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11-20各數的認識》授課反思
走進課堂,共促成長
——《11-20各數的認識》授課反思
二七區輔讀學校王利敏
在這陽光明媚、春意盎然的日子里,為了實現家校合作、家校共育的目的,為了讓家長充分了解孩子們在課堂上的表現情況,我們學校開展了“家長進課堂”開放日活動。3月28日上午,四年級的“家長開放日”活動如期進行,學生家長走進教室,與學生一起度過一上午的學習時光。
第二節是數學課,我授課的內容是《11-20各數的認識》,這一內容選自上海教育出版社輔讀學校使用《實用數學》第七冊,是在學生已經認識了10以內的數的基礎上進行的,為之后學習20以內的加減法做好鋪墊。
課堂上,我以“小精靈的禮物”導入新課,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利用有趣的教學動畫幫助學生充分理解課堂教學內容,時刻關注每位學生的課堂教學目標達成,滲透的生活化教學內容實現了將課堂知識服務于生活的目的;在課堂練習環節,利用蒙氏教具吸引學生的興趣,學生們積極主動參與練習、競相展示自己的學習成果。
反思促成長,為了讓自己能夠更快地進步、成長,針對本節課我做了如下的反思:
一、課堂時間把控方面:所設計的教學環節進本進行完,但是課堂練習環節時間不是太夠,沒能讓學生進行大量的課堂練習,所以對時間的把控還不是太好,需要繼續努力,但是與之前幾次的公開課相比,這次有了很大的進步。
二、教學重點方面:教學重難點是給學生建立計數單位“十”的概念,在講課過程中,對于這個概念沒有給學生講清楚,以至于在后續的練習中,學生會覺得很迷茫,不知道應該怎么辦,這一點是值得我自己好好反思的。對于一堂課的重點,是需要給學生講清楚的,這樣在后續的練習中,學生才能更加清楚自己應該怎么做。在本節課動手實踐操作環節“用最方便的方法根據要求拿出相應的小棒”,有的同學就把一捆小棒拆開了來數,說明他對于我們所講的計數單位“十”的概念沒有理解清楚。如何對學生講清楚教學重點,是自己在以后的教學中需要不斷探索的。
三、對學生的關注程度:班里12名學生,各自的程度都不一樣,實施個別化教學計劃,要使每位學生在課堂上都有參與感,教師要關注到每位學生的學習目標達成情況。在本節課中,按照個別化教學計劃,關注學生的狀態,分層教學,盡量每個學生都有關注,但是還是有個別學生可能在課堂上的關注不夠,沒能讓他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教學中。在教學中,不僅要關注到每一位學生,還要讓學生能夠積極主動地參與。
每次活動的開展,都是促使自我提升的一個好機會。在我們的公開課中,我們要及時向有經驗的教師請教,課后及時找聽課的教師評課,自己作出反思,這樣才能快速提升自己。
這次的“家長進課堂”開放日活動,是非常有意義的。教育,本就應該是家校合作進行的,不是把孩子交到學校家長就可以不管不問的,只有學校和家長配合好,學生才能得到更好地發展。本次的活動,不僅讓家長了解學生的課堂表現,還讓老師有了一次自我提升的機會,意義很大。在以后的教學中,我們也要做到家校合作,共促學生成長。
【《11-20各數的認識》授課反思】相關文章:
11-20各數的認識教學反思03-25
《11-20各數的認識》教學反思03-22
11-20各數的認識教學反思10篇04-11
11-20各數的認識(參賽)08-16
《11-20各數的認識》教學設計|蘇教版08-16
各數的認識教學反思04-07
《11—20各數的認識》教學反思10-27
《11~20各數的認識》教學反思03-10
《認識11~20各數》教學反思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