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二年級語文送教下鄉學習心得
今年參加了定安縣教研室組織的“送教下鄉”活動,聆聽了四位名師的課使我受益匪淺。課堂上教師成熟與老練的教姿、教態,都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學生的思維的活躍,更讓我看到學生的主體地位得到了很好的體現。
首先,注重理論與課堂教學實踐的有機結合。新課標所要求的在課堂中被完美的體現,學生的感悟是第一位的,教師的引導則是第二位的,著眼于學生自主發展的閱讀教學,應該是一個“先學后教、先學后導、先放后扶”的過程,讀書可以使人明智,讀書可以使人開拓視野,這是人人都懂得的道理,我們不但要自己讀,更重要的是帶領孩子一起讀。
名師在課堂上的精心設計,巧妙安排,高超的駕馭課堂的’能力,在課堂上的人格魅力,人生境界,無不在指引著我們讀書,而更重要的是在孩子黃金季節把我們的孩子抓好。
其次,注重對學生評價用語的使用。老師所特有的魅力,比如說教師的語言。人們常說:教學是一門藝術,誰能將它演繹得好,就能抓住學生的心。在上課時,教師語言的魅力深深地令我折服;尤其是課堂教學,對學生回答問題或對其課堂表現進行評價時課堂教學必不可少的環節。評價是否科學直接影響著課堂教學效果。新課改提倡多鼓勵、多表揚和多肯定學生,幫助學生享受成功的喜悅,樹立深入學習和研究語文的信心。作為教師,我一直苦于課堂語言,尤其是對學生的評價。要學會多維評價,如:“雖然你說得不完全正確,但老師還是要感謝你的勇氣和膽量”“你說的觀點很好,非常可貴。同時,在課堂上用我們欣賞的眼光、贊賞的話語去激勵學生,只要用心去做我們是能辦到的。
再次,教材處理的獨具匠心,可以說對于教材的把握好壞直接影響著課堂質量的好壞,一堂好課精彩與否的關鍵之一,就是教師對于所教內容的整體把握與獨特設計。
總之,在此次聽課學習后,我對自己日后的教學有了更高更遠的目標,對自己平時的教學也有了更深刻的反省和更高的要求,在教學過程中我的教學方法也必須改進,盡可能的利用多種教學方式,不斷向有經驗的教師學習,博采眾長,充分利用、珍惜每一次學習的機會,不斷提高自己的文化底蘊,爭取多對比、多反思,讓學生受益匪淺,自己也更上一層樓,努力爭做一名讓學生、家長滿意的新型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