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地心營救》觀后感
33人圍困了69天,從700米深處生還,這就是吸引我去看這部電影的原因。還不錯,推薦。在家大碟版或電影院皆可。
(感謝時光網赤子說出了很多我的心里話)
一、故事:根據智利的那次真人真事改編。
1、真實故事:2010年8月5日,智利圣何塞銅礦發生塌方事故,井下700米深處33名礦工被埋,他們躲進避難室,依靠很少的食物維系生命。智利政府派出工程隊挖掘、開鉆,一塊135米寬、70萬噸重的巖石橫亙在礦工們頭頂,給營救帶來困難。幾經曲折,2010年10月13日,礦工們在井下待了整整69天后,終于走出黑暗,全部脫險。這是真實發生的事件。
2、影片:力圖真實反映一場礦難救援工作的全過程。
前一半將礦難和找尋33名圍困者,比較少見的是,后一半講救援隊(全國人民)與受困礦工取得聯系后,到完成救援之間的故事。
3、轉折點:遇到技術難題,權威部門想放棄時,礦工家屬首先沒有失去希望。
本片自始至終,把鏡頭對準這些人——礦工們的父親母親、妻子兒女、兄弟姐妹,展現他們對失聯親人的牽掛和愛。影片將政府的堅持與人民的堅持聯系在一起,好好宣揚了一把人本思維和人性關懷,也為智利做了個大廣告。
4、被困者心理強大:礦工們在絕望時,大部分人都選擇相信,相信政府、相信家人。還有,相信信仰。
不論是活著的,或者是面臨死亡、食物短缺,有信仰和家人作支撐,可以至少緩解緊張情緒。
那段“美食和家人”的意淫,是求生意志的最大體現。
5、正能量滿滿。這部電影之所以評分超過去年的《珠穆朗瑪峰遇險》(EVEREST),就在于本片的鏡頭語言給人正能量,能喚起觀眾積極的面,讓觀眾看完能更珍惜自己的人生。
6、缺點:很多本可以有著足夠張力戲劇沖突的戲碼,在電影中沒被好好利用,所以本片未成杰作。
比如雙手一攤的礦主,比如對待母親態度冰冷醉酒成性的礦工,比如那互不理睬的姐弟倆。
二、視覺效果:
1、通過土黃色濾鏡,將拉丁美洲(智利、玻利維亞)的人和自然風情表現出來。
土黃的沙丘、黑漆漆礦井中樂觀的礦工、唱著歌的家屬、熱鬧的篝火,傳遞一種炙熱的拉丁美洲人民樂觀的生活態度。
2、清晰展現了一個銅礦的內部構造。
原來卡車從洞口開進去,要開1個小時才能開到底下!一旦塌方,久遠的難度可想而知。
三、演員:演技不是本片重點。
1、安東尼奧?班德拉斯:主角盡職發揮。飾演馬里奧是大家的帶頭大哥。在塌方起初尋找逃生梯子,要自救;對僅有食物采取限額和平均分配;把自己的頭燈讓給新人;對企圖自殺的亞歷克斯打氣:“你有老婆、待產的孩子,他們需要你。”對大家的誤解,他明確目標“我們要同心協力離開這里。”帶頭大哥的領導力直接決定了最終結果。
2、朱麗葉?比諾什的角色有違和感。一個法國女人演一個拉丁姐姐,有點別扭,這個角色沒啥克供她發揮的。
3、其他配角基本都是拉丁人,完全可以本色出演。
四、其他:
1、本片配樂是大師詹姆斯?霍納,他在2015年6月的一次飛行事故中去世,這是他最后一部配樂電影。他曾為《泰坦尼克號》《燃情歲月》《勇敢的心》《阿凡達》等許多著名電影配樂。
2、影片中描寫的真實事件是礦業史上第二起通過鉆井打孔實施營救的案例。而在2016年1月中國山東平邑出現礦山事故時也采取了這種方式進行營救,是世界第三例,也是中國礦史上首個鉆孔救援成功案例。
3、影片對智利總統皮內拉的描寫并非完全正面,展現了他機會主義的一面,擔心營救行動的失敗會影響自己的聲譽。不過皮內拉本人對此十分大度,解釋理由是“我相信朱麗葉?比諾什”。
4、朱麗葉?比諾什的角色原定由詹妮弗?洛佩茲出演。后者因為錄制《美國偶像》而推掉了這部電影。
5、在影片中,最年輕的小父親Alex Vega是第一位上升到地面獲得營救的礦工。然而在現實中,他是第十個上升到地面的人。
總結:將智利礦難原汁原味搬上熒幕,故事沒有特別精彩,但因為那少有的生還奇跡,還因為那人與人間的溫情凝聚,會足夠讓你感動。
【《地心營救》觀后感】相關文章:
營救小鴨作文10-12
營救小松鼠_750字02-14
冬日營救食用狗行動企劃方案08-24
小班數學營救圖形寶寶教案03-28
地心引力觀后感08-25
地心引力觀后感11-11
《地心引力》觀后感04-20
地心游記閱讀心得12-05
《地心歷險記》觀后感11-15
地心歷險記觀后感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