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怪的大石頭》讀后感(通用3篇)
當閱讀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增長了不少見聞,此時需要認真思考讀后感如何寫了哦。那么我們如何去寫讀后感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奇怪的大石頭》讀后感(通用3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奇怪的大石頭》讀后感1
你見過這么大的石頭嗎?這塊奇怪的大石頭使少年李四光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原來成為地質學家的李四光從小就愛動腦筋。這是我學了課文《奇怪的大石頭》后最深的感受。
這篇課文講述了李四光爺爺小的時候和小伙伴們一起捉迷藏,他發現了一塊奇怪的大石頭。他想知道這塊石頭的.來歷。于是,他去問了老師和爸爸,可是都沒有完整的答案。這個問題李四光想了許多年。直到他長大以后到英國學習了地質學,才明白冰川可以推動巨大的石頭旅行幾百里甚至上千里。他終于明白了,這塊大石頭是從遙遠的秦嶺被冰川帶到這里來的。而他的這一研究成果,震驚了全世界。
這個故事對我啟發很大,我想,李四光童年的故事,使我們懂得遇事要多問幾個為什么。我現在已經是三年級的小學生了,我也應該像李四光爺爺那樣從小愛提問,多讀課外書,掌握更多的科學本領。我也要成為像李四光那樣的人。
《奇怪的大石頭》讀后感2
我讀了《奇怪的大石頭》這一課,知道了李四光是我國著名的地質學家。在李四光小的時候,他喜歡玩捉迷藏的游戲,每次在他玩游戲的時候,他都喜歡躲在一塊大石頭后面。有一次,他發現這塊大石頭旁邊沒有別的小石頭,于是,他對這塊大石頭發生了興趣,并且知道了是冰川把這個巨大的石頭從遙遠的秦嶺運到了這里,也知道了長江的'那一邊有第四季冰川的痕跡,他的這個發現震動了全世界。通過這個事情,我明白了李四光是一個很愛動腦筋的好孩子。
我感受到只要肯動腦筋,遇事多問問為什么,就可以有發現,同時也就有收獲。因為如果你動腦筋就會產生疑問,如果再追究就會有發現。
不管是大發現還是小發現,都是進步的階梯。每天進步一點點,一天天積累下來,久而久之,你就會發現,你的小發現就會變成大成就,你就是最棒的!
《奇怪的大石頭》讀后感3
今天,我們學了《奇怪的大石頭》這篇作文,里面講的是李四光小時候的.故事:李四光小時候喜歡與小伙伴玩捉迷藏,他常常躲在一塊大石頭后面,時間一長,他就對這塊大石頭產生了興趣,產生了疑問……李四光長大以后成了著名的地質學家。
李四光還對我國的石油事業做出過巨大的貢獻,在我國急需石油的時候,許多外國專家斷定我國沒有石油,可李四光說我國一定有石油,據他的研究成果,我國先后找到了許多油田,摘掉了“中國貧油”的帽子。
我們應該學習李四光執著的精神,不懂得問題,要先問問父母、老師,如果他們都不知道,自己在動動腦筋想一想,想不出也不要硬想,現在科技非常發達,可以上網、或者在書籍中查查資料。
這篇作文讓我受益不少,我一定會學習李四光這種精神的。
【《奇怪的大石頭》讀后感】相關文章:
《奇怪的大石頭》說課稿01-16
奇怪的大石頭教學反思01-04
《奇怪的大石頭》教學反思12-31
小學語文《奇怪的大石頭》教案01-30
《奇怪的大石頭》教學反思15篇12-31
《奇怪的大石頭》教學反思 15篇04-11
《奇怪的大石頭》教學反思 14篇04-12
《奇怪的大石頭》教學反思(15篇)04-12
奇怪的大石頭教學反思(通用5篇)05-23
《奇怪的大石頭》教學反思合集15篇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