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數乘兩位數》教學反思(通用5篇)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我們都希望有一流的課堂教學能力,寫教學反思能總結教學過程中的很多講課技巧,教學反思要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三位數乘兩位數》教學反思(通用5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三位數乘兩位數》教學反思1
本節課是學生在充分理解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算理,并會靈活正確計算兩位數乘兩位數的基礎之上的學習任務。因此,在教學時,應充分關注學生應有的知識經驗和認知發展水平,教師應該為學生提供有舊知遷移到新知的廣闊情境。所以在課堂上我已學生學過的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知識和經驗作為鋪墊,喚醒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我在這節課中充分扮演了引導者的角色,讓學生在新知中估算、用已有的基礎試算,算完之后展示學生的計算過程,分析、交流計算過程,交流算理。讓我很高興的是我班的孩子在敘述計算法則時表現的`很淡定,而且很清楚、流利,這給不明算理的同學創造了一個很好的學習機會。在展示、交流的環節突破了本節課的重難點。
本節課的教學,還存在一定的缺陷:比如樂在計算的過程中忘記了十位上的數字相乘后積的末位應該和十位對齊;還有個別同學在計算時沒有把數位多的數字放在首位;在講授解決問題時忘了提醒孩子們解決問題所要注意的細節問題,如單位、答語等,這些還需要以后不斷改進,以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筆算能力。
《三位數乘兩位數》教學反思2
教學了《三位數乘兩位數》時,備課時把握了知識的前后聯系,考慮到小學階段對整數筆算乘法的最高要求是掌握三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兩位數乘一位數是筆算乘法的開始,兩位數乘兩位數是筆算乘法的關鍵。因此兩位數乘兩位數和三位數乘兩位數同是乘數是兩位數的乘法,我想只要熟練掌握了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再加上恰當的利用遷移,學生肯定會很快的掌握三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
具體在教學時,我是這樣進行的:
1、重溫舊知,學習遷移。根據本節課的教學內容,結合例題,我在一上課就設置了兩道題:45×12,145×2(兩位數乘兩位數、三位數乘一位數),并強調先估后算的習慣。使學生在“溫故”的基礎上,把新舊知識作對比,找出新舊知識的差異與聯系,自然地過渡到新知識的學習中。
2、數學課堂創設思考、交流空間。在探索筆算乘法的過程中,我先讓學生估一估,培養學生估算的能力,接著,讓學生用自己已有的知識經驗進行豎式運算,有了課前的“溫故”和我的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投入到自己的探究中,學生通過認真的思考與合作交流得出了三位數乘兩位數筆算乘法的方法。并且讓學生試說出算理,我適時板書。從學生運用已有知識解決問題,探索筆算方法,學生始終處于學習的主體地位,在活動中學生經歷了筆算乘法的計算方法的得出過程,體會了計算的用處,真正成為了學習的主人。
3.注重展示學生出現的錯例,加深新知識印象。在課堂練習中,盡量尋找學生出現的錯例,并及時展示,由學生自己評講、糾正,老師加以點評。學生更牢固地掌握計算方法,清晰算理。
尤其在教學時,我覺得豎式的書寫很重要,在課上就重點培養學生認真書寫乘法豎式的習慣。我在教學板書時要求明確,包括數字間的'間距、相同數位如何對齊以及橫線的畫法;對學生提出了嚴格的要求,但效果卻并不明顯,所以錯誤還是很多。問題到底出在哪兒呢?追究根底我覺得:
首先,在教學中雖然強調了“用十位上的數去乘,乘得數的末尾和十位對齊”這個算理,但是學生的計算結果卻錯在書寫第二步乘積時,數位有對錯現象。所以在課后我馬上做了補救,讓學生領會用十位上的數去乘第一個數的每一位表示多少個十,因此要與十位上的數對齊。
其次,由于自己是新接班,對學生的能力估計的過高,沒有考慮到學生口算能力的薄弱。學生出錯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口算出錯,原因之一是乘法口訣背錯,比如:三六十二、四八三十六、六七四十七這種現象等;原因之二是100以內的進位加法出錯,比如24+8、54+7等等,主要的問題懶得寫進位。
因此我認為教學中要關注數學知識本身的邏輯聯系,充分的利用已有知識學習新知。而且課堂上要加強學生的口算練習。相比之下,筆算乘法比筆算除法更容易掌握一些,進位加法的口算比退位減法的口算更容易掌握。在學習下一個單元筆算除法時,學生遇到的困難肯定會更多,因此,必須從現在開始加強學生的口算練習。以便于下一個單元的學習。
總之,教學要與學生現有的知識水平想結合,對學生所掌握的知識要有一定的了解,在教學中才會有的放矢。
《三位數乘兩位數》教學反思3
三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是在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基礎上學習的,這部分內容包括整百乘整十數的口算,三位數乘兩位數的估算、筆算和解決問題等內容。學生很快學會了筆算的方法。
本單元教學過程中,根據課堂效果和課后學生的掌握情況,現對教學反思如下:
一、成功之處:
(1)教學過程中成功把握住了知識的前后聯系,溫故導入,促進學習遷移。
(2)從學生已有知識經驗出發,給學生創設了思考與交流的空間。
(3)注重練習的評講,將學生錯得最多的題目或常見錯誤以判斷對錯為練習,讓學生找錯誤并糾正。
(4)重視算法的歸納。在孩子們通過嘗試和練習基本掌握三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后,讓孩子們互相交流討論,由此引導孩子們概括出三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方法。針對容易出錯的地方特別請孩子來互相提醒,強調了“用十位上的數去乘,乘得的積的末尾和十位對齊”這個算理,所以作業反應的情況還比較好,只有及個別同學出現了這種錯誤。
(5)有效的培養了學生認真書寫乘法豎式的習慣。
A、教師的板書做到以身作則;
B、要求明確,包括數字間的間距、相同數位如何對齊以及橫線的畫法;
C、嚴格要求,作業批改中要求學生按要求書寫。
D、效果明顯。
二、不足之處:
(1)在復習環節的知識遷移的不夠自然,雖然也有一定的效果,但是學生從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知識遷移的過程不夠明顯。
(2)由于自己是新接班,對學生的能力估計的過高,沒有考慮到學生口算能力的薄弱。學生出錯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口算出錯,原因之一是乘法口訣背錯,原因之二是100以內的進位加法出錯;原因之三是連續進位加法出錯。
(3)教學中只注重了加強計算方面的練習,在解決問題方面有所疏忽,所以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有所欠缺,需多訓練和培養。
根據單元檢測結果現對本單元的教學內容及學生的反饋情況進行分析:
學生的計算能力是必須要掌握的,所以肯定要有一定的練習,但是在剛進行完的三位數乘兩位數的檢測中,發現孩子存在不少問題。在學生出現的種種錯誤中,自己總結了幾個方面,希望我們班的學生能按這幾個方面來要求自己,提高計算能力及正確率。首先,題目不能看錯、寫錯,幾乎計算中,總是時不時出現這樣的問題。例如:160x50=有的同學把50的0漏看算成160x5。其次,列豎式時,相同的數位要對齊,有些學生習慣不太好,書寫一點都不注意,計算一半時也會錯,但是末尾有0,可以簡便的方法也要落實。在課堂中會有一些典型的錯誤,把這些錯例展示,讓學生自己分析、解決,以便加深新知識的印象。再次,加強學生的口算能力及書寫進位的習慣。口算是必要的基礎,有些口算錯誤導致錯誤,100以內的加法進位,也有些學生會弄錯,分析這些學生的過程,可以發現他們經常沒做進位的記號。最后,用估算、末尾數等多種方法進行快速的驗算。因此,提高筆算能力,必須要加強口算能力和書寫習慣。有的同學在口算題目中數不對0的個數,尤其是非零數乘積本身帶零時,例如題目:550x40的積的末尾有()個零,有的同學只看到因數末尾共2個0,就寫2,忘記55x4結果里還有1個0。
三、今后改進方面:
(1)加強專業知識,多豐富自己的教學經驗,在平時多學習多實踐,認真鉆研教材,把精心預設看作課程實施的一個起點。
(2)注重數學課堂的教學特色,體現環環相扣,在教學完每一個環節后應進行必要的知識小結;以及過渡語的設計,使教學更具條理性。
(3)引導學生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再進行小組交流,讓每個學生都發表自己的觀點,傾聽同伴的解法感受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與靈活性。
(5)課堂上加強學生的口算練習。在學習時,先讓學生口算幾道題,特別是進位的加減法,加強學生的口算練習。
《三位數乘兩位數》教學反思4
本節課是以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為起點,通過新舊知識的聯系,獨立探究和小組合作掌握了筆算方法,可以進行正確計算,并理解了三位數乘兩位數筆算的算法和算理。
一、利用新舊知識的聯系,創設學生熟悉的教學情境。
計算教學的引課一般比較平淡,幾乎都是以舊引新的方式。但稍微改變一下,變成學生自己編成本節課要探究的題目,這樣比較能調動學生想探究的欲望,提高他們的積極性。
二、通過知識遷移,讓學生自主探究新知識。
通過兩位數乘兩位數筆算的算法算理,引導出三位數乘兩位數筆算的方法,注重知識的遷移類推作用,這樣不但讓學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又培養了學生的數學推理能力。
三、注重口算、估算和筆算的聯系,培養計算意識。
在數學課堂中培養學生的計算意識是計算教學的一個重要任務。這節課三位數乘兩位數由于數字較大口算較困難,所以學生會想到估算一下它的值,然后我們再引出筆算,得到它的準確結果,并且還可以利用估算驗證筆算結果。這樣口算、估算和筆算三者有機結合,互相驗證,不但提高了計算能力,而且培養了計算意識。
四、利用獲得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生活數學相聯系。
知識的獲得不能只是純粹的為了“獲得”而“獲得”,而應該是通過知識幫助我們解決生活中的'問題,達到學以致用。所以在本節課中提供了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提高生活與數學的聯系。
但是這節課中也有不足的地方,首先思路可以再簡潔清晰一些,可能是我講的太多,或者是總擔心學生理解不透所以課堂沒放開。其次是在練習用時太多,可以再緊湊一些。另外在面向學生群體方面不夠寬廣,最后在今后的教學中要鍛煉教學機智,才能足以面對越來越多元化的情況發生。
《三位數乘兩位數》教學反思5
本單元教學目標:
1、使學生掌握用一位數乘兩位數(積在100以內)或幾百幾十的數的計算方法。
2、使學生能根據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方法,推出并掌握三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方法。
3、使學生知道速度的表示法,經歷從實際問題中抽象出時間、速度和路程之間的關系,并應用這種關系解決問題的過程。
4、使學生掌握乘法的估算方法。
關于整數運算的學習,本學期已進入了尾聲。即本單元的學習內容是義務教育階段整數乘法的最后一個知識塊。是在學生掌握了兩位數乘兩位數的計算方法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本單元的教學內容主要是兩位數與三位數的乘法及應用,能對一些較大的數進行估算,認識及應用計算器,探索一些數學規律,兩位數乘三位數的乘法是整數乘法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既是前面學習過的兩位數乘一位數、兩位數計算方法的發展,又是以后學習多位數乘法的重要基礎。
通過本單元的'學習,我們要讓學生發展自己的估算能力,能夠發現給定事物中隱含的簡單規律,通過發現規律掌握乘法的運算定律,掌握兩位數乘三位數的筆算計算法則,能采用多種方法熟練地進行計算并準確地進行筆算。同時,通過讓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的知識和技能解決現實生活中的某些數學問題,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數學應用意識,發展學生的實踐能力與創新意識。
我認為在教學這部分內容時要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1.讓學生在具體情境活動中,探索并掌握兩、三位數乘法的計算方法。
教學時,我們要充分發揮教材中主題圖的引導作用,根據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生活經驗,通過引導學生認真觀察、獨立思考,在具體的情景中提出問題,結合具體的情景展開學習,充分利用已有的生活經驗,使學生體會到學習的樂趣。
2.重視知識的遷移發展,引導學生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
因為這部分內容是在學生已有的兩位數乘一、兩位數乘法的基礎上進行的,兩者的意義和算法基本相同,在教學時我們要充分利用對已學知識的遷移作用,通過比較練習,讓學生體會新舊知識之間的內容關系,形成新的計算能力。
3.將學習計算和解決實際問題結合起來,體會數學在實際中的應用。
鼓勵學生通過實際問題,發現數學知識,然后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體會數學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和地位。
4.加強對學生估算意識的培養,倡導算法的多樣性。
在教學中要讓學生明白什么時候要估算,什么時候要計算,鼓勵學生應用估算檢驗自己的計算結果。注意發現學生的計算方法,鼓勵學生按照自己的喜好進行計算,體會計算方法的多樣性。
【《三位數乘兩位數》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三位數乘兩位數”教學反思07-21
《三位數乘兩位數》教學反思01-09
三位數乘兩位數教學反思04-03
《三位數乘兩位數》教學反思06-15
《三位數乘兩位數》教學反思03-04
兩位數乘兩位數教學反思04-15
《兩位數乘兩位數》教學反思04-22
《兩位數乘兩位數》教學反思06-30
兩位數乘三位數08-16
《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乘法》數學教學反思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