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幼兒園大班科學活動《好玩的影子》教學設計及反思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編寫教學設計是必不可少的,教學設計是一個系統設計并實現學習目標的過程,它遵循學習效果最優的原則嗎,是課件開發質量高低的關鍵所在。寫教學設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幼兒園大班科學活動《好玩的影子》教學設計及反思,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一、設計意圖
影子是幼兒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科學現象,太陽光下有影子,燈光下有影子,皮影戲里也有影子……影子的動態變化是孩子們最感興趣的,千變萬化的影子現象一直吸引著孩子們的好奇心,他們總是在有光的地方尋找影子的各種變化,有的孩子還表演起了手影戲。但孩子們對影子的產生及變化原理卻不清楚。為了滿足幼兒的這種探索欲望,我設計了本節微課。先讓幼兒通過身邊的影子現象了解影子產生的原因,然后在玩小兔的影子游戲時發現影子會變大變小的秘密,最后探索如何為小兔的影子來找“眼睛”,了解光的直射現象。在活動過程中,幼兒不斷地探索與驗證,能夠激發他們熱愛科學的興趣和培養良好的學科學的態度。
二、教學目標:
(1)了解影子產生的原因。
(2)探索發現影子的變化和物體的位置變化有關。
(3)培養幼兒對光和影科學現象的興趣。
三、教學重難點:
重點:了解影子產生的原因。
難點:探索影子的變化與物體位置的變化關系。
四、教學準備:
手電筒,沒有眼睛的兔子圖片每人一份,手工剪刀。
五、教學過程:
1、聽歌猜影子
小兔芭比:小朋友們好,我是小兔芭比,今天我要帶大家一起去找我們的好朋友,它是誰呢?聽聽看。
播放歌曲《影子》,唱完提問歌中的這個朋友是誰?
小兔芭比:小朋友們猜出來了嗎?這個朋友就是我們的影子(出示動物影子圖片)
2、找影子
(1)提問:你在哪里都能看到自己的影子朋友呢?(出示不同光線下的影子)
(2)小結:光照在不透明的物體上就會產生影子。
3、兔子“變變變”
兔子芭比:今天我要給大家變個魔術。
播放視頻:(老師用手電筒的亮光在墻壁上照射出兔子的影子,并前后改變兔子與手電筒的距離,在墻壁上改變兔子影子的大小)
小兔芭比:為什么影子會變大變小呢?
(引導幼兒發現:影子的大小與光和物體的距離有關系。改變物體的位置,影子都會發生變化。)
4、猜猜如何讓小兔子的影子上有眼睛的。
(1)小兔芭比:小兔子聽到小朋友笑的這么開心,可是它卻看不見,接下來我們要為小兔的影子找眼睛,怎樣讓小兔的影子上有眼睛呢?
(2)播放視頻:老師演示如何給小兔變眼睛。
(3)小結:因為小兔的眼睛部位打了兩個孔,光就能從洞中穿過去,射在小兔影子的眼睛部位,所以影子上就有了眼睛。
5、小兔芭比邀請大家一起玩影子游戲。
《好玩的影子》微反思
本節微課大班科學《好玩的影子》設計能抓住幼兒的年齡特點,環節清晰,符合大班幼兒對影子的認知規律。整個活動幼兒自主探索的空間很大,教師拋出問題:
1、在哪里都能看到影子;
2、影子的大小與物體距離光源遠近的關系;
3、怎樣讓小兔的影子上有“眼睛”,為什么用了剪的方法小兔的影子上就有“眼睛”。
幼兒在不斷地探索中找到了答案。在幼兒具體操作環節中,教師應該提醒幼兒將兔子的眼睛先畫出來再剪,有些小朋友由于目測能力較弱,會出現兔子的眼睛沒有在一條線上不協調。還要提醒幼兒在給小兔芭比的眼睛部位開小孔時不能太小,否則會影響影子上眼睛的明亮度。
【幼兒園大班科學活動《好玩的影子》教學設計及反思】相關文章:
影子教學反思08-25
《影子》教學反思08-13
影子教學反思01-05
《影子》的教學反思01-15
大班科學教學反思03-07
教學反思《我的影子》07-15
我的影子教學反思03-28
(薦)《影子》教學反思07-08
《我的影子》教學反思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