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加小學校長培訓班心得體會模板
當我們心中積累了不少感想和見解時,應該馬上記錄下來,寫一篇心得體會,這樣我們就可以提高對思維的訓練。那么如何寫心得體會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參加小學校長培訓班心得體會模板,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參加小學校長培訓班心得體會模板1
“教育是成就自己的夢想”“教育是一群不完美的教師帶著一群不完美的孩子一起走向完美”石夢媛校長在今早的開場中說到了許多關于教育的不同詮釋。聽完石校長的講座讓我感受到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幸福,因為我們的教育是有溫度的,用心的舉措打造了中一群教師,成就了我們滿心向陽的孩子們。
“教做人,育心靈”這是學校教育的首要之職;德有工作放在首位的學校,它的教學成績一定不會差。在學校這個大家庭中作為一家之主的校長一定要重視教師、學生的品德、教育與培養,培養一群積極向上充滿正能量的教師,一定能帶出一群陽光積極的孩子。成人永遠比成才更重要,這是我們應該銘記的工作信仰,在學校的發展中,德育應該放在智育的前面。
石校長的“幸福教育”理論讓我受益匪淺,似乎是為自己打開了教育的一扇明窗。幸福比優秀重要,教得幸福,教了幸福;學得幸福,學了幸福。做一個幸福的教師,幸福地做一個教師,讓每個孩子幸福綻放,讓整個校園幸福陽光,讓每個老師幸福育人。看著她們學校的孩子滿臉幸福地在校園里讀書、唱歌,我也深深體會到了孩子們身上洋溢出來的幸福。我想起了我們學校的孩子們,作為鄉村學校,我們在一些方面和城區學校有差距,但是心靈上給予孩子的東西應該是一樣的,我們的孩子也和他們一樣可愛,在以后的.教學生活中我也要努力踐行幸福的使命,努力讓我們的孩子幸福地學習。
校長還應該是一位愛心與用心并舉的人,只要心中充滿愛,才能讓我們的校園充滿愛,石校長采用的很多舉措,讓我看到了一位用心的校長,帶著老師和孩子們共同進步的歷程,每年都和老師分享新年寄語、每年給學生、家長老師寫一封信……點點滴滴和老師、學生,家長在情感上引出共享、共鳴,心靈上的感悟定能帶來這個學校行動上的一致統。“路雖遠行則將至,事至難,做則20xx必成”借用的新年寄語給自己一個鼓勵,學校工作繁鎖,我們需要調整好自己的心態,讓自己變成孩子們成長中的一束光。照亮他們成長的道路。
深耕教育田,共享幸福夢。在教育這塊充滿希望的沃土上,讓我們帶著自己的所學、所思、所想,揚帆起航,把工作當作事業,把自己的職業當作事業來做,就一定能感受到幸福真正實現幸福教育。
參加小學校長培訓班心得體會模板2
任何一次聽課或聽講座,都是學習的大好機會,可以取得不少經驗,因此我懷著機不可失,失不再來的想法,帶著理性的思考,欣賞了各位專老師的精彩講座,老師們的講座就像豐盛的大餐,精美的呈現在我們面前,如果用兩個詞來形容,那真是目不暇接,異彩紛呈。他們不保留的把自己在工作中的經驗體會拿出來與大家分享,深入淺出,幽默風趣,讓人久久難忘。真所謂“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使我們對教育有了新的'理念,有了更進一步理解。下面我談談聽講座的一點心得體會。
各位校長的講座,讓我大開眼界、受益匪淺。仿佛就像穿越時空,走進自己剛入職的年代。我忍不住也自我詢問了一下:“難道我想要的就是這些嗎”?記得剛入職時想的就是要好好地教書,好好地教育學生,為社會培養人才打下堅實的基礎,這便是我們從事教育工作的初心,不是嗎?
可是,現在我們的教育出現了問題,在培養學生方面,我很喜歡這幾句話:做教育就是做善事,想把教育做好的人都是想把善事做大的人。教育的最大善事就是讓每個孩子都能健康成長,好的教育要有靈魂,就是培養孩子心中的太陽,辦不一樣的學校,做有靈魂的教育,努力為基礎教育構建一個不一樣的辦學范式,就是我的教育理想。
其實,面對一所薄弱學校,有勇氣去面對它,去接受它,去改變它,去發展它,看似簡單做起來又有何其難呢?唯有當過校長之人,才能體會。
講座信息量大,我們聽得特別有意思,大部分的信息都沒有被記錄下來。但這不妨礙我產生一些思考,給我的帶來最大的沖擊是:
動起來,讓每個生命更精彩,心系健康,贏在習慣。當現在越來越多的目光關注到學生身體的健康上來,所以對體育鍛煉的重視程度日趨上升。在體育課堂教學中,我們應該培養學生對體育的興趣、愛好,并養成體育鍛煉的習慣,培養學生良好的鍛煉習慣,對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培養學生終身體育能力,通過保證每天一定時間內的體育鍛煉活動,充分使孩子動起來,教師帶領學生進行一些趣味性濃的運動項目,真正讓學生的身體運動起來。
人人上舞臺,個個展精彩。六一、元旦、植樹節、勞動節、重陽節、禁毒日、國慶節等組織開展各種節慶活動。在提高教學質量同時,還應大勢渲染德育教育氛圍,烘托愛國主義、集體主義、民族精神,開展形式多樣的德育活動,讓德育工作適時走進課堂,走進每一個師生的心里,充分利用我國的重大節日,紀念日為載體開展活動。
組織開展勞動實踐,提高教育質量,讓小學生在勞動實踐中培養主體意識,提高自主能力創新能力,發展個體特長。
儀式之于人有感染和教化作用,基于儀式所產生的儀式感,涵蓋意義感、莊重感、認真感、緊張感、在場感和參與感等多種感覺元素。在學校教育教學活動過程中,注重儀式感的渲染和營造,能有效提升學生素養,放大教育影響力,促進心靈成長和生命綻放。
聽了這場講座,使我更堅定自己的想法,作為教育第一戰線的我也覺得受益匪淺,在今后的工作中,我會用心思考,努力學習和工作,在踐行課改的道路上我會不斷思考,不斷努力,相信我也會擁有屬于我自己的奇跡!
參加小學校長培訓班心得體會模板3
以前,在我淺薄的認知里,“管理”是大領導、大企業家的事,對于我這樣一個小學老師來說,這方面的知識不用學,這方面的書頁不用看。直到十年前,和馬云的《馬云如是說》相遇了。這算我初次接觸管理學吧,從這本書中,我沒有獲得系統的管理學知識,只是對其中的案例特別感興趣,對書中的一些觀點一知半解。馬云說:“一流的決策二流的執行力不如一流的執行力二流的決策;一個決策百分之八十以上都贊同的時候,這個決策就應該就垃圾箱了……”當時的閱讀僅僅停留在淺層次的閱讀,這些觀點對自己的認知有些顛覆,但沒有仔細琢磨。隨著閱歷的增加,好像琢磨出點道道了,漸漸感覺到“管理”有意思,是門學問。
于是,我開始觀看“現代管理之父”曾仕強的演講視頻——《式管理》、《易經的奧秘》。前兩年讀了稻盛和夫的《活法》,這兩年開始接觸《道德經》,越來越讓我感受到管理的智慧與魅力,我開始喜歡上“管理”。雖然,這份喜歡不曾讓我建功立業,可它給我的生活帶來別樣風景。
再次重讀德魯克的《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仍舊感覺酣暢而淋漓。如果說以前接觸這類的書籍是遠遠地欣賞他人的管理藝術的話,那么,這本書帶給我的則是接地氣的策略與方法。德魯克首先闡述了隨著社會分工的精細化,需要管理人員越來越多。接著肯定有效管理是可以學會的,也是必須學會的'。最后告訴我們實施有效管理的方法和策略。全書著重闡述管理者如何實施有效的管理。在他看來,實現有效的管理主要從五個方面入手:即時間管理、重視貢獻、要事優先、發揮長處、有效決策。德魯克以真實的案例為基礎,深入淺出地講解,使我們獲得啟迪、增長智慧的同時,收獲可習得性的操作,可謂干貨滿滿。
在這些策略中啟發我更多思考的是“我能貢獻什么?”“一個人如果老是強調自己的職權,那不論其職位有多高,也只能算是別人的“下屬”。反過來說,一個重視貢獻的人,一個注意對成果負責的人,即使他位卑職小,也應該算是“高層管理人員。”(引自《卓有成效的管理者》第頁)對此,我深以為然。老子的《道德經》稱得上管理學中經典中的經典。從管理學的角度來閱讀此書,這本書給我們傳遞了三個核心理念:第一世界是變化著的,我們只是變化中的一個片段,不必執著,學會放下。第二世界是一個整體,你對世界發出什么,世界就回饋你什么。第三無我利他。我認為,德魯克“重視貢獻”的理念和老子的“無我利他”的思想有異曲同工之妙。管理者首先得做一個“有道”的管理者,這是管理的核心和關鍵。何為“有道”?向大自然學習。“水善利萬物,而又靜居眾人之所惡,故幾于道。”(引自《道德經》第八章)管理者如果把一己之私利放在首位,那注定這個團隊是走不遠。反之,管理者的發心出于團隊、出于他人,才會成就團隊,成就他人,最終成就他自己。“天長且久。天地之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也,故能長生。是以圣人退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不以其無私歟?故能成其私。(引自《道德經》第七章)這就是管理者應效仿的自然之道。
放眼中外卓越的管理者,莫不是以其無私成其私。京瓷創始人稻盛和夫一生創造了兩家世界五百強,京瓷集團的前身是一家瀕臨破產的小企業,稻盛和夫憑著為了企業職工的物質和精神生70活的初心,讓這家企業發展、壯大。上世紀年代,日本遭遇了極為嚴重的經濟危機,訂單減少了一半以上,稻盛和夫沒有辭退一個員工,讓員工利用生產的時間學習,思考如何提升產品的質78量,所以企業在同行業中訂單最多,利潤最高。他歲高齡零報酬出任日航集團的董事長,短短一年時間讓這家企業扭虧為盈。如今,阿米巴原則已成為全世界企業爭相學習的經營原則。稻盛和夫創造企業管理的奇跡,離不開“無我利他”的思想。
其實,做得好得企業管理,概莫能外。蘇州德勝洋樓,老干媽XX陶華碧,得力文具,天津的海底撈……管理者始終把員工的利益、企業的利益、社會的利益放在首位,秉承敬天愛人的思想,員工獲得物質精神兩方面的幸福感,反過來員工加倍努力工作,促進企業的發展,管理者也實現了最大的人生價值。學校管理莫不如此。清華附小校長竇桂梅把教師個人幸福放在學校管理的重要XX位置,北京十一學校貴校長想方設法為老師們解決住房問題……當這些管理者為學校老師的婚姻問題奔波,為老師的家庭困難排憂解難時,他們就贏得了民心。有句老話:“得民心者的天下。”管理者只有重視自己對團隊的貢獻,重視對員工的貢獻,最終員工會成就他。當然,要走得更遠,除了民心外,企業還要有歷史使命感和社會責任感,這屬于企業文化中的一部分。
對于學校來說,校長要始終把學校的可持續發展、學生終生發展、教師的個人成長和職業幸福感放在學校管理工作的首位,這才是“有道”的管理。至于管理中有哪些策略,這只不過是“術”的問題,按“道”的方式行事,“術”不是問題。
做“有道”的管理者,當我為成就學生、成就老師而努力的時候,他們也會成就我們。因為,《道德經》說了“以其無私故能成其私。”謹記!
【參加小學校長培訓班心得體會】相關文章:
參加縣小學校長培訓班心得體會05-30
校長關于參加縣小學校長培訓班的心得體會06-13
參加培訓班的心得體會07-11
參加培訓班心得體會05-01
參加培訓班心得體會范文07-06
參加培訓班學習心得體會05-07
參加老年護理培訓班心得體會04-27
小學校長培訓班心得體會05-09
小學校長參加培訓的心得體會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