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基督山恩仇記讀后感
讀完一本經典名著后,你有什么體會呢?這時最關鍵的讀后感不能忘了哦。到底應如何寫讀后感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基督山恩仇記讀后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基督山恩仇記讀后感1
《基督山恩仇記》可以說是大仲馬的成名之作,是世界文學寶庫的一顆璀璨的明珠。
這部小說的主人公是一位叫愛德蒙。唐泰斯的年輕水手,他當水手時事業一帆風順,但正當他當上代理船長,準備結婚時他遭到了“法老”號上的押運員唐格拉爾以及情敵費爾南多,鄰居卡德魯斯的嫉妒和陷害。
愛德蒙被誣陷為“拿破侖黨”,因而被抓起來關進了基督山上,令人望而生畏的監獄-----伊夫堡。他在獄中結識了同病相憐的法利亞神甫------一個被誤抓的被人當成瘋子的秘書。他們兩人一同策劃了出逃方案,但在實施前夜,法利亞神甫癲癇病發作,死去了。愛德蒙利用此機會藏進袋,冒充死人,逃入大海獲得了自由。之后他根據神甫給他的線索找到了寶藏,成了富翁,改名“基督山伯爵”。
伯爵幫助恩人雷莫爾,向三個仇人復仇,最后促成馬西米蘭和瓦朗蒂娜的婚事后留下巨額財產,離開了喧囂的世界。
這本書我最喜歡的是愛德蒙和法利亞神甫之間的友誼。當愛德蒙決定挖開城堡逃走而因缺少工具時,法利亞神甫挖開了他的牢房,至此,他們便可以互相通信了。
愛德蒙十分佩服神甫,因為他在十四年的時間里用一根從床上拔出來的鐵楔子挖開了50尺的石頭水泥墻,他自己制作紙,筆墨,水還讀過5000多本書,了解七種語言,還自己寫成了一本書。
神甫幫助愛德蒙推斷出他的仇人,還教他知識使他身強力壯。他倆成了親密無間的好朋友。當神甫發病時,愛德蒙扶他回房間,給他喝藥。挽救一次他的生命,而神甫則將他的秘密----------即寶藏的所在地告訴了愛德蒙,幫助他成為富翁,使他向仇人復仇,當法利亞神甫死去時,他將尸體背回地牢,將自己的帽子戴在他頭上,吻了一下他的.冰冷的額頭,向神甫告別。
他們的友誼不僅僅是建立在金錢上的,更是建立在共同的目標,雙向的幫助以及純潔的關系上的,這使他們的友誼長久貯存,如酒般散發出人生的醇香。
基督山恩仇記讀后感2
這是法國著名作家大仲馬最成功、最經典的一部小說——《基督山伯爵》。
故事的主人公——青年水手愛德蒙·鄧蒂斯——一個正直誠實的年輕人。本來應該是一個前程似錦的人——19歲就要被提升為船長了,并與未婚妻梅瑟德斯結婚。但是幸福的背后也正在醞釀著一種陰謀。梅瑟德斯的表哥費南迪聯合鄧格拉斯設計了一個陷阱。當鄧蒂斯在被維爾福宣判時,由于涉及到維爾福自身的利益以及一個不可告人的秘密,鄧蒂斯就成了他的.犧牲品,被關在臭名昭著的伊夫堡監獄里,一關就是14年。
他被奪走了一切,如果不是結識了法利亞長老,他可能就帶著絕望走向地獄了。法利亞長老教授他知識,為他找回為何關在這里的線索,并告訴他一個并沒有人相信的寶藏的秘密。然而,這位長老卻因突發病死在了獄中。
他從囚徒變為自由人,從愚笨變為智者,從一無所有變為擁有一切,從鄧蒂斯變為基督山伯爵。在失去親人的痛苦下,他除了復仇還能干什么呢?
當他知道父親被活活餓死,未婚妻被別人取而代之,心中該有多么痛苦啊!他想用各種方法報答父親生前幫助他的人們。同時,也報復了仇人,讓他們得到了懲罰,這些都是基督山上的寶藏幫助了他。三個仇人:一個,妻離子散,身敗名裂,自殺身亡;一個,全家老小相繼死去,最后成了孤家寡人,瘋了;最后一個傾家蕩產,從富翁變成了一文不值的糟老頭。
有時候,復仇并不能給我們帶來快樂,俗話說:”冤冤相報何時了“。當復仇是我們不幸時,寬恕使我們落淚。痛苦消融在人性中,便生出完美。
想直面人生,必須學會寬恕;想勇往直前,必須忍受痛苦。我們沒有理由不善待這個世界,畢竟,如基督山伯爵所說的:”人類的智慧全在這兩個詞語中,那就是‘等待’和‘希望’“。
基督山恩仇記讀后感3
讀了《基督山恩仇記》這本書,我感受到了正義的力量和邪惡的力量。那些壞蛋的心如同獅子般兇狠,如同蝎子般狠毒,那些正義的人經常用他們的智慧去制服他們,使他們自作自受。
鄧蒂斯十九歲的時候,因為被兩個卑鄙小人和檢察官的陷害,被打入死牢十四年,在獄中鄧蒂斯認識了法利亞神甫,神甫向鄧蒂斯傳授各種知識,并把基督山上的寶藏告訴,鄧蒂斯越獄得到寶藏后,立刻變得富有起來,并改名為基督山伯爵,在他精心的策劃下,報答了恩人懲罰了仇人。
在鄧蒂斯復仇的時候,也曾經多次寬恕過了他的`仇人,而在我們的生活中,能有哪幾個人可以寬恕別人,使別人重新做人,看到這里,我對鄧蒂斯肅然起敬,沒想到他這么有錢的人,居然還有一顆這么寬宏大量的心,如果在生活中,我們也寬恕別人,這樣我們就會得到更多的朋友。
在鄧蒂斯還年輕的時候,曾被關在監獄十四年,在這十四年里,它天天都想出去,十四年的時間是很長的,如果我們被困在監獄里可能已經死心了,可鄧蒂斯卻沒有放棄,他一直希望自己能夠逃出去,這種堅持不懈的精神十分值得我們學習,如果我們干什么事都一心想把它們干到底,而且心里還有巨大的希望,那干什么事都會成功。
當鄧蒂斯逃出監獄后,又一不小心被別人扔進大海,他在海里掙扎了很久,正當快不行的時候,它終于發現了一艘船,它靠著這艘船得到了寶藏,從此以后,他過著快樂的生活。
讀到這里,我又想起了一句話,比復仇更博大的是寬恕;比絕望更美麗的是希望;比災難更持久的是幸福。
基督山恩仇記讀后感4
我最近讀了一本書,是法國著名作家大仲馬寫的《基督山恩仇記》。復仇、寬恕、等待、希望是這部名著的關鍵詞。這本書告訴我:比復仇更博大的是寬恕;比絕望更美麗的是希望;比災難更持久的是幸福。這是一個關于復仇的故事。主人公是愛德蒙.鄧蒂斯。年輕的水手愛德蒙.鄧蒂斯被陷害入獄,打入死牢十四年。在獄中,法利亞神甫向鄧蒂斯傳授了各種知識,并把基督山島上藏著一批寶藏的秘密告訴了他。法利亞神甫死后,鄧蒂斯鉆進長老的裹尸袋里偽裝成尸首,當獄卒把他扔進海里,他用小刀割開布袋逃脫。迅速換上遇難水手服搭上過路船只,到了基督山島。假裝受了重傷滯留在基督山島,找到了寶藏。
轉瞬間富甲天下,并改名為基督山伯爵。他經過精心策劃,報答了朋友莫雷爾,報復了仇人費而南多、卡德魯斯、騰格拉爾、維爾福。曾嫉妒他的費爾南多和騰格拉爾,一個身敗名裂,自殺了;一個破產、妻離子散。誣告他的維爾福瘋了。誣陷他的.人受到了應有的懲罰。復仇報恩、懲惡揚善并不是故事的全部。當他完成了復仇后,他選擇了寬恕。他寬恕了騰格拉爾,他最終認識到:寬恕比復仇更偉大。他給莫雷爾的兒子馬西米亞寫的信中說到:世界上既無所謂快樂也無所謂痛苦,只有一種狀況與另一種狀況的比較,如此而已。只有體驗過不幸的人才能體會到最大的快樂。我們必須體驗過死的痛苦,才能體會到生的快樂。所以,享受生命的快樂吧!送給你們一句話,人類的一切智慧就包含在這四個字里面:“等待”和“希望”。這個故事最值得我學習的是愛德蒙.鄧蒂斯堅持不懈的精神和他博大的胸懷。對于我的老師和親人要感恩圖報,對于朋友要熱情幫助,對于有矛盾的人要化解寬恕。學習上遇到困難要知難而上,決不退縮!
基督山恩仇記讀后感5
人生中都會有許許多多的經歷,這其中也有很多不平凡的經歷:有的讓人感到快樂、有的讓人感到恐懼、有的讓人感到刺激、有的讓人感到驚訝……總之,不同的經歷帶給了人們不同的結果,本書中的主人公愛德蒙·唐泰斯正是如此。
他曾是馬賽的一名青年水手,正當他做了代理船長、準備結婚時,卻受到了同事、鄰居、情敵的三重嫉恨。這三個小人將他無情的陷害,而一個不公正的法官也因為該案所牽扯到的私人問題將他打入死牢。從此他開始了一段不平凡的經歷。
一次,一個偶然的機會,他認識了法利亞神甫,他是一個極其聰明、十分善于思考的人。愛德蒙在與他十年的交往中獲得了豐富的知識。但最后,神甫還是突發癲癇死去了。他在臨死前告訴愛德蒙在基督山上有一處巨大的藏寶地。最后,愛德蒙歷經千辛萬苦,終于找到了寶藏,成為了大富翁。之后,他又設計復仇與報恩的計劃。
這本書雖然對復仇及報恩計劃著墨較多,但我更喜歡愛德蒙與法利亞神甫在獄中的那一段生活,神甫的'話顯得簡單而又神秘,其中蘊含了豐富的哲理,這大大激發了我的閱讀興趣。我也喜歡愛德蒙在逃跑過程中發生的事情,都十分驚心動魄,看著既刺激又令人贊嘆。我想,這就是我應該從愛德蒙身上學到的精神:不怕困難、勇往直前、敢于斗爭、冷靜機智。
《基督山恩仇記》向我們講述了愛德蒙·唐泰斯一波三折的生活,它讓我明白了:做人要有一顆感恩的心,但對于壞人要敢于斗爭,同時,也不要抱怨命運的不公,只要善于發揮機智的頭腦,就一定會從挫折中走出來,取得成功。
基督山恩仇記讀后感6
《基督山伯爵》是法國作家大仲馬的壓卷之作。這是一部以”復仇“為主題的書。善良的水手埃德蒙 。 唐太斯,被情敵和船員陷害,誣告他叛國。而判決的法官因為怕父親受到牽連,將埃德蒙投入關押重刑犯的孤島監獄里。
在獄中,他結識了一位神甫 —— 法利亞長老。長老在獄中教他學習各方面知識,同時他們一起挖地道以期能夠逃出。但是長老沒能等到那一天便病發猝死了。臨死前,長老將他所知道的一處”寶藏“告訴他。而埃德蒙則躲入裝長老尸體的袋子里投入大海,逃出了孤島監獄。
出獄后,埃德蒙找到寶藏,成為了一名貴族,化名基督山伯爵,開始實施復仇計劃。最后他把法官逼瘋,讓情敵身敗名裂、自殺,但也饒恕了走投無路而懺悔的船員。于是他釋然了,飄然而去。
這部書的情景構思十分巧妙。首先,在起始的章節,我們對于主人公——埃德蒙的美好前程可謂是滿心歡喜,仿佛他就是我們的朋友一般,在心底對他進行虔誠的祝福。然而,在這大喜之后卻是大悲,讓人不禁為他捏了一把汗;在聽到他的情敵和船員們商討如何讓唐太斯永無翻身之日而唐太斯毫不知情時,簡直想把那些惡人正在寫的誣告信一把奪來。但是,唐太斯終于擺脫了厄運,并且躋身貴族,成為路人皆知的`明星。我們又對此十分欣慰。當他成功復仇時,可謂是大快人心。
當然,這部書也不僅僅是講”復仇“,他也有講感恩。對于當初十分器重主人公,甚至為了他不顧危險去找法官求情的摩萊爾先生,后來生意卻每況愈下,甚至已經被各種債卷纏身即將破產時,他隱瞞了身份資助了他,助他們一家還清了債務。后來,主人公還多方面幫助了那位先生的孩子,并最終將自己的巨額財富繼承給了他。
主人公是一個愛憎分明的、善良的人。他的善良感染了我,我想,這也許就是這部書能夠長盛不衰至今的重要原因吧。
基督山恩仇記讀后感7
暑假在家里沒事,無意中翻出了《基督山恩仇記》這本書。以前我總認為18-19世紀強盛的歐洲人寫得故事死沉昏暗,大半都是凄凌而曲折,并沒有什么實在的借鑒與實用的知識價值,可今天草草翻了幾頁頓時覺著大感興趣----原來講的是驚險的復仇記。通過簡介,我知道是基督山伯爵利用各種巧妙而精彩的手段復仇,達到自己的目的,我倒是要看看到底是什么手段。
故事的主人公是愛德蒙·鄧蒂斯,他從小就做船員,年僅十九就當上了代理船長。但由于他年少得志,招來了壞人的嫉妒,被陷害關進了黑牢。幸好由于巧合他認識了一位叫法利亞的長老,從長老那兒他獲知基督山島上埋藏著驚人的寶藏。他又托長老的福,成功越獄并想法子找到了那筆財產。他得知了三個害他的兇手后,化名為基督山伯爵,并立即用他從長老那兒得來的知識和他獨到的經營方式,將兇手一一拖下了水。這三個兇手就是:弗南特、鄧格拉斯和維爾福。
我很佩服基督山伯爵的膽識,他竟然能獨自飄洋過海,旅行世界各地;竟然能成功的找到他所需要的不可多得的兩個好幫手;竟然能面對各國大人物毫無懼色且風度翩翩,令人敬畏;又竟然能以慷慨相助結識他想結識的`所有人。為了不讓仇人的妻兒受到傷害,他寧可犧牲自己;為了不露面的幫助恩人,他想盡了一切辦法;又為了報雪恨之仇,他要做到先幫敵,再要讓敵人死得明白。這所做的一切,都必須有膽量、有氣概、有智謀、有技藝。
自古到近想復仇的人很多,但是經常是沒達目的自己反而先倒下了,或者是和仇敵兩敗俱傷,而像基督山伯爵那樣既不傷及無辜,又使仇敵輸的垂頭喪氣,確實不易。這需要能看透人事,了解人、物之性;要有膽量,敢冒險;也即既要有勇,也要有謀,要有超人的智慧。雖然復仇并不可取,但基督山伯爵的風度、膽識和智慧,卻令人欽佩,值得我們去思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