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月如歌》讀后感2篇
當細細地品讀完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領悟呢?此時需要認真思考讀后感如何寫了哦。怎樣寫讀后感才能避免寫成“流水賬”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歲月如歌》讀后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歲月如歌》讀后感1
讀完于漪的《歲月如歌》,我最大的感觸是學無止境,教育應當是教師和學生的共同成長,而教師的.成長首先需要不斷地充實、提高自己。書中,于漪老師的一些觀點讓我有切身的體會。
她說:“我總覺得別人分析教材寫的資料,是別人潛心研究所得,對我來說,總隔了一層,只有經過自己獨立鉆研,所得體會才是真切的。猶如不知名的小花,雖不名貴,但植根于土壤,有活潑的生命力。拿自己的真切體會指導學生學習,就不會沉迷于空洞的概念、大話、套話,學生就能真正受益。”
于漪老師主張備課必須一絲不茍,把教材吃透,要獨立思考,對于語文的每一篇文章,從語言文字到思想內容的解讀,都要親力親為,毫不含糊。此外,于漪老師在《歲月如歌》的“和學生的心弦對準音調”一章中還提到:“作為一名語文教師,對語文教學目的任務一定要非常明確,只有把文道兩者辯證地統一起來進行教學,緣文釋道,因道解文,才能使學生在弄懂語言文字的基礎上,深刻地理解文章的思想內容,受到啟發與感染。”
《歲月如歌》讀后感2
故事發生在10多年前,有個名叫于勒的法國青年,他離開自己的祖國,遠渡重洋,希望大發橫財,帶著很多的金錢回到故鄉。結果,他什么財也沒有發到,成了一個窮水手。約瑟夫全家原以為他發了大財,天天盼著他回來,好讓自己享受榮華富貴。可是有一天,他們全家在一條游船上偶然碰見了于勒,竟然發現于勒已經成了一個又窮又老的水手。全家人又吃驚又失望,享受榮華富貴就成了一個泡影。約瑟夫的爸爸媽媽,也就是于勒的哥哥和嫂嫂,為了不丟面子,就不肯和于勒相認,更不愿意幫助于勒。
我想,一個美好的社會應該人人友好相處,而不是只看到金錢。約瑟夫的爸爸媽媽以為于勒發了財,就天天盼著他回來,但看到他變成一個窮人時,就那樣的嫌棄他,前后的變化多大啊!這說明在他們心里只有金錢而沒有親情。這是多么的`悲哀啊!
我又想,在我們今天的生活里,有沒有像于勒一家發生的情況呢?我曾經在電視里看過有的人家為了爭奪財產,兄弟姐妹之間都成了仇人。甚至還有人為了金錢而走上了犯罪的道路。我勸他們讀一讀這篇小說,接受一點教育。要知道親情勝于金錢啊!
希望在我們的生活中,能少一點于勒那樣的悲劇。
【《歲月如歌》讀后感】相關文章:
歲月如歌03-17
歲月如歌作文06-04
歲月如歌的作文03-09
如歌的歲月作文03-09
歲月如歌話題作文11-19
【熱】歲月如歌作文06-28
【推薦】歲月如歌作文06-28
歲月如歌作文【熱門】06-28
【熱門】歲月如歌作文06-28
歲月如歌作文【薦】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