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小學音樂《打花巴掌》教學反思
作為一名優秀的教師,我們需要很強的課堂教學能力,寫教學反思可以快速提升我們的教學能力,教學反思要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學音樂《打花巴掌》教學反思,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學音樂《打花巴掌》教學反思1
《打花巴掌》是一首說唱風格的北京兒歌。歌曲為四二拍,一段體,五聲商調式。旋律歡快、流暢,有著濃郁的河北民歌的音調。打花巴掌是北京地區的一種傳統的兒童游戲,兩人一組,邊拍手邊按季節數著花的名字,念說著壓韻的順口溜,這些鼓勵孩子們學習好、品德好、身體好的新詞,賦予了打花巴掌新的生命,成為孩子們喜歡的歌曲游戲。
教學一開始,我就和學生們一起回憶童年記憶中記憶猶新的拍手游戲。學生們從綜合訓練中已經接觸了這一游戲,所以從一拍到十,一邊拍一邊數,不是難題,而且和打花巴掌游戲很像。學生的興趣自然很高,也為后面的創編歌詞做了鋪墊。
然后再歌曲的學唱中我讓學生通過模仿每一種花的動作,這里主要是解決“江西臘那個野菊花”的音高音準,學生通過動作模仿表演,很快就掌握了演唱部分的旋律。
本節課最大的亮點是學生對體態律動的創造及歌詞的創編。尤其是體態律動,自始至終都體現于教學、作用于教學中。課堂上所有的體態律動,有模仿教師的,有學生臨時創編的',律動的過程也是訓練提高的過程,也是學生合作發展的過程,更是發揮音樂想象創造的過程。
教學結束后,學生仍意猶未盡地創編著兒歌、拍擊花樣層出的動作,久久不愿離開教室。
當然,我更深知,教學環節永遠沒有完美的設計。比如在設計這節課時我也對一些環節的設計猶豫過。比如“押韻”這一知識介紹不?放在哪個環節?歌曲名稱是課前出示?還是結尾時由孩子們自己發現總結?所以會有其他教師提出一些疑問、建議。對此我會虛心求教,并經過深思后,在加以改正。
小學音樂《打花巴掌》教學反思2
有發現才有改進,有反思才有進步。
每個孩子心中都有一顆快樂的音樂種子,作為老師,我們應該讓它發芽開花。這是我上完《打花巴掌》以后,最深的感觸。
首先應該營造一種快樂、平等的氛圍。在教學過程中,我采用多媒體課件,充分利用遠程教育資源,讓孩子們走進活色生香的音樂世界里。讓學生在游戲中,不知不覺的反復聆聽。我發現學生的積極性很高,趣味性很濃。我又給學生一個自由的空間,讓他們大膽展開自己的想象力,為歌曲創編新的'歌詞,通過聽、說、唱、想等多項活動來學習歌曲,學習中遇到的難點我也讓學生自己去發現、提出、解決,我盡量要求自己所扮演的角色只是一個引導者、參與者和鼓勵者;學生不是被動的學唱一首歌,而是在這一堂課中成為創造表現的主人,讓學生們能夠體會到音樂的美,不僅要用眼睛、用耳朵、用身體動作,更要用心靈去體會。
其次,教學中,盡量滿足孩子們的表現欲望。低年級的孩子特別喜歡表現自我,所以他們總是積極地參與到各種音樂實踐活動中,老師要注意保護他們這種敢于表現的自信心,盡量給他們提供展示的舞臺,這樣,學習對于他們來說,就是不停地尋找快樂的過程,學習起來就輕松愉快。
再次,要將鼓勵性的評價貫穿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孩子們表現了,渴望肯定,渴望贊揚,這會成為他們學習的重要的動力。所以老師千萬不能忽略他們的心理,應該對他們的表現及時給予鼓勵性的評價。當然,做到好,可以大聲叫好,鼓掌,做到稍欠一些,就更要注意使用鼓勵性的語言,比如,你表現真棒,要是再注意哪些方面,就更好啦,等等。
音樂課堂應該是孩子們的快樂天地,讓我們為呵護這些快樂的音樂種子做得多些,再多些吧!
【小學音樂《打花巴掌》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打花巴掌的教學反思12-31
《打花巴掌》教學反思04-12
《打花巴掌》教學反思08-13
《打花巴掌》08-17
教案:打花巴掌08-16
小學音樂《花喜鵲和小烏鴉》教學反思09-06
小學音樂教學反思08-28
小學音樂的教學反思04-04
小學音樂教學反思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