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認識近似數》教學反思
身為一名人民老師,教學是我們的任務之一,通過教學反思可以很好地改正講課缺點,如何把教學反思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認識近似數》教學反思,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認識近似數》教學反思1
在導入新課環節我抓住學生的生活實際:從我們二年級各班的人數這個準確數到我們級大約有多少人,引入新課。我努力從學生身邊挖掘、選取教學的素材,讓數學走近學生的生活。學生所學的知識于他們的生活,也就能很快地進入學習狀態了。生活中的許多數量是用近似數表示的`,你在哪見過或聽過?說明:沒有辦法得到一個精確結果或沒有必要用一個準確數表示時,就用近似數。
通過本課的教學,我意識到以下幾點:
讓學生在生活中體驗。這堂課通過學生收集生活中的一些數據,例如:班級人數、家用電器等一些數據,讓學生初步感受這些信息,引入準確數,接著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說說哪些是準確數,哪些是近似數,并讓學生說說自己是如何來判斷近似數的。從學生找出“大約、接近”等一些詞可以看出。
教學如何求近似數是本課的一個難點,我通過獨立的看一看,自己試一試,小組討論交流等活動,讓學生做學習的主人,給他們提供一個廣闊思維的空間,鼓勵他們自己去發現數學中的一些規律,讓學生經歷知識的形成與發展過程,從中體會探究與發現帶來的樂趣。
《認識近似數》教學反思2
我講了些啥。。」粵]有跟老教師請教研討過就直接上的課程就是不行。等下午我再請教梅梅老師或者向紅老師。我先記一點我自己想到的反思吧。
一、學生暴露的問題
1、沒真正理解近似數的含義
我沒有把近似數的定義明明白白的點出來!!所以孩子不理解,聽的迷迷糊糊的。比如四班的學生,我讓他們舉個近似數的例子,問他們生活中有沒有遇到過近似數的用法,有個孩子起來說:“我的爺爺大約67歲!甭牭梦耶攬霰罎,但是我沒意識到,是我沒點明白近似數是什么。與準確數很接近的整千、整百、整十的數,我們把它們都叫做近似數。知道是“整千、整百、整十”這樣的數,學生就不會把近似數說成是準確數了。
解決方法:
下節課的時候再描補描補吧。首先要再次明確近似數和準確數的定義:準確數就是實際的、準確的數字,而近似數是與準確數很接近的整千、整百、整十的數。其次要多多舉幾個例子,如895的近似數是900,5510的近似數是5500等等。
2、沒明白近似數的用法
近似數的用法我也沒明確點出來!我服了我自己。近似數的出現是為了方便,在不需要準確數據的情況下(如記不清、或者不需要說得很準確等),選擇一個近似數可方便記憶。這里我舉的例子里隱約透露出了這個意思,但是我沒有點破那層窗戶紙,比如,我說小張知道了我們學校有1496個學生,轉述給他人時,小張忘了具體的數據,但是她記得近似數,就可以傳達給他人大約的數據。這里要點出來,這種就是不需要把數據表達的非常準確的情況,只要是類似這樣的情況,都可以用近似數表示。
解決方法:
這節課我采用了一個倒推的練習形式,既讓學生通過近似數猜準確數可能是幾。但是,其實應該先練習正推的形式,即我給出一個準確數,讓學生來判斷它的近似數。在這個練習形式的一開始,可以適當的'降低難度,不讓學生直接說近似數,而是從幾個近似數中做選擇。比如課后練習第一題,就是讓學生從兩個近似數中選擇最合適的:膠州灣海底隧道的海底部分長4930米,那么我們可以說海底部分大約長(①4000米②5000米)。在這里,學生應該選擇5000米,而老師一定要根據回答追問為什么,直到引出這個原則:選擇近似數要與準確數很接近,差的太多,就不是近似數了。之后,可以再進行倒推的練習形式,我可以給出一個情景,讓學生來取近似數,比如我吃了26個葡萄,取近似數的話就是我吃了大約30個葡萄;我現在的年齡是27歲,那我就可以說我今年大約30歲。
二、這節課還算有可取之處的地方
1、倒推環節自我感覺設計得還可以
我為了讓學生感受在各種情況下近似數和準確數之間大約差多少是比較合適的,舉了這樣兩個例子。第一個例子是,我買了一袋子桃子,里面大約有20個桃子,請學生猜一猜里面實際上可能有幾個桃子。學生們回答的還是很熱烈,有的人說的是超過20的數,有的人說的是20以下的數,但只要離20不遠,處在15至24這個范圍內,近似數就可以取20。這個聯系下節課還可以加一個判斷項目,比如我可以接著這個桃子的題目問,那里面有沒有可能是12的桃子?學生們會說不可能,我就要問,為什么?多次追問,就可以引出,12這個數字距離20太遠,要取近似值的話,應該取10而不是20。
2、用數軸來表示了取近似數的原則
上課的時候,我用該班的人數來舉了一個例子,我說,我們班一共44個人,我如果對別人介紹我們班人數的時候忘了具體的數字,那我可以跟他說我們班大約有幾個人呢?有的學生說40人,有的學生說大約50人,我把這兩個數字都寫了下來,問,我們現在有了不同的答案,咱們來看看,誰更合適?學生們說40更合適,我問,為什么呢?學生們回答,因為比起50,40距離44更近一些。他們其實說的都很對,而為了讓這個原因更清晰直觀的呈現,我畫了一個簡易數軸,如圖所示:
我問學生,如果44和40的位置如圖上顯示的,那么50應該在44的哪里呢?學生們回答說是后面,我又問,那大概要離的多遠呢?學生們就能答出來,從44到50之間的距離要超過從40到44之間的距離,位置應該大致如下:
從這三者之間的關系來看,44距離40更近,所以要給44這個準確值取一個近似值的話,應該選擇40。
【《認識近似數》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近似數教學反思02-09
《小數的近似數》教學反思03-27
求近似數的教學反思01-16
《商的近似數》教學反思08-27
商的近似數教學反思01-20
求小數的近似數教學反思03-23
近似數教學反思 15篇04-15
《商的近似數》教學反思精選10篇04-05
《近似數》教學反思范文(精選20篇)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