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第一讀后感15篇
讀完一本名著以后,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東西,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讀后感了。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寫讀后感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學生第一讀后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學生第一讀后感1
以前老是聽張校長說《學生第一》這本書怎么怎么好,春節前我在網上一下子買了《學生第一》和《學生第二》,先拜讀新書《學生第一》,受益匪淺。
翻開扉頁,首先看到的是粉棕色和一句溫馨的話:“謹以此書獻給我親愛的同事們”,而在整個扉頁中,除了這句話字體略大,剩下的是滿滿一頁老師的名字!我很震撼!在李希貴眼里的學校管理中,教師永遠是第一位的。只有教師第一,才能真正實現學生第一。
我在想作為老師的我們是否已經把自己的學生名字記住了呢?今年春節前我見到小學的一位數學老師,我給她老人家問好后,她竟然能叫出我的名字!還說我那時的`數學很好,但有些調皮。說實話我們好多年沒有見面了,她老人家還能記得我,這位數學老師給我上了一課!雖然我每年都教三年級能記住大部分學生的名字,但我從現在就必須要記住每一個學生的名字!我尊重、重視每個學生。在我的心里裝著每一個學生,這能給學生無限的力量。
在工作中,我一定要帶著放大鏡尋找每一個學生身上哪怕十分微小的閃光點。閃光一次,也許就成了這個孩子上進的起點!于是我們又多了一個自信、上進的孩子!像我們的一些不危險的實驗我都會讓給孩子動手做,十二班的張云堯課下給我說:“老師,我今天很幸福!”我說:“為什么?”“因為我今天在化學課上給大家做了演示實驗。”所以我覺得我們教育者要大膽放手,讓孩子在實踐中開拓創新,孩子們真是潛能無限!
這本書我細細讀了兩個多月,接下來再讀《學生第二》,我要自己的視野開闊,多讀書多反思,只有這樣才能跟上新時代教育的步伐!
學生第一讀后感2
今天, 王老師教了我們一篇感人肺腑的文章——《第一次抱媽媽》。
這篇文章令我最感動的是文中的母親以只有80多斤的身體,承受著幾十年來生活的重擔,在兒子長大后,母親仍然為兒子承受辛酸,承受生活的'壓力。
看著這一篇短文,我不禁想起了媽媽,我那愛嘮叨的媽媽。
記得上次,我偷用了他*的香水,媽媽責備我,我不但不認錯,反而和媽媽頂嘴,要和媽媽評理。對這一切,媽媽只是沉默……
晚上,媽媽送來一杯牛奶,溫熱的。媽媽沒有說話,但是平常,她總是會問上幾句的。
霎時間,我發現我錯了。剛才那番話,深深刺痛了他*的心,可是媽媽仍然送來了牛奶,沒有一絲怨言。我感受到了媽媽那濃厚的母愛。
回想一幕幕母愛的片斷:風雨中送傘的媽媽,病床前照料的媽媽,比賽場外等候的媽媽……他*的一舉一動,都流露出愛女之情。
回憶,媽媽為我的濕疹而嘮叨時,是關心我的身體;媽媽為晚上不允許我看電視時的嘮叨,是關心我的學習……我忽然悟到,他*的嘮叨是母愛的體現。
”快睡覺吧,否則明天就早起不來了!“媽媽忍不住又嘮叨了。但這次不同于前次,我順從照辦了。窗外灑進月光,把一切都披上了銀紗,顯得格外清幽。柔和的月光,正像他*的手,輕輕地撫摸著我。
借著明凈的月光,我陷入了深思。將心比心地想想,我覺得媽媽真好。
將心比心地想想,我總要求爸爸媽媽理解我,可卻從未想到要理解他們。爸爸媽媽為我們付出了一切,可是,就在今天,我卻……
將心比心地想想,我總覺得爸爸媽媽不好,可是,我從來沒有想過他們對我的愛有多深。我發現,爸爸媽媽對我的愛遠遠超出了我對他們的愛。
將心比心,爸爸媽媽真偉大!
真的,將心比心,你會發現這一切……
學生第一讀后感3
其實,教學以來,什么應該是第一位這個問題一直困擾著我?最近閱讀李希貴的“學生第一”這本書,有了些了解。其實,一本好書,要想真正了解其中的精髓,是需要很長得時間的。淺顯的閱讀是遠遠不夠的,我的了解也就顯得很膚淺。這本書實在是值得好好品讀的。
李希貴校長說:學校管理工作千頭萬緒,常常令管理者事務纏身,說好聽一點叫日理萬機,說白一點則是焦頭爛額。但是當我們真正想著一切為了學生的時候,一切難題都迎刃而解了。 一切為了學生,高度尊重學生,全面依賴學生,這是生本教育的核心。無論什么樣的教育都要以培養學生為目的,學生第一恰恰說明學生在學校的中心地位。學生在學校里學習是一個有目標、有規律、有計劃的過程,從一年級到高中畢業,甚至大學畢業,在學校里培養什么樣的技能才能讓學生終生受用,那就是三維目標,知識與技能目標,過程與方法目標,情感、態度、價值觀。這是學生一生的立身之本。假如在學校沒有全面落實三維目標,那學生的成長將會出現一些問題。可能某些方面就會出現問題,當只關注孩子學習的時候,那他的品德會出問題,自私、霸道等獨生子女身上的問題表現尤為突出。
培養全面發展、個性突出的學生,是適應未來社會發展的需要。
在教學過程當中,不要只是為了教學而教學,需要了解學生的`需要。其實,每個人都有同樣的感受,不喜歡的東西強加于身,都會招到排斥。所以,我們更應該在生活當中多和學生多多接觸、交流,及時了解學生的心里變化及碰到的自己不能解決的問題。
學生第一讀后感4
今天,是開學第一天。沒錯,從今天起,我不僅是六年級的大姐姐,還是個畢業班的學生了。明年的這個時候,我就是個初中生了。現在,自然要更加的努力,才能夠適應以后的初中生活。
晚上八點,我開始進行學校里布置的作業——觀看《開學第一課》。這是一個很有意義的節目,它使我感觸頗多,受益匪淺。其中一個小故事使我印象深刻:有一個著名的歌手,他叫秦勇,他是黑豹樂隊的主唱,在舞臺上,他是多么的風光啊,不幸的是,他的兒子大珍珠患上了感覺統合失調癥,這病使得大珍珠腦袋不靈敏,長時間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于是,秦勇辭去工作,下定決心幫助大珍珠。他教大珍珠說“你好”、“謝謝”、“沒關系”這些再簡單不過的禮貌用語,而大珍珠用了三個月才學會。后來,秦勇聽說騎自行車能幫助他恢復,于是立馬開始教大珍珠騎。大珍珠用了三年時間學會,這三年里,大珍珠摔了多少次,秦勇教了多少次,早已數不清楚。或許,你們只用了一天就學會了,甚至更少。可大珍珠,他做任何事都要花上比別人千倍萬倍的時間。即使這樣,秦勇也從未有半點放棄的念頭,直到永遠。
這個故事使我感動萬分,我們就好比小小的樹苗,呵護我們的父母,就如同參天大樹照料著我們。暴風雨來臨時,他們為我們遮風擋雨,當太陽炙烤著滾燙的.大地時,他們頂著熾熱的太陽,為我們送來一片陰涼 ……
我們的父母如此的呵護我們,疼愛我們,照料我們,難道我們就不能盡一份孝心,報答養育我們長大的父母嗎?
學生第一讀后感5
記得剛看到這本書時,我就被這本書深深地吸引了。迫不及待地翻看每一篇小故事,覺得暢快、過癮,感嘆于十一學校的一些我們想都沒想過的做法,驚異于十一學生們的才華和能力,更感嘆每一個做法之后滲透出來的教育理念,學生第一。因為這個理念,從開學典禮到學校課程,處處體現著對學生的呵護和關愛;因為這個理念,校務會上才會響起學生的聲音;因為這個理念,每一項活動都著眼于學生素質的提高和能力的展示。
“學生第一”,這個簡單的說法使我對自己的教書過程進行了深思。自己每天都在教育教學一線忙個不停,可是我到底要教學生什么,我的育人目標是什么。當我們被日漸繁雜的工作困住的時候,當我們在教育的路途上遇到困惑的時候,不妨靜下來思考一下:我的教育理念是什么,我所做的事情是否符合這一理念。
“學生第一”,李希貴從最初的一個想法、一次嘗試到最后形成一項制度。我想十一學校如今能運轉得如此成熟,中間經歷了不少研究、實驗。回想自己參加工作的時間不算短,當班主任的時間則和工作時間一樣長,一直毫無建樹。很慶幸能讀到這樣的一本書,用來指導我的工作。
秉承學生第一的理念,我們才能俯下身子傾聽學生心靈的.需要;秉承學生第一的理念,我們才能走到學生中間一起歡笑痛苦;秉承學生第一的理念,我們才能用自己的雙手為孩子們托起施展才華的舞臺。希望我和能夠在今后的工作中將從這本書中汲取的理念加以發揮運用,為我們的孩子服務。
當然,做法可以借鑒,思想和理念唯有自己播種才能結出果實。
學生第一讀后感6
今天上午,我讀了一篇文章—《第一次抱母親》,我深受感動。于是,迅速揮筆,寫下了”讀《第一次抱母親》有感“這篇作文。
這篇文章主要寫了:母親病得不輕,住在醫院,這時正遇上護士換床單,便把母親抱起來,”我“以為母親天天用手拉著”我“,背著妹妹,肩上還挑著100多斤的擔子,至少也有100多斤了,沒想到,”我“這一抱,用力過度,竟然差點仰面摔倒,這時,我才知道,別看她天天背著100多斤的擔子,而且”我們“長大以后,如果有很重的東西,也都是她來挑,原來,她只有80幾斤!這時,床單放好了,”我“突發奇想,想讓自己抱著母親睡覺。過了一會兒,母親閉上眼睛,”我“以為母親睡著了,準備把她放回床上去,可是,”我“看見,有兩行熱淚從母親的.眼睛里流了下來。從這件事,我感受到母愛的偉大,母愛的無私!
記得有一次,我在晚上不知道為什么吐血了,媽媽連忙爬起來,把我送到醫院,醫生開了藥方,媽媽便把我接回來,讓我先睡覺,她去熬藥,一邊看著藥還要一邊看著我,她幾乎一夜沒合眼。從這件事,我感受到:母親為了我們,不管付出多大代價也要把我們養育好,我們要孝敬母親。
讓生活在21世紀的我們,好好孝敬母親,為這個世紀增加一份光彩。
學生第一讀后感7
《學生第一》這本書是被學校評為學生最喜歡的老師時,學校贈給的一本書,拿到家里,一直沒有時間細看。今日拿來翻看,一下就被它一個個鮮活的故事所吸引。書中介紹了北京十一學校一個個讓學生展示和鍛煉的舞臺,使得學生成為了學校的主人。
在學校這個大舞臺中,學生們釋放個性,盡情的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參與到學校組織的各項活動中去。他們既增長了見識,又培養了能力,真的所有孩子們向往的學校。在這本書中,我深深體會到了學生是主體,其中校園潑水節、學生大使團、學生出版社等都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學生們在一次次的.活動中得到了鍛煉,他們個個了不起,他們自信、陽光、勇于擔當、他們睿智機敏、有著智慧的韜略,有著仁愛的情懷。
不知怎的,看這本書時,我的心情是舒暢的,因為學生第一,學生和老師之間的關系是和諧的,這讓我想起了這樣一段話:如果一個孩子生活在批評之中,他學會了譴責,生活在指責中,他就學會了冷漠,生活在諷刺中,就學會了偏激,生活在否定中,就學會了自卑,繁殖一個孩子生活在表揚中,他就學會了感激、生活在鼓勵中,他就學會了自信、生活在認可中,就學會了自愛。
這就讓我想到了自身的教學,他們的境界,雖不能至,但心向往之,在自己的教學中,盡量把更多的時間和權力讓給學生,不束縛學生們的思維!
學生第一讀后感8
老紅軍長征真不容易呀!做事要做完。要多讀書好好學習。
#開學第一課#:
看了《開學第一課》的感想:
1、紅軍長征中光著腳走帶刺的路,腳都扎流血了,但他繼續往前走,紅軍很勇敢;
2、游戲中擺橋的.孩子們很勇敢,橋垮了,他們再搭,沒有放棄;
3、老奶奶講紅軍長征時沒有東西吃,他們每天只吃一顆黃豆,紅軍長征一天走的路相當于400米的跑道走300圈,很艱苦,但他們能堅持,他們是為了保衛祖國,讓我們過上好日子;
4、老奶奶說做事要有句號,要封口,不要有頭無尾,我平常做任何事情都要有頭有尾;
5、航天員訓練時臉都變形了,很痛苦,教練要他們堅持不下去了就按紅色的按鈕,但他們都沒有按,他們很堅強,我要向他們學習。
#開學第一課#:
1抗日戰士不怕吃苦,不怕犧牲保衛國家,我們現在也要愛自己的祖國。
2紅軍長征的時候克服困難,堅持到最后的勝利,教育我們面對任何困難也要有堅持的精神。3我們現在的幸福生活要好好珍惜,因為那是革命戰士用生命換來的。
#開學第一課#:
我們在學習和生活中要學習長征精神,熱愛祖國!遇到困難不退縮,勇往直前,堅持就是勝利!
#開學第一課#:
紅軍爺爺們很偉大,為了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付出了生命。二萬五千里的長征讓我懂得百折不撓、堅強不息,這句話的含義做任何事情都要好好堅持不要放棄。
學生第一讀后感9
今天,又到了開學的日子,我們看了開學第一課,看后,我有許多感受,想跟大家說說。
第一部分,是孝,孝,大家都知道是什么,孝敬父母,孝敬爺爺奶奶,我們孝敬他們,可能就為他們洗洗腳,幫幫忙就沒了,可一位叔叔,他真正做到了孝,他就是何紅濤叔叔,他的爸爸,一輩子都在田里種地,連洛陽都沒出過,已經75歲,那位爺爺的老伙伴大多都去世了,爺爺也變得沉默寡言。就想去中國各地看看,于是何紅濤叔叔改裝了一輛舊摩托車,加上了第二個座位,為了爺爺坐著舒服。他們開始了旅行,他們跑遍了大半個中國,跑了幾十萬公里,跑了六年,帶回了一滿墻的照片,爺爺也變的異常開心起來,雖累。
第二部分,是愛,講述了十年前的黑豹樂隊主唱秦勇,得知兒子得了感統失調癥,他放棄了音樂,發誓一定要教好他兒子大珍珠,可兒子光自行車就學了一年,學說謝謝就用了三年,學最簡單的英語單詞WE我們,教了三個小時,還沒學會。秦叔叔氣的舉起拳頭,可忍住了,打在了墻上。整整教了十年大珍珠現在看起來就跟正常孩子一樣了。
第三部分,是禮,講了有禮很重要。
第四部分講了一群西藏福利院的'孩子到城市去學習,開始孩子們都很內向,可張家振老師教他們武術,告訴他們,他們與別的孩子沒什么不一樣,教了一年半孩子們去比賽,竟然獲了獎。
觀看了開學第一課,我感受到這三位叔叔的事跡真的很感人,而且值得我們學習!
學生第一讀后感10
今天。何老師在利用班會課的時間,給我們看了一段錄象,里面有李連杰、章子怡、李偉、楊孟衡還有馬云。其中李偉和楊孟衡都是被高壓電擊傷,截肢了的殘疾人。李偉哥哥現場給我們用腳演奏了一段鋼琴曲。彈得使我聽的都入迷了,聲音悠揚動聽,太美了。我都想到了這副美麗的畫面,仿佛進入了人間仙境…
楊孟衡哥哥也給我們帶來了一招——用腳寫字!楊孟衡哥哥用腳趾勾起筆。一筆一劃地寫字!等展開字卷時…在場的人全部驚呆了!簡直和打印出來的幾乎一模一樣!!!“太厲害了”!我也贊不決口。
接著,主持人請了一位父親,他的`女兒已經在舟曲特大泥石流災害中——遇難了。從一段小故事——這位父親是一位干警,當聽到家鄉發生了特大山洪泥石流時,他連夜趕到舟曲,來到了原來的家,他驚呆了!房子已經夷為平地,女兒也無影無蹤。這位父親刨土刨了三天三夜,終于找到了女兒。但女兒已沒有了氣息。接著,這位堅強的父親終于流下了淚水。
這位父親是多么堅強啊。家鄉發生了特大泥石流災害。雖然丟失了房子。失去了女兒。還是要堅強地活下去。用自己的雙手,把家園建設的更加美好。
在新學期開始的時候,老師給我們看了這么感動的錄象。因此。我要好好學習,等長大了。建設自己的祖國,自己的家園。
學生第一讀后感11
今天,我和爸爸、媽媽坐在電視前,收看中央臺第二套播放的《開學第一課》。
節目開始了。“今天是開學的第一天,祝兩億多中小學生好好學習,健健康康!”主持人接著說:“今年是中國成立六十周年的紀念,所以今天節目的主題是:我愛你,中國。其實就是寫愛!”
節目主要說了對“愛”的`四種理解,第一個是:愛是分享,第二個是:愛是力量,第三個是:愛是承擔,第四個是:愛就是榮耀。我覺得這幾種愛是我們必須擁有的,因為我們每個人都是需要愛,各種各樣的愛,我們應該把愛傳遍每一個角落。
讓我最感動的是一個從小沒有父母的關愛的男孩,他名叫馬鵬飛,他今年已經14歲了,但這個比我大不了多少的哥哥卻一次生日也沒過,因為他父母在他不到一歲就過世了。馬鵬飛是和他的奶奶相依為命。奶奶在他5歲時的了糖尿病,為了孩子的生活,奶奶沒有買藥吃,所以奶奶雙眼失明了,從此馬鵬飛哥哥5歲就開始照顧奶奶的生活。
我認為我現在真是生在福中不知福呀,馬鵬飛哥哥每天要做那么多事,而我休閑的看著電視,以后我要向馬鵬飛哥哥學習,為家里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活,給家人多一點關愛。
看了《開學第一課》讓我知道:我們身邊有很多愛,是不一樣的愛!以后我要向別人伸出愛的手,幫助有困難的人!
學生第一讀后感12
愛是什么?愛是分享,愛是力量,愛是承擔,愛是榮耀。
昨天晚上,我看了中央二臺的《開學第一課》,非常感動。其中,最令我感動的就是三班馬鵬飛同學的故事。
馬鵬飛8個月大時就與奶奶相依為命。奶奶一個月只有二百元的退休金,所以他們的生活非常艱苦。而且奶奶患有糖尿病,還需要花錢買藥吃。可是,為了讓鵬飛生活得好一些,奶奶把自己買藥的錢省下來撫養鵬飛。就這樣,奶奶的病由于長期得不到很好的治療,病情越來越嚴重,導致了雙目失明。
于是,馬鵬飛從五歲開始就學會了做飯、洗衣服、照顧奶奶。上學后,馬鵬飛就更加細心地照顧奶奶了。他一直是跑著上學放學的,為的就是能早點回家照顧奶奶。看看馬鵬飛的作息時間表,永遠都是排得滿滿的,因為他有太多的事情要做。即使是這樣,他也沒落下自己的'學習成績,一直保持在班上20名以前,連老師都覺得馬鵬飛真是太不容易了。
看完這個故事后我哭了。馬鵬飛真了不起,他那么小就懂得愛是承擔,愛更是一種責任,他覺得照顧好奶奶就是自己的責任。和他比起來,我們真是太幸福了。我們有愛我們的爸爸媽媽,家人朋友,老師和同學。我們也要學會愛,學會承擔。在學校里,我一定要積極幫助同學,愛護同學,要做好老師的小幫手;在家里,要多愛爸爸媽媽,有機會我要向媽媽多學做幾道菜,做媽媽的廚房小幫手,經常為媽媽分擔一些家務活,讓媽媽也分享到我的愛。
愛,會讓祖國變得更美麗,愛,會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加多姿多彩!
學生第一讀后感13
同學們,看過9月1日播出的《開學第一課》節目后,大家有什么感想呢?我看過后,讓我明白的道理是:我們每個人都有夢想,夢想永遠是和眼淚和汗水在一起的,實現夢想需要腳踏實地努力,不放棄,不拋棄,笑到最后才美麗。
《開學第一課》上許多名人都講述了自己實現夢想的艱難歷程,其中最令我感動的是同聲翻譯家楊孟衡,從小失去雙臂的他,憑著自己堅強的意志苦練游泳, 他想完成自己的一個夢想——進入國家隊,當一名國家級的游泳運動員,但是結果是殘酷的,最終以失敗告終。雖然他也曾經放棄過自己的夢想,也曾后悔過,痛哭過,但他堅持自己的信念挺了過來,又重返校園讀書,最后考上了中山大學。他的故事使我明白了:在實現夢想的道路上,怎可能不跌跌撞撞,遇到困難不低頭,倒下了再起來,勇敢執著的追求,只有這樣才會成功。
著名的阿里巴巴創始人——馬云,曾經連考三年大學都失敗了,他不管別人的冷嘲熱諷,憑著自己堅持不懈的精神,終于成功創辦了世界著名的.阿里巴巴網址。這同樣說明了一個道理:實現夢想的過程中,可能會有無數次失敗,但你只要抬頭看著你的夢想,堅持夢想,不斷探索,不斷創新,讓夢想激發生命中更多的潛能,夢想總會有實現的一天。
同學們,這是一個綻放夢想的時代,每個人都是夢想家,要想美夢成真,必須腳踏實地,要百折不撓,鍥而不舍,堅持成就夢想!讓夢想帶領我們前行,照亮我們的人生。
學生第一讀后感14
這幾天我反復觀看了《開學第一課》,因為我被這個欄目所吸引了。我已經連續觀看四屆了,在每一年里我都會從中吸取更多的知識和快樂。這次的主題是美在你身邊。
每一次活動的主題都是不同的,卻教育的意義是相同的,都是教育我們從小做一個有理想、有道德的人。以“鈴·鈴·鈴-----”上課的鈴聲響了,第一課班會的.名叫——探索美,使我總結出了一個道理:“每個人都要擁有一顆求知的心,探索大自然帶給我們的美吧!”
第二課班會叫——創造美,使我佩服的人有大成哥哥,他用音樂表達了一種自然中的美,他告訴我們美源于生活。還有最美司機最美老師、最美媽媽、最美女生、最美警察-----,他們都是生活中創造榜樣的代表。
第三課是——傳遞美,使我記得最深刻的是于丹老師講的:“傳遞愛,傳遞心靈之美,是一種境界,讓每個人互相把美傳遞下去。”
第四課的班會叫——和諧美,使我懂得了:“團結的力量是無窮的,只要以團結為動力,一切都會成功。因為生活中不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
通過四次觀看《開學第一課》,使我更加了解了美和愛,感恩和夢想-----,美就在我們身邊,我們要不斷的改變愛的方式,不斷的超越自我,讓我們一起擁抱有情有義的世界吧!
學生第一讀后感15
新的學期是我們新的開始。你知道今年《開學第一課》的主題是什么嗎?是夢想,告訴我們故事中每一個人是如何乘著夢想的翅膀到達勝利的彼岸。
《開學第一課》里一共有三個小標題,每一個小標題的背后都有一個心酸而又讓我們感動的'故事。他們都是為了自已的夢想努力奮斗,努力的去活著。
其中,讓我最難忘的是一位美麗而又有活力舞者,她的舞姿是那樣婀娜多姿,她的雙腿是那樣的修長,可是在汶川大地震時她失去了雙腿。對于舞者來說失去雙腿就意味著失去生命。有一天,當她睡覺醒來時想上廁所,可是她喊了無數次“爸爸媽媽”卻沒人回應。她這才知道家中只有她一人。她想去拿假肢,可一不小心從床上掉了下來,只好爬過去,痛苦的穿上假肢。她走一步摔一跤,走一步摔一跤,就這樣,跌跌撞撞的進了廁所,突然再次摔跤,頭撞到馬桶邊緣,頭發都甩到馬桶里。她站了起來,照了照鏡子,覺得自己是如此的狼狽……廖智想我不能這樣下去,雖然我失去了雙腿,可是我還有夢想,我一定要重新站在舞臺上。于是廖智堅強的站了起來,反復的練習終于實現了她的夢想。
我被廖智的事跡感動了!我覺得,每個人都應該有夢想,只要有夢想,就能讓人有堅強的意志力,讓人有堅韌不拔的精神。廖志,就是用自己的夢想打敗了“痛苦的精靈”,創造了奇跡!
有夢想就會有動力、有夢想就要堅持、有夢想就能出彩,讓我們一起向夢想出發吧,去努力實現自己偉大的夢想!
【學生第一讀后感】相關文章:
《學生第一》讀后感08-22
《學生第一》讀后感08-05
《學生第一》讀后感范文08-09
學生第一讀后感08-24
《學生第一》讀后感2篇08-24
《學生第一》800字讀后感08-23
《學生第一》讀后感1000字08-16
《學生第一》讀后感6篇08-05
學生第一學期評語05-29
高中第一學年學生評語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