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蘭特船長的兒女讀后感通用15篇
認真讀完一本名著后,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是時候抽出時間寫寫讀后感了。你想好怎么寫讀后感了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格蘭特船長的兒女讀后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格蘭特船長的兒女讀后感1
最近,我被凡爾納的《格蘭特船長的兒女》這本書深深吸引,書中主人公的精彩曲折的故事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們的探險,充滿了神奇、也充滿了危險。他們看到了火山噴發,經歷了地震、干渴、暴雨、洪水、雷火,還曾被狼群攻擊、鱷魚包圍,羅伯爾甚至從兀鷹爪下得以逃生,幸好大家都安然無恙。這次探險途中,他們結識了巴塔戈尼亞人塔夫卡,正是他救了羅伯爾的命,也正是因為他做向導,一行人才逢兇化吉。在堅定的信念支持下,他們不怕困難,勇于探索,歷經磨難和挫折,終于找到平漂流瓶的主人——格蘭特船長。
讀了他們的故事,增加了我迎接和戰勝困難的信心。我不由自主地想起了自己輸液時的情景。有一次我發高燒,媽媽將我送到了醫院,在醫生準備輸液器械的時候,我有點害怕,就對媽媽說:“媽媽,扎針可疼了,咱們別輸液了,回家吧。”媽媽說:“不行!你正在發高燒,不輸液就好不了。再說你還要上學呢,病快點治好,就不用耽誤功課了。”該扎針的時候,我非常害怕(因為我胖,護士一般要扎兩三針才能扎上,有時候還不得不在腳上扎針)。心里非常慌亂,緊張的眼淚都流了下來,我甚至收回手要拒絕輸液了。就在此時,我忽然想起《格蘭特船長的兒女》中的那一群不畏困難,勇于拼搏的主人公們,他們航行了大半個地球,經歷了重重困難,在艱苦的.條件下,永不放棄,依然堅持,終于在一個島嶼上找到了格蘭特船長。想到這里,我的心情平靜了下來,于是我勇敢地伸出了右手讓護士扎針。果然,護士扎了好幾下才扎上,扎完針后,護士夸獎地說:“你真勇敢,像個男子漢!”
在今后的生活中,我要像《格蘭特船長的兒女》中的探險者一樣,樹立必勝的信心,不畏艱辛,勇敢地迎接困難與挑戰,既然行動就一定堅持到底,直到事情的成功。在生活中,我們要不怕艱難險阻,不做懦弱之人,要不怕困難,勇往直前,做勇敢的人,成為生活學習中的強者,為實現自己的理想去積極奮斗!
格蘭特船長的兒女讀后感2
“說不定什么時候扔煙頭時,把自己給扔到海里,煙頭還在船上吧!”我想,你此時一定是嘴角上揚。心里納悶這如此有趣的語言出自哪里?今天,我想要和大家分享的就是《格蘭特船長的兒女》。
這本書是法國科幻小說家儒勒.凡爾納的作品之一,本書以幽默的語言,豐富而廣闊的知識,激動人心的`故事情節,構成了這本科幻小說的靈魂。
這本書主要講述了鄧肯號游船的船主一一格利納凡爵士,在一次偶然中發現了鯊魚肚中的漂流瓶,那其中竟是格蘭特船長的求救信,機智的格利納凡爵士,慈樣溫柔的海倫夫人,沉穩的麥克那布斯少校,走錯了經緯度的地理學家巴加內爾,還有格蘭特船長的兩個堅強的兒女等等。他們都乘坐著“鄧肯號",走向了營救格蘭特船長的艱險之路……
一路上的經歷充滿了荊棘與危險,一個個困難,一道道險阻,無時無刻不威脅著每個人的生命。每次在遇到危險的境況下,這些勇敢的人總能化險為夷,不畏不懼,與困難正面交鋒。就像擊劍,他們每次都團結一心,把他們的勇氣與智慧化為長劍,精準有力且不失半點形象,雖然有時對手過于強大。但他們也十分靈活多變,利用對手頭腦簡單這一特點,并給予精準打擊。每次都是化壓力成動力,憑借頑強的毅力取得了最后的勝利。
再回過頭來,看看小說中的格利納凡爵士一行人。他們為了營救格蘭特船長,在茫茫大海上前進,他們如麥哲倫一般,驚濤駭浪,暴風驟雨考驗著他們。他們全然不顧自己的生命,終于在一座荒島上找到了船長。
要說讀完一本書,怎能沒有喜歡的人物呢?而我喜歡的是格蘭特船長和格利納凡爵士。因為格蘭特船長分別用了三種語言來寫求救信,正是以其聰明之オ打造了營救之機,此計實在是高,寵辱不驚啊!
合上書本,回憶那一幕幕的驚險與刺激,也讓我學會了勇敢堅強,為目標不屈不撓。讓我們一起閱之,一起享之,一起樂之,癡之醉之。穿越時空,和書中人一起,與生命博擊,與毅力較量。
格蘭特船長的兒女讀后感3
我有幸拜讀了法國作家凡爾納的《格蘭特船長的兒女們》一書,給繁鬧的生活注入了幾分激情和充實。在閱讀過程中,我的心隨著主人公的群情激昂而振奮,為他們的善良舉動而感動,最讓我感慨和佩服的,是他們那種為了目標而堅持不懈的信念,和面對困難時的機智勇敢。
這是一個充滿傳奇色彩而且激勵人心的故事,格里那凡爵士拾獲的鯊魚腹中那神秘的漂流瓶中,有三張分別用英法德文寫出的求救信,這三張被海水侵蝕得殘缺不全的求救信,引起了航海者們極大的探索興趣。他們分別把信上所能看清的詞匯連猜帶想地翻譯了出來,組合成了一封格蘭特船長的求救信。機智正義的格里那凡爵士,溫柔善良的海倫夫人,沉著穩重的麥克那布斯少校,粗心大意卻精通地理學的巴加內爾地理學家,還有格蘭特船長兩個堅強的兒女堅毅自強的格蘭特小姐和機智勇敢的小羅伯爾等人,在共同信念的感召下乘坐著鄧肯號游船,踏上了拯救格蘭特船長的冒險之旅
他們一路上險象環生,奇遇不斷,歷經了千辛萬苦之后,終于營救了同樣是為了民族的目標而艱苦奮斗,堅韌不拔的格蘭特船長,并勝利回到故鄉。很佩服作者那扎實的文學功底和他豐富的學識,他把我們讀者的心拽得緊緊的,使你不由得深入其中,隨著故事的跌宕起伏而緊張或輕松一笑。我覺得這本書里始終在傳遞一種精神:堅定信念、機智勇敢、團結協作,目標就一定能夠實現!
這雖然是一個虛構的`故事,但故事所傳遞的精神卻是現實生活中的我們一直在追求和證實了的。回想自己的過去,哪件成功了的事情都是通過努力奮斗而爭取來的,沒有堅定的信念,沒有做事時的機智勇敢和沉著穩重,沒有團結協作的意識和行為,就不會品嘗到收獲的喜悅!感謝本書的作者凡爾納和他筆下栩栩如生的人物,感謝他們給我帶來了不可估量的精神財富。
我們精心為大家準備的,希望大家從中受到啟發,提高自己的寫作水平。
格蘭特船長的兒女讀后感4
假期里我閱讀了儒勒·凡爾納寫的《格蘭特船長的兒女》,這篇小說讓我深深地著迷。每當看到開心的地方我會為他們高興,看到難過的地方我會為他們傷心,當他們最后成功地找到了格蘭特船長,我為他們感到自豪。
這篇小說主要講了格里那凡爵士在航行時發現在鯊魚的肚子里有一個求救漂流,決定尋找發出求救信號的格蘭特船長,后來船長的一雙兒女看到報導也加入了這次冒險。他們圍繞地球轉了一圈,經過無數磨難考驗,最后終于找到了落難的格蘭特船長以及兩個水手。
在小說中每個人都有值得令人學習的精神品格,而其中令我最感動、佩服的就是格蘭特船長的兒子羅伯特了。在一章中羅伯特一行人遇到了狼群,我仿佛看到狼張開血盆大口,鋒利的牙齒露了出來,讓人心驚膽戰,它們好像在說“好不容易遇到了這么多獵物,我可不會輕易放過這送到嘴邊的肉。”
就在這時羅伯特自告奮勇地說自己去把狼群引走,還沒等其他人反應過來,他快馬加鞭,掉轉方向,把狼群引到了別的地方,最后又憑借機智安全地回到了爵士身邊。
我感動于羅伯特的.行為,也很佩服他的勇氣。遇到狼群也許他開始也是害怕的,但是他知道害怕是沒有用的,只有鼓起勇氣想辦法去解決問題。同樣的道理,如果在生活中我們遇到困難,也必須要有勇氣積極面對挑戰,而不是消極地逃避。
記得我小時候很害羞,有次騎滑板車到廣場去玩,到了后我就把車停在旁邊自己去玩了。當要回家時我發現有個小朋友正在騎我的滑板車,我不敢上前去要,就向媽媽求助想讓媽媽幫我要回來。媽媽和藹地對我說:“你是不是怕別人會拒絕把車還給你?”我點了點頭,媽媽說:“可是你還沒有和她說,怎么知道她會拒絕呢?你可以試試和她溝通一下,媽媽相信你一定行的。”在媽媽不斷地鼓勵下我跑過去和小朋友說,結果她馬上就還給我了。
這只是我成長道路上很小很普通的一件事,但是它讓我知道了勇氣是每個人都可以擁有的,擁有它你就多了一份戰勝困難的力量,多了一份寶貴的財富。
格蘭特船長的兒女讀后感5
《格蘭特船長的兒女》這部小說是法國十九世紀著名科幻作家凡爾納的“海洋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寫于一八六七年。描寫的是游輪“鄧肯號”在海峽上第一次航行時,船主格里那凡爵士突然發現有一條鯊魚尾隨其后。水手們捕殺了鯊魚后,發現鯊魚腹中有一個漂流瓶,瓶中裝有三封殘缺不全的求救信,分別用英文、法文、德文書寫。這封信是兩年前準備為蘇格蘭人尋找一片新的土地卻不料遇難失蹤的探險家格蘭特船長發出的。
格蘭特船長的一雙兒女——瑪麗和羅伯特知道這件事后,便趕到瑪考姆府。由于英國政府拒絕派船營救,于是格里那凡夫婦便決定帶著格蘭特船長的.一雙兒女、麥克那布斯少校、約翰·孟格爾船長、湯姆奧斯丁大副以及其余25名水手,乘坐“鄧肯號”親自去營救格蘭特船長。
他們在航行后的第二天,發現船上多了一位知識豐富、粗心大意的地理學家——巴加內爾。當他聽說格蘭特船長的故事后,便決定一起去尋找格蘭特船長。
在南緯37度線上攀過了阿爾卑斯山脈、穿越了南美洲大草原、走遍了澳大利亞和新西蘭。環繞了地球一周。一路上,他們克服了千難萬險,以無比英勇頑強的精神,終于在太平洋的一個小島上找到了格蘭特船長。
小說的故事情節跌宕起伏,我的心情就像一只小船在大海上遇到風暴時,難以平靜。格蘭特船長的安全讓我擔心、格里那凡爵士的無私幫助讓我敬佩、巴加內爾的機智勇敢讓我贊嘆……
在這部小說中我最喜歡的人物是巴加內爾。因為他有豐富的知識,而且不顧自己的使命,義無反顧的去救格蘭特船長。在高山上為大家引路、在草原上為大家講故事、在絕望的情況下為大家帶來希望。他用自己的機智勇敢和粗心大意找到了格蘭特船長。
這部小說可以激發人們的斗志,培養勇敢的精神和勇于克服困難,不畏艱難艱險的品質,還能豐富科學知識和海洋知識。讓我體會到了:沒有探索就沒有發現,沒有冒險精神就不能發現“新大陸”。
格蘭特船長的兒女讀后感6
寒假,我讀了法國科幻小說家儒勒。凡爾納的作品《格蘭特船長的兒女》。
這本書主要講述了鄧肯號游船的主人哥利納凡爵士從漂流瓶中意外得到兩年前失蹤的蘇格蘭人格蘭特船長的信息,毅然決定自己親自去尋找。他帶著格蘭持船長的兒女,經歷了千辛萬苦,以無比頑強的毅力,穿過南美洲,澳大利亞和新西蘭,戰用無數艱險,終于在一個孤島上找到了格蘭持船長。
閱讀這本書,讓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書中的一些人物栩栩如生,在我的'腦海中活了起來。格蘭特船長機智勇敢,需到困難冷靜沉著,他分別用三種文字———英文、法文和德文寫了三封求救信。提高了他的獲救機率。從船長的身上,我得到如下啟示,在平時應該盡可能地學習多種技能,一旦遇到困難,應該思考多種解決的辦法。
哥利納凡爵士是多么樂于助人,見義勇為甚至把生死置之度外。如果是我撿到了那個瓶子,我可能會看也不看信的內容,直接將那幾封被海水腐蝕的信扔在一邊說:“這都是哪一年的事了?字跡都被泡模糊,信紙都爛了。那些人肯定早已一命歸西了。不用管,不用管。”但哥利納凡爵士卻帶著自己勇敢的團隊,為了一個從未謀面,素不想識的人放棄一切,這是一種多么偉大的精神!
小羅伯爾和姐姐瑪麗·格蘭特雖然年齡小,但他們不把自己當小孩子看待,他們和成年人一樣有著不屈服的意志。
最終他們用超群的智慧和堅強的毅力,救出了格蘭特船長。
讀完這本書,給我留下一些深刻的印象,遇事一定要沉著冷靜,只有依靠機智和勇敢才能克服一切困難和危險。我們做什么事情,不可能總是那么輕松或一帆風順的,總會有困難和挑戰,只要我們堅定信心,有勇氣,有團結精神,拿出我們的聰明才智,就一定能戰勝困難。
這個故事至今被人們所傳頌,讓我們大家一起讀《格蘭特船長的兒女》吧,和書中的人物一起,與生命搏擊,與毅力較量!
格蘭特船長的兒女讀后感7
勇敢的心——讀《格蘭特船長的兒女》有感 一只神秘的漂流瓶,三張寫滿不同語言的信,一群落難者的呼喚,一顆顆勇敢的心。看似沒有任何關聯的各種條件,在這里被串在了一起……
他叫格里那凡,一位機智的蘇格蘭爵士。海倫夫人,爵士的妻子,溫柔慈祥。兩人因撞見了那只漂流瓶而陷入“救助風波”。他們肩負著拯救航海家格蘭特船長的重任。當我知道夫婦兩人要去拯救船長時,我的我內心便充滿了疑問,沒有政府的'支持,他們能行嗎?船長現在是否活著呢?他們會遇到危險嗎?……我帶著疑問讀了下去。
沉熟穩重的麥克那布斯少校、可愛的地理學家巴加內爾、堅毅剛強的格蘭特小姐以及勇敢的小羅伯爾。每當這支勇敢者的隊伍又多添一位成員時,我仿佛看見成功離他們又近了一步——多縝密的構思啊!我又不禁感嘆道凡爾納的思維之精細,環環相扣的故事情節。將我的心推上了這文字的風口浪尖,隨它沉浮。
一次次的面臨危險,卻又一次次的化險為夷。我的心是一次次的楸起。在那洪水來臨時的驚險逃生,在樹上棲息時的饑餓生存,在火山邊上逃避追捕,在草原上搏擊紅狼。我著實難以相信,這一位位的勇士,愿意搭上自己的性命,賭下自己的一生,去救的,生只是一個素未謀面的人。在我看來,這種像“無意間”的善舉,又像英雄的許諾。傾盡全力,放手一搏。而去做這些事的勇士們,是需要多大的魄力、勇氣才能做出這樣瀟灑的決定啊!我由衷地佩服他們,佩服他們那一顆顆金子般的心。
當我讀到格蘭特船長獲救時,我心里,一塊兒恍若千斤的重石總算落下了。這一路多少辛酸,多少淚滴,才換來今天這個結果。我本以為會有人會抱怨不易。可我在字里行間感受到的分明是一種濃烈的喜悅啊!如此單純、深情。如此偉大的感情,有需要怎樣偉大的心靈啊!
有一種勇敢,叫做格里那凡夫婦!有一種勇敢,叫巴加內爾!有一種勇敢叫格蘭特船長的兒女!
有一種偉大的、勇敢的心,存活在《格蘭特船長的兒女》中!
格蘭特船長的兒女讀后感8
巨大又豪華的“鄧肯”號游船在平靜的海面上悠閑地移動。船上壯健的水手們剛釣上一條大鯊魚。當他們剖開魚腹時意外地發現了一個瓶子,更令人驚訝的,瓶子里竟裝著求救信。智者們各抒己見,層層推測,根據信中零碎的字句,格雷那萬爵士與他的“鄧肯”號展開了對格蘭特船長的營救。
一路上充滿了荊棘:冰川地震、干旱洪水、陸上野獸、海上風暴、遭遇劫船、被俘險境……似一陣陣海浪襲來,險象環生。但“鄧肯”號上的人們在格雷那萬的帶領下絲毫不懼。這不禁頓時讓我聯想到我的學習和生活。
我在學習中會遇到許多難題,這時便滿懷煩瑣與憂慮地抓一抓頭發,腦子里一片空白,整個人僵持不已,以至于時間被不明不白浪費,而題目卻依舊以笑顏嘲諷我的無能,于是就選擇放棄或跳過,現在想想自己真懦弱。如果人生遇到風浪,能跳過嗎?跳的過嗎?能放棄嗎?放的'下嗎?
想一想“鄧肯”號吧,學會用勇氣去用功,去解決,去跨越坑坎、穿越荊棘。要相信自己,拍拍胸脯對自己說:“即使道路坎坷不平,車輪也要前進;即使江河波濤洶涌,船只也要航行。”即使題目再難,自己也要做下去,不做便非好漢!
如果邁出了這勇敢的第一步,成功離我也就不遠了。
第二步便是使頭腦冷靜下來,使自己的思維更嚴謹,使答題的思路更明確,并把自己當做智者,把問題當做“求救信”,一步一步,一層一層,專注且凝神,也不必畏于犯錯,直到問題解決方能罷休。這當然也是需要勇氣的。
感謝凡爾納讓我學會“勇氣”二字。
只有登上山頂,才能看到山那邊的風采。我相信在今后的學習和生活中,我可以駛著勇敢的“鄧肯”號藐視每一個難題、每一處風浪,也能夠因為一張“求救信”而勇敢地去幫助別人。
格蘭特船長的兒女讀后感9
前幾天我讀完了《格蘭特船長的兒女》這本書,本書的作者是法國著名作家凡爾納。他作為科幻小說的創始人受到了世界各地讀者的青睞,我也很喜歡他的其他小說,尤其是《海底兩萬里》和《神秘島》。
《格蘭特船長的兒女》這本書講述了一個頗為離奇,又處處充滿勇氣與堅強的故事。格里那凡爵士是“鄧肯號”的船主。一天,船上的.水手捕到了一只雙髻鯊,并把這只巨大的鯊魚給解剖了,發現鯊魚的肚子里有一個香檳酒瓶,里面還有三封信。爵士和他的表弟約翰、孟格爾船長、船上的水手,還有爵士的妻子海倫夫人都非常吃驚。他們急忙打開瓶子,瓶子里的三封信分別是用英文、德文和法文寫出來的。他們把這三封信翻譯了一下,發現是封求救信,信上寫道:1862年6月7日,隸屬于格拉斯哥港的三桅船不列顛尼亞號,在靠近巴塔戈尼亞一帶海岸的南半球海域沉沒。兩名水手及其船長急忙登上大陸,被野蠻的印第安人俘虜。特拋下三封信件于經……南緯37°11’處。企盼救援,否則喪命于此!爵士把這件事告訴了市政府,可是他們不管。爵士下定決心一定要救出遇難的人,他召集人馬,把格蘭特船長的兒女也找到了。他們一起乘坐“鄧肯號”,跨過了智利、澳大利亞、新西蘭等好幾個國家,一路上他們歷經艱辛,到處遇到困難,還遭遇了土著人的追殺。但他們不放棄,最終在太平洋的一個小島上找到了格蘭特船長。
這部小說讓我們懂得了:無論做什么事,都要堅持不懈,絕不能半途而廢。不能遇到一點點困難就氣餒。要敢于面對困難,敢于和困難作斗爭,這才能駛向成功的彼岸,達到理想的目標!
格蘭特船長的兒女讀后感10
寒假期間,我讀到了法國著名科學幻想小說家凡爾納的《格蘭特船長的兒女》 。這是一個引人入勝的故事,小說描寫了蘇格蘭游船“鄧肯”號的船主格里那凡爵士在一只鯊魚的肚子里發現了兩年前因海事遇難失蹤的蘇格蘭航海家哈里格蘭特發出的求救漂流瓶。他請求英國政府派遣船隊去尋找,可英國政府對蘇格蘭人一直很歧視,竟拒絕了爵士的請求。格里那凡爵士依然組織了一支小型旅行隊,親自帶隊去完成尋找格蘭特船長的任務。他帶著格蘭特船長的一雙兒女,沿著南緯37度線穿越了南美洲的高山和草原,橫貫了澳大利亞和新西蘭,環繞了地球一周。一路上,他們經歷了無數的艱難險阻,但都化險為夷了。
小說中,最令我敬畏的.是格里那凡爵士無比堅強的毅力和他那克服困難的勇氣。我在學習彈鋼琴的過程中也遇到許多挫折。以前彈八度的時候,手總是因為太小的緣故而夠不著。自那天起,我每天都多做許多和弦來訓練自己。先是六度,手剛剛好夠得著,再是七度,勉勉強強夠得著,但有些吃力了。我一次又一次用我那可憐的小手來夠七度和弦。就這樣,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訓練自己,現在,我的雙手經過歲月的磨練變得愈加靈活了。
練習鋼琴的困難不僅僅是技巧上的提升,更有心理上的磨練。每當我一遍又一遍地在黑白琴鍵上彈奏哈農、巴赫、車爾尼等鋼琴大師的作品時,就覺得心煩意亂,因為我覺得他們的樂曲很枯燥乏味。但我深深明白:每跨越一步,都在考驗一個人的毅力和意志。許多人都在學彈鋼琴,但他們是如此的不堪一擊,因為在一次比賽或一次考級中落選或失敗,而放棄之前所積累的努力和心血,他們便不再拼搏,不再奮斗。而我一定要懷著必勝的信念,只有憑著堅強不屈的毅力和韌勁堅持了下來的人,才是人生競技場上的強者!。
每當我在鋼琴上彈奏出優美動人的旋律時,我便想起格里那凡爵士無比堅強的毅力和勇氣,他將引領我走向成功!
格蘭特船長的兒女讀后感11
這個寒假,王穎老師給我們推薦了儒勒·凡爾納的小說《格蘭特船長的兒女》。
《格蘭特船長的兒女》講述了鄧肯號游船船主愛德華·格里那凡爵士帶著他的夫人海倫和哈利·格蘭特船長的一雙兒女瑪麗·格蘭特及羅伯特·格蘭特去營救格蘭特船長的故事。故事起因于格里那凡爵士意外的在鯊魚肚子里發現了格蘭特船長裝在漂流瓶里的求救信,在蘇格蘭政府拒絕營救格蘭特船長之后,機智的格里那凡爵士帶著慈祥溫柔的海倫夫人、沉穩的麥克那布斯少校、地理學家巴加內爾、還有格蘭特船長的兩個堅強的兒女、精通航線的孟格爾船長以及老水手們,乘坐鄧肯號,走向了營救格蘭特船長的冒險之路。一路上,他們憑借無以倫比的毅力和勇敢,克服了千難萬險,環繞地球一周,最后在太平洋的一個荒島上找到了格蘭特船長。
讀了這本書,我被他們的精神所感動,一路上的荊棘與危險,一路上的艱難與困苦,都沒有使他們的步伐停留。他們穿越了南美洲大草原,走遍了澳大利亞和新西蘭,即使是在生命遭受威脅的時刻,他們也能化險為夷,勇敢的前進。我們要學習格里那凡爵士的`機智,在遇到危險時能用豐富的知識化解,要學習海倫夫人的善良,因為意外的一封信就能不顧險阻的去營救他人。當然,我們不能學習艾爾通,因為他心生歹念,四處作惡,最終作繭自縛,被格里那凡爵士等人流放到太平洋上一個荒無人煙的小島上。
我相信,從格里那凡爵士等人身上學到的勇敢,善良,執著與堅毅,從書中學到的各種知識,都會使我的生活與學習更加美好。
格蘭特船長的兒女讀后感12
走進自己的房間,那一陣陣濃濃的墨香流入心房,看到自己書架上琳瑯滿目的書籍,自豪感油然而生,書架下,拿起一本《格蘭特船長的兒女》細細品味……
這是法國著名科學幻想小說家儒勒·凡爾納筆下的著名三部曲中的一部,這本書以幽默風趣的語言,豐富而廣闊的知識,激動人心的故事情節,構成這本科幻小說的靈魂,翻開它帶給人全新的體驗與情感,我從來沒有為一本書激動,為一本書傷心流淚,為一本書可以吃飯睡覺都捧在手。
偶然一次在鯊魚肚中發現的漂流瓶,其中竟然是格蘭特船長的求救信,機智的格里那凡爵士、慈祥溫柔的海倫夫人、沉穩的麥克那布斯少校、地理學家巴加內爾、還有格蘭特船長兩個堅強的兒女、精通航線的孟格爾船長以及老水手們,他們都乘坐著“鄧肯”號,走向了營救格蘭特船長的冒險之路……
一路上的經歷充滿著荊棘與危險,一個個困難,一道道阻礙,無時無刻不威脅著每個人的生命,每處在一個危險的境況中,我的心心總是為他們捏了一把汗,讓人提心吊膽,但這群勇敢地人總能化險為夷,不畏不懼,與困難正面交鋒,就像是長跑,當你跑到精疲力盡時,你有點失望地望望前面還有那么多漫長的路,你想到的是退縮而不是先前自信滿滿的樣子,此時,在你后面的人卻同樣帶著疲倦漸漸追了上來,或者超越了你;最難熬、最辛苦的要數人生的最后幾圈,也就是沖刺的那幾圈,那時,人的'體力已經超越了極限,唯一支持他們的是得知有必勝的信念。這使得他們,非但沒有松懈下來,而且,憑著一股頑強的毅力,驚人的毅力,贏得了最后的勝利。再回過頭來,看看小說中的格里那凡爵士一行人,他們為了營救格蘭特船長,在茫茫無際的大海上前進,驚濤駭浪,暴風驟雨考驗著他們。他們全然不顧自己的生命,與生命搏擊,與毅力較量,最后終于在一個荒島上找到了船長。
合上書本,再次回憶著那一幕幕的驚險與刺激,也讓我學會在艱難中勇敢堅強,為了目標不屈不撓。
格蘭特船長的兒女讀后感13
這幾天,我讀了法國作家儒勒·凡爾納的作品——《格蘭特船長的兒女》
這真是一本不看你準會后悔的好書。
書中講了一艘名叫“鄧肯號”
的游輪在北海峽航行。船上的水手在捕獲的鯊魚肚子里發現了一個漂流瓶,瓶中有三封信件,分別用英、法、德文書寫,這是一封格蘭特船長的求救信。于是,“鄧肯號”的主人格里那凡爵士和麥克那布斯少校、海倫夫人、孟格爾船長還有格蘭特船長的兒女——瑪麗小姐與羅伯特弟弟,以及一位臨時登錯船的地理學家巴加內爾,一起踏上了尋找格蘭特船長的艱辛旅程。他們經歷了千辛萬苦,繞了地球一圈,終于找到了格蘭特船長和兩位同樣被困于荒島的水手。
看完了這本書,我最喜歡人物有兩個:一個是羅伯特弟弟,他是格蘭特船長的兒子。他機靈頑皮、堅定勇敢、臨危不懼
雖然年紀與我們相仿,卻是一個英勇的小男子漢。在尋找父親的過程中,他設法救出了被土著人綁架的格里那凡爵士、海倫夫人和姐姐等人,使他們免遭毒手。我還喜歡巴加內爾,這個身材高挑、額頭高高的法國人。雖然外表看起來像一個馬戲團的小丑,其實他是一個知識淵博的地理學會秘書。他十分粗心,臨時上錯了船,把去往美洲的“鄧肯號”當做了駛向印度的“蘇格提亞號”;本想學西班牙語又因粗心大意而花了六個星期學了葡萄牙語......|
格里那凡爵士的正直、見義勇為;少校的智勇雙全;海倫夫人的聰明賢惠;小羅伯特的機靈勇敢。這是這樣一群可愛的人團結在一起,才躲避了洪水的肆虐,逃過了紅狼的'追擊,戰勝了海盜的陰謀,經歷了一次又一次的生死考驗,最終完成了這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在危機的時候要冷靜;朋友之間要團結互助;做好事絕不半途而廢;用寬容的心對待別人,這就是我從這本書中明白的道理。
格蘭特船長的兒女讀后感14
寒假里我打開《格蘭特船長的兒女》,從第一頁往下看……
這真是一個驚險刺激的故事:格里那凡爵士從鯊魚肚子里發現了一個“酒瓶”,里面裝著什么?看!是信!是格蘭特船長發出的求救信。看完信后,機智的爵士,善良的海倫夫人,沉穩的少校,精通地理又充滿智慧的巴加內爾,還有格蘭特船長兩個堅強的兒女:格蘭特小姐和小羅伯爾,以及孟格爾船長和奧斯丁,他們一起坐上“鄧肯”號,急切地踏上了尋找格蘭特船長的旅程。沿著南緯37度穿越了南美洲的高山和草原,橫貫了澳大利亞和新西蘭,環繞了地球一周。
一次又一次面臨災害和事故,一次又一次化險為夷、逃脫危機,他們都有些什么表現呢?當在阿根廷的山谷遇到洪水時,他們團結奮戰,相互幫助,一起游向大樹避難;當在海上迷失方向時,他們臨危不亂,毫不氣餒,繼續尋找營救格蘭特船長的方位;當面對兇惡的`毛利人時,他們機智勇敢,勇往直前,想盡一切辦法逃離險境。他們不顧自己的生命一路尋找老船長,從潘帕斯草原,到毛利人村莊,飽受艱辛,從饑腸轆轆,到被洪水圍困在樹上,甚至經歷毛利人村莊親眼目睹吃人的血腥場面。但是,盡管遇到了這么多的艱難,他們都一一克服了,歷經千辛萬苦之后,終于在新西蘭的一個小島上找到了格蘭特船長。
當我被書中一個個人物震撼著的同時,不禁問自己,假如我也遇到了這樣的情況,我會參加這個“冒險”的旅程嗎?在碰到困難時,我能保持自信,用智慧、勇氣和團結的精神去解決問題嗎?我不得不承認,我需要向故事的主人公學習。看完《格蘭特船長的兒女》這本書后,我更加明白了,我們做什么事情,不可能總是那么輕松或一帆風順的,總會有困難和挑戰,只要我們堅定信心,有勇氣,有團結精神,拿出我們的聰明才智,就一定能戰勝困難,實現目標,成為生活中的強者!
格蘭特船長的兒女讀后感15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這是古人說的一句經典名言。我就非常愛讀書,最近我又讀了一本儒勒·凡爾納寫的《格蘭特船長的兒女》,他的故事情節特別吸引人,讓我讀得愛不釋手。
《格蘭特船長的兒女》講的是發生在19世紀中期,游船“鄧肯號”的主人格里那凡偶然從海上的漂浮物中得到了兩年前失蹤的航海家格蘭特船長的'求救文件。在他夫人的強烈建議下,他們毅然自行組織探險隊,攜帶格蘭特的兒女,踏上了尋找格蘭特的旅程。由于文件被腐蝕的很厲害,所以只知道是在南緯37°線上,從而無法確定失事地點,他們只有跟著一位粗心大意的地理學家——巴加內爾登高山、越冰川、過沼澤,穿過南美洲的大草原,躍過澳洲和新西蘭,環繞了地球一圈,他們還遇到了地震、洪水、野獸和當地的土著人的襲擊,又遭遇格蘭特船長昔日的手下——艾爾通的迫害,但在這危機四伏的路上,他們還是戰勝了重重困難,并且在一座小島上找到了格蘭特船長和他的兩名船員。
我非常喜愛這本書,主要有兩個原因,一個是因為作者利用他們尋找格蘭特船長的路線詳細的描寫出南美洲、澳大利亞、新西蘭等地當地的風景和風土人情。另一個是歌頌了格里那凡的善良、勇敢、不放棄希望的那種精神——這不就是我們應該學習的一種精神嗎?在當年四川大地震的時候,各個慈善家伸出手將自己的血汗錢捐給了災區的人。善良的官兵叔叔們冒著生命危險沖到前線,希望能拯救更多的人。
其實我們身邊也有許許多多這樣的人,我也要向他們學習,助人為樂,努力奉獻!
【格蘭特船長的兒女讀后感】相關文章:
格蘭特船長的兒女讀后感06-10
格蘭特船長的兒女讀后感09-04
《格蘭特船長的兒女》讀后感07-14
格蘭特船長的兒女讀后感05-28
《格蘭特船長的兒女》讀后感05-27
《格蘭特船長的兒女》讀后感07-26
格蘭特船長的兒女讀書心得09-02
讀《格蘭特船長的兒女》有感01-28
《格蘭特船長的兒女》讀書心得04-01
讀格蘭特船長的兒女有感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