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現在位置:范文先生網>心得體會>讀后感>傳習錄讀后感

    傳習錄讀后感

    時間:2022-09-19 18:25:24 讀后感 我要投稿

    傳習錄讀后感

      當看完一本著作后,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是時候抽出時間寫寫讀后感了。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寫讀后感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傳習錄讀后感,歡迎閱讀與收藏。

    傳習錄讀后感

      《傳習錄》是中國明代哲學家、教育家、宋明道學中心學一派的代表人物王陽明的語錄和論學書信。王陽明在中國歷史上比較出名,但以前并不了解,是通過看當年明月的<<明朝哪些事兒>>才知道有這么厲害一個人物的。他是文武全才,他提出的心學主張“知行合一”,說“知是行之始,始是知之成”;主張“致良知”,說良知既天理,不學而知,不慮而能,為吾心所固有。陽明心學強調主體意識和自主精神,反對迷信權依傍書本,有平民意識,對明后期哲學和文藝影響巨大。王陽明鎮壓過農民起義和平定“宸壕之亂”,也是一位軍事天才。

      王陽明(公元1472—1529年),原名云,后改名守仁,字伯安,浙江余姚人。因在紹興會稽山陽明洞側筑室攻讀,創辦陽明書院,別號陽明子,世稱陽明先生。“傳習”一詞源自<<論語>>中的“傳不習乎”一語。

      今天讀到<<答顧東橋書>>一章,書中提出了修養的三個層次,令我有所感悟。他提出"生知安行,圣人之事","學知利行,賢人之事","困知勉行,學者之事"。意思就是說天生就知道,生來就能實踐,是圣人才能做到的事情;學習了就能知道,知道了就能順利實踐,是賢人才能做的事;艱難的獲得知識,勉強的用于實踐,是學者的事情。

      像我這樣普通的人,就是艱難的獲得的知識都是很難到達的。也許和我們的教育制度有關吧,雖然四書五經的名字掛在嘴邊,但是沒有系統的看過一本。真正學習傳統的國學也是三十以后才開始的,今年我已經三十有四了,也只是了解了點皮毛。看古籍很枯燥,水平太低,原文看不懂,要結合注釋。來興趣的時候,就看幾眼,不高興的時候,就丟一邊。現在的社會各種各樣的誘惑太多,看書的時間是越來越少。偶爾看到了一點古人的觀點,感覺受益匪淺,知識還是精華好啊。

      今天是第一次看到這個國學論道版塊,感覺相見恨晚,先拋個磚頭,露一小臉。

    【傳習錄讀后感】相關文章:

    讀《傳習錄》有感 《傳習錄》讀后感07-21

    《傳習錄》讀后感04-02

    傳習錄讀后感(5篇)09-24

    傳習錄讀后感5篇07-09

    《傳習錄》讀后感(10篇)09-10

    《傳習錄》讀后感10篇09-10

    傳習錄讀后感10篇09-15

    傳習錄讀后感(10篇)09-15

    《傳習錄》讀后感4篇07-14

    国产福利萌白酱精品tv一区_日韩亚洲中字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亚洲欧洲高清无码在线_全黄无码免费一级毛片
    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亚洲人成在线观看网站不卡 | 亚洲中文字幕久久久一区 | 视频激情欧美第一区 | 日本中文字幕亚洲乱码视频 | 亚洲日本欧美中文幕 | 日本最新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