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雨哈佛路》讀后感2篇
當閱讀完一本名著后,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記錄下來很重要哦,一起來寫一篇讀后感吧。到底應如何寫讀后感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風雨哈佛路》讀后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風雨哈佛路》讀后感1
風雨哈佛路是美國一部催人警醒的勵志電影。影片由Peter Levi執導,索拉·伯奇(Thora Birch)、邁克·里雷(Michael Riley)等主演。影片介紹了一位生長在紐約的女孩莉斯(Liz)經歷人生的艱辛和辛酸,憑借自己的努力,最終走進了最高學府的經歷。影片于20xx年4月7日在美國上映。
父母吸毒、8歲開始乞討、15歲母親死于艾滋病、父親進入收容所、17歲開始用2年的時光學完高中4年課程,獲得1996年紐約時報一等獎學金,進入哈佛學習。
這是一個真實、努力女孩的人生經歷,一段自強不息昂揚奮斗的生命歷程。在這部勵志向上的美國影片《風雨哈佛路》中,托拉·伯奇演繹了一個女孩子克服種種不利條件、努力奮進的故事,細膩地刻畫了人物情感。影片傳遞給人們的除了心靈的震撼,還有深深的感動。
擁有金色頭發的女孩莉斯,童年在貧窮和饑餓中度過。莉斯生長在一個不幸的家庭,母親吸毒染上了艾滋病而精神崩潰,父親酗酒最后進入了收容所,外公又不肯收留她,她只好流浪街頭。
不久,母親去世了。母親因艾滋病死去那一天,只有棺木,連簡單的葬禮儀式都沒有。只想渴求父母親情,這人世間最基本的愿望也成了奢望;棺木就要被下葬;她跳上了棺木,靜靜躺在上邊,和她的母親做最后的告別。
她靜靜地在心里對母親訴說,回憶人生最幸福的那一次點滴的幸福時光。母親已經離她而去,世間最愛她的人已經離她而去。一個普通的弱小的女孩、不奢求其他,只渴望親情圍繞的弱小女孩,當她最后的一絲希望都破滅的時候,留給她的,除了傷心,只有傷心。
如果沉淪下去,她將會和母親的結局一樣悲慘;她決心告別,她要開始全新的生活。
她,用真誠最終爭取到參加進入中學的考試機會。父親作為她的上學的擔保人,從收容所出來。辦理完擔保手續出來的時候,父親對她說,好孩子,堅持學習,我不能成功了,但是你行的。望著父親遠去離開的背景,這個弱小的女孩堅定了信心,從容地走進了學校的大門。
她以非凡的毅力開始了刻苦的學習。17歲到19歲,兩年的時光,她學習掌握了高中四年的課程,每門學科的成績都在A以上。作為獎勵,她以全學校第一的成績和其他9名同學獲得了免費到波士頓的哈佛大學參觀的機會。
一個濃郁的秋季中,金黃色鋪滿整個季節。在寫滿輝煌的樹下,一個女孩站在哈佛學府的`門前,仰望。面對大學的殿堂,她決心實現她的又一個愿望--她要成為這所大學學府中的一員,她要證明給自己和世人看,人生其實可以改變。
人生其實真的可以改變,只要你努力,只要你付出。
1996年,上帝會讓一個付出努力和艱辛的女孩收獲喜悅;她的經歷、她的真誠、她的論文深深打動每一位評委。12000美金的紐約時報一等獎學金,讓她獲得了進入哈佛的通行證--她成功了。夢寐以求的哈佛大學向她敞開了雙臂。憑借著對信念的執著追求和對改變生活困境的強烈愿望,她實現了自己的諾言。
同樣一個金色的季節,作為哈佛大學--世界最高的學府的一員,她安靜坐在了校園的教室中。也許只有她自己明白,她實現了自己的諾言,一個貧窮苦難的女孩用她的執著信念和頑強的毅力改變了她自己,改變了她的人生。
《風雨哈佛路》讀后感2
在老師的帶領下,我們觀看了《風雨哈佛路》這部影片。在我看來,這是一部能激勵人自強不息、昂揚向上的電影,它譜寫出了一曲勵志奮斗的生命歷程,讓我們所有觀看它的人深受感觸。
《風雨哈佛路》中的主人公——麗絲,一個十幾歲的小女孩,她出生于美國的貧民窟,生活在一個千瘡百孔的家庭中,父母酗酒吸毒,母親患有嚴重的家庭分裂癥,甚至她的家庭也是混亂的。孤獨的麗絲需要外出乞討來維持生命,她流浪在城市的角落,吃過垃圾箱里的食物,偷過超市里的東西,麗絲沒有家;他曾說這樣一句話:到底什么是家,一片屋頂,一張床,或是無論如何都會接納你的地方,這個地方就是地鐵站,是樓梯口,是無人問津的街道……生活的苦難似乎無窮無盡。
然而她卻并沒有因此就墮落下去,也沒有被貧困止住前進的決心,而是憑借著她強烈的求知欲勇敢的追求著屬于自己的人生,在她的人生里面,從不退縮的奮斗是永恒的主題。最終,她成功的擺脫了本來惡劣不堪生活環境,進入哈佛開始了她生命的新歷程。
她用一半的時間完成了同別人一樣的學業,也正是她有著堅定的自制力和堅強,才得以改變了她本沒有光明的命運。這讓我覺得自己甚至有浪費時間和生命的嫌疑。畢竟大一新生的我空閑時間還是很多的,可我卻沒有充分的利用這些時間,而是專注于玩樂之中了,我想,我也該學著像麗絲那樣為自己的未來拼盡全力奮斗一次了。
很喜歡影片中的這句話“上帝賦予我平靜,讓我接受無法改變的事情;賦予我勇氣,讓我改變我能改變的事情;賦予我智慧,讓我發現事物的不同……”讀了這本書,我思考了很多,我明白了在生活中,不能像生活低頭,想吃面包的人只要努力就一定能吃到。我知道,在接下來的日子里,我應該要好好給自己定一個目標,無時不刻的以這一目標,以麗絲鞭策自己,努力前進。
不僅如此,麗絲還有一顆感恩的`心,麗絲這部影片中給我感觸最深的一部分就是在她得獎后記者采訪時,她所講的最后一句話“如果我的家庭能夠再次變得完好的話,我情愿把一切都還回去”在現實生活中,父母對我們關懷的無微不至,我們也理所當然的接受這份愛,可我們之中又有誰能真的像她那樣呵護和珍惜呢!所以我想說,讓我們開啟那扇發現愛、珍惜愛的大門吧,多給父母一些貼心的問候,多理解他們,多聽聽他們的意見,千萬不要等他們老去、甚至是離開的時候再后悔,要時刻記住那句話“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在”。
生活的殘酷會讓人不知所措,于是,有人終日沉浸在彷徨與迷茫中,不愿意睜大雙眼看清形勢,不認清是那些細微的因素累積在一起而造成現在的這種局面。生活就是這樣,地球的轉動不會因為其中一個人而停止,現實也不會隨著一個人的意愿而改變。
讓我們為自己努力拼搏奮斗一把吧。
【《風雨哈佛路》讀后感】相關文章:
《風雨哈佛路》讀后感09-10
風雨哈佛路讀后感06-03
風雨哈佛路的讀后感09-01
《風雨哈佛路》讀后感(精選18篇)06-06
風雨哈佛路讀后感3篇02-16
風雨哈佛路讀后感5篇03-08
風雨哈佛路讀后感(6篇)03-08
風雨哈佛路讀后感6篇06-03
風雨哈佛路經典臺詞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