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孔子教學法》學習心得之“自主學習”
《孔子教學法》學習心得之“自主學習”
張家口劉波
為什么自主學習?
1、是學生自身發展需要,其心理學理論基礎是生理需求層次理論。
2、有助于激發良好的學習動機。學習動機分為興趣動機和責任感義務感動機,良好的動機有助于形成積極向上的情感,能主動學習,有效有益;被動學習只會強化不良的學習動機,可能有效,但一定無益。所以,學生自主學習,符合學生發展的規律,能激發良好的學習動機,不但有效,而且一定有益。
3、自主學習是培養學生“樂學”的簡單有效的途徑。“學之不如好之,好之不如樂之。”“導而弗牽,強而弗抑,開而弗達。道而弗牽則和,強而弗抑則易,開而弗達則思。和、易以思,可謂善喻矣。”善喻的老師,會讓學生自主學習。學生只有自己按照自己的方式和速度自主學習,才能善學,樂學。
什么是自主學習?
1、自主學習是自己主動學習。有很多人認為,自主學習就是自己學,自學。其實,自主學習是自己主動學習,主動聽課是自主學習,主動探討也是自主學習。所以,在不同的場景,不同方式都存在自主學習,而不只是自學。
2、自己的學習自己做主。自主學習的最大敵人是“一刀切”。現在我們的集體教學是基本“一刀切”,會不會也是同一個教學內容,懂不懂也是一個教學方法。這樣我們根本無法實現自主學習。自主學習的關鍵是整合教材,捋出教材中的知識線(基本在課標中),認知線(基本就是課本的安排)和局限點(哪些點課本未能準確體現課標內容),然后依據舊生新,理出知識生成線。做好學習清單,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找舊知,當堂課沒聽懂也沒有關系,可按照學習清單找到自己的知識原點。以自己的學習的速度和方式學習,以此實現自主學習。實際上這就是因材施教,分層教學。
3、只有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才是自主學習。要把學習還給學生,關鍵是教給學生怎么學習。怎么教給學生會學?是通過“學會”來學習“會學”的。次第是首先通過簡單的載體讓學生學會,獲得成功的體驗。然后再通過“知來路,找回路”,幫助學生理清是怎么學會的(方法和過程),即思路。最后,通過講說和作業,做整合和能力遷移。這就需要老師們在設置教學目標時指向一定要單一,例子要簡單,要一條線。以確保學生學會了,而不是教過了。課堂是學生學習的主陣地,只有讓學生沖鋒陷陣,成為學習的主力軍,而不是旁觀者,才能攻無不克,戰無不勝。
怎么自主學習?
首先,要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學習動機分成兩種,是激發興趣動機和義務感、責任感動機。興趣激發的最本質因素是讓學生學會,獲得成功感,并理出“學會”的方式,因人而宜地生成適宜的方法。這樣,學生才能樂學、主動學。所以,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基本程式是“學會—會學—能用”。其它的程式都由此而生成,違背此程式即為反教育。
義務感、責任感動機是在興趣激發動機的運用和提升中,逐步建立的。其基本程式是在興趣激發—形成學生的行為習慣—影響思維習慣的形成。一般在十六七歲時,思維習慣形成,即義務感、責任感(次第是安全感—歸屬感—集體榮譽感)形成,初步建立三觀(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后,反過來開始指導行為,這時動機系統就會發展成動力系統。這個作用是持久的。需要經常給學生講學習的重要性是個激發義務感和責任感動機的好方法。《學記》講“藏焉、修焉、習焉,游焉。”就是講學習者要在生活中學習。教者的最高境界是“學者無心,教者有意”。
其次是確定目標。所有的學習目的都是一致的,是通過知識的學習,培養能力,提升素養,開啟智慧。其次第是,直接學習知識技能,經過知識的整合和廣泛遷移,形成能力。在學習的過程中,開啟智慧。孔子語,“志于道”是指把握住目標,持之以恒,堅持到底。這需要培養學生的陰陽思維,學生(包括教師等)沒有陰陽思維,分不開明暗線,是務不住本的。所以,培養學生的陰陽思維是“志于道”的關鍵。培養學生的陰陽思維是學生自主學習的基礎。
再次,是首先制定規則,在學習“規則”的前提下,學生養成按規則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做事習慣,就是“自主”。美國有句諺語“沒規矩、不自由”,所以學習不但要學習知識技能,更要學習規則。古代人很少談“自主學習”,主要是因為古人有一套既定俗成的做事規則,孩子們按照規則做就行了,比如“黎明即起,灑掃庭除”是古代生活禮儀規則,孩子按規則做就行了,這就在自主學習。規則學習和內化的基本程式是耐心呵護—形成意識—施善長善。
再次,是心態管理。守柔為強,學重空杯。就家長、教師而言,重要的心態不是要如何管住孩子,而是管住自己(教師家長)。孩子的思想行為根本不是管出來的,實質上是模仿而來的。也就是在向家長老師的行為的模仿中習得的。孩子只是“復印件”,出問題得從原件找原因。心態管理的基本程式是學會等待、不主動說—保持耐心—施善長善。
5、最后,是因材施教,生成方法。把握住方向和方式只是近“道”,只有因人而異的生成方法才能合道成長!成長只有合道了,才能快樂、幸福。自主學習是合道的,所以自主學習是實現自我成長和幸福成長的有效途徑!
學生成長次第的第一層次是“和”,其內涵是和而不同。在起初時,不同的孩子,在不同的領域,成長速度和方式是不同的,有快有慢,有深有淺。但是往往很多人們不能認識孩子們的這個階段的特征,會在這個階段失去耐心,管不住自己。認為孩子不聽話,不主動。開始對孩子批評、指責,讓孩子失去“自主”的機會。所以老師家長認識到這個階段的特征非常關鍵。第二個層次是“順”,其內涵是心情舒暢,不郁結。這個階段的特征是師生能夠形成默契,孩子愿意聽了,也就是“入門”了。上道了。這時雖然孩子還主要是“被動”的特征,但已經開始有了“自主”的萌芽。這個階段中,家長、老師不能操之過急,切忌“拔苗助長”。
成長的最高層次是“諧”,這時,學生已經理解成長的方向和方式,也生成了成長的方法。“合道”了,幸福了。
學生“自主學習、自我成長”的基本程式是“和—順—諧”。孩子以此為循環,螺旋上升,無法跨越。順應了,就能快樂學習,幸福成長!
據此,“自主學習”的過程,其實質是孩子“覺悟”的過程。
【《孔子教學法》學習心得之“自主學習”】相關文章:
《自主發展論》學習心得08-08
自主學習心得體會03-07
大學生自主學習心得04-20
學生自主學習心得體會09-04
翻轉教學法學習心得體會08-05
自主學習 自主發展08-17
自主學習 自主發展08-09
自主合作學習心得體會08-24
自主學習心得體會(精選20篇)03-28
單元整體教學法學習心得體會08-24