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教師教學經驗交流發言稿
在當今社會生活中,用到發言稿的地方越來越多,發言稿要求內容充實,條理清楚,重點突出。那么你有了解過發言稿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教師教學經驗交流發言稿,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教師教學經驗交流發言稿1
尊敬的各位領導、親愛的老師們:
大家下午好!
感謝學校領導給了我這次交流學習的機會。但讓我給大家介紹教學經驗,我感到有點誠惶誠恐。因為在座的有比我工作經驗豐富的老教師,有掌握著現代教育教學理念年輕的富有朝氣的新教師,我的發言談不上什么經驗介紹,更多的是粗淺地工作中的點滴做法,不當之處敬請大家批評指正。
我雖說從教十余年了,但由于學生的不同,總感覺比較實用的教學經驗幾乎沒有。只是憑借自己全部的智慧和全身心的付出做了我應做的努力。下面簡要談談我的看法:
一、向課堂40分鐘要效率。
課堂教學是我們的“主陣地”,她經歷了無數次的變革,但無論怎么變,向課堂40分鐘要效率,要成績是永遠不變的真理。合理利用支配好課上時間,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上好一節課的前提是備好課!這是公認的事實。我備課不僅將課本內容,教參內容和材料有機重組,而且每次備課時都認真閱讀課本,仔細確立教學目標,然后根據課本內容搜索各種資料和典型習題來補充課堂教學;除了備好課本知識以外還要備學生,即把我們備的知識以學生認可的方式教給他們。這就要求我們精心組織課堂,我認為課堂教學應該是嚴格要求與放任自由相結合的。如果一節課一嚴到底學生會感到很壓抑,久而久之便會對你的課堂失去興趣,從而對這一學科失去學習的信心,甚至還會產生抵觸的心理,引發不利于課堂教學的事件發生。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缺乏興趣,學生被迫去學,根本談不上學習效果。如何在課堂上把學生從“要我學”轉變為“我要學”,我主要從激發和培養學生學習的興趣方面入手。注意教學的生動性和趣味性,使課堂教學生動活潑,充滿激情和樂趣,使學生感覺課堂不再那么枯燥那么漫長,從而期盼下一節課的開始。
二、建立良好的班風、學風。
嚴明的紀律是戰勝一切的法寶,良好的班風是學生學習的保證,因此,新學期開學初,我首先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用一些最能打動學生內心的話來喚起他們學習的激情。平時在班上多表揚、鼓勵學生,多尋找學生的閃光點,喚起學生的學習激情,為我今后的教學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礎,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三、采取恰當的方式、方法。
本班學生存在著差異,為促使每位學生能在原有的基礎上都有所發展,我抓兩頭,扶中間,注重培養優生的特長,加強培優輔差工作,促進全體學生得以發展。對班內學習后進的學生進行有計劃的輔導。我把這批同學分為三個組。
第一組是有能力提高,但平時懶動腦筋不學的同學,對這些同學,我采取集體輔導,給他們分配固定任務,不讓他們有偷懶的機會,讓他們發揮應有水平;
第二組是肯學,但由于能力不強的同學。對這部分同學要適當引導,耐心教導,慢慢提高他們的成績,不能操之過急,且要多鼓勵。只要他們肯努力,成績有望搞提高;
第三組是紀律松散,學習不認真,基礎又不好的同學。對這部分人要進行課余時間個別輔導。因為這部分同學需要一個安靜而又不受干擾的環境,才會立下心來學習。
同時,在班中成立互助小組,利用結對子形式,以優生來帶動差生,課外加強輔導工作,課堂中創設機會,給予鼓勵,樹立后進生的信心,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促使每一位學生都有提高。
四、開動腦筋,搞好作文教學。
學生對閱讀缺乏敏捷的解題思路,缺乏有效的答題技巧。對作文選材的把握是學生下筆時的難點,作文布局的不合理和文筆的.低劣是五年級學生作文要想有所突破的關卡。從試卷分析發現,語文的確包羅萬象,是名副其實的大語文。最突出的是語文的課外知識必須豐富。而這對農村學生來說,無疑是比較困難的。
1、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
2、指導課加強作文范例的剖析。
展示優秀作文,明確好作文的標準。在作文指導課上分析作文病例要比展示優秀作文更重要,通過讓學生閱讀、分析、討論、作文中的病例,使他們認識到作文中存在的問題和怎樣進行修改,同時反思自己的作文中是否也存在這樣的問題。總之,在指導課上堅持不懈地加強作文范例的剖析,學生的作文質量一定會提高得很快。
3、重視作文評改。
小學生作文是要把自己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有意義的內容用文字形式表達出來,是一種內化的過程,即使是表達生活中平淡的事情,也是對學生一次極好的思維訓練。因此,教師對學生的習作過程,都要給以積極的鼓勵、激發,建立一個新的評改模式和評價標準,一定要改變以往評改作文時間過長,教師單方面參與的狀況。
五、運用“三勤”教育方法,收效十分明顯。
1、頭腦勤。語文老師鉆研教材,鉆研學生必須勤于思考、善于思考,努力地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2、口勤。每個班級都有令人頭痛的后進生。對待他們我不采取簡單粗暴“不管三七二十一,一棍子打死”的方法。而是先了解具體情況,因人而異,因事而異,進行說服教育,擺事實講道理。
3、手勤。對于學生你對他松一尺,他會對自己松一丈。平時的作業,尤其是學生讀書筆記,每一篇日記我都堅持全批全改,持續對他們進行分數激勵,非但引起了學生的寫作興趣,而且在堅持中提高了學生的寫作水平。在這“三勤”當中,“頭腦勤”是基礎,只有考慮成熟了,你才能去講去做。當然,“手勤”、“嘴勤”也是非常必要的,只有三者密切結合,你才能成為一個優秀的語文老師。
做一名教師不容易,做一名優秀教師更不容易。我們只有從點滴做起,從小事做起,因勢利導,做到潤物細無聲,給學生更多的人文關懷才能把工作做到學生的心里去。
各位老師,我們每天都生活在忙碌中,在忙碌中生活,但千萬記住身體是革命的本錢。最后我祝愿大家身體健康,工作愉快!
教師教學經驗交流發言稿2
各位老師:
大家好!
我們三年級很高興能在這與各位老師一起交流經驗。我們把一年來的一些做法說給大家,希望對即將對教三年級的老師有所幫助。
我們年級的老師首先通讀了教材和教師用書。每次備課,我們都認真閱讀教參,合理使用教學用書,但僅作參考,仍獨立備課,而且獨立備課之后,備課組集體評價,調整、修改教案,(我們的備課組是一個團結、合作的組。備課)在集體備課修改后,再走進課堂。A、B、C、D板塊要合理整合,可參考教師用書上的教學方法,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
3A是起始階段,我覺得可以這樣做:
1、讓學生適應英語課堂。我覺得第一周很重要。首先,老師要很快的讓學生適應課堂,適應老師的口令或動作。如:老師說到let’s cheer的時候,學生就能很快的拍手,說到Read after me的時候,學生就能知道是“跟我讀”等類似的口語。我還認為老師在第一周就可以把Good morning./Good afternoon. /How are you?/ stand up. Sit down, please.等功能性的語言進行提前教學,而不受單元限制。
2、用歌曲的方法輔助教學,激發學生的興趣。3A的歌曲還是比較多的,我覺得教師教字母的時候就可以提前把字母歌教下去,在歌曲中仍要注意強調、糾正學生的發音。
3、注意教學的重難點,由易到難,由淺入深。我覺得3A教材每一單元都有銜接。當老師每節課都有滲透時,后面的單元就相對簡單。比如Unit 5 How are you?老師在開學第一周就可以教會學生,到Unit5的時候只要新授Not bad。 /Not so good。 3A里我覺得比較煩的是Unit 7— It’s nice.和Unit11— A boy and a girl.內容比較繁瑣,特別是his,her等,學生不易弄清。這就需要老師循環反復的教學。
4、有效的機械操練必須是快節奏的操練,有時一個單詞在一個學生身上需要一分多鐘,浪費了課堂時間。這就需要老師很好的把握課堂,組織好教學。
5、單詞采用拼讀教學法,避免死記硬背。三年級的單詞大都符合讀音規則,培養學生見詞讀音的能力有利于學生記憶單詞。
6、對教材的適當的拓展。在實際教學中,適當地補充教材有相當好的作用。對于有能力的學生來說,能最大空間的發揮他們的能力,開發潛能。如,3A顏色和水果那兩個單元,教師補充一些詞如purple, pink, grape,組詞red apples, purple grapes, pink peaches.這樣既是對教材的.拓展,也是單元整合的一個體現。
接下來,我講一下對學生的評價。我覺得應該做到:
1、不可淘汰教學,要面向全體學生,讓每個學生參與單詞認讀,課文朗讀。
2、對每一個學生可有不同的標準,注意學生的性格發展,讓學生有創造地學習。
3、不吝嗇表揚,哪怕是一個Good學生都會信心倍增。
最后,講一下我個人認為做得比較有用的地方。
1、課堂獎勵機制
由于三年級的學生剛剛開始學習英語,學習熱情很高、興趣很濃,表演的欲望也很強,有時激動起來,課堂就會顯得亂哄哄的,不好控制,尤其是對話課。為了保證每一個學生都積極參與到課堂中來,我們對學生合理進行了分組。每次上課時都隨身攜帶一些小貼圖。在教學新單詞時,對學得快、發音準、記得牢的學生隨時發給一個小貼圖;對一些上課專心聽講、遵守紀律的學生隨堂發給一個小貼圖;對于作業認真、書寫規范的學生給在作業本上及時貼上一個小貼圖;對于學生情景對話中表現好的小組每人獎勵一個小貼圖。通過一段時間的嘗試,我發現這種做法大大激勵了學生能夠上課專心聽講、積極回答問題、認真做好作業、主動參與學習、大膽質難問疑。也調動了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大大提高了教學效率。小小的一張貼圖,給孩子帶來的是學習的樂趣、參與的激情和成功的喜悅,同時帶給老師的也是一份欣喜、一份充實。
2、培養有能力的課代表。我的英語課代表有好多個。有專管作業的,負責每天作業的收齊與統計;有專管領讀的,每天的早讀課有領讀課代表負責,領讀課代表要在我面前朗讀過關;有專管紀律的,早讀課時督促每一個學生認真朗讀。
3、利用每天的課前五分鐘,讓學生自由編對話,上臺表演;也可以讓學生做小老師,模仿我每次上課的口令,Class begins. Good morning, boys and girls. How are you? Nice to meet you. Sit down, please. Thank you./ OK./ All right.培養學生的交際能力。
4、成立“一幫一”小組。我們學校的宗旨是:不放棄每一個學生。對于語言能力較差的學生,我會安排一個學得好的學生和他坐一位,輔導并督促他完成每天的作業、背書與默寫。
5、每節課的free talk ,我會盡量把所學的句型快速地與學生交流,學生就不易忘記舊知。所以,一學年下來,幾乎每個學生都能做到單詞會拼背,簡單的常用句型會正確使用。
以上的做法,其實我們大家都在做的,但我認為持之以恒很重要。在今后的教學中,會繼續潛心鉆研教材,創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以課程標準為依據,結合學生實際情況,對教材進行整合和拓展,努力使教學效果達到最優化。
謝謝大家。
教師教學經驗交流發言稿3
各位老師:
大家好!
今天,我能在這里和大家共同交流英語教學體會,感到萬分榮幸,感謝學校領導和老師給了我這樣一次機會。
回顧自己15年來在英語教學中的點點滴滴,感覺并沒有什么絕對行之有效的“教學經驗”,有的只是自己盡職盡責的工作態度,嚴格而靈活的教學方法。總之一句話,在英語教學中要想取得好成績,就是“種瓜得瓜,種豆得豆”,成績和平時心血的付出是成正比的。英語教學工作包含的內容太廣泛,以下是自己在英語教學實踐中的一些做法和感悟,有不當之處,請各位多批評指正。
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做一名同學們喜歡的英語老師。英語教學中,我感受最深的是,同學們在成長過程中,需要知識,更需要關愛,關愛是一份情感,也是一份責任,作為英語老師,除了要有精湛的業務水平、敬業的精神、全面的知識,更重要的是在傳道授業解惑時,做到愛生如子。人與人之間的感情是相互的,同學們雖小,但他們都有著一顆敏感而真誠的心,只要你真心關愛他們,他們一定會有令你驚喜的回報。“親其師而信其道”,只有讓同學們喜歡你,他們才會信任你,向著你引導的方向發展。
在多年的英語教學中,我學會激勵自卑的同學們,點撥后進的.同學們,暗示自負的同學們,發現特殊的同學們,服務每一個同學們,關愛所有的同學們,用心去與同學們交流,用愛去撫慰心靈,構建師生平等,關系和諧,共同進步的求知家園。
狠抓英語課堂教學,構建“和諧高效、思維對話”型英語課堂。現在正處于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軌時期,既要求減輕負擔,又要求提高教育質量,這就要求我必須在英語課堂上下功夫,提高英語課堂教學效率,我通常注重以下幾個方面:
認真備課。大家都知道,備好課是上好課的前提,備課包括三方面,備教材、備同學們、備教法。備教材。我總是提前翻閱各種材料、教師用書、學習資料及以往的相應試題,對于哪些是重點難點,哪些知識點擴展到什么程度,會以什么形式出題,
教師教學經驗交流發言稿4
尊敬的領導,老師們:
大家下午好!
伴著夏風的腳步,載著分享的喜悅,我們的“相約星期五”又在忙碌中開始了,今天論壇的主題是“課堂教學如何激發學生學習主動性”。對于學生來說,老師只是引路人,自身主動學習才是最關鍵的。那么我們應該如何行動起來,激發孩子的學習主動性,從而主動學習呢?關于這一點,我簡單談幾點自己的淺薄認識。
盡量挖掘教材的趣味因素,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要讓學生學得好,學得生動有趣,作為教師,就必須充分挖掘教材的趣味因素,讓學生對課堂感興趣,學生一旦對語文感興趣,就會樂于接受它,變“苦學”為“樂學”。
記得有個學期我上了一節校內的兒童詩欣賞課,由于之前沒有任何經驗,憑著自己的想法選擇了一首自以為很有趣的兒童詩,可是沒想到這堂課遭遇滑鐵盧,孩子們根本不買賬。課堂上,他們的反應讓我感覺這首詩一點兒也不好玩,簡直無聊透了。還有很多不認識的字讓他們讀起來磕磕巴巴,對二年級的孩子來說,似乎難度過高。總體說來,這堂課失敗透了!不要說欣賞,簡直連流暢的齊讀都做不到嘛!還沒下課,我的心情就跌倒谷底。
后來有個區級公開課的機會,也是兒童詩欣賞。我第一時間想到上次的失敗經歷,于是吸取教訓,廣泛征求班內孩子們的意見,以廣受孩子喜愛的《日有所誦》為本,讓他們評選出最喜歡的五首童謠,我在此基礎上又精心挑選,選擇了一首幾乎陪伴了每個孩子童年的童謠《孫悟空打妖精》。幸運的`是,由于課前準備充分,切實從學生實際出發,這次課堂效果遠遠好于上次。還記得我和孩子們一起讀《孫悟空打妖精》,他們多激動啊,下課后還三五成群、蹦著跳著地背誦這首童謠。我也情不自禁被他們的歡笑感染,那一張張笑臉讓我感到這世上最純真無邪的就是孩子。看著他們專注的小模樣,真是讓人動容。
老師的個人魅力對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培養更是重要。前蘇聯著名的教育家贊可夫經過多年的研究得出這樣的一個結論,就教育教學質量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很重要的一點是看師生之間的關系如何?課堂教學質量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課堂之中及課堂之外師生關系的好壞。課堂效果反應了師生關系,融洽的和師生關系有助于創造和諧的課堂氣氛,這需要教師在主觀上做積極地努力。教師要做學生的貼心人,要了解他們的心理特點,關心他們的學習,身心健康,尊重學生的思想,善于激勵他們。
我們班有一個孩子叫小楊,長得瘦瘦小小,有點黑,要說長相,在班級很不起眼,可是提到調皮搗蛋,他絕對算前三名。上課總是坐不住,還喜歡插話,很是讓我頭疼。我想再這么下去可不行,怎樣才能防微杜漸呢?記得這樣的一句話:用顯微鏡從孩子的失敗中找優點,用放大鏡從孩子的失敗中看成績,這樣才能使孩子用望遠鏡看到無限的未來。那我就用顯微鏡和放大鏡并用吧!以我對他的了解,對于這種小孩,單純的說教只會讓他反感,還需要建立情感上的聯系。于是我會在課下不時關心他的生活,問問他昨天什么時候睡覺的啊,作業寫到什么時候啦,周末怎么過的等等,讓他體會到老師是愛他的。
經過一段時間的磨合,我們之間的關系慢慢融洽。對于他的每一次轉變,每一點成績,每一個進步,我都很珍惜,并在課上當著全班小朋友的面加以鼓勵和贊賞。我發現每次這個時刻的他總是坐的最端正,一副認真的模樣讓我又心疼又開心。慢慢地,他的態度有所轉變。我明顯的感受到他愿意親近我了。下課會主動找我講話,而不是像以前那樣需要我叫住他。中午吃完飯,他還經常把帶來的水果和我一起分享。常規、學習各方面雖然還有很多讓人頭疼的地方,不過總算是朝著好的方向發展。
此外,順勢而為,尊重孩子的天性,學生的主動性也會有意想不到的增強。每次上課都會有一些意想不到的情況,和以前一些上課內容孩子們不感興趣相比,前幾天我上了一節動物詩歌的欣賞課,這從的動物主題詩歌孩子們非常感興趣,可是又太感興趣了,到最后我感覺簡直有點失控。比如讓他們形容一些動物,“水蛇”“電鰻”什么的都冒出來了,我一邊對學生做出反應,一邊在大腦里急切的搜尋相關信息,水蛇和蛇有什么不同嗎,電鰻又是什么東西?北極熊不吃魚嗎?那它吃什么?等等,像這種奇奇怪怪的問題是我在課前怎么也沒有預料到的。可是我又不能和他們深入討論下去,要不然就要演變為一堂生物探究課了。直到下課鈴響,他們還在熱切的討論。恰巧這堂課的主題是“森林里的運動會”,到底是誰贏得了比賽,還沒有結果。為了釋放孩子們的難得一見的熱情,讓他們有充分表達的平臺,后來我決定讓他們每人寫一篇小作文,讓他們自己做主,愿意讓誰當冠軍就讓誰當冠軍。就這樣,全班小朋友的學習積極性都被激發出來,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時光清淺,且歌且行,一路風景,花香遍地。實踐出真知,相信我們都能在實踐中找到一條適合自己亦適合學生的教學之道。以上只是我的一己之見,還請各位老師多多批評指正。
【教師教學經驗交流發言稿】相關文章:
教師經驗交流 教師教學經驗交流內容11-10
教師教學經驗交流04-21
英語教師教學經驗交流04-18
教師教學評比經驗交流05-23
教師教學經驗交流總結09-09
數學教師教學經驗交流12-06
英語教師教學經驗交流發言04-17
教師教學經驗交流(15篇)04-21
數學教師教學經驗交流05-15
教師教學經驗交流匯編15篇0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