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有你,真好》教學反思
作為一名優秀的教師,我們需要很強的教學能力,對教學中的新發現可以寫在教學反思中,那么問題來了,教學反思應該怎么寫?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有你,真好》教學反思,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有你,真好》教學反思1
《有你,真好》是義務教育教科書/教育部審定20xx年《語文》六年級上冊第八單元的習作。第八單元是以人物為主題的單元。單元要求借助相關資料,理解課文主要內容;通過事情寫一個人,表達出自己的情感。為了學生寫出一篇情感真摯的習作,我放出了一條長長的線:
一、總結閱讀課文的表達方法,引導遷移。
本單元有4篇課文:《少年閏土》《好的故事》《我的伯父魯迅先生》《有的人——紀念魯迅先生有感》,在學習過程中,注意引導學生總結課例的表達方法,及時練筆。從讀學寫,讀寫結合。例如,在學《少年閏土》時,課文第一段回憶式展開,描寫了少年月夜刺猹的場景,這一段是教學重點,引導學生發現作者的表達方法:運用環境描寫為少年閏土的出現創設一個美好氛圍,通過外貌描寫和動作描寫,表現出閏土的.機敏與勇敢。在本節教學最后環節,讓學生拿出準備好的自己最喜歡的`、有場景的照片,仿照第一段說一說、寫一寫。既及時積累了習作素材,又培養了學生的觀察、思維、表達能力,活學活用,實現語言的建構與運用。
二、提前學習日積月累、交流平臺、詞句段運用,打好習作基礎。
梁朝的蕭統說:“以立意為宗,不以能文為本”。本單元日積月累是魯迅的四句名言,展示了魯迅先生對孩子、對人生及革命之路的看法、對民族精神中國脊梁的理解。通過學習,培養學生高尚的思想品格,樹立的正確人生觀和價值觀,傳承優秀文化,實現審美鑒賞,為習作的選材、立意奠定一個較高的平臺。通過交流平臺,學生歸納把握課文文章主要內容的方法,引導學生逆向思維,把把握文章主要內容的方法運用到習作中。通過詞句段運用的學習,學會給習作定題目的方法和通過聯想和想象的方法把事物寫具體。總之,根據單元目標,合理調整教材順利,達到最優化教學。
三、挖掘身邊資源,積極嘗試。
本冊教材的《教學參考》有《有你,真好》的VCD錄像課,我帶學生去學校錄播室上課,學生換一個環境覺得很新奇,跟著錄像上課也很興奮,積極性很高。在課堂上,學生認真聽課,積極思考,熱烈討論、主動發言,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四、思維導圖歸納總結,提示寫作。
看完錄像課,學生回顧錄像課內容,整理思維導圖,老師歸納指導,形成本次習作思維導圖。
《有你,真好》教學反思2
“習作”安排的是《有你,真好》,要求同學之間用文字表達彼此真摯的情感。
一、教學效果
本節課圍繞著教學目標,我的教學取得了一些效果:
教學中,圍繞教學目標,在學生充分介紹自己經歷的最難忘的一件事的過程中,我有意識地告訴他們,在一個人成長的歷程中,有很多事都離不開朋友的拔刀相助,不同的事常常帶給自己不同的感受:有成功,有失敗;有歡笑,有淚水;有滿足,也有遺憾…… 無論從哪個角度想,對于朋友的幫助,都要真誠地答謝——面對面可以,書面用文字表達也可以,從中感受朋友、同學彼此間真摯的友誼。
二、成功之處
上這節課的時候,我最大的成功之處是:在進行“習作”的教學過程中,作文的過程是學生學習做人的一種歷練,是他們心智的反映,是人格的體現,是他們內部深藏著的情感的'沖動。他們在作文中表述真、善、美,鞭撻假、惡、丑,能夠在作文過程中不斷審視自己,校正自己的精神航向。習作中要有學生真實的生活,讓學生用正確的眼光去審視生活,去體驗生活的滋味,抒發自己的情感。
三、不足之處
在教學時,我努力創設多種情境引導學生說話,學生在課前也進行了很好的準備,因此在課堂上他們暢所欲言,紛紛發表自己的見解,課堂氣氛很活躍。但是,我發現大多數學生只是為完成任務而流于形式。
四、改進措施
如果我再重新上這節課的話,我會這樣做:首先回憶自己與朋友間發生的值得寫作的一件事,接著每一部分先描寫自己的心情,然后再通過朋友的一句話來表現朋友的關心與鼓勵,最后用一句話點明“有你真好”的意義。寫完后,同桌互讀,交流寫作中的優點與不足,互改,全班可以以“感謝有你”召開一次主題班會,進行感恩教育,提高班級凝聚力。
這次習作的教學,我力求調動學生參與熱情 充分利用鼓勵性的語言,讓孩子們對寫作充滿興趣,愿意動筆,激發他們的熱情。力求讓孩子們“快快樂樂上習作,輕輕松松寫作文。” 我充分的以學生為主體,通過教師的引領實現教師、伙伴、自我三位一體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學模式。能夠不拘教學流程靈活的針對學生的突發情況整體調控教學過程。
本節課也有不足和困惑的地方,主要表現在小組交流時,有個別小組沒有真正發揮交流的作用,流于形式。我認識到,習作教學重在激發學生樂于寫作的,樂于表達,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 雖然這節課不是十分完美,但我相信只要我不斷的探索,堅持不懈的努力,寫作之花一定會競相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