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校車安全事故反思心得體會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校車安全事故心得體會
當我們經過反思,有了新的啟發時,不如來好好地做個總結,寫一篇心得體會,它可以幫助我們了解自己的這段時間的學習、工作生活狀態。那么你知道心得體會如何寫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校車安全事故心得體會,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近年來校車事故頻發,可謂觸目驚心,校車的安全越來越引起社會的關注。為何校車事故,尤其是幼兒園校車事故頻繁發生?
一是我國缺乏統一的校車管理制度。
雖然國家質檢總局和國家標準委已于20xx年7月1日出臺了首部專門強制性國家標準《專用小學生校車安全技術條件》,卻遭遇了執行難。目前,我國仍未立法強制執行專用校車的使用標準,校車種類五花八門,有學校的,有教育部門的,有企業的,也有私人的。另外,無運營資質、車質差、從業司機素質參差不齊的現象也廣泛存在。國內媒體曾多次介紹美國的校車管理制度,美國校車的法律制度基礎、標準、資金來源、管理機構、校車的特權甚至連司機的招錄等,都有嚴格的規定。在美國,最安全的交通工具便是校車。加拿大、法國、德國等國家也都對校車的管理和使用有著嚴格的規定。我們要向先進的校車管理制度取經,制定嚴格的校車生產和管理標準,包括司機的配備也要制定嚴格的準入門檻。
二是我國對學前教育投入不足。
幼兒園校車事故的頻繁發生,暴露出我國對學前教育的投入嚴重不足。目前,我國學前教育的發展方向是"以公辦為示范,以社會力量辦學為主體",公辦幼兒園數量十分有限。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獨生子女的數量增多,社會對專業化學前教育的需求日益強烈,但學前教育資源嚴重不足。公立園量少難進,私立園價高進不去,這就為"山寨"幼兒園的產生提供了生存空間,"山寨"幼兒園大多校舍簡陋,資金不足,配套設施滯后,更談不上擁有安全規范的校車。因此,在強化包括校車管理在內的校園安全管理的同時,政府必須加大教育投入,承擔起購置、運轉和維修校車的責任。
三是政府監管的缺失。
就在甘肅正寧事故發生一個月前,甘肅省還集中開展了校車安全隱患排查活動,對超員載運學生的情況進行整治。很顯然,這項整治活動并沒有取得預期的效果。近年來,校車種類雜、管理亂、慘劇多,這些現象的背后實則是政府監管的缺位。無論是教育機構還是交管部門都無法推脫監管不力之責。校車是一項公共服務,保證校車安全也是政府的職責所在,不能以校車問題"難管"為借口而行政不作為。
【校車安全事故心得體會】相關文章:
校車安全事故反思心得體會范文06-02
開校車心得體會09-24
安全事故的心得體會11-05
安全事故心得體會08-30
安全事故心得體會08-24
對安全事故的心得體會03-18
安全事故心得體會(精選)10-26
安全事故心得體會(精選)08-29
安全事故心得體會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