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學第一課》學生觀后感范文(通用12篇)
看完一部作品以后,這次觀看讓你有什么領悟呢?這時我們很有必要寫一篇觀后感了。可能你現在毫無頭緒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開學第一課》學生觀后感范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開學第一課》學生觀后感1
漢字經歷了五千多年的滄桑風雨,由中國原始象形字甲骨文,經過不斷的演變,才成為現代的簡體文字,可見中國漢字的文化有多么的深淵,漢字的歷史有多么的悠久!
來自美國的`“漢字爺爺”,他研究漢字已經有四十五年的時間了,后來的幾年,他打算創建一個關于每個漢字演變過程的網站,可是有一天,他突發了心臟病,幾乎快不行了,他感覺自己應該馬上創建網站,花了30多萬美金,用了八年的時間一個字一個字的搜集粘貼,八年后終于完成了。一天,來“漢字爺爺”網站訪問的人數突破了600多萬人。他放下在美國的舒適生活,不回美國,他把中國當成了他的家。當時“漢字爺爺”在中國研究漢字真的達到了廢寢忘食的地步,他將都個漢字做成小卡片,上廁所的時間都在學習研究漢字,他的這種學習精神,非常了不起,值得我們每一個人學習。
巴基斯坦的漢字老師米斯巴,當時教她的楊老師得了瘧疾,把全身的血換了一遍,但最終還是去逝了。每到清明節,米斯巴會用中國清明節的傳統禮儀給楊老師獻花,以示尊敬。米斯巴老師在巴基斯坦傳播漢字文化,那里會中文的學生90%是米斯巴的學生。我認為,我們做為一名中國人,就應該更好地學習漢字。
最后一位是96歲高齡世界翻譯冠軍徐淵沖老爺爺,他把中國的古詩文譯成英文、法人,為了可以讓外國人感受到古詩文的歷史文化。徐淵沖老爺爺已經做了六十多年古詩文翻譯,將一生的精力投放在古詩文的翻譯事業上了。
感受中國漢字文化,最重要的是肯鉆研,肯拓展!
《開學第一課》學生觀后感2
夢想,在長城綻放,《開學第一課》在八達嶺長城隆重開講,這節“課”的主題是“我的夢·中國夢”。黑暗中,一盞照亮前進方向的燈就是夢想。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少年自由則國自由,少年進步則國進步,少年勝于歐洲則國勝于歐洲,少年雄于地球則國雄于地球。
成功者之所以成功,是因為他們會用盡全力去為夢想拼搏,他們懂得如何讓理想中的自己更真實,他們在聚光燈背后付出的血汗、努力,不是我們能體會到的。也許我們會不甘心,不甘心成功者的成功,但是正是因為不如那些成功者,才會不甘心,不甘心會是你的動力。失敗了,受傷了,不會使我們夢想的終結,只要心里堅信下次一定會成功、拼命努力的話就會贏,傷痕越多,我們就應該越堅強,飽嘗失敗的人才能綻放光芒,堅信吧!堅信你內心的'光芒。不要妄想可以不勞而獲,成功者們也是經歷了失敗,嘲諷、不甘心才能成長。
失去雙臂的劉偉的一曲鋼琴曲讓我們看到的是常人難易想象的堅強和毅力;經濟界的代表、青年創業的偶像馬云也來到《開學第一課》。他說,我已經很大了,但是我還有夢想。我的夢想就是希望幫助更多人實現夢想。馬云讓我們看到是堅持再堅持,在追求夢想的路上只有不放棄才能獲得最后的成功。李中華讓我們看到又是什么,那就是把祖國的利益看做高于一切,即使冒著生命的危險,也要想辦法讓飛機安全的著陸,給以后的研究提供更多的信息;袁隆平袁老馬上就要八十歲了,面對《開學第一課》,他說出了自己的心愿:希望雜交水稻能夠走向全世界。
《開學第一課》學生觀后感3
昨天晚上,我收看了中央電視臺的開學第一課電視節目。開學第一課的主題是“美就在身邊”,這個節目主要分為發現美、創造美、傳遞美、和諧美四個板塊。收看這個節目對我們學習、生活有很好的幫助。
節目中,航天員劉洋姐姐為我們介紹了太空是什么樣的,宇航員們在宇宙飛船中如何工作生活,讓我們了解了神秘的太空,增長了我們的天文知識。我盼望我國的宇航員早日登上月球。
奧運冠軍葉詩文和焦劉洋介紹了她們平時如何艱苦的訓練。葉詩文訓練常常要游8000多米。焦劉洋訓練一次最多游到10000米。她們天天訓練,堅持了15年,最終在倫敦奧運會上獲得了游泳冠軍。這說明沒有隨隨便便的成功,學習上如果遇到困難,我們要堅持不懈,不要放棄,刻苦鉆研就能戰勝困難,取得成功。
中國體操隊員和小同學們進行了搬運果凍的比賽游戲。這個游戲要求體操隊員和小朋友相互配合,把果凍一個接一個放入箱子。搬運過程中,有的配合得很好,有的配合得差,滑稽搞笑的動作逗得大家哈哈大笑,我也情不自禁鼓起掌來。這說明團結就是力量的道理。我們是班集體中的一員,是學校的一分子,同學們要團結友愛,共同為集體作貢獻。
有位叔叔能把生活中的東西變成樂器,如用花生殼、樹葉吹出動聽的`歌曲。節目中還介紹了英雄司機劉斌用生命保護乘客的感人事跡。
其實,美在我們生活中無處不在:彎腰撿起一片廢紙,伸手關掉嘩嘩流水的水龍頭,公交車上為爺爺奶奶讓座,牽盲人叔叔過馬路,為困難的人捐款獻愛心等等,這些都是美的表現。總之,美就在我們身邊,我們要善于發現、創造、傳遞,共同營造和諧美滿的社會,我們的世界就會變得更加美好。
《開學第一課》學生觀后感4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雖然汶川大地震以過了很多時間,但它仍然銘記在我們的心中,久久不能忘懷,故而今日中央2套推出了《開學第一課》這個節目,讓我們中小學生學會如何在自然災害中自救。
這一課也讓我學會了很多。
這一課讓我學會了如何敬畏生命并珍惜生命。汶川特大地震災害讓我深切地感受到生命的寶貴,同時也可以感受到生命與生命,人與人之間的血肉親情。在學會避險知識的同時,更能夠提高大家的生命意識,懂得了堅持就是勝利,這不但可以培養保護自己生命的意識和能力,更能夠讓我明白如何去尊重別人,尊重生命。任何崇高的品質都是由懷著對生命的敬畏開始,這一課將會影響我的一生。
這一課讓我感受到了團隊精神的偉大和力量。無論是汶川災難的萬眾一心,還是北京奧運的齊心協力,團隊精神無時不刻在現場顯現。團結和諧的團隊精神是奧運精神和抗震救災精神的精神實質。通過這一課,團結互信、相互扶持的集體主義精神將在我的心中打下永久的烙印,這種高貴的品質將使得我們這一代人終身受用,更好地擔負起時代的重任。
這一課也讓學生們樹立民族榮譽感和民族自信心。這是一個時代的青少年應有的民族情感,也是學子們建設美好未來的強大動力。汶川災難中讓大家看到了全民一心的力量,一個堅強的中華民族讓我們為身為中華民族的'一員感到驕傲;北京奧運讓我們感受到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巨大魅力,讓我們感受到中華民族的巨大潛力和見證北京奧運在世界創造的輝煌,培養了我們的民族自信心,他們為自己是一名龍的傳人而自豪。《開學第一課》是精彩的一課,上好這一課,關乎祖國未來,民族希望。
《開學第一課》學生觀后感5
在《開學第一課》的節目里,國產C919大飛機震撼空降現場,大飛機設計師吳光輝叔叔也來到現場,為同學們帶來“巔峰之作”。沒有創新,我們的大飛機無法飛上天空;沒有創新,我們的大飛機飛不到很遠的地方,創新是我們進步的源泉。
當今世界局勢日新月異,競爭日益激烈。這樣的現實下就要求我們每個人更應具有創新意識。創新是一個企業、民族甚至是國家的希望所在。倘若將這些團體比作飛機,那創新就是將其托上天空的機翼。若無創新意識,就好比沒有機翼的飛機,連自己都無法騰飛,那還談什么夢想、什么未來呢?!所以身為21世紀的新青年,我們應該去培養自己的創新意識,用創新來實現自己的夢想、民族的夢想甚至幾億中華兒女的中國夢,用創新來創造屬于我們的未來。
創新并不只是那些所謂的.天才們才有的事情,創新是屬于每一個人的。每個人都可以創新,只要你愿意創新。即使你暫時比不上別人也沒關系,只要肯努力,創新是不會放棄每一個有決心、有毅力的求助者的。
相比那些抄襲者,他們為什么不用創新來證明自己?與其和他人一樣走一條死板的路線,倒不如自己披荊斬棘,開辟一條屬于自己的道路。雖然也許會遇上許許多多的艱難險阻,但你卻有了一條專屬于自己的人生道路和經歷。現在這個年代,沒有創新的人或許活得下去,但是沒有創新的國家卻是無法存活的。就如一潭死水,毫無生氣。人民決定了一個國家的未來,但卻是創新賦予了人民這個能力。沒有創新,什么夢想、未來不過是一句空頭支票。
創新的力量可以使一個時代成為榮耀,可以使一個國家挺起脊梁,可以使一個人收獲他所沒有的榮譽和地位。它猶如一雙手,塑造著我們的未來。
《開學第一課》學生觀后感6
快樂的暑假時光總是過得匆匆,轉眼間我們迎接了新的開學季節,每當在9月份開學前,心中總是滿懷期待,無比的開心,因為在開學的當天里,又可以觀看今年的《開學第一課》節目了。
《開學第一課》是由教育部和中央電視臺聯合舉辦了的一個大型節目,是每一年開學前中小學生們必看的一個課堂節目,其內容是根據每一年當中較為有意義的事件或者個人事跡進而通過節目的形式來給廣大的中小學生們學習,讓他們能夠見識到祖國中最為光榮的一面,進而激勵他們對于愛國理念更加深刻,因為中小學生們一直都是祖國上未來的`接班人,少年強則國家強,弘揚愛國精神要從小培養起,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為未來祖國發展道路做好一個鋪墊。在每一期開學第一課節目當中我總能夠學習到課本學習不到的知識,也深刻的認識到祖國一些偉大光榮的事件和一些英雄的事跡,他們身邊散發出那種愛國精神,一心為祖國事業奮斗的好品質正是我們值得學習的好榜樣。
今年剛好是我們偉大的黨100周年紀念日,回顧歷史,我們的黨已經走過了100年的風風雨雨,期間一路都是艱難的苦境,但是因苦難的環境,卻能誕生出一批批偉大的愛國人民,因為時代的成長,不得加快我們前進的步伐,當今腳下繁榮的生活是離不開我們偉大的黨共同努力所換取回來的,所以作為祖國未來的接班人,我們要熱愛祖國,熱愛黨,以黨組織為學習目標,為祖國未來發展道路努力學習成長。
觀看了這次的《開學第一課》后,我明白了只有努力干好現在應該干的事情,才能選擇自己想要成為的人,而現在學生的任務就是學習,所以,讓我們刻苦學習,爭取長大之后為祖國建設增加自己的力量!
《開學第一課》學生觀后感7
每一次的央視節日,我跟媽媽最喜歡的還是開學第一課,這是央視少兒節目專門給我們中小學生策劃的開學節目。因此每一次看完之后,心里總會有一種很大的感觸以及收獲,也讓我越來越愛祖國的繁榮昌盛。
古往今來,有數不盡的愛國人士都想歌唱祖國。聶耳創作了《義勇軍進行曲》,它斗氣昂揚,豪情萬丈,唱出了作者的`心聲,呼喚了人民群眾的心。難道他不是在號召大家一起歌唱我們的祖國,齊心協力保衛祖國。一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掏出了文天祥埋藏已久的心,說到底,他們都有一個共同點——愛國。
相信每個人心中都藏著一個愛國愛黨的豐碑,因為國家給予了我們很多很多,也從來不奢求大家的回報。當身邊的人需要幫助時,大家紛紛伸出雙手團結互助;當面對災難時,祖國總是我們的強大的后盾;當我們遇到困難時,祖國依舊是我們的最前線……
不知不覺中看完了開學第一課后,我的心情久久不能緩解下來,以前總是以為現在的生活是理所應得的,同時覺得自己除了好好學習就沒什么其他事情做了。如今我明白了,作為祖國的未來接班人,也是中國的炎黃子孫后代,我更需要發憤圖強去學習,為自己的同時也是為了能夠成為一個合格的接班人,要不斷的增強自身的能力,還有身體素質,已全面發展的目標,成為更好的人。
此時此刻,我的內心只有一股熱血兇猛地涌上來,也一直提醒著我,何時何地都要學會為祖國的利益做出堅定的態度,保護好祖國的每一寸土地,落實好祖國、黨的路線,不斷地緊跟著,永遠保持一顆赤子之心,勇往直前。
《開學第一課》學生觀后感8
時間轉瞬即逝,隨著新學期的到來,全國有2億多學生和家長共同上一節很特別的課,這節特殊的“課堂”持續了13年,就是央視專題節目《開學第一課》,每逢開學之際都會如約與我們一起見面。今年秋季也不例外,這一期的主題又是一個嶄新理念的呈現,讓看過的我們內心又有一番深刻的感悟以及反思。
走過了不平凡的春夏,我們迎來了秋天,這是收獲的季節,同時也是新的開始。觀看《開學第一課》,能讓我們有更多的感想,思考當下,回顧過去展望未來,是一個值得細細品味的好節目。不知不覺中,今年已經是建黨100周年,回首黨這100百年來的風風雨雨,中國共產黨為了中國,為了人民,歷盡千辛萬苦,不惜一切代價讓祖國從以前到先在的繁榮,讓中國人民永遠告別艱苦日子,迎來新生活,讓中華民族從此走上了一條前途無量的路。所以我們都要好好感恩黨,沒有黨就沒有如今我們幸福的生活,更別說未來會如何。
面對《開學第一課》,歷年來一直秉承著“教育”的宗旨,教育全國青少年,讓我們學生在這堂“開學之課”中盡情學習,在九月份這個新的節點領悟新知識,帶著希冀重新出發。而《開學第一課》的宗旨正是向我們傳遞出積極健康正能量的觀念,從而正確引導我們還有孩子們樹立人生觀和價值觀。在往后的人生,更是要堅持自己理想的步伐,勇往直前。除此之外,黨是我們最大的'恩人,為報答這份珍貴的恩情,身為新時代青少年的我們要更加努力地學習,確立好人生的動力目標,加油拼搏,爭取為祖國為黨的未來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展現人生最大的價值!
《開學第一課》學生觀后感9
時間匆匆而過,轉眼間就是金秋九月的到來,在家里度過了漫長的暑假后,又迎來了一個學年的開學季。新的學期,新的面貌,我們都要收拾好心情返校學習,為自己的未來繼續努力奮斗。與此同時,每到開學季,央視節目《開學第一課》都會隆重地與我們全國中小學生見面。說起這個節目,作為一檔有著13年歷史的老節目,歷年來一直秉承著“教育”的宗旨,教育全國青少年,所以是一部擁有著非凡意義的'教育節目,值得我們每位學生認真觀看,用心感受節目的價值與內涵。
在了解過《開學第一課》的朋友都會知道該節目有著特定的教育目的,旨在傳遞出積極健康正能量的觀念,從而正確引導孩子們樹立人生觀和價值觀。每一期的《開學第一課》主題都不盡相同,讓我們的感慨深刻以及收獲頗豐。時間轉瞬即逝,轉眼間今年已經是建黨100周年,如此有意義的年份,賦予這一期的《開學第一課》更有意義了,讓我們對于黨和祖國又有了嶄新的認識和感觸。
觀看金秋九月這一期的《開學第一課》,回首中國共產黨這一百年來的風雨歷程,百年滄桑,恰是風華正茂。一代代共產黨人前赴后繼,在革命、建設、改革的實踐中培育出的革命精神,匯聚成了一首首動人的贊歌,先輩們披荊斬棘、砥礪奮進,為的是我們可以擁有如今的新生活,他們的付出值得我們銘記與感恩。
中國共產黨就像一盞明燈沖破了漫漫長夜的黑暗,像初升的朝陽給沉睡的大地帶來了希望的曙光。觀看了這次的《開學第一課》,我們更要懂得好好地去感恩黨和祖國并且付出行動,作為青少年的我們當下就要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提高自身素養,熱愛黨和祖國,成為有用之人,將來為黨為祖國為社會好好地貢獻自己的力量,展現自身最大的價值。
《開學第一課》學生觀后感10
今年的開學第一課以“乘著夢想的翅膀”為主題。有許許多多為了夢想而從不言放棄的人,其中有用自己的行動實現藍天夢的飛行員王亞平、為了夢想而堅持不懈,咬牙刻苦的13歲女孩付麗娟、地震后身殘志堅的最美舞者廖智、為夢想而拼搏的世界著名鋼琴家郎朗、讓兒子走出困境而永不放棄的加油站媽媽鄭亞波……這些為夢想而拼搏的.人和我們一起詮釋夢想的力量,它告訴我們:有夢就有動力,有夢就要堅持,有夢就能出彩!
郎朗十五歲時出國學習鋼琴,當時作第六第七替補,演出的機會非常渺茫,但他立志做一名勤奮的替補、時刻做好準備的替補。在一次面試時,考官問“你有什么曲子”,他則回答“你要什么曲子”,結果一彈就是兩個半小時。第二天一早,他接到電話,要他參加交響樂團的世紀演出,郎朗高興地參加了,從此,郎朗在世界上一舉成名。“堅信機會是留給準備好的人,只要一直相信自己堅持的努力,就算是替補,也有出彩的機會。”郎朗說。
同樣擁有鋼琴夢想并堅持的還有黑龍江的一個普通家庭。鄭亞波是一名加油站工人,作為單親媽媽,她為了給患自閉癥的兒子開發智力,11年里看視頻學習彈鋼琴,再手把手教給兒子,9歲前還不會說話的兒子如今已經能自彈自唱,他開學就要升入初中。“即使全世界都放棄你,媽媽也不會放棄你。”這句話在鄭亞波媽媽口中說出如此平淡,這句小小的話中蘊含著多濃的母愛啊!
夢想像宇宙中的一顆恒星,雖然遙不可及,但只要堅持并付出努力就能夠實現。邁入初中的我們,擁有屬于我們的夢想,帶著夢想一起揮灑青春的汗水,我們一定會收獲播種的喜悅。開學第一課給了我力量,我相信只要堅持自己的夢想,付出努力,我們一定會擁抱夢想,實現夢想。
《開學第一課》學生觀后感11
今天晚上我要和爸爸媽媽一起看《開學第一課》這個節目,到了八點節目開始了。
這個節目由撒貝寧、王小丫和方瓊姐姐主持的《開學第一課》是以中國夢為主題。
第一節課是女航天員王亞平老師講的,她小時候的夢想是當一名航天員。在神舟五號升天的時候,她和她的隊友一起在電視上觀看,那時她還是一名小小的觀眾。可誰也沒想到,幾年后,一名小小的觀眾,竟然變成了一名真正的宇航員。王亞平老師說:“如果努力你就能觸摸得到。”在第一節課中我懂了“有夢就有動力”。
第二節課開始了,這次請出的是一名舞蹈老師廖智,她是在汶川大地震中的幸存者,但還是沒保住自己的.雙腿,但他還是堅強地活下來,穿上了假肢,一次次練習,終于會用假肢走路了。在幾年后的廬山大地震中她還去當志愿者,每次都能看到她忙碌的身影。廖智老師說;“她一定要堅持跳舞蹈”,完成她的舞蹈夢。現在她成了一位著名的舞蹈家。在這節課中,我懂得了“有夢就要堅持”。
第三節課,請出的是一位普通加油站的女工鄭亞波。他的兒子小時候智力低下,還有自閉癥,她帶著他四處求醫,醫生告訴她放棄吧!有一次聽別人說讓他兒子學鋼琴,能幫助她兒子康復。于是媽媽一邊看譜子一邊教兒子,邊學邊教,她想一定要把兒子教會,經過這幾年的努力,她兒子能彈會很多的曲子。在現場她的兒子彈了一首《世上只有媽媽好》,她的媽媽感動的流出了眼淚。是她的媽媽改變了他的人生,那也是他媽媽的夢,在這節課中我懂了“有夢人生就能出彩”。
看了這期的開學第一課,我被他們的故事感動了。我要追求這三個目標:有夢就有動力,有夢就要堅持,有夢人生就能出彩。加油!
《開學第一課》學生觀后感12
9月4日晚上,我們一家看了中央頻道的“開學第一課”節目,當我看到抗日時期,人民所受的殘酷情景,讓我深深地感受到那種凄涼、恐懼。
課堂上共分為:愛國、勇敢、團結、自強。其中讓我感動的是有一位偉大的父親,名叫左權,也是一位是一名軍事家,八路軍的高級將領。協助彭德懷率領八路軍收復了黎城,勝利地結束黃崖洞保衛戰,當時也是最成功的一次。在他打仗期間,閑暇時會寫家信回家,經常想起和妻子,孩子玩耍的是情景,那是多么的幸福快樂。可是自己和家人相距千里之外,拿出照片看看,懷念一下。
當他寫第十一封家信后的'第三天,八路軍總部遭到敵人的襲擊,我們要盡快撤離,在臨走時,左權將領為了保護所有的戰友,他堅持留守到最后,敵人的一顆炮彈打過來,把他的喊聲吞沒了。那一刻,他不顧自己的安全,眼前距離安全的位置只相差一座山,可是他選擇押在隊伍的后面,讓每一位的戰友安全離開。他的犧牲讓我們驕傲,同時也感到可惜,正如我們的國歌里面的一句話“把我們的血肉,筑成我們新的長城!”
后來節目邀請了左權的女兒左太北奶奶上臺,為我們講述了當年她對爸爸的印象。有一年,她去四川建川抗戰博物館參觀時看見了她爸爸的雕像,看到這個雕像就象真的和爸爸在一起一樣。講完后,節目組送給她一個復制的雕像,左奶奶看到這個雕像時無比的懷念。
看完了這個節目后,淚水在眼眶里打轉。從那一刻起,時刻提醒了自己,必須做到愛國、勇敢、團結、自強。偉大的祖國,偉大的抗日戰士,是你們保護了這片土地,讓這片土地重見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