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國稅系統固定資產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國稅系統的固定資產是國稅系統正常運轉的必備條件。加強對這些資產的管理,維護其安全、完整,提高資產使用效益,是國稅機關的重要職責。國家稅務總局印發了《國家稅務局系統固定資產管理辦法》,對國稅系統的固定資產管理提出了明確的任務和具體的管理要求。但由于國稅系統購置固定資產的資金來源是財政撥款,在經費支出中列支,固定資產不計提折舊,因此,一些單位在固定資產購買、管理、核算中不按制度規范要求處理,存在賬外資產等問題,損失浪費現象時有發生。本文將就當前國稅系統固定資產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作粗淺探討。
一、當前固定資產管理工作存在的問題
目前,由于管理要求的不斷細化,以及固定資產管理工作本身的復雜性,一些基于歷史原因和現有體制不完善之處而產生的問題逐步顯現出來。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資產調撥手續不規范。
突出表現在上下級之間調撥資產的口子多,如稽查、稅政、人事、征管、信息中心等部門的信息化設備、辦公設備,有些是由上級對口部門直接調撥,其中,絕大部分的調撥設備無相關調撥手續。下級對口單位接到實物后未向管理部門及財務部門申報,導致該資產無法入賬,因此造成資產管理家底不清,給工作上造成被動。
(二)固定資產管理責任落實不到位。
主要是對資產的使用者、保管者的跟蹤檢查制度落實不到位,即使將責任進行了落實,但有些部門的財產保管者也只是虛設,沒有真正做到專人負責、跟蹤監管固定資產的使用狀況等,更重要的是沒有比較完善和詳細的責任追究制度來進行約束和監督。
(三)資產管理認識不夠高。
表現在一方面資產管理者的責任意識比較淡薄,認為公家的資產只要自己不帶走,不有意破壞,就沒有其他責任。另一方面表現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先購買后審批、先處置后報批、新分配后報告等現象還時有存在。
(四)歷史遺留問題不好處理。
實行固定資產電算化核算是從開始的,由于當時對資產的估價不準,雖然有些可以查找原始憑證,但更多的則無法查起(如國地機構分設前的資產、調撥資產),造成了資產計價價格千差萬別。同時,隨著機構、部門的多次改革,資產的頻繁調動,也給資產的賬實核對造成了很大的麻煩。
(五)賬實不符問題依然存在。
主要表現為有賬無實、有實無賬和賬實不匹配。造成賬實不符的原因,一是有些固定資產采購項目的計劃指標被挪用,形成固定資產虛列;二是會計處理上的問題,即已報廢、盤虧的固定資產未及時進行賬務處理。
(六)閑置固定資產的處置問題。
主要表現為閑置房地產及閑置電子設備處置不及時,處置手續不完備,程序不規范。閑置固定資產的產生主要源于以下三種因素:一是國地稅分家時遺留的資產閑置;二是在進行征管改革的過程中,對部分農村分局(所)進行了撤并,造成了撤并機構房地產閑置;三是科技進步造成固定資產無形損耗而產生的閑置,這在電子設備的更新換代上表現得尤為突出。
二、強化固定資產管理的對策
為了防止系統內固定資產的閑置浪費,提高其使用效率的最好辦法,就是進一步加強管理和監督,做到統一政策、分級管理、加強監管、杜絕各類違紀違規問題的發生。
(一)加強固定資產的購置管理。
一是對采購的固定資產,要注重分析和可行性研究,不搞盲目采購。二是完善政府采購管理體制及監督機制,并切實做到政府采購的信息公開、過程透明、行為規范、手續簡化。三是要對集中采購機構和工作人員實行全程跟蹤監督和管理,把監督機制貫徹始終,以確保采購質量。四是固定資產購置,必須歸口管理,統一購買,統一調配。
(二)加大資產日常管理力度。
一是各單位應嚴格執行省局制定的固定資產管理辦法,并細化成“申報—審批—購置—核算—管理—處置”基本程序進行分段管理。購置固定資產環節重點監督需求部門是否做出購置計劃和安排相應的預算;審批環節重點監督是否按照審批權限分別審批,有無擅自增加固定資產。購置環節重點監督是否屬于政府采購范圍,是否實行了政府采購。核算環節重點監督是否及時登記有關賬冊,并側重于無償調入固定資產的登記管理。管理環節重點監督有無固定資產流失。實行“誰使用、誰保管、誰負責”和卡片對應管理,形成相互監督,相互制約;處置環節重點監督是否經過局長辦公會議研究,是否依照規定權限審批后合法處置。
二是資產調撥應只由一個部門負責,并做到先開單、后提貨,統一憑財務的調撥手續辦理,不得由多部門分配、調撥。
三是對重大工程建設項目,應成立專門管理小組。成員應來自財務,監察、信息中心、服務中心、專家及使用單位,共同參與項目論證、公開招標等環節的工作,并實行全程監控管理。四是杜絕“重采購,輕管理”的現象。固定資產購建完成后,對設備及時進行測試和清點,并貼上標識銘牌。驗收不合格,不得辦理結算手續,不得交付使用,并按合同條款及時向有關責任人提出退貨或索賠。定期對設備進行盤點,核對賬、卡、物,保證賬賬、賬卡、賬物相符。要抓落實,不搞形式,不走過場,真正做到物物有人管,環環緊相連,依法辦事,照章理財。五是對精密貴重以及容易發生安全事故的儀器設備,歸口管理部門應制定具體操作規程,指定專人進行操作。
(三)完善資產核算軟件。
由于國稅系統的固定資產規模龐大,種類繁多,各項管理工作僅靠傳統的手工管理、手工統計已遠不適應工作要求,必須實現管理工作的電算化,建立起包括計劃管理和核算管理等功能齊備的信息系統,將固定資產的購建、核算、處置、報廢等各項業務全部通過系統加以反映,按照管理權上收的原則設置相應系統管理權限,實現固定資產的電子化管理與實時監控。當前,雖然國稅系統有固定資產管理軟件,但該軟件與資產的管理要求還存在一定的差距。如在數據統計方面不完善,對同一內存或同一容量的計算機設備在統計上無法操作。建議針對不同的設備,在型號、特征、規格上進一步細化,提供可選項,如對計算機,可設置內存、硬盤容量、顯示器類型等指標,便于準確登記和數據查詢。同時,在實現核算電算化的前提下,可以取消手工固定資產明細賬和總賬,有利于減少手工勞動,提高工作效率。
(四)進一步完善管理制度。
一是對縣、市級的資產處置、報廢要求和操作流程等進行細化明確(主要指基建項目外的),便于下面縣市實施操作;
二是對資產的保管者、使用者進一步明確職責,強化管理責任(如固定資產登記制度、固定資產保管制度、固定資產的損壞損失賠償制度等),實施責任追究;
三是對資產的各項調撥、處置、報廢、新建、領用、移交等單據、文書統一格式,實行規范化管理。四是設立專職資產管理員,建產定期培訓制度,對其進行專項固定資產管理知識的宣傳和培訓,增強管理人員對資產管理重要性的認識,提高其業務技能和加強監管的能力。
(五)做好固定資產投保工作,規避資產風險。
我省國稅系資產投保工作,在車輛保險方面作了有益嘗試,收到了較好的效果,有效降低了資產損失。但其他資產由于省局沒有統一投保,也沒有下撥專項經費,因此各地投保積極性不高。建議省局擴大資產投保面,特別是房屋和電子設備能統一投保的統一投保,統一投保有困難的,每年下撥專項經費讓市、縣局投保,以規避資產風險。
【國稅系統固定資產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相關文章:
淺談班級管理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論文04-14
機關黨支部建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建議07-29
數學課堂教學評價存在的問題及其對策03-24
國稅系統納稅評估經驗材料04-14
學前教育專業學生頂崗實習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精選15篇)05-14
奢靡之風方面存在的問題07-17
我國食品企業質量安全問題與管理對策03-19
壞賬準備核算存在的問題及改進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