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橋邊的老人》讀后感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橋邊的老人讀后感
細細品味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需要好好地就所收獲的東西寫一篇讀后感了。那么讀后感到底應該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橋邊的老人讀后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一個飽經風霜的老人,一座浮橋,畫面很平靜,老人坐在橋邊,一動也不動。他是真的太累,走不動了?是啊,是非已經將人變得很疲勞,但或許,他在等待休息過后的安樂!
戰火,硝煙,總是無情地給人無限傷害。那些戰爭的導火線,怎么也掩飾不了那份殘忍,那份罪惡……“戴鋼絲邊眼鏡”、“塵土”、“浮橋”,已經忙著逃命的車輛、人群的各種動作,法為我們勾勒出一幅戰爭來臨前忙亂的極賦寫實效果的畫面,又佐以后文對于“撐起來,搖晃了幾步,向后一仰,終于又在路邊的塵土中坐了下去”等動作的描寫,剔透地寫出生活現實,烘托出了在人們競相逃命之際,一個樸實憨厚善良的老人形象。老人是個簡簡單單的飼養員,他既不懂政治又不懂戰爭,提起他的故鄉他便高興,他并不像“我”在內的其他人面對戰爭的那種一心想著撤離的恐慌,他擔心他的山羊,貓,鴿子!那種不懼戰火的平靜,更令人深思。
沒有一個戰爭是無傷害性的,世界需要有一個和諧的環境,那么才會美好,才會不斷發展。本文沒有以戰火紛飛,血腥殘酷來表達戰爭帶來的悲慘世界,而是在可惡的戰爭來臨前,用一個平靜樸素的老人,恐慌的人們競相逃命時的內心世界,冷靜而逼真地詮釋出了戰爭的殘忍、罪惡,和人們對和平的美好生活的渴望。沒有人希望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但人也總會有某種野心,當野心跨越了界限,就會一觸即發,戰爭是危險的結果,它不會是一個人的演出,而必須是兩者或兩者以上,一個人無法來“演繹”它的!同樣,和平需要很多人來共同維護,共同創造!很幸運,我生活在一個以“和平”為主題的時代,說明和平已經更加深刻地被人們認知,更加廣泛地被人們傳播,更加重視地被人們運用!
努力,努力,把老人的身影留在橋邊……
【橋邊的老人讀后感】相關文章:
限知視角和《橋邊的老人》08-15
《橋邊的老人》讀后感08-16
老人與海讀后感《老人與海》讀后感范文08-20
老人的日記01-30
老人的作文05-22
讓老人高興08-17
老人石08-17
老人與樹08-23
讀《老人與海》有感:并不孤獨的海上老人08-17
《時光老人》讀后感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