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教學反思
《水》的教學時,在設計教學思路時我緊緊扣住“水的珍貴”展開,通過品詞析句,朗讀感悟,讓學生感悟到這是一個缺水的地方,所以水特別珍貴;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讓學生設身處地的體驗,做到生活中節約用水。
在品讀課文時,以讀為主線,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教學時我始終引導學生緊扣文本,緊扣文本中的關鍵字句進行體會。交流村里孩子們在雨天洗澡時,主要從兩個地方談感受:一方面是“張大嘴巴,去吃來自空中的水”,讓我們體會到孩子們多渴望水;另一方面是“奔跑跳躍,大呼小叫”,體會到人們洗澡時的痛快,在談這兩點時,都聯系學生的實際生活進行比較。我們洗澡會如此痛快嗎?我們會去吃來自空中的雨水嗎?從而感受到水的珍貴。從“不多不少、剛好、幾乎沒有”體會到人們對水的珍惜;“每個毛孔張開嘴巴在吸吮”這可以看出他們很缺水了,對水十分渴求;從“撫摸”這個詞語中,還感受到這勺水帶給作者很舒服的感覺……學生的體驗與感受完全來源于文本本身。
不知不覺中,學生就把握住了文本的內涵:水是最珍貴的東西。
【《水》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水教學反思08-25
《水》教學反思03-27
水的浮力教學反思08-25
觀察水教學反思02-15
認識水的教學反思02-15
水的凈化教學反思04-06
生命與水教學反思04-08
《生命與水》教學反思04-22
保護水節約水教學反思11-13
地球上的水教學反思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