩想起以前美好的事情,不禁哭出聲來,小男孩安慰她,他們等了很久、很久,突然閃出一個人影,仔細一瞧,是那位老爺爺,老爺爺不僅沒有責怪他們,還把他們安全送了回去。他們回到家里,什么也沒有說,假裝入睡,在深夜,他們不約而同的回到乘小木船的地方,把老爺爺小木船修好了,第二天,老爺爺本以為小木船還要再進行修理,結果小木船卻被我們兩個小伙伴悄悄的修好了。從這個故事中,使我明白了善良的人總會有回報的道理。
善無處不在,身邊的人都會有善良的品質。張阿姨每天在小院里澆花,我們每天早上從這里走過,都會聞到一股淡淡的花香;
王爺爺每天早上都堅持清掃我們的小院,使我們居住在一個干凈而又舒適的環境里,坐在公交車上,看見那一個個戴著紅領巾的少先隊員總是給老爺爺、老奶奶們讓座……
總之,讀了這本《稻草人》童話故事書,使我受益匪淺,懂得了我們在生活中、學習中都要堅持以善為本的道理。
《稻草人》讀后感9
“讀一本好書,就是和一位高尚的人談話。”近幾天,我又看完了一本好書——《稻草人》,合上書本,我意猶未盡。《稻草人》中有許多感人的故事,“一粒種子”、“祥哥的胡琴”、“將來做什么”、“月娘娘的親事”……令人沉醉。其中,我印象最深刻的要數“一粒種子”了,“一粒種子”講的是世界有一粒核桃大的種子,而且是唯一的'一顆種子,這顆種子極其珍貴。
國王得到了,非常開心,把它當成寶貝似的供養,等待奇跡的出現,但最終失敗了,只好不耐煩地扔掉了;富翁得到了,非常驕傲,也精心地照料它,可是幾個月過去了,沒有創造出他所期待的奇跡,只好無奈地拋到別的地方;商人看到了,就把種子種起來,用最好的肥料照顧它,盼呀盼呀,最后又沒戲了,就往街上一丟;又被一位軍人拿到了,同樣也用以上幾位的方式供養,等呀盼呀,一等就是一年多,最終還是沒能養成,于是,他馬上用力一扔,種子坐了快速飛機,直往麥田;最后,被一位年輕的農夫拿起來,農夫種下種子,任其自然成長,終于,種子長成了參天大樹,大樹發出的濃郁香味,讓人們臉上綻放出和平的微笑。
每一種生物都有自己的生存規律,如果違背了這種規律,就會產生反效應。種子的成長也需要適合它的環境和適合它的人選。文中的國王、富翁、商人、軍人就因為沒有懂得這種規律,所以沒有把種子養大。同時,國王、富翁、商人、軍人供養種子的方式,讓我想到了現在許多溺愛子女的父母,他們把自己的孩子當做寶貝一樣供養,不愁吃,不愁穿,不需勞動……我想:溫室里長大的孩子會強大嗎?
他們不正像那一次次被拋棄的種子,永遠也長不大,就像那最后長成參天大樹的種子一樣,只有經歷風雨,才可能茁壯成長。從這本書中,我確實收獲了許多,有做人的道理,有學習生活的態度,有生活的常識……是的,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所以我不會放過任何一個可以讀書學習的機會!
《稻草人》讀后感10
稻草人是用稻草扎成的一個小草人,插在莊稼地里是用來驅趕偷吃稻子的麻雀。它雖然不能動,也不能說話,但是心腸很好,一心想幫助那些受苦受難的人們。
在一個漆黑的夜晚,稻草人親眼目睹了二件令人十分傷感的事。稻草人的'主人是一位老太太,她的丈夫和兒子都得病死去了,老太太老眼昏花,根本看不見東西,只有靠種稻田來養活自己。每年莊稼都鬧災荒,年年收成不好,今年好不容易等來了風調雨順,稻子卻被蟲子吃了個精光。稻草人擔心主人承受不住一年又一年的傷心,急的自己恨不得全身撲上去趕走蟲子,但是卻一動也不動。
另一位婦女更傷心,因為孩子死了,丈夫賭錢把家全敗光了,就連她也要被丈夫賣掉,心里別提多難過了,來到這邊的河岸要投河自盡,稻草人急死了,想救救她!拉住這位婦女,阻止她尋死,但是它辦不到,它恨自己,認為見死不救是自己一生最大的罪孽。
但愿我們世間多一些像稻草人這樣的好心人,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也將變的更加美好。
我懷著興奮的心情讀完了葉圣陶爺爺寫的小說:《稻草人》。這是一本由多個童話故事 組成的一本小說,所以我們讀起來時特別有致。
其中,我最喜歡看《稻草人》這篇文章。文章講述的是一個老太太的園子里擺放著一個稻草人,他幫著老太太驅趕害蟲,有次見河上有一只船,是一位女士和他的兒子,兒子得了病,口很渴,一直叫喊著喝水,可那位女士沒有給他喝水而是繼續在河里捕捉魚,捕了一條鯉魚,把它放在桶里,剛好就在稻草人的身邊,稻草人,不能動,鯉魚說:“你救救我把,把我放出來把!”可是稻草人動不了,鯉魚以為他見死不救,就慢慢地死去了。
稻草人的心地非常善良,和人差不多。它非常同情受害者,為了撲滅主人的仇敵——蛾子,他愁眉不展,像害了病似的,傷心極了;為了能讓生病的孩子有一口茶喝,他寧可自己燒為灰燼,也在所不惜;為了挽救那名悲傷婦女的生命,他的心像玻璃一樣碎了,昏倒在田地中間。稻草人是一個富有同情心,不怕犧牲自己,一心想去幫助別人的好心人。他多想用自己的心去溫暖他人,但連這他都做不到。他恨自己對每一件事情都無能為力。但愿我們世間多一些像稻草人這樣的好心人,如果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
《稻草人》讀后感11
暑假里,我看了這樣一本書,叫《稻草人》,它是由葉圣陶對于爺爺寫的。他筆下的各種文化故事發展都很容易吸引人,其中,我最喜歡的就是《一粒都是種子》了。
從前,有一個種子,核桃那么大,繁殖非常美麗的花,玫瑰,甚至比它小,它是世界上唯一的種子。國王知道了,就命令手下把這些種子,種植在白色的碗,也滋養它用一個篩子把水萬次御花園土壤和過濾數百萬次。冷,還是熱的`爐子上。一年后,兩年后,種子不能發芽,只有一個白色的碗,缽滿泥灰色的。王氣得暴跳如雷,種子拋出。后來,種子是一個富有的人撿到,他邀請最著名的園丁四個培育這顆種子。他們花了良好的土壤,良好的肥料,澆水和施肥計劃。然而,種子不能發芽。富貴籽憤怒地從土里挖出,把它扔了。后來,他們被一個農夫拾起,農民把它看作是一個普通的種子,和同種大米:播種,施肥,除草,澆水,最后,種子發芽了!寫的最多,出鮮艷的花朵后!
看完中國這個社會故事,我沉默了。很多像想我自己一樣的同學,都是一個爸爸因為媽媽的寶貝,捧在手里怕掉了,含在嘴里怕化了。在家里,我們過的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嬌貴的生活,卻讓學生我們可以變得越來越累越脆弱:嬌弱的身體像顆豆芽菜;一遇到一些困難和挫折就退縮;貪圖享受安逸,沒有發展雄心壯志……這樣的我們,不就像國王管理和服翁手中的那顆永遠不會影響發芽的種子嗎?其實,不是通過種子企業不會進行發芽,而是它在被使用過度的保護下,已經逐漸失去了發芽的能力!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環境越舒適,人才就越無法培養。 它讓我想起了一句話:花盆里沒有松樹,籠子里沒有鷹。 雖然我們都過著幸福快樂的生活,但我們也要像那里的農民種子一樣,經歷風雨,千錘百煉,磨練自己的意志力,才能生根,發芽,繁茂! 在今后的學習中,無論遇到多少困難和挫折,我都會努力堅持到底,永不放棄,因為,不經歷風雨,我怎么能看到彩虹?
《稻草人》讀后感12
本學期,我一只在想著如何給我班的同學推薦好的書籍,剛好語文書中學了葉圣陶寫的《荷花》,文章寫得很美,我很喜歡,我想孩子們也很喜歡,于是我就讓我們班的同學去閱讀有關他的作品,并和孩子們約定一齊閱讀,一齊撰寫讀后感。
對我來說《稻草人》這則童話是很小的時候看過的,對他的記憶保留在了稻草人是用稻草扎成的一個草人。插在莊稼地里,用來驅趕叼稻子的麻雀。他雖然不能動,也不能說話,但是心腸很好,一心想幫忙那些受苦受難的人。
如今讀完全文,我的心中卻滿是沉悶和壓抑,那個稻草人的形象一向都揮之不去,可憐的老婦人也一向在我心頭縈繞。很久也無法從悲傷中走出來。
文章講了稻草人看到的幾個片斷,一則是年邁的老婦人辛苦耕作的麥穗被害蟲啃個精光,稻草人想告訴主人但卻無能為力;二則是一條鯽魚想從水深火熱中逃離,但卻最終竭盡全力后也沒法到達,結局很悲慘,魚死了。稻草人也無力地躺在了麥田上……
當我看到那位老婦人的麥子被啃得精光時,我的心中泛起一陣痛楚,怎樣能夠這樣?!這些麥子都是老婦人一棵一棵親手種植的。而那些害蟲卻毫不費力的大膽偷吃,不付出任何代價。我似乎能夠看見老人花白的頭發和兩行混濁的眼淚。
如果說老婦人的遭遇是悲慘的,那么我想說稻草人的遭遇更是可悲。他有苦卻無法說出,老百姓的`苦他都看到,但他說不出任何話也幫不上任何忙。他用盡全力揮舞扇子也趕不走那些可惡的侵略者們。他的努力得不到任何效果。他的心里有急,有怨,有恨,有慚愧。也許最后他倒在田野里就是因為他再也不忍心看到人們受苦了。也許是因為那么多痛苦壓得他倒下了……
這篇文章以孩子們喜歡看、容易懂的樣式,運用擬人、夸張、諷喻、幽默等手法,調動了豐富的想象和貼合兒童心理特點的構思,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狀況。稻草人暗喻了像葉圣陶先生一樣有心想做一個來解救處于水深火熱之中的人民的人。但因為自己的力量微薄,無法成功,無奈之下他們只得眼看著人民受苦卻心有余而力不足。老婦人和那條魚的悲慘遭遇恰恰反映了社會上統治階級剝削老百姓的糧食財產,甚至于將他們逼上絕路。
回顧二十世紀中國童話創作,葉圣陶是個豐碑式的名字,他的《稻草人》,更將永存。
《稻草人》讀后感13
生活中,稻草人是用稻草做的,它*****在稻田的中央,用來驅趕叼稻谷的麻雀等。寒假里,我讀了葉圣陶爺爺寫的《稻草人》。葉圣陶爺爺筆下的稻草人不能走,不能說,不能動,和現實生活中似乎也沒有什么很大的區別。唯一不同的是他有思想,一心想幫助受傷害的人們。
這個故事十分感人。稻草人的主人是個年邁的老太太。她的丈夫和兒子都生病去世了,老太太因為傷心過度,她落下了動不動就流眼淚和心痛的毛病。再加上前幾年鬧水災,莊稼收成又不好,老太太干癟癟的臉上布滿了歲月的皺紋。這一年,稻子長得很壯實,而且雨水也不太多。眼看今年有好收成,她笑了!可是稻子的天敵——一種灰色的'蛾子飛來了。它們在稻葉上安了家,肆無忌憚地下了很多卵。稻草人慌忙地扇扇子,但蛾子們并不把他放在眼里。稻草人想到主人傷心的臉,又想到了主人不幸的命運,心里像刀割一樣。稻草人多想告訴老太太,可他不會說話,他好難過……可能是想到老太太的遭遇,也可能是感受到了稻草人內心的痛苦,我的鼻子在這時突然有些酸,這一切都是因為那只蛾子,想到這里我也想起了生活中和老太太,稻草人有同樣遭遇的人。躺在床上的老爺爺呻吟著,但他家太窮了,沒有錢治病,他的家人只能在一旁陪伴著,沒有任何的辦法。
讓我感觸最深的情節就是當我看到那位老婦人的麥子被啃得精光時,我的心中泛起一陣痛感,似乎可以看見老人花白的頭發和傷心的眼淚。如果說老婦人的遭遇是悲慘的,那么我覺得稻草人的遭遇更是可悲。他有苦卻說不出,也幫不上任何忙。他用盡全力揮舞扇子可是也趕不走那些可惡的侵略者們。他的努力得不到任何效果。他的心里有急,有怨,有恨,有慚愧。也許最后他倒在田野里就是因為他再也不忍心看到人們受苦了。稻草人,默默無聞,卻在給我們做著巨大的貢獻。所以我要向生活中默默無聞的人學習向他們那前進!
《稻草人》讀后感14
一只畫眉在一個公子哥兒家幸福地生活著,它每天的任務就是給公子哥兒唱歌。剛開始它覺得很快活,日子久了,它就不明白自己唱的有什么意義,有什么趣味。直到有一天,畫眉因公子哥兒忘了關籠門,飛了出去。畫眉飛到一個大城市。在這里,畫眉明白了:人力車夫是為別人跑,難怪他們沒有笑容,也不唱贊美跑的歌;樓下的廚師是聽了穿白衣服的人的吩咐,才皺著眉,慌手慌腳地洗這個炒那個的。他們忙碌,不是自己要這樣,是因為別人要吃才這樣;女孩唱歌是為了別人,黑大漢拉弦也是為了別人,他們只是掙一點糊口錢,一點趣味也沒有。當別人的兩條腿,成為別人做菜的機器,做別人的樂器,為什么會有這樣毫無意義、毫無樂趣的生活呢?是因為他們沒有做真正的自己!
秋風中的樹葉,隨風搖擺,向東,向西,最終跌落丟掉了自己;山間的林木,未加修剪,才得以茂密參天;溪邊的花朵,無人照料,才得以爛漫遍野。做真正的自己,才能擁有別樣的人生!
屈原,汨羅江畔,清風飛揚,衣袂翻飛,為了自己心中的信念,他與世俗了斷。“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屈原做了真正的自己,鮮活永久地活在后人心中;李白,看透官場的是非,即使平步青云,即使淪為布衣,他依然做真實的自己,揮毫舞墨。“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他找回了屬于自己的'明月;蘇軾,半生流離之后,放棄功名,放棄利祿,堅定地笑看命運的沉浮,羽化登仙。“竹杖芒鞋輕勝馬,一蓑煙雨任平生”,他成就了真正自我;三毛,不顧家人勸阻,忍痛割舍對象的依戀,縱然風沙彌漫,千難萬險,她依然用柔弱的腳步踏進了沙漠,在風沙中建造了天堂。“風景這邊獨好”,她體會到人間最美的真情。
你還在彷徨嗎?還在世俗的洪流中搖擺不定嗎?做真正的自己吧!看,那獨自在夜間開放的夜來香正綻放著自己的人生,那與雪爭白的寒梅在萬物肅殺中飄逸自己的冷傲。
做真正的自己,綻放自己的美麗!
百囀千聲隨意移,山花紅紫樹高低。
《稻草人》讀后感15
前段時間,經過老師的推薦,我閱讀了一本非常有思想、有內涵的書籍,是由現代著名作家、教育家葉圣陶老先生寫的《稻草人》。
首先,我粗略的讀了一下這本書的大概內容,我發現這本書中有一個地方的創作讓我特別的喜愛與著迷。在這本書中,有許多篇的特別精致、細膩的。記得老師講過,可以寫出活動的經過及內容的意義,而圖畫能夠表示靜止的一瞬間的外部的形態,可以很直接的通過我們的眼觀來看出作者想表達出來的思想意境。我覺得通過圖畫與兩者相結合的理解,能使讀者更加言簡意賅的去體會好的精髓部分。如《小白船》中,讀者把一對兒男孩與女孩心理狀態的描寫是多么的細致,再配合上插圖中對景物及人物的刻畫,使讀者如身臨其境,能更加清晰的理解好所表達出來的意思與想法。
接著,我用心仔細地閱讀了一下這本書中的每一篇。發現有許多在字里行間卻蘊含著人生許許多多的大道理,耐人尋味。比如《新的表》中,主人公愚兒因為不懂得使用表,不知道該如何利用好時間來做事兒,結果是耽誤了許多事兒,也因此鬧出不少的笑話。通過閱讀,我明白了學習掌握好生活中必備的基本常識,充分、合理的.安排好時間去做事,什么事情就都能干得井井有條了。在這本書中,讓我印象最深刻的一篇就是《富翁》。它描寫的是一個石匠及他相鄰的人,為了過上衣食無憂有錢人的生活而采取非常極端采掘金子的方式去獲得生活的財富。每一個人都不參加生產,靠挖掘本土資源來取得利益,結果周邊的人都窮得只剩下金子了,沒有得到需要交換的,甚至要忍饑挨餓。通過閱讀,我理解了,錢不是萬能的產物,光知道在手里握著它不行,也得學會駕馭好、使用好它。人們只有學會用正常的生產勞動所獲得的利益進行等量交換,彼此間團結合作,才能讓大家的生活豐衣足食。
在我所閱讀過的課外書籍中,《稻草人》是我特別喜歡的唯數不多的一本讀物,同時,我也被書中那精彩的內容所吸引。我真誠地向大家推薦這本好書,希望同學們能認真讀懂它。
其實有些時候有些事情并不是很好用語言來表達,這個時候我們可以將這些話用文字描述下來,然后讓別人去感受就好了。了解更多相關資訊,請持續關注本網站。
【《稻草人》讀后感】相關文章:
稻草人作文08-12
別哭,稻草人08-15
致稻草人08-15
稻草人的心愿08-21
稻草人的手05-04
稻草人作文10-12
稻草人讀后感06-14
《稻草人》的讀后感01-01
稻草人讀后感11-11
《稻草人》讀后感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